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教学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教学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教学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
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
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
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
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5、4、3、2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
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
)
得数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还有别的方法吗?
(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
(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
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
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
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4.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
2.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10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人一组)
5.
原有又买来
一共有
7个
6个
()个
5个
8个
9根
8根
()根
先指导学生看图:
第一栏,一班有皮球7个,二班有皮球6个,一共有几个,算好以后填在()里.第二栏、第三栏,由学生叙述.
6.填未知加数.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比较简便?
五、游戏:
找朋友.
学生每人手拿一张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在音乐声中找朋友(得数相同为朋友).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教案示例二
课题: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8+6=7+6=
6+8=6+7=
9+6=8+7=
6+9=7+8=
2.口算:
6+5=7+4=7+6=
7+5=8+4=8+6=
8+5=9+4=9+6=
9+5=9+3=9+8=
8+3=9+2=9+7=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
(能)好!
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教学例1:
5+6=□5+8=□【演示课件5、4、3、2加几】
(1)老师板书:
5+6=□
师问:
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师说:
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
5+8怎样想?
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
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
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好!
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2.教学例2:
4+7=□3+9=□【演示课件5、4、3、2加几】
(1)板书:
4+7=□
这道题,你怎样想?
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2)板书:
3+9=□
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
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
(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
(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
(想大数加小数)对!
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师问:
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1)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4+8=3+8=
5+9=4+9=2+9=
你们想得很好,这6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
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
怎样想.
(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6+5=8+4=
3+8=5+6=4+8=
9+2=7+5=7+6=
2+9=5+7=6+7=
7+4=9+3=8+5=
4+7=3+9=5+8=
2.听算:
4+8=3+8=6+7=
2+9=5+7=8+9=
4+7=4+9=5+6=
3.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133+()=12
4+()=124+()=13
5+()=145+()=12
2+()=116+()=14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0-7=4+8=
13-3=5+9=10-9=
2+9=3+8=4+7=
4+9=3+9=5+8=
5.看图列式计算:
6.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典型例题
☆例1.3+8=9+2=()+()
分析:
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还有7+4、6+5、10+1
解:
答案不唯一.
如:
3+8=9+2=(5)+(6)
例2.()里最大能填几?
此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会逆向思维.如,先想,因为,要保证,()里的数只能填比5小的数,在比5小的数当中,4最大,所以()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从前往后数排第4,从后往前数排第9,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学?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已知条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还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从前数到小明处的4名同学,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学,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3和9两部分组成的,即.
还可以用题中的两个条件相加,因为4里面已经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还要减去1.即:
或
选题角度:
本例题主要考查9加几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条线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左边一条线和下边一条线的第一个数是2,第二个数应选较大的,否则右边一条线三个数的和将大于12.因此,左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则数字将重复选用),下边的第二个○里则填6或7,这样再选第三个数,使三个数相加得12.再将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这条线的三个数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动
游戏:
共同浇开智慧花
游戏目的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游戏准备
由5个花瓣组成的智慧花,每个花瓣上都有一个算式(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几的题目).如图:
游戏过程
1.教师把组成每朵花的5个花瓣分别发给5人小组,每人做一道题,做完之后陆续到前面贴花瓣.
2.哪组贴得又对又快,哪组获胜.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
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出现错题的小组表示没有浇开智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