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五十Word文档格式.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五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五十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
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程监理单位
C.地市级公安部门
D.县级环保部门
E.县级工会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
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8.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E.该企业在申清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40日内办理完成
9.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
B.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C.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D.此次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
E.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答案:
1.D 2.D 3.C 4.C 5.BCE 6.AC 7.AD 8.BCD 9.BDE
[案例5]某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日光油漆。
其生产车间和库房中的主要原料和辅料有甲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
生产车间与库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二者间距为10m。
原料和产品用机动车运输。
另有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一台,锅炉房邻近库房一侧,与库房间距为4m,其耐火等级为三级。
企业原有从业人员11人,今年初招聘从业人员甲,现有从业人员12人。
企业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对其生产、储存装置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E.四年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该企业燃煤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E.戊类
3.该企业新招聘从业人员甲应该接受的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A.16学时
B.24学时
C.32学时
D.48学时
E.72学时
4.该企业库房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
A.甲苯火灾
B.甲苯爆炸
C.甲苯中毒
D.甲苯窒息
E.二甲苯中毒
5.根据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小于300人,所以可不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C.该企业已满足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D.该企业的生产车间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E.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
6.如果该企业的甲苯储罐发生火灾,可用于灭火的灭火器包括( )。
A.水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E.卤代烷灭火器
7.该企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现象有( )。
A.生产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
B.库房耐火等级为二级
C.锅炉房与库房间距为4m
D.锅炉房耐火等级为三级
E.仅设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
1.B 2.A 3.E 4.ABCE 5.BD 6.BCD 7.CDE
[案例4]2007年7月15口,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
一瞬间,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
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
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
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气设备损坏,企业停产。
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起事故属于( )。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起事故类别属于( )。
A.瓦斯爆炸
B.火药爆炸
C.其他爆炸
D.容器爆炸
E.锅炉爆炸
3.该起事故中爆炸起火的粉尘属于(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金属粉尘
D.混合粉尘
E.复合粉尘
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5.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 )。
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6.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降低粉尘浓度
B.穿防静电工作服
C.生产装置接地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E.采用防爆厂房
7.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
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
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
8.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恢复生产的要求
D.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措施
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1.A 2.C 3.B 4.D 5.ABD 6.ABCE 7.ABCE 8.ABDE
[案例3]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北区、中区和南区等三个生产厂区,北区有库房等,在南区通过氧化反应生产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A,中区为办公区。
为扩大生产,计划在北区新建上程项目。
2007年7月2日,北区库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作业人员9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损失包括:
医药费12万元,丧葬费5万元,抚恤赔偿金180万元,罚款4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3万元,现场抢险费200万元,停丁损失800万元。
1.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进行的安全评价为( )。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技术评价
E.安全管理评价
2.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
A.197万元
B.397万元
C.442万元
D.1197万元
E.1200万元
3.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 )的责任。
A.该单位主要负责人
B.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
D.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E.该单位主管部门
4.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C.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企业技术负责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
5.根据产品A的性质,下列关于产品A的危害和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产品A可以经皮肤吸收引起接触人员中毒
B.因产品A为脂溶性的,所以进入人体消化道不能被吸收
C.生产产品A的反应过程失控,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D.产品A必须存储在经安监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
E.运输产品A时,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6.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B.进行危险源辨识
C.开展风险评价
D.准备充足的医疗救护设备
E.疏散企业周围的居民
7.此次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
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
C.事故所有责任人
D.估计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E.估计的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1.C 2.C 3.A 4.ABD 5.CDE 6.ABC 7.ABD
[案例2] 2008年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
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槽罐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
B.槽罐车设计不合理
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
A.槽罐车液氯破裂
B.标志不清
C.有毒物质
D.作业环境不良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 )。
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是( )。
A.驾驶员甲
B.驾驶员乙
C.村长
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调查组职责是( )。
A.请军队参加调查
B.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
C.调查事故经过
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
6.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
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
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C.慰问抢险人员
D.寻访驾驶员甲
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
7.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
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
B.受伤住院村民补助、救济费用
C.受伤住院村民费用
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
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
8.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有( )。
A.经资质认定
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
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
E.配备押运人员
1.A 2.C 3.A 4.A 5.D 6.AD 7.ABCD 8.ABCE
[案例1] 某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
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
在液面上的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
电焊工内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设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
1.焊接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
A.懂得防火知识
B.懂得防爆知识
C.焊工作业证
D.经过培训
2.该起事故的性质为( )。
A.自然灾害
B.刑事案件
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
3.该起事故爆炸的直接原因足( )。
A.没有办理动火证
B.污油池存在油气
C.没有监护
D.违章动火
4.该事故直接与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
A.空气
B.污油挥发的气体
C.环境温度
D.电焊焊接中产生的火花
E.污油
5.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 )。
A.电磁辐射
B.触电
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
E.机械伤害
6.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町能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
A.其他爆炸
B.火灾
C.淹溺
D.灼烫
7.该起事故爆炸的间接原因是( )。
A.作业组织不严密
B.教育培训不够
C.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
D.没有动火票制度
E.安全意识不强
1.C 2.C 3.D 4.ABD 5.BCD 6.ABCD 7.ABCE
一、某乡办煤矿。
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
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丘岗。
三违现象严重。
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
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
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
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X年X月X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
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
14时班共下井72人。
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
1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
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
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m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答案
1.原因
a.直接原因:
(1)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2)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3)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
b.间接原因:
(1)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
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2)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1)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2)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设有得到纠正等;
3)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4)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初步处理建议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4)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3.措施建议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3)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x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
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亢装液氯的。
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
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上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亢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
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处理建议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晶生产单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防范措施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三、X年X月X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时价)
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
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
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山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2m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
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
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
厂房内惟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
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1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m宽的通道打卡;
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
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
一楼工人全部逃出。
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
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
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
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用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
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
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
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