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46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Na-23Mg-24Al-27Fe-56Cu-64H-1O-16S-32C-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7分)

一、选择题:

(本小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2年3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所指颗粒物大小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相当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O3转化为O2和O2转化为O3过程中均有能量变化

D.反应3O2=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A、大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故错误。

B、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物质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D、元素的化合价未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

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B

【解析】液氨是非电解质,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3、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Cu与HNO3溶液反应时,如果是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如果是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故正确。

②Cu与FeCl3溶液反应,无论铜是否过量都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错误。

③Zn与H2SO4溶液反应,如果是稀硫酸生成氢气,如果是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故正确。

④Fe与HCl溶液反应,无论是浓盐酸还是稀盐酸,无论铁是否过量都生成氯化亚铁,故错误。

4.在20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N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1B.2.5mol·L-1C.5mol·L-1D.2mol·L-1

【答案】B

【解析】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个数之比是3:

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金属阳离子带X个正电荷,所以2x3=3x,所以X=2,所以其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0.2L=2.5mol/L,故选B。

5.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

A.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C.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D

【解析】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故选D。

6.如图所示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

同一种溶液。

挤压胶头滴管,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产生喷泉得到无色溶液

B.NH3(H2O含酚酞)产生喷泉得到红色溶液

C.SO2(品红稀溶液)产生喷泉得到无色溶液

D.HCl(AgNO3溶液)产生喷泉得到白色悬浊液

【答案】A

【解析】要想能形成喷泉,必须是该气体极易溶于此溶液中,A中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选A。

7.下列“方法”不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为了补充碘元素

食用加碘食盐

B

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为了制取氢氧化铝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为了逃离氯气泄露的环境

逆风向高处跑

【答案】C

【解析】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铝能继续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得不到氢氧化铝,故选C。

二、选择题(本小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鸡蛋壳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

CO

+2H+===CO2↑+H2O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2↑+H2O

C、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Cl2+2I-=2Cl-+I2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不溶于水应该写化学式不是离子,故错误。

B、小苏打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

D、高锰酸根离子能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故错误。

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A

【解析】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错误。

C、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错误。

D、溶液先变成红色后褪色,因为次氯酸有漂白性,故错误。

10.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变红

Cl2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KI淀粉溶液

变蓝色

Cl2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A、氯气作氧化剂说明氯气有氧化性,故错误。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使溶液褪色,说明氯气能和水反应,故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能和水反应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故错误。

1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肥皂都是混合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水玻璃、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

⑥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⑦烟、雾、豆浆都是胶体。

以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⑦     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

【答案】D

【解析】③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不是弱电解质,故错误。

⑤水玻璃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故错误。

故选D。

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不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氧化性,故错误。

B、硝酸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亚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错误。

C、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是氢气,故错误。

1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B.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某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D.某溶液

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

【答案】C

【解析】A、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不仅氯离子,故错误。

B、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所以不能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错误。

D、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可能是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亚硫酸根离子,故错误。

14.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答案】A

【解析】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是Si元素。

A、硅是亲氧元素,所以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

B、作光导纤维材料的是二氧化硅不是硅,故错误。

C、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故错误。

D、其气态氢化物不如甲烷稳定,故错误。

15.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

【答案】A

【解析】如果烧瓶中含有空气,该装置可以收集和氧气不反应的气体,如果烧瓶中充满水,则可以收集和水不反应的气体。

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的气体,一氧化氮和氧气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错误。

C、氨气和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D、在烧瓶中充满水,收集的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且应该“长进短出”,故错误。

16.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性:

Cl—

①2Fe3++SO2+2H2O=2Fe2++SO

+4H+②I2+SO2+2H2O=4H++SO

+2I—

③2Fe2++I2=2Fe3++2I—④2Br—+4H++SO

=SO2↑+Br2+2H2O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①中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故正确。

②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碘离子的还原性,故正确。

③应该是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二价铁离子的二不是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碘离子的,故错误。

④应该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大于溴离子的,而不是溴离子的还原性大于二氧化硫的,故错误。

故选A。

17.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3-、MnO4-B.Mg2+、Na+、Cl-、SO42-

C.K+、Na+、Br-、Cu2+D.Na+、Ba2+、OH-、SO42-

【答案】B

【解析】A、溶液显紫色不是无色,故错误。

C、铜离子溶液显蓝色不是无色,故错误。

D、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共存,故错误。

18.300mL2mol·L-1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3.36LNO(标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1的NaOH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

A.150mLB.200mL

C.450mLD.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金属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硝酸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钠,根据硝酸根离子守恒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3L

2mol·L-1-

=0.45mol,

所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45mol,硝酸钠的浓度是3mol·L-1,所以其体积是150m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3分)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答题)

三、实验题(本题共包括2各小题,共计21分)

19.(6分)

(1)用5.0mol﹒L-1的NaOH溶液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时,如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将导致实际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编号)

①准确取出的浓NaOH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

②用量器将浓NaOH溶液直接加入容量瓶,缓慢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③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④稀释NaOH溶液的仪器未洗涤。

【答案】

【解析】

(1)称量固体需要天平,溶解固体需要烧杯,所以不需要的是ABCE。

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搅拌固体的玻璃棒,定容需要胶头滴管,量取水需要量筒。

(2)根据C=

判断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还是偏低。

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其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②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③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故选①③④

20.(15分)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制备氧气

H2O2→O2

制备氨气

NH4Cl→NH3

制备氯气

HCl→Cl2

(1)上述气体中:

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中的空格中。

ⅠⅡⅢⅣ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B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

【解析】

(1)选取合适的氧化剂,即给予的物质作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选取氯气;制取氧气和氯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氨气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选氨气。

(2)制取氧气是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制取氨气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制取氯气是固液混合加热型装置。

(3)①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溶液呈现蓝色;氯气有毒所以不能排空,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②氯气能和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氯离子2Fe2++Cl2=2Fe3++2Cl-

③亚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但亚硫酸钡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所以检验方法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四、填空题(本题共包括4个小题,共计32分)

21.(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2)②、

、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MnO2催化分解,向酸性FeCl2溶液中先加入KSCN,再加入该溶液,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

【解析】

(1)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O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铝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

(2)②、

、⑦分别是C、N、Si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N>C>Si,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NO3>H2CO3>H2SiO3。

(3)NaOHNa2O2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是双氧水,双氧水有强氧化性,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不反应,所以溶液无色,加入双氧水后,氯化铁被氧化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络合物,溶液变红色。

2Fe2++H2O2+2H+=2Fe3++2H2OFe3++3SCN-=Fe(SCN)3

22、(6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

试回答下列问题: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摩尔质量依次增大,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H2O;

B+H2O;

C+H2O。

【答案】

【解析】能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且三种物质都是有色物质,所以是二氧化氮、氯气和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Na2O2+2H2O=4NaOH+O2

3NO2+H2O=2HNO3+NO

Cl2+H2O=HCl+HClO

23.(6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请回答:

(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配平):

(2)反应中硝酸表现出、的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4.48L(标准状况)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答案】

【解析】

(1)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选取的物质应该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选取的物质应该做还原剂,故选氧化亚铜;反应方程式为Cu200+HNO3-Cu(NO3)2+NO+H2O

(2)该反应中硝酸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部分硝酸化合价变化部分不变,所以作酸和氧化剂。

(3)一个硝酸根离子生成一氧化氮需要得到3个电子,即生成1mol一氧化氮需要转移电子3mol,所以生成4.48L一氧化氮转移电子0.6mol。

24.(10分)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填序号)。

A.AuB.CuC.AlD.Fe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①,②Na2CO3,③Na2CO3和NaHCO3④NaHCO3。

(5)将(4)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再将溶液蒸干,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g。

【答案】

【解析】

(1)纯碱是盐不是碱,故选纯碱。

(2)盐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酸碱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H++OH-=H2O

(3)金和硝酸不反应,铁和铝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只有铜能完全反应,故选铜。

(4)部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最后得到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钠元素守恒知,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其质量是5.8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