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8890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蒋丽萍的国培研修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上起到投石激浪、催化促进的作用,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

本文通过阐述课堂提问艺术的价值和作用,研讨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提出课堂提问艺术的基本策略、以及教师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等方法,用无数的课堂例子,根据认知的水平和文本处理的需要,作出具体的选择。

寻求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关键字:

课堂,提问,研究

一、绪论

在一次教师研讨会上,有的教师提出:

为什么有的教师讲授语文课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语文的学习相当有兴趣?

而同样的课,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却有不同的效果?

由此,大家提到了语文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的问题,并因此给予我写”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研究”论文的启示。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改革有如雨后春笋,各类创新论文比比皆是,教育战线上呈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态势,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如此,对课堂提问艺术进行科学的探究,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我认为还是尤为关键。

再者,目前老师们对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究甚少,提问缺少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提问这门艺术,设计问题与提出问题就要讲究策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考虑教材、学生和教法来设计问题,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高处。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本文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力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价值和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价值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提问,言下之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回答的一个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来实施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

教师的提问,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同时,它也是一把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尺子。

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提问艺术与教学质量成正比,教师提问的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课文知识的掌握就越深,教学质量也就越高。

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认为: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张平南先生说得好: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是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提问就像投入池水的一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及探索的浪花。

”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技能,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因此,课堂没有问题,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会提问题,课堂就难以走出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樊篱;

教师提不出好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任就难以落实。

在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重任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其提问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

其次,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的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三,课堂提问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据此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难,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起到师生互动协作的作用。

再次,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对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常见误区

在传统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影响下,人们对提问及策略的研究较少,造成人们对提问策略有许多误区。

比较典型的有如下几种:

(一)课堂提问的内容的误区

1.提问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理解有歧义

提问内容合乎科学性,它包括提问要明确、具体;

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用词要恰当,无歧义。

例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在解释蝙蝠飞行原理时,若问:

”蝙蝠在什么时候才能飞行?

”部分学生答出:

”在夜晚飞行。

”这是再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的学生答错,其中的”时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和时间因子有关系”的暗示作用。

如果改为”蝙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飞行?

”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提问内容的科学性是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否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产生负迁移,甚至形成错误认识。

2.提问话题缺少斟酌与设计,提问失去应有的深度和思考价值

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作者是谁”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厌倦,思维也得不到训练。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

我在顶岗实习中,明显感到自己的提问能力很有限,有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面上气氛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总是会不自觉的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

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答对如流”又有多少的意义和价值呢?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上的误区

1.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

提问要有循序性,它是指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入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

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

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这样层层导入,从小蝌蚪一次次的经历中去感受小蝌蚪情感,从而说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蝌蚪要比直接说更容易一些。

2.提问失去应有的方向感和层次感,急于求成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如在学校顶岗实习中,我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第一次上课太紧张,提出问题就希望有同学立刻回答,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展示回答。

这些突击式的提问,效果并不好,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因此,提问时要坚持先亮出问题,稍后请学生回答,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提供必要的时间因子,切忌先”点兵点将”,后出示问题。

(三)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上的误区

1.选择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

由于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很容易带有随意性。

在小学的实习中,起初明显的感到初到班级,问题提出后,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意的喊一下某学生回答,时常会造成这些结果:

容易的问题由好学生回答,由于未能切入疑难点,学生答对如流,但是得不到思维训练,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

疑难的问题由差学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后来我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按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好、中、差生回答,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而在发呆、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等,这引起了老师的不满。

教师往往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请该生回答,该生站起来之后,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教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也不能搞清楚,怎么能回答出来呢?

而教师明知该生答不出来,却还要留一段时间等他回答,此时,其他学生都注视着他,仿佛一个声音向他传来——”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得不出来?

”有的教师带有责问的口气再问一声”你刚才在干什么?

”并不及时的请该生坐下来,该生的自尊心必然会受到伤害,接下来他能专心听讲吗?

教师能采用旁打侧敲的方法,比如提问该生的同桌,发现提问他同座时也能给他一定的刺激,此时他会装着认真听讲的样子,教师看他同座的同时再适当的用眼神来暗示他,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醒作用,有时也可以请他站起来再复述一个同座的回答。

这样,该生能理解老师的用意,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爱护和尊重,会从内心发生感激之情,接下来便能认真的听讲。

(四)课堂提问的结果评价上的误区

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在实习中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课堂语言组织能力很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想不想看一看,美不美等,这些无意义的评价。

实际上,注意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忽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等于错过一次评价学生的机会,不正确的回答不仅表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分析错误答案的依据。

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有时在课堂中,提问后,一位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还未请他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

这就挫伤了前面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我不行”的心理。

如能先请他坐下,并说:

”再想想看,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

”该生受到鼓励后,会仍保持着”我能行”的心理去积极思考。

对答得正确的同学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如”不错,当初科学家就是这样分析出来的”,从而沟通了师生间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厌倦,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我就课堂提问艺术的理解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四、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基本策略

语文教学的规律,讲究的是科学;

怎样问,自然应该服务于此,但更多的则必须讲究技巧,讲究艺术。

灵活地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艺术化的具体体现,它使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身充满了情趣和艺术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发挥致极点。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提问的问提巧妙,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颖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谈。

例如:

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

”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质疑,春雨润物细无声。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二)前置情景是有效提问的关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情境描绘,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堂提问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教师、学生、文本工”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交流的最主要“通道”,如何让这三条交融的通道既要畅通无阻,又要使这三者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发生“出轨”事件呢?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要真正的体现其人文性,就是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悟,领悟文本的人文精神。

教师和学生在对文本提问前,要有意识的走进一个与文本相适应的人文氛围和精神状态。

要从真正意义上走进这种人文氛围,教师设置一个前置情景就非常重要。

通过自我实践,我们认为这种前置情景的设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设置声影式的前置情景。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离我们生活实际太遥远,这种遥远有“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学生用自已的生活经历是无法进入到文本的情景中。

我们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通过“声影”式的“前置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人文氛围。

比如四年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和学生的距离主要是“空间距离”,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的。

于是课前教师就播放一段录相。

又如《天路》,通过动听的音乐声,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景中,然后再读书。

教师提问: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又如,五年级的《开国大典》,这篇文章和学生的距离主要是“时间距离”,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仅凭自己的理解不可能感受到在开国大典中,人们的那种兴奋与激动,在上课前播放《开国大典》电影片段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再抓住时机提问: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就能很快的入情入景。

二是设置兴趣式的前置情景。

常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课堂上,由“趣”激“兴”,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种“欲望”心理的支配下,让学生自已融入文本,发问于文本,这样的效果更好。

在教《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时,老师首先出示一幅放大的蟋蟀图片,然后提问:

“认识这个小昆虫吗?

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后,再一次激趣提问:

“这是它的大名,它还有小名呢?

”。

作为四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小昆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会认真的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老师用了这样的谈话: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一个孩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他该是多么高兴啊!

可后来,他又带着沮丧的心情把这条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了,这是为什么呢?

”让孩子们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读文本,就比单纯的、漫无目的的读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是设置开放式的前置情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先用一个练习题导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是快乐的。

”这一导入,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快乐的?

”这一问题,而本文的主题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给予的快乐,既巧妙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而不直白。

同时,这一巧妙的提问,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有自主发挥的机会。

教师在《窃读记》这课导入时,这样谈话: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或者说: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想到些什么?

”因为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阅读,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可能不尽人意(少数学生可能不来得及将课文通读一遍),因此出示课题后教师的问话方式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引发不同层次的阅读期待,如“觉得题目很怪,想知道文中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

”“‘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只听过‘偷窃’、‘盗窃’。

‘窃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作者为什么要‘窃书’?

”这种“开放”式的“前置情景”,更能激发学生“读书求答”的欲望,也有助于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让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如《死海不死》一文,开始可让学生思考:

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

“死”与“不死”矛盾吗?

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

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的过程。

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

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

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四)提问变真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

“‘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

”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

“‘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

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

”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

我低声问:

“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

“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

“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

”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

“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

”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

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

“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

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

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提问要注意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者先提出问题:

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

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

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

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

“看风使舵”。

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含着学生的提问。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接受式教学,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大多数学生只会读出课本中的问题,自己提不出问题。

大多数学生都不善于,甚至不会提问。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一)创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

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情绪左右。

当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时,思维特别活跃,积极思考,愿意表达,主动参与。

反之则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坐听。

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情绪,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

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给予鼓励,则下次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提问。

当学生提问不正确时,得到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则下次他们还会去试着提问题,积极思考。

当学生有了问题后,不敢举手,脸上现出犹豫之情时,教师和颜悦色的鼓励,会促使学生迈开大胆发言的第一步。

当你的班级里消灭了陪坐生,消灭了提问发言的死角时,你的班级就形成了课堂上的最佳学习状态。

为了巩固这种状态,我把学生分为几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