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864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年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激发探究光的兴趣。

实验原理

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晚长,中午短。

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

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

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

实验步骤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

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测试时间是上午8点到8点50分)

填好观察记录表一

3.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整理

记录。

4、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

实验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实验器材:

月相盒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介绍月相盒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手电筒1把,直管3张相同位置打圆孔的卡纸、屏幕1块

猜测: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过程:

1、把三张带孔的卡纸,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相距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2、在最后一个卡纸的后面,竖立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打开,对着第一张卡纸的圆孔照射,让光线照射进小孔,观察最后的纸屏上有没有光点;

3、把第二张(或第三张)圆孔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同样方法照射第一张圆孔卡纸,观察最后面的纸屏上有无光点。

三个小孔的位置

纸屏上有无光点

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

左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右移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左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右移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制作潜望镜

实验器材:

潜望镜组合制作材料1套,胶水1瓶、胶带1卷、剪刀、美工刀,长方形纸盒1只,小镜片2只

猜测: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实验过程:

1、利用“潜望镜组合材料”直接组装一只,然后用它从室内的门、窗的边缘观察室外的情况;

2、自己利用材料,自制一只简易的潜望镜:

用一只长方体牙膏盒,在一端的侧面,剪开一个方形的口,另一端在它的对面,也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的面,和对角成45度,切出直线口子,可以插下小镜片。

最后,用胶带将镜片从外边固定住。

如右图这样,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就做成了。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

三个黑色纸袋,三支温度计

猜测:

放置的方法不同,吸热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过程:

1、把三个相同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

2、在阳光下,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摆放:

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和阳光垂直,同时记录下刚开始的温度。

3、然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各袋的温度,总共记录5次,比较它们温度有什么不同。

纸袋摆放的情况

刚开始的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和地面水平

和地面垂直

和太阳光直射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光的强弱与温度

实验器材:

平面镜5个,放大镜1个,凹面镜1个,温度计1支

猜测: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实验过程:

1、在阳光下,将一面平面镜的反射光射向墙壁,用温度计测量光斑处的温度;

2、同时,和另几个同学,把多个平面镜的反射光反射向墙壁的一个点,也用温度计测量光斑处的温度,记录下照射相同时间后的温度;

3、用一张纸平铺在阳光下,测出此时温度,用放大镜在纸面上形成一个光点,测量光点处的温度;

4、把凹面镜放在阳光下,用温度计测量凹面镜上方,会聚的光点处的温度。

5、比较这几处强光与弱光温度的不同光的强度与温度数据记录单

镜子数

0

1

3

5

凸透镜

凹透镜

光的强度

温度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小电珠

猜测:

实验过程:

步骤

操作要点

1.认识实验材料

学生认识电池、导线、小电珠。

2.连接简单的电路

1.学生分组尝试连接电路,想办法使小电珠亮起来。

2.指名成功小组演示。

3.再次分组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4.展示电路图

3.实验总结

对所观察到的不同电路图进行分析。

4.整理器材

将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制作检测电路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

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2.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

1.预测:

哪些物体能导电?

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

将检测物品分别接入检测电路,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物品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3.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

1.预测:

哪些液体能导电?

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

将检测电路留出的两根检测线都放入液体中,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液体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4、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1.介绍验电球。

2.用验电球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两个触点来判断人体的导电性能。

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探究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大头针、水槽、泡沫片、细线、环行磁铁、塑料棒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提出实验内容

提供实验材料,利用材料探究磁铁的性质。

2.探究磁铁的性质

1.交流实验方法:

磁性的传递:

把大头针的一头靠近磁铁吸住,用另一头靠近另一个大头针,依次操作,看看磁铁能连续吸起几个大头针。

磁铁能指示方向:

方法一:

悬挂法。

用线系在条形磁铁的中间,注意线不能太粗,细棉线较好,然后把磁铁吊起来,使磁铁尽量呈水平状态,最后轻轻转动磁铁,观察磁铁静止时两端的指向;

方法二:

水浮法。

将条形磁铁放在泡沫板的中心,然后将泡沫板放入水槽,使泡沫板浮于水中,最后轻轻转泡沫板,观察静止时磁铁两端的指向;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将两块环行磁铁套入塑料棒实验,分别观察两块环行磁铁的同极和已极相互靠近时发生的现象;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比较:

先在条形磁铁上取5个点,然后在点上一个接一个挂大头针,然后通过比较大头针的个数来判断磁力的大小(实验中的条形磁铁用大的效果较明显);

2.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

交流观察结果,认识磁铁的性质,分享探究的快乐。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用澄清石灰水比较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实验器材:

澄清石灰水1瓶、保鲜袋2个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1.用两个保鲜袋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的气体时,将保鲜袋对准嘴巴多次呼气即可,另外,注意两个保鲜袋中搜集的气体要差不多。

2、收集空气、收集呼出气体的两个保鲜袋不要混淆,要分辨清楚,否则观察的实验现象会有偏差。

2.比较实验

1.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保险袋中实验比较,在实验中要注意,两个保鲜袋中倒入的澄清石灰水的量不宜过多,而且倒入两个保鲜袋中的石灰水要差不多,当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保鲜袋以后及时将袋口扎上,防止石灰水流出来。

2.如果没有澄清石灰水,可到化学试剂药店购买氢氧化钙溶液。

3.摇晃保鲜袋后,观察比较。

4.边实验边记录实验发现。

3.实验总结

交流实验结果,比较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整理器材

将实验保鲜袋放进垃圾袋,其余实验材料整理好。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班

第组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

实验名称

研究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

实验器材:

水槽、塑料瓶、秒表、人体血液循环图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