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专题12 第1讲 把握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准解综合性选择题 WoWord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专题12 第1讲 把握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准解综合性选择题 Wo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专题12 第1讲 把握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准解综合性选择题 Wo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题
全国卷Ⅰ·
T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人物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人物形
象或特
点概括
分析题
T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形象作
江苏卷·
T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描写;
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
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形象刻
画手法
题
T20)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环境
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特
T13)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
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还有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等。
环境描
写手法
(2015·
湖南卷·
T16)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作
T1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综合性
选择题
其中一
个选项:
概括分
析主题
T4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
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甚至个别语句也是理解主题的关键。
主旨意
蕴探究
类题
T16)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二、依据小说文体特征和高考命题点来读文
综观高考小说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命题的,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意识、巧妙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3步骤”,切实把握好4大命题点,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小说阅读“3步骤”
第一步:
宏观入手,切分层次,梳理小说情节
阅读小说首先要从宏观入手,统观全文,弄清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写了哪些事件,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什么,开端前是否有序幕,结局后是否有尾声。
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为文章切分出层次,进而梳理出小说的情节。
第二步:
微观研判,勾画批注,分析人物和环境
阅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关注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探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同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的叙写。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动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阅读小说也要注意环境描写。
在阅读中可勾画圈点出各段有关人物、环境描写的重要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做好批注。
第三步:
综合分析,总结归纳,把握主题意图
小说的主题往往蕴藏于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
阅读小说,要在前面对情节的梳理,对人物、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标题、情节、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作者的主观倾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主题。
[读文示范]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
“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
“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
“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
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
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
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
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
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
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
“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
“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
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有删改)
分清小说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
1.开头部分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介入故事,以查阅赵一曼烈士的“资料”开篇,既给人以真实感,又增加了历史的纵深度。
2.中间部分
①病床上的赵一曼时刻思念着在崇山峻岭中的抗联战士,床前时刻摆放着象征其高洁操守的白色的丁香花。
②介绍赵一曼的身份,显示严刑拷打下的赵一曼女士坚贞不屈。
③赵一曼女士在羁押治疗期间对董警士的教育争取,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的感召力。
④赵一曼女士对韩护士的教育引导,采用的方法与对董警士的不同,体现了赵一曼女士灵活的工作方法。
⑤面对牺牲,赵一曼女士从容不迫,含笑而对。
3.结尾部分
①小说再回到“我”的视角,回到现在,写烈士墓碑,写周围的松树,写人们对赵一曼的铭记,暗示作品主题。
②最后再回到“资料”中,写赵一曼女士赴刑前给儿子的信,表现了烈士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提示] 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1题。
4.总说
这篇小说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情节结构。
它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行文。
而是采用“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手法,用“镜头式的片段”选择材料,塑造人物形象。
[提示] 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3题。
1.分析人物
小说通过叙述赵一曼女士在监狱病房的情况,以及她是如何教育感化护士和看守的情况,突出了她浪漫的情怀和过人的智慧;
通过写赵一曼女士逃出监狱后被捕牺牲的情况,表现了她坚定的意志和从容淡定的品格;
通过展示赵一曼女士写给儿子宁儿的信,彰显了她充满母爱而又不忘大义的情怀。
[提示] 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2题。
2.鉴赏环境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东北,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以“抗联”为主的抗日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在“白山黑水”顽强地坚持着抗日斗争,赵一曼便是其中的抗日志士之一。
在当下的中国,时常出现不尊重历史、侮辱丑化英烈的不良现象,作者从弘扬革命文化的角度出发,再现这一段革命历史,深化了读者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小说撷取了赵一曼受伤后在医院被监视疗伤到逃走牺牲的一段历史,演绎成感人的故事,体现了赵一曼女士的柔情与刚毅,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提示] 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1~3题。
三、由命题点看考向,3大考题初尝试
题型1 综合性选择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B [由“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可知,“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错误。
]
题型2 鉴赏人物形象
2.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两个性格特征,然后分点分析即可。
如“拔俗的文人气质”:
她对丁香花的喜爱,她用温情和诗意的语言文字感化护士韩勇义和董警士,使他们了解民族大义,投身到抗日运动之中。
“职业军人的冷峻”:
如她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毫不屈服,面对死神“淡淡地笑了”,表现了她的凛然大义和从容淡定;
在对儿子的教导上,字里行间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答案:
①文人的气质:
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
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
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
②职业军人的冷峻:
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
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
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题型3 鉴赏表达技巧
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此题考查鉴赏小说表达技巧(情节手法)的能力。
题干已经明确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一手法,因此,答题时首先要思考从“历史”的角度写的好处:
真实、客观,能让人们理解英雄、敬仰英雄。
从“现实”的角度写的好处:
能让当今的人们铭记历史,凸显小说的现实意义。
两者的交织穿插,利于灵活叙事,相互印证,体现艺术的真实性。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第1讲 把握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准解综合性选择题
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什么)和艺术特色(怎么写)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
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
“4选1”的设题模式与选“不正确的一项”的题目要求,降低了该题的难度,更有利于考生以题读文,为全面理解文本打开了一扇大门。
解答小说文本的选择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分析常见错误类型
错误类型
常见情形
人物概
括不准
①特点概括错误;
②特点概括过多;
③特点概括不全。
事实陈
述混乱
①将人物的这种行为说成是另一种行为;
②将人物的这种想法说成是另一种想法;
③颠倒人物做事的顺序;
④将此人所为说成是他人所为;
(张冠李戴)⑤将未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混淆时态)
技巧判
断不当
①说错某个情节的性质或情节安排的作用;
②说错某处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说错某处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④说错某处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语言理
解不当
说错句子的含意、风格和表达作用。
(曲解文意)
评价理
解失当
①评价人物感情失当,如褒贬用语不当;
②评价人物说法过重或过轻;
③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进行违背文意或常理的解说。
文本评
述失据
①对人物的评价于文无据;
②叙述的人物行为文中没有对应信息;
③总结的所谓“主旨”不在文本的主题范畴内。
(无中生有)
熟知类题通法
综合性选择题准解“3步骤”
圈画选项信息点
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将选项大致分成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和评价赏析两类。
圈画出重点信息,如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语言、人物、环境、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
回归原文找对应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的选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逐项排除定答案
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 (2018·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声电影
老 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
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
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
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
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
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
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
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
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
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
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
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
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
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
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
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
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
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
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
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
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
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
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
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
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
她主张带小顺回家。
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
大家开了家庭会议。
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
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
事情便这样解决了。
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
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
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
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
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
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
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
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
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
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
而小顺子等是孩子;
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
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
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
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
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
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
”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
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
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
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
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只好走吧。
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
“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
”三舅妈想了想:
“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
”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
”大家都赞叹不已。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B.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D.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解题思维]
A.小说塑造了
,同时对其中人物也
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①二姥姥三舅妈,四姨……都在被请之列。
②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
③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
④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
二姥姥一阵咳嗽……
①中的人物再加上二姐,组成了去看“有声电影”的主要成员,小说也就围绕着这些市井妇女的群像展开。
②③④分别细致地刻画了二姐、四姨和二姥姥的形象。
对人物概括准确,没有出现常见错误类型的第一种情况。
选项分析正确。
B.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
作者眼中当时
。
①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
②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