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8104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芪蛰虫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用先进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蛰虫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使其从制剂研制到含量的质控都有规范性。

采用动物实验通过用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并以小、中和大剂量黄芪蛰虫口服液进行干预,用免疫组化、酶免技术、PCR技术等方法,观察了制剂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肝纤维化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提出了该药的最佳有效浓度。

最后利用HBV专用细胞株观察了该药品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实验证明黄芪蛰虫口服液不仅具有保肝、抗纤维化及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提示其作为慢性肝炎治疗辅助药品可能具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Medline收录1篇,ChemicalAbstracts网络版收录2篇。

实验结果为慢性肝炎的新药研发奠定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与实验基础。

【急性乙肝应用免疫调节中药配伍治疗初探】该项目由汉中市中心医院陈志强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项目采用医学序贯试验法对中药进一步筛选研究,将黄芪、仙茅、何首乌、淫洋霍、雷公藤、苏木、大黄、红花、柴胡、白芍、甘草、苦参、人参、当归、茯苓等中药分别组方分为:

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免疫双向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进一步观察治疗。

结果表明:

中药的单项免疫物质增强剂用于治疗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使病人GPT、GOT升高及出现黄疸;

单项免疫物质抑制剂应该用于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如疾病初期有黄疸者,可缓解机体超敏状态,不适用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清除病毒治疗;

免疫双重调理剂能使急性病毒性乙肝病人的肝功时好时坏,HBV抗原、抗体浓度升高和降低交替出现。

免疫抑制、免疫双重调理均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而且能导致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可改变急性乙肝病人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超敏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促进急性乙肝病人康复而不会久治不愈转为慢性乙肝。

该项目的中药配伍组方独特,根据中药药物的免疫机能分组对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国内尚无先例报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新药龙香平喘胶囊的研制开发与临床应用】该项目由陕西星华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星华药物研究所李淑盈、宋延平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龙香平喘胶囊根据哮喘病的特点,发挥中药资源优势,以中药功能主治为依据,结合哮喘发病机理,病理、药理学研究成果,研制开发的临床疗效显着的治疗哮喘新药。

龙香平喘胶囊处方由穿山龙、芸香草、厚朴等四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喘息型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属“痰瘀互阻、肺失宣降症候”,于2001年2月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2001ZL047)即开展临床研究工作,II期临床试验于2002年、7月,观察病历共217例,显效92.8%,总有效率93.5%;

III期临床试验于2002年8月~2003年1月,观察病例432例,研究结果表明龙香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着,对喘息型支气管炎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中药新药,明显优于同类产品。

龙香平喘胶囊在工艺生产中采用颗粒包衣技术,该技术在中药胶囊生产中尚属首次,开创了中医药胶囊剂包衣的首次技术革新。

该胶囊已取得了累积销售额近亿元的经济效益。

获国家发明专利。

【《伤寒论》方证治法智能化研究】由省中医药研究院辛智科等科技人员共同承担。

课题从“法”的角度对《伤寒论》的信息库信息系统进行知识发现,运用“法”知识库中的知识,对《伤寒论》方剂进行人工智能分类分析,从文献学和知识解析两个层面进行中医经典文献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伤寒论》从“法”的角度进行整理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复方皂矾丸】该项目由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郝其军等科技人员承担,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以及作为肿瘤放化疗时的骨髓保护剂等诸多疾病有效率高达83.8%。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公认为如下三种学说:

干细胞学说、造血微环境学说和免疫失调学说,世界上现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和疗法均只能解决发病机理中一个方面的问题,疗效低、疗程长、费用大、复发率高。

按照复方皂矾丸组方所含的成分、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治疗过程中三种血细胞同时上升的疗效看,复方皂矾丸同时解决了发病机理中的三个问题,在世界文献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被认为是一种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该产品已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获得“国家保密发明专利证书”,被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联合评定为“国家秘密技术项目”,荣获“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被列入《中国药典》《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及应用研究】该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张尊听、刘谦光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项目针对秦巴山区多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定量分析及结构修饰研究,共分离出天然有机化合物40余种,发现新化合物2种,分别命名为顺式新苦参碱和反式新苦参碱。

研发出利用超声法从葛根中提取分离得到高纯度的葛根素和大豆苷元,从葛花中提取分离尼泊尔鸢尾异黄酮以及从青风藤根中提取青藤碱的新工艺。

建立了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新方法。

以大豆苷元和白杨素等黄酮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20多种结构全新的水溶性黄酮磺酸钠,为这些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新工艺及科学依据。

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两项专利技术分别与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和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合作,获得资助,进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开发。

以白杨素-6-磺酸根等阴离子分别与Ca(Ⅱ)等11种金属阳离子自组装得到38种结构新颖的配位化合物和超分子化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为进一步的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新催化剂、超分子药物、具有生物相溶性的组织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现了异黄酮与甲醇在溴的促进下能够发生2,3位双键加成反应,合成出了自然界少有且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二氢异黄酮化合物。

还发明了白杨素-6-磺酸四核钙配位化合物等3种具有光致发光现象的新材料,可作为证件或纸币防变造或伪造标志,也可用于夜间路标指示灯。

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59篇,被SCI收录25篇。

【黄姜标准综合体研究】该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旬阳县黄姜研究所、白河县盾叶薯蓣研究所李向民、陈刚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项目研究了影响黄姜皂素含量和根茎产量的因素,找出这些因素的最佳值,用标准的方法进行规范。

在黄姜集中分布区和集中栽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资源调查和黄姜生态生物学习性调查,对影响黄姜皂素含量和根茎产量的重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设计出对比试验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确定出适宜黄姜生长的土壤种类、适宜栽培的地域范围、优良的黄姜类群、黄姜种子和种茎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规范化的黄姜栽培技术条件、黄姜专用肥料的元素种类和配比、黄姜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规程及商品黄姜的质量标准等。

起草了黄姜系列标准,由6个子标准组成,分别为《黄姜种子种茎》《黄姜栽培技术规程》《黄姜专用肥》《黄姜病虫杂草防治技术规程》《鲜(干)黄姜》和《黄姜薯蓣皂素》。

2002—2004年,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将黄姜系列标准在安康市建立规范化示范基地进行推广,推广基地于2004年8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验收合格。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梁宗锁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主要研究内容:

①生产操作规程(SOP)的研制:

对杜仲、板蓝根、大青叶、黄芪、柴胡、半夏、附子、绞股蓝、黄精、猪苓、金银花的研制进行了良种种苗生产SOP、规范化种植SOP、田间管理SOP、限度使用化学肥料岗位操作规程、大田生产灌排水SOP;

病虫害防治SOP、采收SOP、初加工SOP、包装SOP、运输管理SOP等,形成系统的生产操作规程,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

②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理论基础研究:

中药材生物学特性和次生代谢物调控机理与途径研究,不同生态因子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次生代谢物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③中药材种质资源和良种选育研究:

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DNA指纹图谱的研究,优良品种选育。

④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建立了14种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配方施肥研究,制定了4种中药材的施肥配方。

⑤种植基地的布局研究。

⑥采收、加工、仓储、包装、运输环节的标准与技术参数研究。

⑦大田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建立:

大田质量控制研究;

14种中药材的生产标准与质量控制研究。

⑧中药材GAP基地的运营模式研究。

⑨认证后的管理与技术体系的完善研究。

【二类新药艽龙胶囊的研制开发】该项目由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西北大学孙文基、何莉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项目采用陕西秦巴地区地道药材,按照国家新药审批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提取、制剂工艺、药效、毒理及质量标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临床试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生产工艺先进,运用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分离提取有效部位,其主要成分为龙胆苦苷,药用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技术含量高。

该产品具有明显的促胃固体及液体排空作用,能显着促进胃肠推进功能,并能增强胃收缩活动。

对胃分泌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具有显着镇痛、抗炎及利胆作用。

对肝胃郁热之痞满(F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和促进胃动力等诸多方面与对照药西沙必利相当,而在中医证候疗效及脘部烧灼和口干口苦两主症以及不良反应上明显优于西沙必利。

显示了该产品在治疗消化不良病症上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该项目属独立研制开发,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金前感冒胶囊】该项目由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赵东科完成。

金前感冒胶囊为该公司自行研制的中药六类新药,系由金银花、前胡等九味中药组成,功在疏风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化痰、养阴解毒,临床主要用于风热犯肺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少、鼻塞流涕、咽红痛痒等症的治疗。

产品为临床经验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其作用迅速,疗效可靠。

金前感冒胶囊的科研开发重在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

其提取工艺先进,有效成分及部位清楚,且含量较高,使成品精化程度高,用药体积相对缩小,质量可控性强,疗效显着。

该项目以陕西省纯中药为原料,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可以出口创汇。

【参龙宁心胶囊的产业化】该项目由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郭俊京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参龙宁心胶囊是治疗“气阴两虚、心火亢盛”型心悸、怔忡症的有效药物。

其组方是经系统药学、药理及420例临床试验等研究,证明其功用住治与临床效果相符合,疗效可靠。

为其独特处方配伍及有效成分的提取,采用了多种经试验工艺验证可行的提纯技术和制备方法。

参龙宁心胶囊组方是在生脉散,黄连阿胶汤的基础上化载而成,采用了君臣佐使处方原则配伍,诸药合用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治症调理兼得。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该方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等良好作用。

参龙宁心胶囊主治范围广,患者群体大,安全性好,患者可长期服用,为目前国内针对心律不齐病症的首选特效中药。

该胶囊填补了国内用中药治疗心悸的空白。

其组方科学,工艺独特、先进,疗效确切显着,居国内领先水平。

【陕西省优势中药材GAP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目由西安植物园李思锋等科技人员研究完成。

项目在对陕西药用植物资源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的标准、制定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SOP),以及陕西优势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陕西中药材GAP栽培技术》,总结了建设中药材GAP规范化栽培基地的方法和技术,为陕西制定中药材种植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陕西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成果对陕西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发展,以及陕西药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陕西省常用道地中药材病虫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由西安植物园房丽君等科技人员承担。

主要开展陕西省道地中药材病虫害的普查、鉴定,对几种严重危害中药材的病虫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开展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筛选试验;

开展生物、农业、自然、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及检疫等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

提出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最佳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开展新生病虫害的确认与流行规律研究;

各种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最佳配套组合。

(高书宝)

【陕南中草药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由省动物研究所陈川等科技人员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鉴定、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陕南中草药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并对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初步明确了陕南中草药主要病虫害有蛴螬等地下害虫、三星叶甲、根腐病、立枯病等种类,危害程度为百株虫口密度达80头以上,感病率为11%以上。

(王艳)

【毒性中药饮片附子炮制新工艺】附子为省内大宗地道药材,汉中市的鲜附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

2007年,陕西神龙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究的“附子炮制生产新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

该工艺改变了传统工艺先煮后蒸的方法,采用“两蒸”法,且有两次水漂洗。

新工艺较传统工艺的显著优点在于,由煮变为蒸的炮制方法有利于乌头碱的水解,使用药更安全;

有利于乌头总生物碱的保留;

有利于改善饮片的性状;

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该工艺的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控制均以乌头碱限量检查为指标,不再采用传统的口尝法判定质量,使工艺参数更加科学、准确。

【白川降压胶囊】该制剂由白芷和川芎2味常用中药的有效部位组成,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贺浪冲等研究人员在宋代经典名方都梁方剂的基础上,利用细胞膜受体色谱(CellMembraneChromatography,CMC)[62-65]技术、现代色谱分离技术,结合药理学系统研究,成功开发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新药。

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中药白芷的抗高血压功效以及白芷超临界提取物中含有较强扩张血管作用的有效成分,筛选发现了川芎超临界提取物中含有促进心肌功能的有效成分。

白芷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组方后的作用机理是:

通过其有效成分扩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降低而产生降压作用;

同时,通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做功并减少心肌耗氧量,消除其他伴随症状。

“白川降压胶囊”的组成、功效及用途已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7)。

目前,该药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黄姜素胶囊】西北大学孙文基等研究人员从黄姜中提取总皂苷研制成原中药二类新药(现注册分类为5类)——黄姜素胶囊。

临床前研究证明,黄姜素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

它能增加动脉血流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心搏指数,提高左室做功,降低冠脉阻力及全身阻力;

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降低麻醉狗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胆固醇与低密度胆固醇的比值。

目前,该药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其疗效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

“黄姜素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分的口服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7)。

【蒺藜总皂苷及其制剂泰利心胶囊】蒺藜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用于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西医属冠心病心绞痛范畴。

其制剂泰利心胶囊现已完成Ⅰ临床试验。

其主要创新点:

以蒺藜草的地上部分入药(传统用果实),扩大了药用资源,对日益匮乏的中药资源意义重大;

首次从蒺藜草中分离出单体化合物,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并命名为蒺藜新苷并以此化合物为对照,对提取纯化工艺过程进行控制;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有选择性地保留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强的呋甾总皂苷类成分;

首次采用了HPLC蒸发光散射法对蒺藜总皂苷中蒺藜新苷单体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采用GC法对蒺藜总皂苷的有机残留物进行控制。

【千佛参口服液】陕西中医学院李新民自1986年起,结合自己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选用天门冬、佛手、西洋参和土贝母等8味中药材,采用部分煎煮醇沉提取和部分醇浸渍提取的方法,研制成抗肿瘤的中药新药。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6)。

该药具有养阴益气,解毒散结之功效,配合放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病,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属气阴两虚证,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急、痰血、胸痛等,可减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便秘、脱发等毒副作用。

该药的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蓄积毒性作用,实验动物主要脏器经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

2007年,千佛参口服液通过了国家新药评审和审批。

【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基地】该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柞水秦岭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顾蔚、王喆之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通过对柞水县野生华中五味子的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生态学及其环境因素的研究,选择了营盘镇朱家湾阴坡沟、扇子牌、杨四庙疙瘩凸、安沙沟大阴坡、下梁镇赤水沟、凤凰镇茨岩沟等六处野生华中五味子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1万亩作为野生抚育基地。

经过几年的实地研究,制定出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标准操作规范(SOP)、标准管理规程(SMP)、企业标准(TS)等,起草了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GAP认证申报材料,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篇。

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得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

【七叶鬼灯檠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及其保存规范的制定】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喆之等科技人员对陕西、宁夏、甘肃、湖北、江苏等省的数十个地区的药用植物七叶鬼灯檠野生与栽培资源进行广泛调查,收集了七叶鬼灯檠种质资源100余份,整理并鉴定50份,对每份种质进行了共性、特性的描述,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圃;

制订了七叶鬼灯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标准化整理及其保存规范、种苗保存规范及保存方法、种子保存技术规范和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保存规范,已提交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平台。

(省科技厅中药办)

基础医学与实验研究

【机械信号传递系统在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和电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该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马爱群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主要研究机械信号传递障碍在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膜片钳细胞电生理技术,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不同层次首次系统地观察心力衰竭时,钠通道各亚型mRNA和蛋白表达谱改变,将其与晚钠离子流改变相结合。

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①大鼠容量超负荷后心肌Fibronectin、微管蛋白以及c-myc、cAMP、cGMP对机械信号刺激的应答反应呈动态改变:

证实细胞骨架是机械信号的传递环节之一和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存在机械信号的传递障碍,微管、纤维粘连蛋白是机械信号跨膜传递环节之一。

②建立了膜牵张和离心力牵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

其中离心力牵张培养心肌细胞模型装置是国内外首创,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强等优点,已获国家专利局新型实用专利。

③发现机械牵张使心肌细胞快速分泌AngII和ET-1;

AngII的自分泌与整合素—微管通路无关,可能另有途经介导。

④证明神经型和心脏型钠通道在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均有分布;

钠信道功能改变参与心肌肥大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心电重构。

⑤心脏亚型Nav1.5表达减低,神经亚型Nav1.6表达增加,二者的比例失调是心电重构过程中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的分子基础之一;

证明衰竭心室肌细胞微管结构紊乱与衰竭心肌细胞表面钠通道表型比例失调和功能变化有关。

⑥牵张/肿胀激活电流ICl,swell和ICir,swell不仅参与心肌细胞发生低渗性肿胀时容积的调节,而且是机械-电转导的重要离子基础,是MEF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CHF大鼠心肌细胞在等渗环境中ICl,swell和ICir,swell的持续激活在CHF细胞肥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心肌细胞电生理状态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项目发表相关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3篇,MedLine收录5篇,出版论著《心力衰竭》。

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该项目水平处于国际先进。

【中华民族群体基因组多态性与个体识别基础研究】该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李生斌等科技人员共同完成。

项目创新成果:

①中华民族群体基因组遗传结构与变异规律研究。

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基因组多态性研究的DNA遗传分型的关键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体系,获得了中华民族群体数以百万计的DNA遗传学数据。

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描述了中华民族群体遗传特异性的本质和民族间遗传变异规律,结合网络技术创建中华民族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库。

②创立了遗骸DNA个体识别的技术与理论。

首次研究骨骼、牙齿基因组DNA与血液基因组DNA遗传标记,发现了钙化的骨牙组织核DNA的稳定性、高度多态性,并与其血液核DNA具有一致性,提出了运用骨牙组织基因组DNA分型完全可以代表个体遗传标记的新理论,为遗骸鉴定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③创立了妊娠早期亲权鉴定理论与技术。

首次研究胚胎组织与绒毛膜遗传标记,发现绒毛膜与其胚胎组织遗传标记的一致性,提出了运用绒毛膜酶、DNA的遗传标记完全可以代表胚胎个体的理论,用绒毛取材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