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doc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科版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
3、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5、使用简洁的符号清晰地表示遗传图解。
6、分析孟德尔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
知识点概括
1、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
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3、隐性性状:
在遗传学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性状分离:
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5、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6、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7、等位基因: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
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
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
8、表现型: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0、纯合子:
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
AA和aa。
可稳定遗传。
11、杂合子:
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
Aa。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2、测交:
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3、基因的分离规律: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4、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
P—亲本 ♀一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15、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1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试验现象:
P:
高茎(DD)×矮茎(dd)→F1:
高茎(Dd显性性状)→F2:
高茎∶矮茎(DD2Dddd)=3∶1(性状分离)。
17、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18、纯合子杂交子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
杂合子杂交子代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19、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1、概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自由组合现象的的验证。
2、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使用简结的符号清晰地表示遗传图解。
3、活动: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尝试单因子杂交实验的设计。
知识点概括:
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黄色圆粒(YYRR)X绿色皱粒(yyrr)→F1:
黄色圆粒(YyRr)→F2:
9黄圆(YR):
3绿圆(yyR):
3黄皱(Yrr):
1绿皱(yyrr)。
3、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1与显性亲本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4、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中间类型的现象。
5、共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1、简述染色体形态、结构。
2、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认同减数分裂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3、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4、概述精子、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5、阐明减数分裂的意义。
6、活动:
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领悟学说的提出要有充分的实验证据,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知识点概括
1、减数分裂:
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过程。
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则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2、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判断同源染色体的依据为:
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粒的位置)相同。
3、四分体: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有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4、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间期(准备期):
DNA复制;②减数第Ⅰ次分裂:
A、前期Ⅰ:
联会、形成四分体,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染色单体;B、中期Ⅰ: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C、后期Ⅰ: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D、末期Ⅰ: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减数第Ⅱ次分裂:
A、前期Ⅱ:
(一般认为与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相同。
)B、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末期: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5、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
①、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
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②、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③、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6、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形成体细胞,没有联会、四分体的出现;减数分裂: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出现联会、四分体,有交叉、互换行为。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
7、在动物的精(卵)巢中,精(卵)原细胞可以进行两种分裂方式,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仍然是精(卵)原细胞,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是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0、关于配子的种类计算:
(1)、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可产生4个2种类型的精子,且两两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
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可产生1个1种类型的卵细胞,同时产生3个极体,四个子细胞两两相同。
(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种配子。
11、细胞分裂图的识别:
(1)有同源染色体的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最后分开),否则为有丝分裂。
(3)有同源染色体且在赤道板上排列成一排的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且在赤道板上排列成两排的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1、举例说出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2、辨别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3、举例说明XY型性别决定。
4、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特点,能运用遗传知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知识点概括:
1、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
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2、性别决定:
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4、常染色体:
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5、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6、性别决定的类型:
(1)XY型:
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
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7、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相应的基因。
8、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
9、色盲的遗传特点:
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10、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C、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
AaBBCc产生22=4种配子:
ABC、ABc、aBC、aBc。
11、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
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
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例:
AaCc×aaCc其子代基因型数目?
∵Aa×aaF1是Aa和aa共2种Cc×CcF1是CC、Cc、cc共3种∴答案=2×3=6种。
计算子代表现型种类:
方法同于前者。
12、鉴定某一物种(在某个性状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方法: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两种及以上表现型),则它是杂合体;后代只有一个性状,则它是纯合体。
13、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
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
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
某女性患病,她的儿子和父亲有一个或者两个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父亲、儿子)正非伴性:
即常染色体遗传”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
某男性有病,他的女儿和母亲有一个或者同时表现正常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母亲和女儿)正非伴性:
即常染色体遗传;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
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男病其女儿和母亲必定是患者。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女病其儿子和父亲必定是患者。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活动:
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概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3、简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认同模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知识点概括:
1、T2噬菌体:
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
设法把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