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语文Word格式.docx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语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语文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
②
③
④
(2)如果甲、乙、丙、丁四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图中的②经纬度为28°
E,故选B。
(2)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从四幅图所跨经纬度范围比较得知,范围最大的是丁地,所以比例尺应最小,故选D。
3.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
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A、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C、D;
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C、B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是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4.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因卷入当地的部族纠纷而遇难;
船员们在他死后继续航行,于1522年9月回到欧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
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棋盘
陆地是中心,大海是陆地的边缘
地球是个球体
(2)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
向东北
向西北
向西南
向东南
(3)麦哲伦遇难的地点位于(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极地地区
(1)D
(2)B
(3)A
(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航行。
(3)根据题意可知,麦哲伦遇难的地点在菲律宾群岛,大约的纬度是0°
—30°
,为低纬度地区。
(1)D;
(2)B;
(3)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方向的判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难度不大,把握相关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5.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
,20°
W)
b(20°
N,60°
E)
d(0°
,20°
e(60°
S,60°
E)
(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
d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
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3)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
a、c两地
a、c、e三地
a、b、c三地
c、e两地
(1)A
(2)D
(3)D
(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表示。
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
W),b(20°
W),d(0°
E),e(60°
N,60°
E),A对,BCD错。
(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
读图可以看出:
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d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D对,ABC错。
(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N—23.5°
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66.5°
,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
—90°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c、e两地,D对,ABC错。
(1)A;
(2)D;
(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6.下图是小月在网上查到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几幅图,顺序已乱,请帮她正确排序(
①②③
②③①
③②①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天圆地方→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7.观察实验:
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四季变化
五带的形成
昼夜交替
影子长短的变化
(2)C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A不正确;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B正确;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C不正确;
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D不正确。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交替;
②时间差异;
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1)B;
(2)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对比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8.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知进入到图(a)中(
Ⅰ阶段
Ⅱ阶段
Ⅲ阶段
Ⅳ阶段
(2)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如图中Ⅳ所示),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
每个半球上的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
世界上的每个大洲都被海洋包围
地球表面大约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全球的50%
(3)读图(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C
(3)B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天圆地方说,再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后来的卫星照片。
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发现,但由于那时候没有更先进的设备,只能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而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B正确。
⑵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故C正确。
⑶读图(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先进入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后进入太平洋,又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故B正确。
(2)C;
(3)B。
【点评】
(1)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牢记即可。
(2)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9.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右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小红站在40°
W经线上,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E组成的经线圈,故A错误;
B.小刚站在0°
纬线上,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B正确;
C.小兰所在的地方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故C错误;
D.小明站在40°
N纬线上,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综合性较强。
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一艘邮轮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根据下图,回答小题。
(1)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东经130°
,北纬10°
东经150°
,南纬30°
西经130°
,南纬10°
,北纬30°
(2)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3)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正西方向
正东方向
西北方向
东南方向
(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
(3)A
(4)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
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
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
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130°
。
故A正确。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E组成的经线圈,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
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
读图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是130°
E,②地的经度是140°
E,③地的经度是160°
E,④地的经度是180°
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③地。
故C正确。
(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正西方向。
(4)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B正确。
(3)A;
(4)B。
(1)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1.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M点位N点的西北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我们通常以2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
以30°
、60°
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
~30°
为低纬度地区;
30°
~60°
为中纬度地区;
60°
~90°
为高纬度地区。
据图可知:
M点位于N点的东北方向;
M点位于温带,N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夜等长。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在经纬网上判别方向,又有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的知识,学生综合理解,在日常学习中多联系此类型题。
1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计算以下两题。
(1)R点的经度是(
20º
W
160º
E
110º
60º
E
(2)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几个小时(
3
5
2
1
(1)C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区时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读图可知,左边是西半球,右边的东半球。
因此可以判断,左图中左侧的经线是160°
E,右侧的经线是20°
W。
R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60°
和20°
W的中间,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R点的经度是110º
(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
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Y点在东五区,因此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3个小时。
(1)C;
(2)A。
(1)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及经度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13.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东行1000千米,再向南行1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00千米,则回到原点的(
)
正东
正西
西北
与原出发点重合
【答案】A
【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也叫子午线,都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都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始终相等。
根据题意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东行1000千米,再向南行1000千米。
根据经纬线的特点可知,向正南走的经线和向正北走的经线长度相等,向正东走的纬线比向正西走的纬线要长。
因此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东行1000千米,再向南行1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00千米,则回到原点的正东。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及经纬线的特点,难度解答,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14.(2019•齐齐哈尔)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北回归线
经线
赤道
180°
经线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以0°
纬线即赤道为界;
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故选:
【点评】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5.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周围的亚洲、欧洲、北美洲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
(2)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
(80°
N,120°
N,150E)
N,150°
S,60°
W)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部;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因为此时是暖季,并且有极昼现象。
故D正确。
(2)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
读图可知,图中是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
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
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80°
W)。
(1)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