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841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四课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

广安友谊中学李文波

一、教材分析

备注

1、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是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的第四课,主要讲述启蒙运动中关于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一次升华人文主义的内涵,同时阐述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高中新课标内容简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

本课第一目“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讲述自由的两个层次以及康德关于启蒙运动中理性和思想自由的观点。

第二目“卢梭对‘理性’的质疑”,涉及卢梭对理性的反思和提出浪漫主义的观点。

第三目“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讲述启蒙运动将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确立了人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使得人文精神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从而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在专题六中上属于总结性的章节,是对启蒙运动和人文主义的发展的较为简单的总结。

在其他版本教材中,这个章节内容是并入前面启蒙运动的知识的。

同时,本课阐述的关于“理性”和“浪漫”的知识又与上一课启蒙思想家们关于“政治理性”的知识关联较小,所以显得有些突兀。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并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两课做自然的衔接。

另外,本课的理论性较强,知识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添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康德思想自由的含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2)难点:

浪漫主义的评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文科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部分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思考能力和哲学思辨思维,因此对于本课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

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对理论深度的把握和材料分析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人文主义的能力需要培养,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好知识容量和知识层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解读,培养学生解读教材、有效获取历史信息和历史归纳能力。

通过对卢梭浪漫主义观点的课堂讨论,培养生哲学思辨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分析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历史现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学生对“人”本身的深刻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树立学以致用的正确的价值观。

备注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思路:

本课以教材顺序为主,通过材料、图片等材料,让学生逐层理解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内涵,深化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再结合本专题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梳理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启蒙”。

(2)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师采用问题探究、讲授法、演示法、讨论等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老师前几天读到的一段历史。

(展示)图片“天津仁慈堂”、“传教士与中国孤儿”

师:

1870年夏天的天津,天气炎热,疫病流行,仁慈堂(法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收养孤儿的慈善机构)中有相继有孤儿患病而死。

与此同时,天津不断发生有人用药迷拐幼孩事件。

于是民间开始传言怀疑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幌子,实则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

(展示)“传教士杀儿童做药材”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传言,有什么想法?

师:

是的,都不相信。

然而,然而,我们接着看……

(展示)“火烧望海楼”、“杀害传教士”

师:

于是民情激愤,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天津市民先后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位于教堂旁边的法国领事馆,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

破坏行动持续了3小时。

(展示)天津市民先后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

师:

不可思议,是吧?

同学们,看清楚了,这个著名的“天津教案”中。

这能说是那时的天津市民愚蠢吗?

显然,不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相信了这样的无稽之谈,做出这样荒诞而悲惨的事呢?

(学生思索,或有回答)

(当学生回答中有正确答案时)师:

很好,同学们都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学习历史,老师很欣慰。

我们用一道高考题来验证。

(当学生回答没有抓住要点时)师:

同学们很有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老师也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来看看这一道高考试题。

(展示)2019年全国一卷试题: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师:

告诉老师答案。

备注

师:

对,正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人激于民族情感,有了这样不理智的行为。

理智和情感,这是人类最重要的特性,也是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

今天,跟着两位启蒙大师的步伐,我们共同来感悟“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展示)第四课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启蒙运动的扩展

师:

“自由”是一个多么崇高,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啊!

千百年来,对自由的追求就是无数人民不懈努力的目标。

然而,人们对自由的定义却也不尽相同。

下面来看看这两段对自由的定义。

(展示)材料、图片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

探究1:

根据这两则材料,结合教材114页第一段内容,指出卢梭和康德的自由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作答)

师:

卢梭的人身自由,在我们上一节阐述其政治理性的时候已经有了确切的了解。

那么康德的思想自由又是何意呢?

(展示)材料“康德文章《答复这个问题:

“什么是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师:

我们用问题史学理论来探讨康德的思想自由。

师:

康德认为,什么是启蒙运动?

师:

那么,什么是“不成熟状态呢”?

师:

所以,一个人启蒙的标准就是……

师:

而“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这就是一种自由——思想自由。

师:

所以,启蒙的真谛就是用理性之光达到思想自由的目的。

(展示)“一、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

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追求思想自由!

师:

康德认为:

(展示)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

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

——康德:

《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师:

20世纪的思想怪杰福柯是这么解释“思想自由”的……

(展示)“不成熟状态”就是人们不敢运用自己的天赋理性而乞求于权威的意愿,而“成熟状态”就是摆脱对权威的依赖而敢于运用自己的天赋理性的意愿,也就是使人从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状态。

师:

从康德的“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到福柯的“人从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状态”。

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康德“理性之声”的意义是什么?

(展示)“康德对启蒙的贡献:

把对人的崇拜上升为对人的理性的崇拜,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师:

独立自主运用自己的理性,不屈服于权威。

这就是启蒙的真谛。

那么,同学们,你们“思想自由”了吗?

备注

(展示)探究2:

同学们,你们“思想自由”了吗?

试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回答)

师:

个人尚如此,社会何以堪?

(展示)图片“文革相关图片”

师:

这就是,理性屈从于权威。

或许你要说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中国的启蒙不足。

那么,现在呢?

(展示)图片“抢盐事件”与相关材料。

师:

中国人“启蒙”了吗?

(学生思考)

师:

是的。

启蒙永无止境,理性之光才显得弥足珍贵!

而启蒙,不仅仅是个人的觉醒,更是社会的觉醒,是社会的“理性”的形成。

师:

理性是如此的重要。

那么,我们是否只需要“纯粹的理性”呢?

师:

举个例子。

当你晚自习,行走在一泠清辉中,抬头,一轮圆月悬于天边。

此时,你想到的月亮是这个吗……

(展示)“丑陋”的月亮

师:

还是这个……

(展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图片

师:

须知,在理性之外,我们还要有“感情”。

(展示)“二、卢梭对“理性”的质疑”

师: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15页第一段,找出卢梭对“理性”的质疑的观点。

师:

卢梭质疑“理性”的什么?

(展示)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师:

理性不可靠,依靠什么呢?

(展示)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

师:

卢梭还提出什么主张?

(展示)人性本善,原始社会最美好。

知识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师:

卢梭质疑“理性”是对理性的否定吗?

(展示)对理性的反动和补充。

(展示)“1、卢梭的浪漫主义主张:

①理性是有限的,崇尚感情②人性本善,原始社会最美好。

③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师:

同学们,卢梭可以质疑理性,我们也来对卢梭的观点质疑一二。

你们赞成卢梭的上述观点吗?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师:

很好,同学们能各抒己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自由了?

师:

那么,我们对卢梭观点的质疑能不能等同于否定浪漫主义?

师:

所以,卢梭对理性的质疑也不是否定理性。

而是

(展示)“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

师:

只是,卢梭的浪漫主义是绝望的呐喊呢还是破晓的高歌?

(展示)绝望的呐喊?

OR破晓的高歌?

师:

是的,破晓的高歌,因为它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潮。

请大家结合教材144页的“知识链接”理解一下。

备注:

师:

我们知道,“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此,浪漫主义思潮为何会在当时的欧洲产生呢?

(展示)结合17——18世纪欧洲的时代背景,找出“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

(学生讨论)

(展示)“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视频“恐怖专政”

师:

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诞生了这种思想。

(展示)“工业革命后的图片”

(朗读)“当蒸汽的白雾升腾之时,我们的天空却被抹黑了;当物

质财富增加的时候,我们的精神生活却空虚了;当机器轰鸣而过时,我们的宁静的庄园却没有了;当大腹便便的资本家灯红酒绿之时,

我们却在工厂的这边,凝望着……”

师:

所以,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当时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剧变,资产阶级需要强烈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必然。

(展示)“3、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剧变,资产阶级需要强烈抒发个人情感。

师:

是的,对理性绝对追求,使“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创造的机器的奴隶。

他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却茫然无所知。

——弗洛姆”(展示)而浪漫主义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展示)“2、评价:

(1)进步性:

①指出了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②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A.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B.亲近自然、尊重自然C.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师: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浪漫主义也有其局限性。

(展示)

(2)局限性:

①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造成混乱无序。

②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师:

我们看看伏尔泰先生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展示)伏尔泰的评价?

师:

虽然不赞成卢梭的这个观点,但是,当卢梭的著作要被当局禁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