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救援预案.docx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应急救援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制定事故应急事故预案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2)《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年10月1日施行)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4)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管理办法》(2009年7月1日施行)
(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2006年11月1日实施)
1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对自然灾害事故,参照本预案及当地政府应急预案执行。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应急预案体系一般分为二级。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生产规模及危险性,本公司将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合并,即分为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两级。
本预案为第一级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的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处置过程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尽快平息事态,恢复秩序,维护稳定。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级别和部门的职责,确定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其职责,防止滥用职权和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扩大,造成负面影响。
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级管理、分级处置。
公司总经理是处置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权,对本区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应急处置。
4、坚持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和应急程序,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务储备,增强应急能力。
保证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险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本单位基本情况
2.1单位基本情况
本单位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工业聚集区,北临人民路,西临园区规划路,东临强力车轮有限公司,南为待开发用地。
本单位土建工程主要有全钢模具加工车间、半钢模具加工车间、精密铸造车间、热处理工段、车间办公房、料场等公用工程组成。
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设置
依据火灾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二级应急救援,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企业内Ⅰ类安全生产事故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Ⅱ类安全生产事故由所在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1)公司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总经理、生产、行政、采购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
日常工作由安全员兼管。
(2)发生Ⅰ类安全生产事故时,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部。
总经理为总指挥,总经理不在公司时,由常务副总,生产技术副总或总监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人由发生事故部门负责人担任。
(3)发生Ⅱ类安全生产事故时,立即成立各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部门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各部门办公室。
部门负责人为总指挥,其它部门协助进行救援。
现场指挥人由生产部长担任。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见附件1。
3.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制订、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兼职),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发布和接触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4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
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负责事故处置时调度工作。
指挥部成员:
保卫科:
协助总指挥做好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确定对事故现场采取的处理措施,指挥警戒、疏散、抢险物资供应等工作。
生产部:
负责工程抢修,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抢救工作。
综合行政部:
负责保障救援的通讯畅通,对外联系和车辆调度,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和转院工作。
车间主任:
负责各自分管车间的现场抢险、救援的指挥工作。
班组(工段)长:
负责各自生产区域的现场抢险、救援的工作。
应急救援网络及分工图见附件2。
四、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公司危险源监控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通过设置的监控录像进行监控,二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监控。
监控录像由保卫科负责进行监控,现场由安全管理员及工作人员通过巡检等方式进行监控。
4.2预警行动
当发生局部安全生产事故时,本部门不能控制,应及时发出预警,及时
通知上级部门及相关领导。
若事故扩大,应及时扩大预警,向总经理汇报,根据形势发展,准备向厂外单位等发出预警。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生产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或巡查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或火灾,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应立即喊话或电话联系,向本部门负责人报警。
接到报警后,依据安全生产事故的级别,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汇报,确定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通知领导小组其它成员与相关部门。
对Ⅰ类事故应及时拨打119报警。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义务消防队员联系电话一览表见附件1。
企业应急通讯系统及应急救援信息咨询联系电话见附件3。
4.3.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就事故的级别及对企业及周边的影响做出反应,对Ⅰ类事故对外联络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镇以及区级安监部门(联系电话见附件4)报告事故信息。
对Ⅱ类事故,应根据事故后果的大小,确定由对外联络负责人在1小时内向当地镇级安监部门报告事故信息。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事故类型;
C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
D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
E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F人员受伤情况。
4.3.3信息传递
Ⅰ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对外联络负责人应采用电话联系方式及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信息。
通报的主要内容如下:
A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事故类型;
C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
D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五、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两个等级,即Ⅰ级和Ⅱ级。
当发生Ⅱ类事故时,所在部门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报告,总经理向全公司发布Ⅱ级响应。
当发生Ⅰ类事故时,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报告,由总经理向全公司及周边企业发布Ⅰ级响应,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事故。
5.2响应程序
当发生Ⅱ类事故后,事故所在部门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若本部门资源不足以进行应急救援,应立即向保卫科报告发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
本部门人员应及时按照指定线路撤离,在门卫旁集中。
当班工段长负责组织撤离、人员清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其它部门必须无条件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并密切关注事故发展,以及做好本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
。
5.2.1抢险救援方式、方法
(1)义务消防队接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消防人员应佩带好防护器具,进入禁区查明有无中毒、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
协助事故发生部门迅速切断事故源,调集全企业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2)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
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伤员应及时转送医院抢救。
(3)安全保卫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设定警戒隔离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4)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命令,迅速进行抢修,控制事故,以防止事故扩大。
(5)如果事故进一步扩大,由生产部长向总经理报告,发布Ⅰ级应急响应命令,立即拨打119报警。
所有部门人员按指定路线撤离工作现场,到门卫集中。
当班工段长负责组织撤离、人员清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各部门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
5.2.2检测、抢险、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1)检测、抢险、救援人员必须事先了解事发区建构筑物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必要时戴自给式呼吸器。
(2)抢险、救援人员应分组行动,每组至少两人,以便互相监护、照应。
(3)现场救援人员应实行分工合作,做到任务到人,职责明确,团结协作。
5.2.3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1)现场实时监测、人员抢救、事故现场、爆炸抢险的任务结束后,各专业组现场负责人向指挥部报告,经同意后方可撤离。
(2)当发生事故状态扩大,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各专业组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
(3)撤离现场时,各专业组的负责人应核对本组撤离人数。
5.2.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1)在生产过程中,各危险目标内的装置、容器发生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以巡检方式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当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岗位操作人员一时难以控制,有可能造成爆炸等人员伤亡或伤害事故时,岗位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公司、生产负责人报告。
(2)生产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事故发生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求查明危险化学品泄漏部位(装置)和原因。
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通知指挥部人员以及各专业抢险抢救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部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各救援专业队伍按各自职责,任务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5.2.5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1)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立即开展抢险救灾。
命令在发生事故部门的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动火作业,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保持原来状态,机动车辆就地熄火停驶。
(2)生产部会同发生事故部门在查明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的程序迅速执行。
(3)危险目标大量泄漏且遇明火发生火灾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到达火场后,应迅速冷却包装容器,并根据包装容器,在冷却、疏散或灭火时,应急救援人员要注意避开包装容器、贮罐可能爆炸时的突破方向。
5.2.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由指挥部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一旦发生重大泄漏、爆炸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是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由指挥部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
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由安全保卫人员联络、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
5.2.7危险区的设定(危险核心区域,危害边缘区域,警戒隔离区域)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以事故点为中心,将半径50m内区域划分为危险核心区,将距泄漏点周边100m内的区域划为危害边缘区。
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边缘区域以黄黑带设警戒隔离区域,由本公司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警戒,限制人员、车辆进入。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实施隔离交通管制,除消防车、救护车、指挥车和抢险物资运输车辆可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其它车辆均不得进入事故隔离区内。
对原停留在隔离区内、道路上的车辆,实施疏导办法,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5.2.8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
⑴120救护车负责现场急救和转运时抢救。
(2)焦作市或博爱县急救中心负责抢救。
5.2.9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
⑴受伤人员应有单位人员护送。
⑵提供受伤人员个人一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原病史等资料。
⑶提供毒物名称,高浓度接触时,毒物浓度及现场抢救情况等。
⑷必要时,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信息,请求及时救援。
5.2.10应急救援药品、器材贮备
⑴生产场所设冲洗水池;
⑵水池旁常备肥皂或肥皂水;
(3)生产场所配备急救药箱,放置烫伤药、创口贴等外伤药;
(4)生产现场,行政办公楼显眼位置配备干粉灭火器。
5.3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d)成立善后小组,负责接待有关人员。
六、信息发布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各类人员应依据各自职责进行事故处理。
若需要对外界及新闻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及进展,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安排进行,严禁个人私自向外界通报。
七、后期处置
7.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⑴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以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的秩序;
⑵保护事故现场被损坏的设备部件、碎片、残留物等及其位置;
⑶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
⑷对搜索到的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7.2事故现场洗刷消毒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事故现场洗刷消毒工作由企业安全员负责指挥义务消防队员完成。
7.3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
当抢险抢修队对泄漏设备、容器的火灾完全扑灭;附近设备或压力容器得到冷却降温,不会复燃;流散的危险化学,已筑堤收容移至安全处,即可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7.4事故危险的解除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由指挥部通知各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
八、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消防栓
消防沙
九、培训
9.1培训
9.1.1培训制度
①目的:
通过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的实施救援。
②范围:
所有部门的员工,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各专业应急队伍人员。
③职责
a、企管部和生产部安全员是事故应急预案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b、各相关部门、车间按要求配合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④培训内容
a、安全操作规程;
b、生产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
c、熟练使用各类防护器具、消防器材;
d、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e、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
f、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事故现场抢险抢救及事故的处理。
⑤培训的实施
a、各相关部门根据企业培训计划,安排好工作,派员参加;
b、培训由企业安全员负责;
c、各类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考试试卷由行政部保存。
9.1.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由各部门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考核一并进行,培训内容:
(1)企业制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2)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知识;
(3)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
(4)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5)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
9.1.3社会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对社区或周边人员响应知识由安全员负责,以发放宣传品形式,每二年进行一次,宣传知识内容:
(1)使用物质的危险特性;
(2)相邻单位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3)事故发生后的疏散方法。
十、奖惩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积极进行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处罚,性质严重,造成事故的加重处罚,直至移送司法机关。
十一、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安全生产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物质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险程度,而制订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8)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9)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0)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1)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2)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1.2维护和更新
每次综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编制组应根据演练的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11.3制定与解释
应急预案由应急预案编制组负责会同其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生产部安全员进行预案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本预案由应急预案编制组负责进行解释。
11.4应急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