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69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DNA病毒是—类最小的单链动物D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脊椎动物和昆虫体内。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ATP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

C.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模板都来自宿主细胞

D.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生物体内是否含有该病毒

2.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

A.无机盐—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葡萄糖—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C.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D.脱氧核糖核酸—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该实验的最佳材料

B.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结构基础

C.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细胞液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质壁分离的速率

4.某实验小组从同一萝卜上取相同长度的萝卜条5根,其中4根分别放置在浓度为a、b、c、d的蔗糖溶液中处理1h,另外一根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

然后将这5根萝卜条依次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戊5杯蒸馏水中静置1h后,取出萝卜条,测定蒸馏水质量的变化量,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

B.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

C.戊组质量不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

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B.根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能合成ATP

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D.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

6.如果某绿色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为葡萄糖,则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如下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式也适用于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

B.追踪反应式中CO2的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O2

C.该反应式中,CO2消耗的场所与H2O消耗的位置不同

D.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7.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下列关于豌豆株高性状及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繁殖,子代一般不出现性状分离

B.高茎豌豆作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应在开花后及时去除雄蕊

C.只有矮茎豌豆作母本、高茎豌豆作父本进行杂交时,子代才会同时出现矮茎和高茎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

矮茎=1:

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8.下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能分裂产生两个精细胞

B.该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有4条染色单体

C.若染色单体①上有基因b,则②上可能出现基因B

D.该细胞分裂时,只能是染色体①②进入一极,③④进入另一极

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

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条m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

D.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不同的tRNA搬运

10.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研究发现,所有生物都可发生④过程

B.DNA是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C.—个mRNA分子上能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③过程的效率

D.②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11.下图是某家族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条件是

A.1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B.1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4

C.3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

D.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1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3.某一对夫妻中的丈夫含有2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妻子含有1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该夫妇生育的男孩同时含有这3条异常染色体,该男孩的精子中都含有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正常分离,异常的染色体可以正常地发生联会)。

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丈夫的2条异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发生联会

B.该男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有2条异常染色体发生联会

C.该男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2条或4条异常染色体

D.该男孩生育的儿子一定含有异常染色体,孙子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

14.家兔的皮毛灰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已知纯合的灰色兔胚胎时期致死,若一对灰色兔交配得到F1,让F1的家兔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灰色兔的比例是

A.2/3B.1/2C.l/9D.1/4

15.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C.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来影响基因频率

16.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2a/(l+a)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1-c)2/2

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c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

B.溶解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是相同的

C.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可以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D.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8.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骨骼肌是反射弧的效应器

B.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a→b→c→d

C.当b处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若剪断d处,刺激a处,则c处能形成痛觉

19.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是细胞免疫

D.B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20.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B细胞

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

2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温环境中,机体能通过减少排尿量来调节水盐平衡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

C血糖浓度是影响机体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重要因素

D.机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22.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稀(Z)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B.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长缓慢

C.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

D.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长素

2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其调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生率和迁入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较为激烈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随机取样可降低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误差

24.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

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

B.若实行灭虫灭鼠,一段时间内牧草间的竞争会加剧

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保护鹰和食虫鸟,有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

25.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了满足人们需求,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宠物

B.为控制大米草在我国造成的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C.为保护牧场防止沙漠化,灭绝危害草原的鼠类和昆虫

D.将大熊猫迁入动物园繁育,对部分大熊猫进行野外回归实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2分)图甲是一个完全透光的密闭小室,内有利用完全培养液培育的大豆幼苗和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烧杯。

将该小室置于自然环境中,图乙是晴朗夏季的一昼夜,该小室内CO2增加或减少速率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2)图乙中,a点之前,大豆幼苗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内,小室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3)图乙中,导致cd段小室内氧气增加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限制ef段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4)当(写出含有S1、S2、S3的表达式)时,反映该小室一昼夜大豆幼苗的有机物总量是增加的。

27.(10分)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35℃和45℃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7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入4mL淀粉溶液(淀粉的初始含量为y0g),然后加入pH缓冲液,设置pH分别为1.0、3.0、5.0、7.0、9.0、11.0、13.0,再加入2mLα-淀粉酶溶液,反应3min后迅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定没纸试管中的淀粉的剩余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min后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具有的特点。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α-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图中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3)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g·min-1。

28.(9分)霍乱弧菌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有毒性,B亚单位无毒性但能特异地识别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使A亚单位进入细胞,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使大量的K+、Na+、HCO3-、水等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或死亡。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制备疫苗时应选择霍乱弧菌毒素的(填“A”或B)亚单位。

抗原进入机体后,B淋巴细胞能在T细胞分泌的的剌激下增殖分化。

被霍孔弧菌感染过的机体一般不会再次患病,是由于体内具有。

(3)根据题干信息,霍乱弧菌毒素能导致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