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2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docx

高考词语辨析成语集锦410篇

2014年高考词语辨析:

成语集锦(410篇)

2014年高考词语辨析:

成语集锦(410篇)

成语集锦

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贬义)

正例:

这帮人无所不为,简直和土匪没有两样。

(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622)

误例: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高考题)

修改:

无坚不摧。

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遇灾难。

当,承受。

冲,要冲。

正例:

即今天晚上恐怕会发生抢劫的事情,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所以还是早早避开的好。

(巴金《家》22)

误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95高考题)

3.屡试不爽:

屡次实验都不错。

爽,差错。

正例:

科研小组自制的地震预测仪灵敏可靠,屡试不爽。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7)

误例:

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多次,虽屡试不爽,但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实验进行到底,终于取得了成功。

(《中国考试》72页

2002-4、5合期)

4.想入非非(佛教的说法,指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想象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正例:

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原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根据世上偏就是这点奇怪,……的理由,而先发制人,诬蔑别人为抄袭,……(《鲁迅全集》)

误例: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95高考题)

修改:

异想天开。

5.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

后来也形容来人或者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例子:

图书馆里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世说新语-言语: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6.美不胜(全部)收(接受)——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正例:

展览大厅陈列着许多新产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4)

误例: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

(《2001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统一练习一》)

修改:

应接不暇。

7.莘莘学子——众多学子。

误例: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97高考题)

8.不孚众望——不符合众人的期望。

误例:

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他。

他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果然不负众望,多次破门得分。

分析修改:

不负众望。

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例: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98高考题)

10.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贬义)

正例:

可是国民党内的反人民集团却处心积虑地要破坏和消灭解放区的军队。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正例:

明天是校长赐宴,陪客又有我,他们处心积虑,一定要我去和银行家扳谈,苦哉苦哉!

(《鲁迅全集》)

误例: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8高考题)

修改:

千方百计地盘算。

11.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苦,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正例:

李虎臣诡计多端,又命令许旅打头阵,替他火中取栗。

(李健彤《刘志丹》)

误例: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是火中取栗。

(98高考题)

误例: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2004普高招生试题全国卷1》)

12.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

形容期望的殷切或对某件事的实现。

误例: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98高考题)

13.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正例: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99高考题)

14.美轮(高大状)美奂(众多状)——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误例: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任务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99高考题)

1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正例:

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虽然他们那时并没有开什么公理会。

(鲁迅《公理的把戏》)

误例: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99高考题)

16.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误例: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99高考题)

17.汗牛(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

正例:

生活书店所出版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误例: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高考题)

18.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

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正例:

这三首中的无论哪一首,虽只寥寥二十字,但将市民的见解,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对于革命者的感情,却已经写得淋漓尽致。

(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

误例:

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

(《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张拱贵1883-4第一版166页)

分析:

对象是文章或说话。

强调透彻。

与语境驳不符。

修改:

体无完肤。

19.洗心(清除坏思想)革面(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正例:

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闻一多《神话与诗》)

正例:

《政府公报》上,是天天看见党人脱党饿广告,说是先前为友人所拉,误入该党,现在自知迷谬,从此脱离,要洗心革面的做好人了。

(《鲁迅全集》)

误例: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高考题)

20.左右逢(遇到)源(水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正例:

她善于交际,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从不得罪人。

(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814)

误例: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000高考题)

修改:

21.不可开交(结束):

没法解脱。

(只用于否定)

正例:

他这几天正忙得不可开交,以后再找他吧。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4)

误例:

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22.身临其境:

正例:

但这不过是一个大意,此外的事,倘非身临其境,实在有些说不清。

(鲁迅《记发薪》)

误例:

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责难我了。

(倪宝元《成语辨析续编》第317页1986-4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

设身处地。

23.不足为训:

不能当作典范或者法则。

正例:

书本上讲的也有不足为训的。

误例:

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高考语文专题教程》33页)

修改:

不必大惊小怪。

24.异曲同工:

不同的做法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误例:

他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在评论界引起很大反响。

误例:

三十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我们异曲同工,为开发地区经济贡献力量。

(《教与学整体设计》91)

修改:

殊途同归。

25.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否定句或反问句)

正例:

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不能相提并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例:

仅仅就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

(《鲁迅全集》)

正例:

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于卑怯。

(《鲁迅全集》)

误例:

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和宝钗两位姑娘,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加以评论。

26.等量齐观:

同等看待。

正例:

书贾也象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他的出版或发议论的动机,谁也知道他不纯洁,决不至于和大学教授的来等量齐观。

(《鲁迅全集》)

误例:

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但我父亲并不像有的人那样重男轻女,他对我们兄弟姐妹等量齐观,毫无偏向。

(倪宝元《成语辨析》第51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

一视同仁。

27.狗尾续貂:

把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后面。

误例:

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28.蓬荜生辉:

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

使贫家增添光辉。

误例: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2001高考题)

29.

甚嚣尘上:

形容对传闻之事情,议论纷纷。

现在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楚国跟晋国作战,楚望窥探敌情,对侍臣说:

‘甚嚣,且尘上矣。

’意思使救国军队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左传》成公十六年)

30.人浮(超过)于事:

人员过多,而可干事情很少。

正例:

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正例:

如今兄弟这里,人浮于事,实在用不开。

(《儿女英雄传》)

31.不同凡响:

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多用于文艺作品。

凡响:

平凡的音乐。

正例:

这个那里:

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鲁迅《摩罗诗力说》)

误例:

他这个人脾气很怪,跟一般人都合不来,一举一动都不同凡响,同学们都怕跟他打交道。

(倪宝元《成语辨析续编》第38页1986-4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

与众不同。

32.出类拔萃:

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者无。

超出同类,高于一般。

形容品德或者才能出众。

误例:

小巨人姚明身高220多厘米,即使到了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出类拔萃的。

(人教社语文第六册教案第224页)

33.同日而语:

正例:

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政府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

(《鲁迅全集》)

34.栩栩如生:

形象生动,像活的一样。

正例:

不但所写的农民矿工以及知识阶级,皆栩栩如生,且多格言,汲之不尽,实在是新文学中一个大炬火。

(《鲁迅全集》)

误例:

清清的江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一幅美丽的栩栩如生的春水鱼游图。

(《文教资料》2002第二期18页)

35.休戚相关:

祸福互相关联。

正例:

小一点,就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文学家根本上只同外国主子休戚相关。

(《鲁迅全集》)

误例:

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2002科利华高考冲刺试题语文》2)

误例:

提高师资的质量,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是和提高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

(倪宝元《成语辨析》第301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

息息相关。

36.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正例: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正例:

他们都爱他,尊敬他,对他发生了那么深的息息相关的感情。

(巴金《新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