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升本考试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贵州专升本考试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专升本考试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元朝有“秋思之祖"
之称的是(B)
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D.王实甫
5.苏婷所属的诗派是(A)
A.朦胧派B.九叶派C.现代派D.新月派
6.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D)
A.《国语》B.《尚书》C.《战国策》D.左传
7.《望潮.东南形胜》一词歌咏的城市是(A)
A.杭州B.扬州C.苏州D.汴州
8施垫存的《纪念傅雷》在回忆与傳雷的交往时,突出了傳雷的门(C)
A.乐B.喜C.怒D.哀
9.(水龙吟登建康贳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的是关于谁的典故?
(D)
A.张翰B.刘备C.许汜D.恒温
10.吴组缃的《菉竹山房》的主题是(C)
A.歌颂男女爱情的坚贞
B.赞扬女主人公美好的品格
C.揭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
D.控诉国民党统治的罪恶
11.下列诗中不属于“南宋四大家”的是(B)
A.陆游B.陈师道C.尤褒D.杨万里
12纳兰性德(金镂曲》中有“青眼高歌俱未老”一句,其中“青眼"
的意思是(C)
A.表示蔑视B.表示仇恨C.表示同情D.表示敬意
13.司马迁因为什么事件而遭宫刑(B)
A.李广B.李陵C.李牧D.卫青
14.下列词人中被称为婉约派集大成者的是(D)
A.秦观B.李清照C.晏几道D.周邦彦
15.苏轼《前赤壁赋》描写的最物不包括(C)
A.清风B.明月C.树木D.江水
16.用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分”中的“蛾眉"
在这里指的是(B)
A.美人B.贤才C.眉毛D.香草
17.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线索是(A)
A.记梦B.写人C.叙事D.抒情
18.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前仆后继离经叛道B.义正词严黯然消魂C.穿流不息拭目以待D.一愁莫展没精打采
1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道”的意思是(B)
A.道理、B.宗旨C.途径D,道德
20.睢景臣《般涉调哨遍》是采用了什么人的视角展开描写的(D)
A.皇帝B.文人C.大臣D.平民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作品中,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BCE)
A.《白痴》D.《罪与罚》B.《复活》C.《战争与和平》E.《安娜卡列尼娜》
2.下列关于沈从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沈从文是“京味小说”的代表
B.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的《边城》
C.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描绘了湘西的风土人情
D.沈从文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
E.沈从文也是著名的诗人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有(ACD)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时:
时节、季节
B.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畦:
通“齐”,.....整齐,整理之意
C.致知在格物。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D.白露未晞。
晞:
干
E.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怪:
责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E)
A.《庄子.秋水》的主题思想是:
宇宙是无限的,而个人的主观认识是有限的。
B.《绳子的故事》的作者莫泊桑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
C.《雨巷》是“新月派”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作品。
D.“和而不同”中“和”的意思是和谐、和睦。
E.古代的“大学”指的是文字音韵训诂。
5.鲁迅的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小说集的是(BDE)
A.《故事新编》B.《热风》C.《呐喊》D.《坟》E.《野草》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本题共20分,每题4分)
3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罔:
迷惑、殆:
危险
35.北海若日: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秋水》)
虚:
狭小的环土境笃:
局限
36.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
养而致。
(《上枢密使韩太尉书》)
形:
外表
能:
做到
37.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战国策》)
贱:
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认为…低贱来:
去
3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五代史伶
官传序》)
组:
一起
函:
用木匣装
五、简答题
39.陈子昂的《登曲州台歌》篇幅虽短,但内涵丰厚,请简要谈一下你的理解。
答: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
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
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40.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两句话出自《论语》,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广泛地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一致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高度体现儒家思想的哲理和智慧。
六、阅读理解题
(一)下面是奥地利作家斯蒂潘.茨威格的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请阅读这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蓦冢前;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荫庇。
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
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裁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一一保护列夫。
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林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家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1.作者为什么把托尔斯泰的被称为“无名者之幕”?
(2分)既是“无名者之幕”,为么没有人敢在他的坟墓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3分)
42.作著举出拿破仑,歌德以及莎士比亚
的豪华坟墓,是说明了他们比托尔斯泰伟大或渺小?
43.文章使用什么语言风格?
它对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促进作用?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复,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材料二: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44.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成才必需的条件吗,为什么?
(3分)
45.欧阳修认为影响国家“盛衰”的因素是“天命”:
还是“人事”,为什么?
(2分)
46.欧阳修和孟子的史学观、人生观中有一个核心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为什么?
七、写作题(本题共50分)
易中天在《我们为什么死不认错》里说:
“实际上,对自己缺乏反省的人,也很难真正地了解别人。
自己的错误都不能发现,又岂能抓住别人的要害?
也只能纠缠于表面现象和枝节问题。
大家都不讲事实,不讲道理,思维能力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恐怕就成了永无期日的事。
认错,是不是很重要?
”
《中庸》里也说“知耻近乎勇。
要求:
1.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词、赋,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