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1463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橡胶坝施工Word格式.docx

必须如实记录;

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

设计、质检部门查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及时处理,并应提出

专门的书面报告。

建议采用照相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自工程开始前至各施工阶

段,对工程施工现场照相留作记录,这可以作为隐蔽工程施工情

况确认和检查资料,不在现场时也可通过照片确认施工质量,同

时亦可作为其他橡胶坝工程施工的示范。

照片记录宜做到以下儿点:

①用照相确认每一有关临时工种

的施工质量。

②如遇事故时应将情况照下来。

③把质量管理(地

基处理、混凝十强度、锚同结构、坝袋安装、控制与安全系统安

装等)的实况照下来。

④坝袋制作、尺寸、强度的管理情况。

⑤隐蔽工程要注意照相。

⑥应能确认照相部位和尺寸。

⑦照相部

位需注明以下儿点:

工种及名称、测定点、设计尺寸、实测尺寸。

⑧照片应按施工日期、工种、施工顺序进行整理后贴在相册上。

⑨中间检查和竣工检查时应将相册作为确认施工质最的资料。

第二节上建工程施工

橡胶坝上建工程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期、设备、队伍,

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及其对施工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考虑,提

出技术要求和施工措施。

施工的一般程序如下:

施工测量,清理

场地,场地布置,筑坝截流(或修围堰),设置施工排水,基坑

开挖,浇筑混凝土底板、岸墙、消力池(护坦),锚固槽的二期

混凝土,砌筑铺盖、海漫、护坡,埋设螺栓等。

各项施工可穿插

进行,但必须上、下衔接,各部位大小应符合设计尺寸要求。

一、施工测量

1.工测量内容

施工测量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交施工图、坝址中心

线标志和附近平面、高程控制等资料。

施工测量应包括下列

内容:

(1)根据橡胶坝施工总体布置图和有关资料,按施工需要布

设施工控制网。

(2)针对橡胶坝工程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放样

及检查工作。

(3)提供橡胶坝工程局部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测绘资料。

(4)橡胶坝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施工期的定期观

测工作。

(5)橡胶坝建筑物几何形体的竣工测量。

2.施工坐标控制系统

由于建筑物总体布置图是在设计阶段测绘的地形图和已有控

制点基础上绘制的,因此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宜与规划设

计阶段的坐标系统相一致,也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建立与设计阶段

的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坐标系统。

施工高程系统,必须与

设计阶段的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应根据需要与就近国家水准点进

行联测。

3.施工放样

根据工程布置图,求出橡胶坝的纵横中心轴线与原测量的导

线或三角点或其他明显的地形地物点的相关位置,然后将其测放

于坝址地面之上。

一般可用钢尺量距,用罗盘或经纬仪测角。

基坑范围之外,所确定的纵横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打设大木桩4

个,桩顶钉以小钉,必要时也可浇筑混凝土桩作为轴线控制点。

依据这4个轴线控制点可进行坝底板、中墩等的放样。

4.测量标志

各主要测量标志统一编号,并绘于施工总平面图上,注明各

有关标志相互间的距离、高程及角度等,以免发生差错。

施工期

内对测量标志必须妥善保护并定期检测。

5.其他测量工作要求

施工中应测量的工作如施工水准网的布设、测量的精度指

标、坝底板上部立模点的放样、锚固槽和锚同螺栓埋设放样、立

模和砌筑高程点放样等应按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

规范》及sI27—9I《水闸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导流方式及施工围堰

1.导流标准

导流建筑物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和泄水

建筑物,其标准应按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

水标准》或本书第二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按一般设计程序是先定导流方案,后定标准;

但不同标准在

经济效益上的差别又反过来衡量方案的优劣,从而决定导流方案

的取舍.通常将导流建筑物型式这一影响因素放在洪水标准中考

虑;

将水文、地质、地形、枢纽布置、施工条件及航运等影响因

素放在研究导流方案时考虑。

在导流标准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选取不同的围堰型式、高

度,与不同型式和规模的泄水建筑物,使其组合后,达到导流工

程最省,枢纽总工期又最短,要进行各种规模的堰型及可能的泄

水建筑物型式、规模的比较,最后选定最优方案。

由于橡胶坝工程等级较低、工期短、投资少,故导流方案相

对简单。

2导流方式

一般导流方式,以围堰分期划分导流方式有断流围堰导流和

分期围堰导流;

以泄水建筑物划分导流方式有明渠导流、隧洞导

流、涵管导流以及前后期不同导流方式的组合等。

断流围堰导流方式。

在窄河床条件下,一般采取断流围堰。

坝址上游如有支叉或与之相连接的湖泊、河网可以调节水流,应

进行比较,能利用的则加以利用,作为施工导流措施,此时只需

填筑上下游围堰一次截断河流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断流围堰的泄

水建筑物采取隧洞导流方式时.应结合发电引水、泄洪等永久工

程利用。

分期导流围堰方式。

各分期布置需考虑束窄河槽的地形、地

质条件、枢纽布置及导流期间综合利用要求等因素确定。

橡胶坝

工程应结合坝袋分跨等情况,一般以分两期导流为宜。

3围堰布置

围堰布置除应满足围护的橡胶坝基础开挖、基坑排水运行要

求外,对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安放地点,钢材、木材仓库

及预制构件的场地,交通、水、电线路以及开挖基坑土方的堆放

位置等,都要统一安排场地,专人负责,做到既能加快施工进

度,又能节省劳动量和有利于施工安全。

(1)断流围堰布置。

上下游断流围堰布置宜选在离坝轴线较

近,河道顺直,工程量较小,地形、地质条件较好,施工简便的

位置。

上下游横向围堰宜与水流方向垂直,通常布置成直线.土

石围堰迎水坡脚距导流泄水建筑物进出口的距离通常为30~

50m,以防导流泄水建筑物泄流对围堰坡脚造成危害性冲刷。

向围堰应与水流方向平行布置。

(2)分期围堰布置。

分期围堰布置主要是合理拟定纵向围堰

的位置,通常一期围堰对河床柬窄程度可拄制在40%~60%之

间。

横向围堰轴线与纵向尉堰轴线的交角宜控制在90。

~120。

间,纵向围堰的长度一般伸出上、下游横向围堰坡脚10—30m,

也可在与纵向围堰相接的堰体坡脚设置块石防冲体,防止泄流对

围堰坡脚造成的危害性冲刷。

纵向围堰的内坡脚线与基坑边线应

留有适当距离,以便于施工操作、排水、防渗和抢险。

4围堰型式

围堰型式选择要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坝基开挖料。

橡胶坝工

程中应优先选用土石围堰,同时可选用土工膜防渗。

根据各地特

点,还可选用浆砌石、木笼、竹笼、草土、塑料编织袋等围堰

型式。

5围堰设计与施工

围堰及导流建筑物断面设计应满足过流、稳定与防渗等要

求,其堰顶面对静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不得小于05m。

迎水坡

面还应考虑风浪、冰凌的壅高及设防措施。

围堰施工进度应满足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要确定施工进

度、施工程序、方法、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劳动力数量、施工布

置等。

6围堰观测及拆除

围堰运行期间要对堰体垂直和水平位移,上、下游水位,围

堰堰基、堰体和两岸渗水量,堰体裂缝、局部坍陷、堰基翻砂冒

水等进行观测。

围堰拆除需根据拆除范围和拆除工程量,研究确定围堰拆除

程序、拆除方法、施丁进度和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

通常围堰拆

除程序为先拆堰顶及背水侧,分层下降,可利用堰体经济断面挡

水,以减少水下拆除量。

分期导流的一期围堰拆除范围及拆除断

面还需满足二期导流及截流泄水要求。

三、施工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1.排水系统布置

橡胶坝施工区排水系统,应根据坝区地形、气象、水文、地

质条件、排水量大小进行施工规划布置,并与场外排水系统相适

应。

基坑外围应设置截水沟。

2.排水量计算

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与经常性排水。

基坑初期排水量由基

坑(或围堰)范围内的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下渗水量、

可能的降水量等组成,应通过计算确定。

基坑经常性排水应按渗

水加降雨、渗水加施工废水这两种组合考虑,以排水量大者选择

设备。

3.排水方式

橡胶坝基坑排(降)水,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分别选定集水坑或井点等方法。

对于无承压水土层,可采用集水

坑排(降)水法,对于各类砂性土、砂、砂卵石等有承压水的土

层,可采用井点排(降)水法。

4.集水坑排水

集水坑排(降)水是在基坑建筑物边线以外挖排水沟较低

处挖集水坑与排水沟连通,坑内设泵排水。

集水坑排(降)水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系统要布置在基坑四周,集水坑和排水沟应设置在

基础底部轮廓线以外一定距离处。

(2)集水坑和排水沟应随基坑开挖而下降。

集水坑底应低于

基础底1.0m以下,并铺设30cm碎石作反滤层,以免在抽水时

将泥沙抽出。

(3)基坑挖深较大时,应分级设置平台和排水设施。

(4)排水设备能力应与需要抽排的水量相适应,并有一定的

备用量。

5.井点排水类型选择

井点排水可采用轻型井点和管井轻型井点两类。

井点类型的

选择宜考虑透水层厚、埋深、渗透系数及所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

与基坑面积大小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确定。

采用井点排水,要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进行计算,以确定井点

数量、位置、井深、抽水量以及抽水设备型号。

必要时,可做现

场抽水试验,确定计算参数。

6.轻型井点工

在基坑建筑物外围布置环形井点,轻型井点施工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安装顺序为:

敷设集水总管、沉放井点管、灌填滤料、

连接管路、安装真空泵或射流泵抽水机组。

(2)各部件安装均应严密、不漏气。

集水总管、井点管宜用

软管连接,集水总管、集水箱宜接近天然地下水位。

(3)冲孔直径不应小于300mm,孔底应比管底低0.5m

以上。

(4)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入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冒

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下渗,方为合格。

(5)轻型井点的集水总管底面及水泵基座的高程宜尽量降

低。

滤管的顶部高程,宜为井管处设计动水位以下不小于0.5m。

(6)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试抽,合格后将孔口以下

0.5m范围用粘性土填塞密封。

7.管井井点施工

实际井点数宜为计算数的l.2倍,管井井点总降水位宜低于

工程要求值0.5m。

管井井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井可用钻孔法成孔,且宜采用清水固壁。

如需用泥浆

固壁时,泥浆应符合有关规定。

(2)管井各段的连接应牢固,清洗、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滤网(滤布)应紧固于滤水管上.井底滤料应按级配分

层连续均匀铺填。

(4)成井后,应及时采用分级自上而下和抽停相间的程序抽

水洗井。

(5)试抽时,应调整水泵抽水量,达到预定降水高程。

四、基坑开挖

l.基坑底部开挖尺寸

基坑开挖断面尺寸应大于基础设计尺寸多少、基坑开挖边坡

的陡缓均应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人工或机械开挖、土质、

地下水情况、施工期降雨量与降雨强度、排水方式(集水坑或井

点)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其安全系数应大

于1.05。

2.基坑开挖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1)应具备基坑开挖图,注明底部不同开挖高程、衔接方法

和纵横断面。

(2)清理场地,修好运土道路和地面排水沟,平整堆弃

土区。

(3)按基坑开挖图进行分段分区,并做好开挖基坑的人员组

织与机械、能源的供应工作。

3.开挖施工

基坑开挖宜分段依次进行,逐层设置排水沟,层层下挖。

开挖过程中,宜以排水沟分段,不得留有界墙。

根据土质、气候和施工情况,基坑底部一般应留20~30cm

的保护层。

保护层应在基础混凝土施工设备工作就绪后,应用人

工开挖平整至设计高程,然后浇筑混凝土。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定期复测、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

边坡是否符合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对于降雨积水或地下水渗

漏,必须及时抽干,不得长期积水;

若地基不满足设计要求,要

开挖进行处理,并防止产生局部沉陷,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侧墙开挖要严防塌方,以免影响工期。

五、地基处理

橡胶坝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为垫层法、强力夯实

法、振动水冲法和桩基础,其他地基处理力法可参照有关规范执

行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作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有关的施

工参数,并编制专项施工措施设计。

在处理过程中,如遇地质情

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修改改工措施设计。

1.垫层法

(1)砂垫层的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

如用混

合砂料应按优选的比例拌和均匀。

砂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5%。

(2)粘性土垫层的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料场表面覆盖层应清

理干净,并作好排水系统。

土料的含水量应在控制范围内,否则

应在料场处理。

(3)挖土和铺料时,不宜直接践踏基坑底面,可边挖除保护

层边回填。

对于含水量过大的淤泥类土,在开挖到设计高程后,

可铺垫一层土工织物,一方面保护基坑底面,缓解在淤泥上操作

困难的同题;

另一方面可起到铺垫作用,承受一部分拉应力,从

而增强稳定性和减小沉陷量。

(4)回填料应按规定分层铺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层的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上一层。

竖向接缝应相互错

开,不要形成“界沟”或接头若回填面积过大,必须分段施

工,则应将每层接头错开,不要形成自上到下的通缝,造成薄弱

环节。

(5)砂垫层选用水撼振动等方法使之密实时,宜在饱和状态

下进行。

(6)粘性土垫层宜用碾压或夯实法压实。

填筑时,应控制地

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

(7)粘性土垫层的填筑应作好防雨措施。

填上面宜中部高四

周低,以利排水。

雨前应将已铺的松土迅速压实或加以覆盖,雨

后对不合格的土料应晾晒或清除,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8)负温下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铺土、压实、取样检验

等工序应快速连续作业。

②压实时.砂料的温度应在0℃以上.

粘性土的温度应在-1℃以上。

③已压实的土层应防冻保温,避

免冻胀。

④巳冻结的土层应加以清除,然后才能继续填筑。

2.强力夯实法

采用强力夯实法进行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处理砂性土、碎石土、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堆集土等地基

可采用强夯法。

(2)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的荷载,必要

时可铺砂石垫层。

有防渗要求的地基,夯实后应清除砂石垫层

(3)强夯加固地基应控制地下水位。

当地下水位较高,不利

于施工或表层为饱和土时,可填0.5~2.0m厚的中粗砂、砂跞

或片石等材料进行夯击。

(4)施工前应进行试夯,求得单点夯击次数。

最优夯击次数

应使夯击有效影响深度内土体竖向压缩最大,侧向位移最小,基

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宜为3~10击。

(s)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上的性质确定,宜为2~5遍。

后,以低锤满夯一遍,并整平。

对地下水位低、透水性好的土层

可连续夯击。

(6)夯点应按设计布置。

夯点间距应根据孔隙水压力变化情

况、务坑的形状及坝基结构特点确定,宜为5~9m。

(7)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标志及观测仪器的埋没。

施工中应做

好现场观测和记录。

主要观测项目应包括孔隙水压力、夯坑下陷

量和坑周隆起量等。

(8)强夯效果的检验,可在最后一遍夯击完成1~4周后进

行。

检验方法如下:

①比较夯前和夯后场地的平均高程变化和地

基变形量。

②取样进行室内试验,了解夯前和夯后场地的物理力

学性能指标的变化。

③通过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手段

了解场地土夯前夯后的强度变化。

(9)强夯法施工应预防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夯击点应离建

筑物15m以外,必要时可采取防震措施。

3.振动水冲法

采用振动水冲法进行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粉性土、粉土、

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可采用振冲置换法。

处理砂土和粉土

等地基可采用振冲挤密法。

处理粘粒含量小于lO%的粗砂、中

砂地基可采用不加填料的振冲挤密法。

(2)采用振冲置换法时,填料宜用角砾、碎石、砾砂或粗

砂,不宜使用砂石混合料。

填料粒径以20~5Omm为宜,含混量

不应超过5%,且不得含粘土块。

(3)振冲法所用施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根据士质情

况和工程要求合理选用振冲器的功率、振动力和振动频率。

②起

重设备的起重能力和提升高度,应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起重能

力宜为80~150kN,③振冲器的出口水压宜为O4~0.8MPa、

供水量宜控制在200~400L/min。

④应有控制质量的装置。

(4)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反映密实程度的电流值、

留振时间及填料量等施工参数。

(5)振冲施工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土质较差时宜采用间隔

跳打法。

(6)造孔时,振冲关入速度以1~2m/min为宜,且每贯入

0.5一l.0m宜悬挂留振。

(7)制桩填料时宜保持小水量补给,填料应均匀对称,且自

下而上边振边填,每次填厚不宜大于0.5m。

填料密实度以振冲

器留振时的工作电源达到规定值为控制标准。

(8)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填料量、密实电流值、留振时间等施

工参数。

(9)成桩孔位中心与设计孔位中心偏差不宜大于100mm,

完成后的桩顶中心偏差不应大于0.3倍桩孔直径。

(10)制桩完毕后,应检查有无漏桩,对桩顶不密实部分应挖除或采取其他方法使其密实。

(11)砂土与粘性土等细粒土地基振冲加固效果的检验,应

分别在加固7天及15天后进行。

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入、静

力触探及取土试验等方法检验。

复合地基可采用静荷载随验方法

检验。

(12)不加填料的振冲挤密法的施工过程和要求与振冲置换

法相同(加填料部分除外)。

4钻孔灌注桩

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选用回转钻、冲击钻、冲抓锥、潜

水电钻等钻孔机具。

(2)护筒设置可用挖埋法或填筑法。

地下水位深度超过1m

以下的地基,可采用挖埋法;

地下水位深度在1m以内或挖埋有

困难,可采用填筑法。

(3)护筒埋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护筒平面位置中心与桩位

中心偏差不宜大于50rnm。

②用回转法钻进叫,护筒内径宜大于

钻头直径200mm;

用冲抓或冲击法时宜大于300mm。

③护筒顶

端应高出地面O.3m以上,有承压水时,应离出承压水位1.5~

2.Om。

④护筒在粘性土中埋深不宜小于1m;

在淤泥、软土或砂

性上中则不宜小于1.5m,且护筒四周应换填厚度0.5m以上的

粘土.并夯实。

(4)采用泥浆固壁和排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泥浆宜选

用塑性指数Ip不小于17的粘性土调制。

泥浆控制指标:

粘度为

18~22s,含砂率不应大于4%~8%,胶体率不应小于90%。

在粘土或壤土地层中成孔,可注入清水,用原土造浆护壁,排渣

泥浆相对密度宜为1.l~1.2。

③在砂土和夹砂土层中成孔,孔

中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l.l~1.3;

在砂卵石或易坍孔的土层

中成孔,孔中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l.3~l.5。

④施工中应经

常在孔中取样,测定泥浆的相对密度。

(5)钻机应安置平稳,钻台的行走钢轨必须铺设平直、稳同,其对称轴线与桩孔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台运行

时钢轨不应有明显沉陷。

(6)钻进成孔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叫转钻机的钻架,其天车

滑轮槽缘、回转器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应在同铅垂线上;

冲击

或冲抓钻机的钻架,其天车滑轮槽缘的铅直线应对准桩孔中心,

偏差不得大于20mm。

②钻进成孔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

③桩孔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等进

行检查合格方可终孔。

检查标准按表8-1的规定执行。

表8-1

钻孔灌注桩允许误差单位:

mm

┏━━━━━━━━━━┳━━━━━━━━━━━━━━━━━━┓

┃项目┃允许误差┃

┣━━━━━━━━━━╋━━━━━━━━━━━━━━━━━━┫

┃孔的中心位置偏差┃单排桩不应大于100,群桩不应大于150┃

┃孔径偏差┃+100,-50┃

┃孔斜率┃<1%┃

┃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孔深┃

┗━━━━━━━━━━┻━━━━━━━━━━━━━━━━━━┛

(7)终孔后应立即清孔。

清孔时应随时观测孔底沉渣厚度和

冲渣液含渣量。

当含渣量小于4%,摩擦桩的沉渣厚度小于

O.3m,端承桩的沉渣厚度小于0.1m时,即可停止清孔。

(8)用原土造浆清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为1.05~l.1;

壁土质较差,用泥浆循环清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为1.15~

1.25。

(9)钢筋骨架的连接、固定以及保护层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

求:

①灌注桩较深时,其钢筋骨架宜分段制作,并应对各段进行

预拼接,作好标志。

安装时应两边对称焊接,保持其垂直度。

②控制钢筋保护层的环形垫块应分层穿设在加强箍筋上,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