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8.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
读右图回答9~10题。
9.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10.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右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abcB.cbaC.cabD.bca
12.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
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
D.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空气变干燥
13.为防治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在我国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防护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右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14~15题。
14.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15.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
图”,完成16~17题。
16.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正负相关都有
17.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B.降水C.风力D.洋流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18~20题。
1961年
2005年
耕地面积(km2)
400
521
森林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18.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19.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
开垦耕地
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
粮食产量增加
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
森林减少
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
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20.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高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
A.纺织工业、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和市场
B.微电子工业、中小型企业、资源和能源
C.微电子工业、大型联合企业、技术和劳动力
D.航天工业、资源和技术、中小型企业
22.图中a模式①接近资源产地 ②海陆交通发达
③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④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
24.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莞的服务职能比深圳多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
的服务范围更广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经济腹地广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6题。
25.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26.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图”,完成27~28题。
27.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
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长江“黄金水道”②土地价格较低
③劳动力价格较低④经济基础雄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8.产业转移对“长三角”的影响是
①利于产业升级换代②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③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④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0年8月12日,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即基础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
它将进一步推动广东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据此回答29~31题。
29.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A.区位优势B.政策优势C.矿产资源优势D.侨乡优势
3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31.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33.下列有关两地区城市化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B.乙属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D.乙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34~35题。
34.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经济腹地较小 企业间过度竞争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35.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
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
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
2010年12月16日开始,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印度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随同温家宝总理访印的还有400多名中国商界人士。
图左中印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图右 中印双边贸易额发展趋势
读图左图及右图,回答36~37题。
36.中印经济合作又被称为“世界工厂”
与“世界办公室”的结合。
联系图甲
分析,与印度相比,中国的优势产业是
A.畜牧业B.制造业
C.服务业D.种植业
37.促进中印贸易不断发展的因素是
①两国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份额相近②两国产品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
③两国之间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④两国的政体及经济体制相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38~40题。
38.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甲地广泛分布的肥沃土壤最有可能是
A.黄土、棕壤B.红壤、紫色土C.黑土、黑钙土D.砖红壤、栗钙土
39.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中合理
的是 A.甲处开荒种植玉米B.乙处垦殖种植水稻
C.丙处发展棉花生产D.丁处广泛建设茶园
40.乙地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市十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半期调研检测
高2018届地理试题答题卷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变化:
种值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
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
作物是________;
小麦、水稻和玉米
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3分)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
(1分)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2分)
42.读金沙江下游区域图及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图Ⅰ 金沙江下游区域图图Ⅱ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
(1试分析金沙江下游修建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
(2)为了提高河流落差开发利用率,流域内水能资源往往采用________开发模式。
(3)据图Ⅱ分析判断,若三峡水库累积淤积量极限值为120亿立方米,则不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_____年左右;
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_____年左右。
(4)试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
4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不仅是过去十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
一、二线工程干支线加上境外管线,
长度达到15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
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
穿越的我国15个省市区,惠及人口超过4亿
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
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
(1)西气东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______自治区,东到B_____市。
C处的___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2)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开发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4)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44.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该区域城镇位于______省境内,该省煤
炭资源具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分)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区域
能源基地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
因素。
(4分)
(3)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当地收入,该地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如下图:
试分析该生产模式与向外输出煤炭相比,主要优势有哪些?
(4)如果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调整产业结构。
请你就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41.:
(1)水稻 小麦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玉米:
逐步向北部迁移;
水稻: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地势平坦,连片分布,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土地肥沃;
水资源较丰富。
(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2.答案:
(1)利:
①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相同库容,水库面积小,淹没耕地少,移民数量少。
弊:
①相同库容,坝体高,工程量大,投资大;
②水库库容受限制。
(2)流域梯级(3)50 65
(4)①有效调蓄洪水,减少下游川江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有效减少三峡库区及重庆港的泥沙淤积;
③为下游地区提供优质能源,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43.答案:
(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四川山西省
(2)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能源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等。
(3)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4)经济方面:
使东部地区获得高质量的能源,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
交通方面:
天然气用的是管道运输,可减轻东部输入能源带来的铁路运输压力。
环保方面:
改善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44.答案:
(1)山西 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主要表现为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
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3)减轻了运输压力: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形成了能源的多样化,增加了就业机会;
有利于保护环境。
(4)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②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