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0498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

”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6.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开始主导了欧洲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马克思主义学说适应了工人运动的需要B.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获得迅速发展

C.马克思主义学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D.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日趋暴露

7.马克思曾说:

“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

”以下事件符合此评价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革命

C.南京大屠杀D.二月革命

8.巴黎市政厅原有一些专供政府要员们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公社委员觉得,自己若乘坐这样的马车出去执行公务非常脱离群众。

因此,在5月9日的公社会议上,决定“取消供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

公社的这种做法

A.违背了对旧政府的改造利用B.源于公社委员的人民公仆意识

C.源于法国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D.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效率低下

9.1948年1月8 

日,美联社报道:

“美国政府现在更赞成恢复日本为亚洲最强的工业国,……不仅为防苏所必需,且可充作亚洲的工厂。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B.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形成

C.马歇尔计划助推日本复兴D.揭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

10.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

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

这反映出美苏

A.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11.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12.有人说:

“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

”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B.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C.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D.恐怖主义威胁世界的安全

13.《全球通史》叙述道: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D.欧洲一体化发展

14.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就像是“君主”,这种做法导致美国最终陷入泥潭,日益失去了“管理权”。

该学者意在说明冷战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美国与欧盟矛盾加剧

C.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壮大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16.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联合国成立以来,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

这说明二战后

A.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中起重要作用B.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的局面

C.大国相互博弈导致世界局势动荡D.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尚未建立

17.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

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

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谕,传播农桑新法。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

18.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19.《中国经济史》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商业大都市……与西洋贵族在堡垒中的不同。

中国的是成圈,规模大,内有宗庙社稷。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中西商业都市最大的不同是

A.商业繁荣程度B.政治性的强弱C.都市规模大小D.军事保护措施

20.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

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

A.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B.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

C.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观D.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

21.有学者对明清时期的商帮作了如下评价:

(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理念落后D.没有植根于生产领域

2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

2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后来被打破。

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的部分行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明朝B.汉朝、唐朝C.明朝、清朝D.春秋战国时期、宋朝

24.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交子的出现B.坊市界限的突破

C.商帮的形成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第II卷

本卷包括25-27题。

共计52分。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

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

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

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

(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

(6分)

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

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

……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

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

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时政新说》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

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及其目的。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

(3)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6分)

27.(16分)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

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辏”,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

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

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 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

双林镇“俗皆织绢。

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

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

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

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

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

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

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

 

2019年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1.B解析:

由材料信息“1895年”“历史表明”“当时”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恩格斯修正马克思主义创立初期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故选B。

2.D解析:

材料未提及高级官员的薪资,也未提及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故A、B错误;

材料是公社将言论行动公开化而非法治措施,故C错误;

公社将言论和行动公开化有利于民众对公社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故D正确。

3.B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失去民心,遭到人民的反抗,而人民反抗的原因之一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B。

4.A解析:

十月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的特点,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相符,故A正确。

5.D解析:

材料从根本上体现了临时政府的政策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愿望,当时的俄国需要由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故D正确。

6.A解析: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还在进行中,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日趋暴露,早期工人运动兴起;

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虽反映了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美好愿望,但其致命的弱点是其无法指导工人运动;

为了适应时代和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它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潮流发展起来,故A正确。

7.B解析:

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B正确。

8.B解析:

材料中“公社委员觉得,自己若乘坐这样的马车出去执行公务非常脱离群众”体现出了其做法源自于公社委员的人民公仆意识,故B正确。

9.D解析: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独占政策,“不仅为防苏所必需,且可充作亚洲的工厂”可见美国扶持日本主要目的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实现霸权主义政策,D正确;

美苏冷战的焦点在欧洲和亚洲朝鲜,A错误;

B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

马歇尔计划主要针对西欧国家,C错误。

10.C解析: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故A项错误;

“交替”说明是一个规律性的产物,与材料彼此根据国家利益的决策不同,故B项错误;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峙,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是妥协与克制的产物,故C项正确;

军事克制是主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1.B解析:

 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

从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国家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B项正确;

C项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错误;

D项也与题干要求完善经济体制不符,故错误。

12.D解析: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俄罗斯走出低谷,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包括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因素,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而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

13.C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出两极格局瓦解,B项与史实不符,A、B、D三项均可排除。

材料显示出欧洲和中国地位的提高,表明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C项。

14.D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想主导世界,但是力不从心,随着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美国与欧盟矛盾加剧,排除B。

材料强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没有体现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壮大,排除C。

点睛:

本题以冷战后的国家格局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就像是“君主”,这种做法导致美国最终陷入泥潭,日益失去了‘管理权’”,结合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5.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中“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

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C;

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而且发展到二十国集团,相关国家分布在多个大洲,可见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

故A项正确。

16.C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之所以未能成功制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主要是因为背后存在美苏的因素,故大国相互博弈导致世界局势动荡,C项正确。

A项说法与材料“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不符,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发展的形式,而是强调大国相互博弈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排除B。

联合国就是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之一,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17.A解析:

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是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来“传播农桑”,体现了古代社会以农为本的实质,故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精耕细作,故B项错误;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中“春祭庙会活动”只是民俗的一种,材料没有涉及各地民俗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18.D解析:

汉代的官营手工业调集最优秀的工匠,采用大作坊生产,产品质量最好,效率很高,故A项错误;

官营手工业官府出资,成本高(不计成本),故B项错误;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和贵族使用,产品不投放市场,故C项错误;

材料中“六位不同工种工匠”说明生产专业细化,“七位监督人员”说明官府掌控,故D项正确。

19.B解析:

由材料中“与西洋贵族在堡垒中的不同”“中国的是成圈,规模大,内有宗庙社稷”可知,中西商业都市最大的差异是在政治性上,故B项正确。

20.C解析: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

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不能体现封建制度衰落,故B项错误;

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社会风气变化的表现,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是指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1.D解析:

由于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所以发展非常缓慢,尽管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没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而商帮的活动又不是建立在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会出现题干中所述的结果,故选D项。

22.B解析:

黄道婆属于元朝时期,在东汉末期出土有青瓷器,丝路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水排是东汉鼓风冶铁工具,用煤冶铁也是秦汉时期冶金领域的发明,曲辕犁是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海禁闭关是明清时期的国家政策。

23.A解析:

“工商食官”即工商业者由官府供养,体现了当时工商业主要为统治者服务,随着历史的发展,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后期,可知A项正确。

24.C解析:

交子的出现和坊市界限的打破都是宋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故A、B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商帮在明清出现,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官营手工业在明清前都处于发达的状态,能够印证宋代的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5.

(1)变化:

认为应废弃资本主义到承认资本主义有较强的生命力。

(2分)

依据:

欧美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3分)

(2)运用: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落后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实践: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分)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分)认识: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

26.

(1)背景:

战后西欧实力削弱,地位下降;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应对来自美苏的威胁;

文化、传统相近,地域相邻等;

吸取战争教训。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4分)

目的:

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

抗衡美国;

提高国际影响力;

促进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安全。

(2)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

大国关系出现分歧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3)应对:

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

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

(言之有理并答出其中两项即可)(6分)

27.

(1)特点:

工商业兴盛:

呈现出城市化特征。

主要原因:

农业经济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兴盛。

(2)主要表现:

出现专业化市镇;

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

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

经济变革:

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

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

(3)社会变革:

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

文风昌盛,科第兴旺。

阐释:

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

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