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9248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观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型号

单位

数量

测量精度

1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每公里往返高差中误差≤1mm

2

铟瓦水准尺

2m

已鉴定良好

3.2测量施工组织

职务

姓名

职责

组长

田胜强

全面负责沉降观测技术、安全、质量。

项目工程师

李涛涛

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交底

安全主管

张海波

沉降观测的各项安全管理

组员:

薛东扬、王文雨、王伟

沉降观测实施人

四、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

4.1、校核水准控制点

根据郑州市规划院提供的控制点C02-1(58197.591,63644.703)和C02-2(58197.788,63406.395)点,作为建筑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施测前对给定的水准控制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往返复测,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若实测高差平均值与给定高差值之差小于±

4

时(n为实测站数),或±

20

(l为测线长度,M为单位),所给水准点符合要求。

4.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工作基点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4-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一级

≤1/30000

7″√n

二级

≤1/15000

15″√n

五、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

一二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式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一、二级水准测量观测方式

级别

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级首次沉降观测

其他各次沉降观测

DS05、DSZ05型

DS1、DSZ1型

DS3、DSZ3型

往返测

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

单程观测

单程双测站

5.1沉降观测周期

建筑变形测量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进行观测。

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建筑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变形特征、观测精度要求及外界因素影响情况。

5.1.1沉降观测周期:

(1)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

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

(3)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5)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口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d一次的连续观测;

(6)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5.1.2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观测周期:

项目

变形观测等级

观测周期

备注

商业中心

二级变形监测

F2层、F3层施工完毕进行沉降观测

恒载后每半个月要定期观测一次,稳定后每一个月观测一次

布点位置见布置图

1#楼

F4、F8、F12、F16、F20、F24、F28、F32、机房层施工完毕进行沉降观测。

5.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各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必须测量精确。

各点首次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依据,建筑物每次观测的下沉量很小,如果初次精度不高或有错误,不仅得不到初始数据,还可能给以后观测造成困难;

(2)每次观测都应按固定的后视点,规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视距不大于50m,以减少仪器误差的影响;

(3)应选在成像清晰、无外界干扰的天气进行观测;

(4)观测前仪器要经过检验校正。

各点观测完要回到原始后视点闭合,对于重要工程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mm,一般工程测量误差不应超过2mm;

(5)沉降观测视一项长器时间的系统工作,为获得正确数据,要采用固定人员,固定测量工具(DS3200水准仪一台、铟钢尺一把),使用固定的水准点(见附图),按时间、按规定的路线进行观测;

(6)观测点、水准点要妥善保护,防止碰撞毁坏,造成观测工作半途而废。

5.3沉降观测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二级、三级沉降观测,除建筑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的长度;

表5-2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差累积

视线高度

≤30

≤0.7

≤1.0

≤0.5

≤50

≤2.0

≤3.0

≤0.3

5.3.2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5.3.3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荷载量变动、建筑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5.3.4沉降观测的限差应符合表4-3的规定

表5-3沉降观测限差

基辅分划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符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0.3

0.5

≤0.3√n

≤0.2√n

≤0.45√n

0.7

≤1.0√n

≤0.7√n

≤1.5√n

5.4沉降观测点布置:

本工程观测点的数量共设10点,具体布置及编号详见附图。

拟埋点个数

基准点

观测点

6

5.5沉降观测埋设要求: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4、当施工荷载达到建点高度时,要及时建点及时测出初始数据。

5、点位距墙、柱阳角不少于20cm,距混凝土边缘8cm,并且要加强保护,防止碰撞。

6、按一定比例画出点位平面布置图,并对每个观测点进行编号以便观测和填写记录。

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埋设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

针对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均应布在外墙拐脚处。

观测点埋在墙内部分应大于露出墙外部分2倍以上,以便保持观测点的稳定性。

本工程观测点采用植筋方式,植筋方式要求锚固稳固,观测点安装高度为室外地坪以上约500mm处,外露部分长度80mm,锚固部分长度不小于150mm。

观测点设置如图所示形式:

沉降观测用预埋件埋设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高了易被碰斜撞歪,低了不易寻找,而且水准尺置在点上会与混凝土面接触,影响观测质量;

5.6、控制点保护措施

1、控制点设置位置的基础要牢固,不容易发生变形与沉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容易被遮挡和破坏;

2、控制点方墩用混凝土浇注或标砖砌筑,结实牢靠,经得起一般的踩踏与撞击,形状规矩,表面抹灰平整;

3、控制点设置清晰明了,有“需要保护”提醒;

4、安排专人对控制点定期维护。

六、沉降观测

6.1确定沉降观测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仪器的适当位置而花费时间。

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它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于永久水准点组成闭合回路。

最后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

本工程沉降观测拟划分2个区段进行观测即:

商业中心和1#楼,共计2个沉降观测回路。

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局部观测点采用支水准路线的必须进行往返测,以确保提供有效观测精度数据。

注:

1、沉降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

观测时应注意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内同时观测其它沉降观测点。

2、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

6.2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

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取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6.3作业中应遵循的规定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6.4沉降作业过程技术指标

6.4.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n,n表示测站数。

(或△h=∑a-∑b≤1.0√L,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6.4.2前后视距:

≤30m

6.4.3前后视距差:

≤1.0m

6.4.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6.4.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6.4.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6.5沉降变形允许值

6.5.1建筑物沉降变形允许值;

表6-1建筑物沉降变形允许值

结构沉降允许值(mm)

H<100

400

100<H<200

300

200<H<250

200

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mm)

0.002L

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

2、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H为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表6-2竣工验收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度允许值表

建筑物安全等级和类别

平均沉降速度

(mm/d)

最大沉降速度

(mm/d)

高层建筑和一级建筑物

≤0.06

≤0.08(≤2处)

二级、三级、多层建筑物和低层建筑物

≤0.10

≤0.12(≤2处)

6.5.2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变形监测的变形量预警值,一般取允许变形值的60%”。

故本项目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如下表:

表6-3本项目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一览表

平均沉降量(mm)

允许值

60

预警值

36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观测,沉降速度≥2.0mm/d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沉降速度≥1.0mm/d应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

七、沉降观测数据计算及成果整理

7.1沉降观测的精度

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质检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时间、荷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时间与荷重的关系曲线。

7.2沉降观测数据记录表:

表7-1沉降观测原始记录

架设点

后视(mm)

高差(mm)

调整值(mm)

实际高差(mm)

各点高程(m)

观察点

P:

P

A

A:

B

B:

3

C

C:

D

D:

5

E

E:

F

F:

7

7.3平差计算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某个观测点的每周期沉降量:

△c=Hh,I—Hn,I-1.

N表示某个观测点,I表示观测周期数(I=1,2,3……)且H1=H0

累计沉降量:

△C=∑△c (n),n表示观测点号。

7.4成果报告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7.4.1沉降观测成果表;

7.4.2沉降观测点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7.4.3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7.4.4p-t-s(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7.4.5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

7.4.6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八、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8.1安全生产措施

为确保安全生产,我公司制定了如下的安全制度:

8.1.1现场建立工程负责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8.1.2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制订管理细则,做到人人重视生产安全,大家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8.1.3做好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8.1.4为做好本次沉降观测,不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本次沉降外业观测将继续按以往的积累经验做好以下几项安全工作:

8.1.5所有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8.1.6测量时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请他们予以配合。

8.1.7测站上必须有专人负责测站安全。

8.1.8注意往返于本公司和现场之间的行车安全。

8.2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企业文明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企业赢取良好社会形象的手段。

我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展现我公司测量队伍的风采,进一步树立我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由此特制定以下文明施工措施:

8.2.1搞好文明施工生产,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根据施工部署,将每次观测工作有序和合理的进行。

8.2.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8.2.3在施测过程中,应积极与施工方协调配合,遵守施工方现场的规章制度。

8.2.4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施工噪声、生活废水等的控制,减少对测绘现场的损坏和环境污染。

九、附表

沉降观测记录

华侨龙城C-02地块基准点高程:

95.000m

第次

后视

前视

高差

高程

本次沉降

累计沉降

读数

(cm)

(m)

量(mm)

工程状态

监理复核人

观测者

记录者

观测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