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6945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因此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17、古诗两首

课前透视: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无论从诗句内容还是在学诗体验上,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

另外结合教材图文并茂、诗句韵味优美适于诵读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营造学诗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诗意,领悟诗情。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

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问: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

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二、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

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

“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

“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

”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炉、烟、流、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

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

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

(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四、研读

1、自学诗句。

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五、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

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六、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

如:

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回顾

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

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

3、指读诗句。

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

“翠”读“平舌音”,“泊”读“bo"

不要发成"

be"

的音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

“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四、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

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

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

“含”“东吴”

五、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

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18、雷雨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景象。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课时安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发想像:

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

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

教师板题。

二、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

用动作记住:

“压”"

垂"

;

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

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

开火车读、摘果子等。

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

启发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

“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

“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

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

思考:

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

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

教师相机点拨。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

能把它去掉吗?

为什么?

“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

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等等。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 

)( 

) 

五、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

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2、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19、最大的“书”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读懂课文第10自然段。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人物的对话。

1、依题激疑:

你们读过书吗?

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

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

“册”是平舌音;

“质”读第四声;

“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

而不是"

r"

“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厚”字上下都无点。

“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

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

展示优秀的作品。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或者提出问题考考

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1、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读好人物的对话。

读懂第10自然段。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

(有字吗?

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

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

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

宝藏、刨根问底等。

四、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

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说说你的根据。

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

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

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

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

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

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课文内容富于情趣,学生可能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因此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明白辨别方向的科学道理。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故事引入:

教师讲故事:

一群小朋友到郊处去野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

你们想办法帮助他们吗?

(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利用字词卡片,组织学生多形式识记生字词语,进行正音。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评议,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选读

1、交流初读的体会。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请把你了解的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2、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4、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你的同学听,并按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欣赏。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字形,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上下结构:

忠、导、盏;

左右结构:

积、稠、稀、针、碰、慌

2、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规律。

4、学生书写作业展示,师生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1利用字词卡片,指读字词。

一生任读一词,其他生书写。

2、分节指读课文,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通过复习,巩固了对本课字词的认读记忆,同时也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

为进入新的学习活动创造了条件。

1、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小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自读---讨论这种景物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结合图片进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选派代表,图文结合,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组内同学补充,其他组同学提问质疑。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教师适时出示指南针和插图资料,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适时地进行语言训练。

第一节中“慌张”一词你怎样理解,还能找出与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把课文中某个小节的内容说清楚吗?

等。

三、读背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启发学生交流:

怎样读才更有感情?

2、展示朗读,尝试背诵。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比赛。

四、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2、试着把自己你了解的天然指南针续写进诗歌里。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这项训练包含两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每组句子的文字都相同,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