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9166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docx

学海导航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6第1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新人教版

现代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考向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与法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中国

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的发展。

20XX年高考命题注重利用丰富的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命题可能会将中

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考查,

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联系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等

热点问题,考查三大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1掌握现代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

及特点。

2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比较,认

识到民主化的多样性。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是什么?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特点:

①民主集中

制原则;②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

统一管理国家。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特点:

①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

参政党;②四项基本原侧是政治基础;③各民主党

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④以宪法

为根本活动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点:

①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②核心内容是自治权;③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能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能?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的条件。

人民政协的代表来自于各地区、各民族、各阶

级阶层、各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等,具有代表全国人

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

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

临时宪法性质。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

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

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

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解析】提取材料信息,“这样一种深厚……政

党制度”。

由此可判断,政治协商制度是与中国的

传统文化相适应的。

答案:

A考向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通过文字或图片材料,考查对新中国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的认识,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及

其成就的了解和理解,考查在世界政治形势下分析中

国外交活动的能力。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方针、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2纵横

联系,将近代中国的外交和现代中国的外交进行

对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特点;将中国的外交

发展历程及特点置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背景下

进行分析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提示】1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

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

交关系;2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

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

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而且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促进

了会议圆满召开和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在外交上为什么要

“一边倒”?

如何看待“一边倒”?

【提示】原因: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

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

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

孤立。

看法:

“一边倒”是当时形势所迫,西方主

要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新中国;“一边倒”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

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一边倒”

实际上是切断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不符合中

国的长远利益。

2012?

福建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

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中国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参加了日内瓦会

议和万隆会议,而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

“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后,排

除B、C两项。

根据知识可知,中国参加的这

两次会议均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没

有联系,排除D项。

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都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影响力,推动了会议取得

了重大成果,故选A项。

考向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是新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的起点,其中既有向苏联的学习,也有自己

的创举,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借鉴

作用。

20XX年高考可能考查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背

景、特点、成就的理解;考查对三大改造背景、特点、

意义的理解。

1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背景、特点、成就

和三大改造的背景、特点、意义。

2与苏联社

会主义建设比较,正确认识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影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什么?

取得了怎样

的成就?

【提示】“一五”计划的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进

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建设单位为

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单位组成的工

业建设,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

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

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

步基础;基本上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

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成就:

建成一批重大的工业,初步奠定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完成对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与斯大

林模式有什么关系?

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关系:

“一五”计划时期,中国以苏联为榜样,

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纯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成

了以高度国有化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设方面,集中力量发

展重工业,建成了一大批重工业项目。

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上开始改变

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并调整

国民经济,加快农业的发展。

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防止个人专断。

2012?

海南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

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

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

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

极其薄弱,缺乏资金、技术及相应的管理人

才,故不得不依靠苏联的援助;东北与苏联

相邻,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故大中型项

目多集中在东北。

答案选A项。

[举一反三方法顿悟]

高高频频考点

考点

【练一练】某文件明确规定: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

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

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保护的阶级成分及发展

方向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是新中国刚刚成立。

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

故答案为C项。

[举一反三方法顿悟]

识破误区

识破误区

【练一练】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

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

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据题干“1949年”和“原封不动地退回”、“美国”、“总

领事”写给外交部的信,说明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

灶”的外交政策,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

外交关系。

答案B。

[举一反三方法顿悟]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练一练】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

理说:

“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

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

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

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解析】所谓“武戏”是有关战争的讨论。

C、D很

明显是“文戏”,排除。

在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

题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推

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

公约》。

B项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方法顿悟]

名家

名家讲坛

讲坛

【练一练】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

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举一反三方法顿悟]

名家

名家讲坛

讲坛

【练一练】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

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