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调研方法与时间
根据校字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日常工作安排调研方案的实际,本次调研时间集中在4月上旬,调研的方法上采取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相结合,座谈、QQ聊天、电话访谈、资料数据查询,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区域格局由以沿海地区为主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集群转变。
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
电子信息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行业效益增势突出,如通信终端设备、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光电子器件、导航仪器等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电子信息产品向生产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大,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新兴企业,如物联网企业、集成电路、高端数字产品生产企业、智能控制技术企业等都表现了较高的成长性。
产业的发展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和生产岗位的增加及变化。
同时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
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近几年人才需求情况看,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
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
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在发达地区,我们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做了调研,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而在内地,就以我们九江市为例,现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支柱的电子企业多达160家,企业员工总数万人,按每年5%正常减员计算,三年内需补充员工5340人。
根据九江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九江市电子企业将新增136家,需新招收员工5万人,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而且九江地处“七省通衢”的战略要地,外省、市及周边区、县的私有企业、乡镇企业也急需大量青年技工。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从事一线生产、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比例很高,培养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期望是:
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性、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
有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包括:
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方面,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为例,吸纳较多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类型主要有:
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产品销售/技术支持服务、工艺管理等。
这几类岗位占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
这表明企业与用人单位在这方面有很大需求。
毕业生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电子产品操作技工等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比例迅速下降。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员、电子产品设计员等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比例明显上升。
有的甚至成为班组长,岗位层次明显提升。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可以大致了解电子信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即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5.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动态、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
6.取得中级维修电工、中级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体的岗位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电子生产企事业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
岗位
工作任务
岗位能力要求
电子产品装配
1.PCB图的识别;
2.元器件检测、整形、插装焊接;
3.万用表、斜口钳、尖嘴钳、电烙铁等工具的使用。
1.具备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分析能力;
2.具备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能力,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
3.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4.能熟练地手工焊接贴片电子元器件及插件元器件;
5.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电子产品调试
1.服从生产部经理的安排,完成各项测试、调试及维修任务;
2.每批次产品调试完成后,及时向生产部经理反映质量问题;
3.产品在转运过程中,确保产品标识状态准确无误,做好产品的防护。
1.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2.具备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能力;
3.能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及相关知识;
4.具备判断电子产品的基本故障的能力;
电子产品检测
1.完成各种材料、外协件、配套件的检验工作,并对其质量负责;
2.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测试、调试、维修所产生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3.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
4.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维护;
5.对加工工艺、加工方法提出改进方案。
1.具备基本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
2.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有关的国家国际标准,掌握电子产品的检验规程;
3.具备对电子产品的分析能力;
4.具备运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
5.掌握元器件的替换与焊接技巧;
6.具备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调试能力和维修能力;
7.具备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和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管理能力。
电子产品维修
与售后
1.客户技术问题咨询与接待;
2.现场技术问题的解答和产品维护;
3.产品日常问题的维修及接待;
4.与公司销售部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5.返修品的维修、返修品的发货与接收;
6.收集、处理、反馈、跟踪各地客户的技术问题。
1.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2.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
3.具备电子产品的故障排查及维修能力;
4.具备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和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管理能力。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因而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迷茫和疑惑,无法给自己定位,职业取向模糊,在就业时也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而企业电子产品的多样化,要求毕业生不仅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特别是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就业岗位的需求。
1.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调查
此次调查表明,在电子信息企业的操作岗位中,企业对基本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态度更为看重,同时也要求有较强的新技术学习能力,使之能适应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能力要求按重要程度依次为整机组装与调试能力、电子线路的应用能力、测量仪器使用能力、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能力等;
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则更看重职业态度,如忠诚度、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排序情况见表2。
表2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所需的专业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排序
排序
专业能力要求
对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素质
1
整机组装与调试能力
职业态度(如忠诚度、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等)
2
电子线路的应用能力
语言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测量仪器使用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
4
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能力
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5
软硬件设计能力
创新能力与意识
6
电子组装工艺能力
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7
英语阅读能力
2.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需求调查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套餐”。
使学生毕业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学以致用。
以发展迅速的智能控制和物联网企业(电子信息工程改革的新方向)为例,他们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但他们也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拥有与企业的产品和设备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如相应的集成电路、传感器、单片机、PLC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详见表3)。
表3高职毕业生所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及对应课程
目标企业
专业基础知识
对应课程
专业拓展知识
智能控制设备开发与制造类企业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高频电路
单片机应用
电子测量仪器
电路制版、整机安装、调试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高频电子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
自动控制
软硬件编程与设计
传感器
集成电路器件
自动控制原理
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技
物联网设备企业
电子测量仪器电路制版、整机安装、调试
射频识别
短距离无线通信
物联网射频卡制作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
三、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优势一:
加强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优势二:
坚持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把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和信息带到课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过时。
优势三:
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配置适合高职教育的先进教学设施。
很多高职学院拥有国家级或市级实验室,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保障。
优势四:
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社会好评,就业率较为理想。
优势五:
与用人单位联系紧密,可及时了解到当前和一段时期内用人单位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
各院校围绕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培养出的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优势六:
为了增加学生就业时的岗位竞争优势,各校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外,还要组织他们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地域优势
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九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从长江流域的格局看,九江是沪、汉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
从京九沿线看,九江是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沟通东西南北;
从江西省的发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以来,瀚森科技、赛龙通信、旭阳雷迪、三诺电子为龙头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企业纷纷落户九江,标志着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2.校企合作优势
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企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和造就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办好高职教育,必须依托行业,面向企业,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形成促使学院发展和建设的合力。
只有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才能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从教学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购置到制作工艺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劳动动手能力。
近年来,我院电子信息专业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学校的上级政府的领导的关怀下,我校的单片机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产品综合实训室、PCB制板室等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纷纷建成;
浙江兰溪电光源、旭阳雷迪高科技有限公司、九江瀚森科技、三诺电子等校外实训基地纷纷建立,成为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的强有力的保障。
3.教学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学院的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吸收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行业、企业支持和参与,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
我校电子专业虽然属年轻的专业,但近年来,为了建设成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采取不定期去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青年教师企业锻炼,直接从企业引进有丰富经验的高职称技术人才参与教学,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导制等措施,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快,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围绕职业岗位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实施教学。
4.实践技能优势
为切实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我校电子信息专业自合并重组后,聚几所学校的优势,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人才方案中把电子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系统地分为三个阶段三门课程进行。
并把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实用性强,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致使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践操作技能较差。
如看不懂电路图,不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等。
2.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虽然很多院校都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他们把企业给多少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择业。
3.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多数学生不能吃苦,很难适应企业劳动强度的要求,因为再好的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也会很大,因此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招聘和培训压力。
4.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还需提高
我院电子专业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最大的弱点就是专业技能缺乏,近年来虽然轻年教师都积极的提升自己,但技能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
5.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尚须完善
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年的积极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还不成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本专业按照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实行顶岗实习机制,通过下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素质、增强学习意识和职业技能。
坚持实行“双证”书制,职业技能训练按装接工初级、中级、高级“三等级”递进实施。
但校企合作的模式随着人才培养的方式和市场素质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人才的倚重程度逐步提高,信息产业的岗位和岗位群及其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要求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如何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的需求,重新审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和专业方向,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是“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必须充分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后,企业的岗位及岗位群变化、对职业技能要求的变化及人才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改革和调整,专业定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不少企业人士建议,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调研,及时掌握当前最新的电子产品的应用和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走向,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的相互衔接,也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有些课程的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
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尚没有得到全面实施。
现有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尚有一定距离。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由于实训设备和教师素质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职业能力及动手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对不足,效果欠佳。
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需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如通过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作用。
教师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备战省级、国家级科技大赛,从而在责任心、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将有利于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社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任何人劳动都只是整个大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事实证明,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
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吃苦的意识不强,也没有什么苦让他们吃。
但凡有所作为的人,哪一个不是能吃苦的人?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要练就一身本领必须要付出泪水,必须要刻苦努力。
所以,学校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吃苦耐劳精神。
同时,不能吃苦耐劳,也无法学好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电子信息专业可积极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和开放实验室、创新工作室,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和电子竞赛活动;
同时通过导师制,让专业教师带领几个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就业实力。
五、调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提高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方面的认识,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大体方向,综合起来,主要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专业改革:
(一)职业素养:
要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多开设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拓展课程。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素养的课程,企业素养可请企业一线的专家来做专题讲座。
(二)知识能力:
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授式方法,可增加网络学习,线上考核的方式方法,从而有效的增加专业课的学时数。
专业课程开设加大动手实际操作环节,多进入合作企业真实开发环境进行锻炼,专业主干课程可聘请企业一线专家来任教或者具有本课程2年教学经验和1年以上的下岗锻炼的专任教师来任教。
(三)专业技能方面:
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应增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课后课程设计的时间。
(四)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授课方法应有别大学本科,课堂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理论推导,以定性分析和讲解概念为主,重点是如何应用。
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要能吃苦、虚心好学、服从安排、勇于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旺盛的社会需求和我校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开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强有力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