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155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docx

洋山深水港一期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

0.编制依据

0.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施工图

0.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东侧施工导流堤施工图设计说明

0.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东侧施工导流堤相关会议纪要及文件

0.4.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0.5.执行规范标准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JTJ203—200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98—9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50—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239—98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范

JTJ221—9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点

拟建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南汇芦潮港东南的崎岖列岛海区。

距大洋山岛约4km,距嵊泗菜园镇约40km,离上海芦潮港约32km,距长江口灯船约72km,至宁波北仑港约90km,向东经黄泽洋直通外海,与国际远洋航线相距约104km。

东侧施工导流堤位于港区东侧,其轴线与东围堤轴线正交,交点坐标为X=3389042.207、Y=506509.718,并向东侧延伸至坐标为X=3388605.456、Y=506822.832,总长度为557.764m。

详见《东侧施工导流堤平面位置示意图》(附图1)。

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东侧施工导流堤为洋山工程水工码头动态平衡堤,其结构为抛石结构,堤顶宽度为15m,堤顶标高为+5.0m(小洋山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大堤总长557.764m;该堤主要作用为平顺及减缓施工期码头区域的水流以减少涨潮流对AB标码头板桩墙的横向冲刷影响,并为码头施工及南潜堤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在东侧施工导流堤B点到C点间,建一条挑流潜堤,与今后的东导流堤相接(C点在东导流堤轴线上),其间堤顶标高由B1点的5.0m逐步降为C点的-14.0m,潜堤总长248m(另加150m铺排延伸段)。

1.3 气象情况:

洋山海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盛行区,因受季风影响本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依据小洋山金鸡门站1997.08~2000.08三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本工程海区周边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洋山港区各气象要素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17.1C

1月平均气温:

6.5C(98年)

8月平均气温:

27.8C(98年)

(2)风况

本海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全年多偏北和偏东南向风,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4月~8月)多偏东南向风,冬半年(9月~翌年2月)多偏北向风,3月份冷暖空气交替频繁,以东南和北向风为主。

常风向为NNW~NNE,合计频率为36.3%;次常风向为ESE~SSE向,合计频率为30.7%。

(3)雾况

依据小洋山气象观测站三年雾况过程资料分析:

观测期内共出现雾次97次,雾日数年平均27天,雾次平均延时约为3h。

延时

雾次

频率%

3h

64

66.0

3~6h

21

21.7

6~12h

9

9.2

12h以上

4

3.1

年内最长一次雾延时达17h20min,最短一次延时仅10min。

(4)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969.4mm

年平均降雨日数138d/y

其中:

中雨以上日数(≥10mm)30.9d/y

大雨以上日数(≥25mm)9.5d/y

暴雨日数(≥50mm)0.9d/y

1.4 水文情况

1)、潮汐

洋山港区所在崎岖列岛海域潮汐主要受东海前进波控制,海域潮汐类型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

本海区潮汐日不等现象明显,一般表现为从春分至秋分夜潮大于日潮、从秋分至春分日潮大于夜潮。

本海区潮汐强度为中等,年平均潮差为2.76m。

平均涨潮历时为05:

49,平均落潮历时为06:

36。

依据小洋山潮位站三年潮位资料(1997.08~2000.07)统计分析,得出港区潮位特征值如下:

(本工程潮位资料均以小洋山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起算面。

极端高潮位:

5.75m(1997.08.18)

极端低潮位:

-0.18m(1999.12.24)

平均高潮位:

3.88m

平均低潮位:

1.12m

平均海平面:

2.55m

最大潮差:

5.03m

平均潮差:

2.76m

码头工程水域涨潮最大测点流速为1.95m/s,垂线平均最大流速在1.03~1.77m/s之间。

落潮最大测点流速为2.64m/s,垂线平均最大流速在1.26~2.10m/s之间。

2)、工程海区波况:

据位于小洋山南侧的观音山测波站三年统计资料,当地常浪向为SE向,发生频率为11.79%。

工程海域93.55%的波高小于等于0.8m(H1/10),大于2.0m(H1/10)波高的发生频率仅为0.11%。

1.5自然条件分析:

本工程远离大陆,材料运输和岛外交通极为不便,属典型的孤岛施工。

小洋山岛上地形崎岖不平,施工区后方岛上无平坦场地,临时设施布设困难。

本工程开工时,岛上居民动迁未完成,无法形成较好的后方区域。

本工程施工基本不受气温、相对湿度影响,但大雾、雷暴和大雨时段需暂停施工,风力6级以上对施工有较大影响。

根据试桩工程及AB标工程施工所了解的现场海域情况,阵风8级即无法进行水上抛石施工,风力7级在落潮时段因流速太急也无法施工。

根据舟山地区气象资料分析,施工现场在每年的7月~10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影响本区域的热带风暴有3.43次,因此,施工时必须作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工程受施工水流影响很大,特别是落潮流较大。

船舶施工需避开强潮时段作业,防止抛石位置偏移及船舶走锚移位。

本工程受波浪、潮位影响较大,3~4级波浪均有可能造成海上施工暂停,另据小洋山试桩情况和小洋山岛民介绍,西南风、东南风引起的风浪对本工程影响最大。

供水、供电:

根据实地考察,小洋山无可靠的淡水资源,虽有一水库,但其水源主要靠收集部分坡面雨水,水容量较小,只能供本岛居民生活用水,遇到干旱年份还会出现缺水现象。

因此施工期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均需从镇海用运水船供给。

由于大、小洋山尚无大容量动力电网,故施工现场用电,拟配置柴油发电机组和发电船,以确保生产、生活用电。

(3)交通、通讯

大、小洋山工程区域无陆路交通,水上交通现依靠1小型客运码头,至上海、宁波的客班轮每天只有一班,且受天气影响较大。

工程开工后,货运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施工用料均需民船运输。

目前大、小洋山已开通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无线寻呼等通讯线路。

现场施工人员、船舶间的施工通讯采用对讲机及无线电话联系。

(4)避风锚地

洋山港现场附近无合适的工程船舶避风锚地,特别是台风期均需到舟山、宁波、上海等地避风。

1.6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三航勘察设计院2003.2月份最新的补充勘探,拟建东侧施工导流堤位置的地质为上层为5~13m的粉细砂,局部有2m左右的淤泥(在C点位置,BD3孔)。

中间为粉细砂夹粉质粘土,下层为较好的粉质粘土和风化层。

1.7 设计荷载:

使用期东围堤段(堤根到A点段)顶边线向内10m为绿化带,按2.5KN/m2计,然后为21m道路,按10KN/m2,再向内为堆场;东围堤和东侧施工导流堤施工期(A点~C点段)按5KN/m2和15t卡车计。

1.8主要工程量:

可分为两部分,一为A点~B点;二为B点~C点及以南铺排延伸段。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量为:

抛石体积20万m3;

其中水抛量为:

12万m3;陆抛量为:

8万m3

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量为:

抛石体积21万m3;其中水抛量为:

15.5万m3;陆抛量为:

5.5万m3;砂肋软体排6.7万m2。

东侧施工导流堤工程量汇总表

段位

分段长度

护面

护底

堤心(水)

堤心(陆)

压脚棱体

小计

 

m

m3

m3

m3

m3

m3

m3

 

 

300-400Kg

50-100Kg

10-300Kg

10-300Kg

100-500Kg

 

A-100

100

9300

4725

19000

10000

 760

43785

100-200

100

9300

9450

18948

21938

10295

69931

200-281.456

81.456

7575

7698

19287

17870

12982

65412

281.456-337.996

56.54

5258

5343

17810

15000

17923

61334

337.996-408.948

70.952

7095

6705

24904

17170

25685

81559

408.948-480.948

60

6000

6300

21060

7260

21000

61620

480.948-END

177

 

7500

19600

 

 

27100

合计

 

44528

47721

140609

89238

88645

41071

注:

1.B点以东段堤底部铺设砂肋软体排护底铺排面积为67000m2。

2.表中统计的工作量按设计施工图9717D-东围堤-009计算,未计沉降、流失量。

流失、沉降系数分析:

本工程地质、水流情况、堤身高度均接近北围堤工程,近日,北围堤工程已合拢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据该工程反映的情况,其流失量达20%;淤沉量达30%,而长江口整治工程沉降、流失量更高达60%,故我部认为本工程按理论方量乘1.5沉降、流失系数计实际工程量是接近实际的。

1.9施工条件

根据我局在马迹山及临近地区的施工经验,该海域水上全年有效作业天数约为183天左右,陆上施工时间约为25天/月。

潮流较急,达2.5m/s,易使抛投块石流失,并给抛石船、铺排船定位、施工带来一定困难。

地质条件差,A点附近施工段淤泥覆盖层厚达7-8m,承载力差。

1、施工总体部署

2.1、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如下组织管理体系:

2.2、施工特点

2.2.1该工程工期紧,强度大;

2.2.2施工条件差,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2.3、施工总体安排

2.3.1施工总平面布置:

近阶段镬盖塘岛正处于开山爆破时期,无法就近建造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故我部的生活、办公区均设在小洋山岛,监理的临时设施建在大洋山岛,详见施工总平面图(附图2),相互间只能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联系,沟通极不方便。

为此,我部拟将“赛航号”轮(7000t级)抛至现场作为我部和监理的办公、生活地点,以方便工作联系。

2.3.1堤身以水抛、陆抛相结合;

2.3.2推进方式:

据设计要求,先水抛1.5m厚50~100Kg护底块石,再水抛两侧压脚棱体及部分堤心石,该部分水抛石按设计要求均以-6.0m的顶面标高控制。

然后进行陆推,保证水抛施工在陆推锋面前50m进行,呈阶梯式推进。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水抛石应以-1.60m的顶面标高控制为好。

2.3.3工程用石料供应方式:

根据业主有关要求本工程所用石料尽量采用镬盖塘岛上石料,该岛石料不仅距工程地点最近,现镬盖塘岛共有可开采石料300万方,单从数量上说,可满足工程需要。

2.3.3.1水抛石料供应:

目前镬盖塘岛仅有3座简易出料码头,码头前沿水深在1.0m左右,每座码头只可供1条300~500m3船舶侯潮装料,故其最大水抛石供应量为2000m3/d,而按工程的进度节点需要,每日水抛量为在2003年4月20日前必须大于4000m3/d;以后必须大于7000m3/d,故其水抛石供应量受码头出料能力制约明显不能满足我部进度要求。

所以,我部拟在尽量使用甲供料的基础上,不足部分水抛石料采用自购方式解决,以保证工程进度要求。

2.3.3.2陆抛石料供应:

均采用镬盖塘岛甲供石料,整个镬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