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282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docx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1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1)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硝酸银

【解析】

【分析】

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

(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

(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2.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C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要实现A转化为B,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B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转化为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HClFe+2HCl═FeCl2+H2↑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Fe2O3+3CO2Fe+3CO2

【解析】

【分析】

根据“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五种物质”,结合图,能与其它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为稀盐酸,而氧化铁可以转化为铁,氢氧化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故推测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D为氧化铁,代入检验。

【详解】

(1)根据分析,C的化学式是HCl,C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2)要实现A转化为B,即氢氧化钠转化碳酸钠,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是二氧化碳;B与C反应,即碳酸钠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D转化为铁,即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故答案为:

(1)HCl,Fe+2HCl═FeCl2+H2↑.

(2)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

(3)Fe2O3+3CO2Fe+3CO2。

 

3.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已知溶液X中的阴离子是Cl﹣,请回答:

(1)溶液X是___(填化学式),试剂A的名称是___。

(2)若B是氧化物,则该反应在生活中常用于___。

(3)若C是单质,则浅绿色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是___。

(4)若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HCl紫色石蕊试液除铁锈氯化亚铁Cu(OH)2+2HCl=CuCl2+2H2O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析可知黄色溶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都是盐的溶液,能够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且带颜色的盐的只有酸的溶液,所以X应该为酸,且溶液X中的阴离子是Cl-,所以X为稀盐酸。

【详解】

(1)溶液X是HCl;和酸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就是紫色石蕊试液;

(2)X为稀盐酸,B是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则该反应在生活中常用于除铁锈;

(3)X为稀盐酸,C是单质,它们生成的是浅绿色溶液,可推测C为铁,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为氯化亚铁;

(4)X为稀盐酸,D是碱,它们生成的是蓝色溶液,可推测D为氢氧化铜,则反应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

【点睛】

本题为推断题,做这类题目关键是从题干中根据所学知识找出题眼——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理出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判断出各物质。

 

4.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

某化工厂利用优质石灰石(含少量SiO2等不溶于水和稀盐酸的杂质)为原料得到高纯CaCO3.其工艺流程如图:

(1)该流程图中出现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_____(填名称)。

(2)实验室进行操作I的名称是_____,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3)请完成“转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_____NH3+CO2+_____═CaCO3↓+2NH4Cl

(4)该工艺的副产品NH4Cl的用途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二氧化硅(填名称)过滤玻璃棒2H2O氮肥

【解析】

【详解】

(1)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一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流程图中出现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

(2)实验室进行操作I得到不溶性物质和溶液,所以为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根据图中“转化”步骤中反应物为氯化钙和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物氯化铵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个数小于氨气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所以水应该也是反应物,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

(4)该工艺的副产品NH4CI的用途有氮肥。

 

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

(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与B两溶液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剂,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D可用于制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B___;D___。

(2)写出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F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写出F与足量A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答案】NaOHNa2CO3CaO+H2O=Ca(OH)2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解析】

【分析】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A与B两溶液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剂,即生成氯化钠,D可用于制玻璃,所以D是碳酸钠,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C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与A反应,所以A是盐酸,B是氢氧化钠,E会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水,F会转化成水,所以F是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或氢气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经分析,B是NaOH,D是Na2CO3;

(2)E转化为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3)若F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氧化铁,F与足量A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三价铁离子颜色为黄色,故实验现象为: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6.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它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如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

甲ABC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玩家牌中物质与D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写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B物质的俗名是_____.

【答案】DBACa(OH)2+CuSO4=CaSO4+Cu(OH)2↓复分解反应灭火熟石灰

【解析】

【详解】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顺序是:

甲→C→D→B→A;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uSO4=CaSO4+Cu(OH)2↓,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钙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

 

7.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BaCO3、CaCO3、NaOH、CuCl2、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实验如下: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得沉淀A和无色滤液B。

②取洗涤干燥后的A固体19.7g,滴加过量稀HNO3,固体全溶解,溶液变蓝且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

③向无色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中滴加稀HNO3,溶液变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固体A中____含有BaCO3,____含有CaCO3。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3)滤液B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4)原固体粉末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

【答案】Cu(OH)2+2HNO3=Cu(NO3)2+2H2O不一定一定CO2+2NaOH+Ba(NO3)2=BaCO3↓+2NaNO3+H2ONa2SO4

【解析】

【分析】

BaCO3、CaCO3难溶于水,NaOH与CuCl2生成能溶于酸的蓝色沉淀Cu(OH)2,Na2SO4和Ba(NO3)2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白色沉淀。

沉淀A洗涤干燥后加稀硝酸全部溶解,溶液变蓝且有气体生成,可知沉淀中一定有Cu(OH)2,一定没有BaSO4,则原固体中一定有NaOH、CuCl2,可能有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向无色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Ba(NO3)2,一定没有Na2SO4。

沉淀A中加酸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产生沉淀,可知原固体中有BaCO3、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沉淀中滴加稀HNO3,溶液变蓝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2HNO3=Cu(NO3)2+2H2O。

(2)根据分析知,沉淀A中一定含Cu(OH)2,可能含BaCO3、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元素守恒列比例式,若原固体中含BaCO3,设BaCO3质量为x,

x=19.7g

若原固体中含CaCO3,设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