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7241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⑦列图表;

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再最后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①打比方;

②列数字、做笔记

(2)陨石、潜藏在一些矿物质。

(3)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

【点评】

(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 

()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 

紫外线和各种宇亩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在画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稀少________ 

生活________

B.找反义词:

投降________ 

平常________

(5)片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答案】

(1)干燥;

磁场;

抵御

(2)虽然;

(3);

,,;

,,。

(4)稀薄;

生存;

抵御;

非常

(5)列数字;

作比较;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火星与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比较,说明对于生命存在来说,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虽然……但……”;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1)干燥;

(2)虽然;

(3);

(4)稀薄、生存、抵御、非常

(5)列数字;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

)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à

chà

)风云的古战场。

D

还有同学① 

,想②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__

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盛行__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__

陈旧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

(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小时候的物质条件不够好,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

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

B.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C.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种玩法的喜爱。

D. 

运用了比喻,富有趣味,“古趣”指的是把竹节人装扮成孙悟空、窦尔敦等。

“斗趣”指的是玩竹节人的两个同学打闹。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答案】

(1)mǐ;

huō;

钩;

诧;

zhà

(2)B;

C;

D;

A

(3)风靡;

挖空心思;

新鲜;

念念有词

(4)反复;

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5)作者连用五个短句,五个感叹号,以及后两句的反复,营造出一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的入迷,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自己玩竹节人了。

原来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

(6)语言;

神态;

动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玩玩具时全神贯注的样子

(7)D

(8)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

(1)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

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再找一找对应的字,最后在检查一遍。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4)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5)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6)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7)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8)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1)mǐ;

(2)B;

(3)风靡、挖空心思、新鲜、念念有词

(4)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5)作者连用五个短句,五个感叹号,以及后两句的反复,营造出一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的入迷,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6)语言、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玩玩具时全神贯注的样子

(7)D

(8)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

(1)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4)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

(5)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6)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7)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认真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老人实现的价值知道是指什么?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事实上包含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选段的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课文的中心句。

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答案】

(1)“价值”是指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绿洲,给予子孙后代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2)表面上指种树;

事实是指老人无私的奉献这里,为这种树,挡风沙。

(3)“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2)表面上指种树,事实是指老人无私的奉献这里,为这种树,挡风沙。

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

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

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__

(2)填空。

A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

________。

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

B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和________。

(3)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1)一心一意;

食不甘味;

愚不可及

(2)写鲁迅的聪明伶俐;

写鲁迅的勤奋;

种花;

描画

(3)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4)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

其中注意:

三心二意:

指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所以“三心二意”的反义词是“一心一意”。

津津有味:

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所以“津津有味”的反义词是“食不甘味”。

聪明伶俐:

聪明:

智力发达,天资高。

所以“聪明伶俐”的反义词是“愚不可及”。

(2)考查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的能力。

A细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可知,有两层意思。

写鲁迅的聪明伶俐。

第二层意思是写鲁迅的勤奋。

B鲁迅小时候喜欢种花和描画。

(3)考查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4)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回答问题。

此类题只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2)此题考查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的能力。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

(2)选文中表现老汉前后矛盾的动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老汉的________和________。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些什么呢?

(1)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拟人、比喻;

洪水的疯狂、放肆和无情

(2)揪;

推;

不徇私情;

如山的父爱

(3)他可能会喊:

儿子!

一定要记住!

党员的职责!

党员就是要照顾别人,不怕惜牺牲自己!

记住!

(1)结合课文内容,从修辞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联系课文,从课文中心思想的角度分析。

(3)结合课文内容,从体现老汉优秀品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7.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 

(4)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

(1)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恬静;

波涛汹涌

(2)C

(3)月亮升起来了;

月亮越升越高;

海面上波涛汹涌

(4)因为那姑娘是盲得,没有见过任何的东西,但是贝多芬的月光曲确实让她有了好像看到东西的感觉。

(5)舒缓;

激烈;

温柔;

振奋

(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特别注意“缓、烈、柔、振”容易写错。

(2)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境,因为那姑娘是盲得,没有见过任何的东西,但是贝多芬的月光曲确实让她有了好像看到东西的感觉。

(5)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境,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温柔,时而振奋。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5)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

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

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

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