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2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docx

福州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附件:

QB

福州电业局企业标准

Q/FJGA10002-2007

代替Q/FJGA10002-2002

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技术标准

2007-08-13发布               2007-08-18实施 

福建省福州电业局 发布

Q/FJGA10002-2007

前 言

为了提高我局中、低压配网规划、改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配网规划改造的严肃性,特制订本标准。

本技术标准是对《福州电业局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Q/FJGA10002-2002的修编,本标准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原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福州电业局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

配电建设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叶丹。

本标准审核人:

方立、熊益红、陈宇飞、林鹏程、陈斌、林笃蔚

本标准批准人:

刘瑞芳

Q/FJGA10002-2007

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福州地区(含所辖二级局、县公司)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的技术原则、标准,适用于局属相关部门。

2 规范化引用文件

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原能源部、建设部颁发(能源电[1993]228号文)

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和改造技术导则》 原电力部颁发DL/T599—1996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2-1995

上述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所有的标准都将得到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上述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总则

3.1 市区中、低压配电网是由高压变电站10kV配电装置、开关站、开闭所、配电站(室)、环网开关、杆(台)变压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接户线装置联接而成,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城市规划,要与城建规划部门密切配合,配电网建设要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

作为市政建设配套工作,供电设施用地,开闭所、配电室、线路走廊也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安排。

3.2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应采用综合治理方针:

积极开辟资金渠道,应与城市高压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业扩报装工作相结合,与配网大修改造工程相结合。

3.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原有设备的潜力,按照技术进步、安全可靠和节能降损的原则逐步建成现代化的配电网。

3.4中、低压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所布点,负荷密度和城市功能划分,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有明确的供电范围,避免相互交叉重叠。

每个分区应有两路以上电源供电,重要的还应有二个高压变电所向其供电,分区的划分也要随着新的高压变电所的投放,负荷密度的增长,适时地进行调整。

3.5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供电能力,主干线应按长远规划(一般为20年)一次选定建成。

今后不再更换线号,再需要时可另敷新路或插入新的开关站、配电站,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新建的开关站、配变站的规模应按远期规划要求设计,土建工程一次建成,电气设备可分步投运。

3.6中压电网应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使载流元件过载,当任何一个中压馈电柜因故停运时,应能向所有用户继续供电,发生事故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非故障用户供电。

3.7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并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时间内切换至邻近电网恢复供电。

3.8现有公用架空线路是城市配网的重要设施,应充分发挥作用,逐步改造,使其规范化、绝缘化。

在必要的地方,可使用架空集束导线。

3.9电缆线路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市中心区、繁华商业区、高层住宅小区尽量采用地下电缆。

3.10配电网分布密,变动频繁,改造任务重,受制约因素多,因此规划以近期(5年)为主,以中期(10年)设想作校核。

4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原则

4.1架空和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应控制在:

当N=1时,不得超过该馈线允许电流;

当N=2时,不得超过该馈线允许电流的二分之一;

当N=3时,不得超过该馈线允许电流的三分之二;

超过以上时应采取分路措施。

4.2优化现有配电网结线,使其符合运行安全、经济合理和调度灵活的要求。

10kV馈线实现“N-1”环网供电的比例达90%,平均供电半径≤2km,低压线路平均供电半径≤0.2km。

10kV系统线损率≤5%,市中心区线路绝缘化率达100%。

4.3保证用户的供电配电可靠性,城市中心区应逐步达到年平均供电可靠率99.99%以上,其它地区逐步达到99.9%。

4.4提高电压质量,使供电电压合格率≥98%(其中A类99%),用户的供电质量应满足:

4.4.1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

220V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10%。

4.4.2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4.5完善城市电网无功补偿及调压手段:

城市电网无功补偿装置按电压分层控制,按线路和分区就地平衡,在高峰时功率因素不低于0.93,在低谷时功率因素不高于0.95,能自动投切,用户在任何时候不得使无功功率向电网倒供。

变电站10kV侧设置的电容器容量应使高峰负荷时段本站功率因数达到0.9~0.95,一般取主变容量的1/6~1/5。

配变站、箱式变压器一般应在低压侧集中安装可自动投切的电容补偿,容量一般按单台配变容量的1/3配置。

供电线路长、电压、功率因数低的郊区10kV线路应安装柱上高压自动电容补偿装置。

4.6各级电压电网的容量要协调配套,各级电网要满足各目标负荷的要求,110kV电源点的容载比应达到1.8~2.1。

4.7配电网的设计和装置应简化使用规格,使其标准化、合理化。

4.8配电网的分段开关及联络开关应为配电自动化预留接口。

4.9分片网络电容电流一般掌握不超过30A,超过30A时10kV中性点要采用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

4.10限制中压配电网短路容量应限制在400MVA以下。

4.11市区尽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地下电缆供电。

4.12通过中压配网,市区每座110kV变电站应保持能从相邻变电站取得至少1~2万千伏安的转移容量。

5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主要内容:

编制配电网规划一般按下列步骤和主要内容进行:

5.1城市概况;

5.2配电网现状和分析;

5.3确定分区、分片供电区域、计算各区负荷密度;

5.4对中、低压配网负荷预测;

5.5进行各规划期整体设计;

5.6确定分期建设工程项目;

5.7估算投资;

5.8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五年规划;

5.9绘制配网现状地理结线图和各规划期地理结线图;

5.10编制规划说明书。

6中压配电网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配网运行、用电营业管理部门和调度部门应从配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保障供电的目标出发,健全基础资料、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做好供用电负荷基础资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有利规划人员获取用户、变电站、线路、开关站或配变站的负荷、电流、电压等统计数据、报表及已知的业扩需求资料,规划人员应结合收集到的城市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发展规划做好全面分析和发展计划。

6.1负荷预测收集的资料与高压网收集内容一并进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6.1.1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规划、用地规划、能源规划、产值规划,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区内各功能区(如工业、商业、住宅、文教、港口码头、风景旅游区域)的改造和发展规划。

6.1.2市计划部门和各大用户的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用电发展规划和有关资料。

6.1.3电力系统规划中,电力、电量平衡等有关资料。

6.1.4高压配电网络规划中站点布局。

6.1.5全市及分区分片统计的历年用电量和负荷,典型的负荷曲线及潮流图。

6.1.6变电所和有代表性配电所的负荷记录和典型的负荷曲线。

6.1.7按行业分类统计的历年售电量、负荷。

6.1.8现有电源供电设备和线路过负荷情况及供不出电的数量和因限电对生产、生活等造成影响的资料。

6.1.9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及用电发展资料。

6.2 根据预测负荷水平和分布情况,分析中、低压电网的负荷情况,按分区、分片计算负荷密度,测算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增长率。

7配电装置使用标准规定

7.1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使用标准规定为:

市区中压采用铝芯导线截面为:

240mm2、150mm2、95mm2

7.2电缆线路导线截面使用标准规定为:

中压采用铜芯交联铠装:

3300mm2、3185mm2、395mm2、350mm2

低压采用铜芯:

4240mm2、4150mm2、495mm2、450mm2、435mm2

变电站出线电缆一律不小于铜芯300mm2

路灯电力电缆不小于铜芯95mm2。

7.3 公用配电变压器规定使用容量系列:

小区配电室变压器为(其中:

油浸不超过1000kVA,干式不超过1250kVA):

(1250kVA)、1000kVA、800kVA、630kVA、(500kVA)、315kVA

杆上变压器为:

315kVA、200kVA、100kVA

7.4公用馈线设备使用额定容量规定:

变电站刀闸、断路器不小于额定电流1kA,允许遮断容量不低于为400MVA(满足短路容量31.5kA)。

CT为600/5A、400/5A

开关柜构造应考虑2条3300mm2的电缆并列位置。

7.5柱上断路器、刀闸、负荷开关允许遮断容量:

干线:

20kA   支线:

16kA

小区配电站(室)开关柜、环网柜允许遮断容量:

20kA

8 中、低压配电网络及接户装置

8.1 中压系统一般采用变电站出线进开关站,由开关站供较大用户或馈出到公用配电系统。

市中心区中压配电网络应采用多分段运行系统,相邻的馈线应装设联络开关,便于通过较灵活的运行操作,以提高配电供电可靠率,在检修或故障时,迅速转移负荷,缩小停电范围。

郊县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采用放射型结线。

8.1.1城区一般用户负荷的电缆网络适用环网供电方式,开环运行,环网中任何一段电缆故障时,均可通过倒闸转供。

环内各元件运行率T=50%,即安全载流量的50%。

重要用户可采用双环网供电。

8.1.2市中心片区,为达到供电可靠率要求,可以采取“三减一”环网结线方式,开环运行。

原则上以三路同站不同段母线或不同站馈线为一组,互为联络,以达到任何一条馈线故障后,通过人工倒闸操作复电。

馈线电缆T=66.7%。

8.1.3市区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2.5公里,干线每0.5~1公里设立分段器,分段器设置点应根据负荷情况和便于灵活运行的原则进行优化选择,保证线路故障时能多供电;郊区及个别因特殊原因无法建配电站的小区可根据负荷水平适当扩大供电范围,但应按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验算后端的电压降并适当增加导线的截面。

8.1.4新建用户的进户电缆接入设备不应使用分支箱,应使用环网开关、高压开关柜等可进行电源操作的开关设备。

8.2 公用电缆线路接线方式

8.2.1 单环网开环运行方式(适用于容量较大,且地理位置沿电缆走廊主干道布置的用户)

(A、B代表不同变电站母线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下同)

8.2.2开闭所供电方式(适用于用户容量较小,且比较集中的区域)

8.2.3三减一开闭所环网供电方式(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双电源用户)

8.2.4 多电源单环网备用联络方式(适用于多个变电站交接区供电)

8.3 低压配电网络

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