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5068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docx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修改版

第一篇: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

21世纪初,发展以灵巧机械手、步行机器人、并联机床、可移动光学仪器平台、磁悬浮列车、汽车主动底盘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机电产品将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奋斗目标之一。

这类机电产品具有材料新颖、结构轻巧、机动性强、智能化高等特点,产生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控制中的非线性与时滞等复杂动力学问题。

这些问题将是21世纪初机械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近代机械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在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门把机构学、机械振动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学科——运动弹性体动力学正在形成,并在高速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

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一、机械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任何机械,在存在运动的同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机械动力学时研究机械在力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中产生的力,并从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机械的设计和改进的科学。

详细的机械动力学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六点:

(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机械振动的分析;以及机构的分析和综合等等。

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许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

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伯原理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作用在机械基础上周期变化的振颤力和振颤力矩。

对于刚性转子的平衡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对于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转子自身固有频率的挠性转子平衡问题,不论是理论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平面或空间机构中包含有往复运动和平面或空间一般运动的构件。

其质心沿一封闭曲线运动。

根据机构的不同结构,可以应用附加配重或附加构件等方法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振颤力但振颤力矩的全部平衡较难实现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构平衡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

这包括: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飞轮的应用和设计等。

(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已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一般是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而言,但随着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机械动力学已成为分析和综合高速机构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机械动力学的分类机械动力学的分析过程,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问题:

(1)动力学反问题:

已知机构的运动状态和阻力(力矩),求解应施加于原动构件上的平衡力(平衡力矩),以及各种运动副中的反力,也就是已知运动,求力。

(2)动力学正问题:

给定机器的输入力(力矩)和阻力的变化规律,求解机器的时间运动规律,也就是已知力,求运动。

以机器人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在机器人的分析中,首先要根据机器人手部应完成的工作,进行轨迹的规划,即给定机器人手部的运动路径以及路径上个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然后,通过求解动力学反问题,求出应施加于各主动关节的驱动力矩的变化规律。

动力学反问题时机器人控制设计的基础。

若已知各关节的驱动力矩,要求解手部的真实运动,则需要求解动力学正问题,它是机器人动态仿真的基础。

三、机械动力学在现代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从分析、仿真到设计和控制,机械动力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形成了许多的分支领域,如:

机床动力学、车辆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弹性机构动力学等

(1)机床动力学

对精密机床来说,加工精度时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而机床的震动则严重破坏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激振力,传动系统中的齿轮、滚动轴承等则是机床的内部振动源。

机床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为:

机床的动力源分析、机床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和振动分析,及机床的动态设计。

(2)车辆动力学

随着车辆的高速化,安全性和舒适性变得十分重要。

而出现了许多独有的动力学问题,例如:

带有锥度的车轮子铁轨上的振动会导致列车的蛇形运动,它会激发车辆的横向运动;高速列车在大区率弯道上的运动时涉及车辆安全的重大课题;为提高轿车的舒适性,最新的研究趋向时车架振动的主动控制,即根据每时刻的路面激励情况和运动状态,随时调整振动系统元件的参数,使其永远处于最佳的减震状态。

(3)转子动力学

汽轮机、发电机、电动机、离心机等旋转机械,转子时其工作的主体。

为了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容量,这类机械的转速日益提高。

抑制转子系统的振动时关键问题。

特别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由于振动造成的破坏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两台20万千万汽轮发电机组就曾因振动引起严重的短轴事件。

转子动力学研究转子及其支撑系统的振动及其对策。

它以早期的轴和轴系的振动研究为基础,但汽轮发电机组轴的工作转速超过了临界转速,而且包含着更复杂的多的振动现象,从而形成了机械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4)机器人动力学

20世纪60年代,机器人学诞生并迅速地发展起来,它是机构学、机械电子学、计算机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前沿学科。

各种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喷漆、搬运、焊接和装配等工业生产线上,各种特种机器人则应用于海洋探测、外空探测等领域。

机器人机构学成为机构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分支。

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速度,高速、柔性机器人已经出现。

机器人机构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平面机构,而且机器人的动力学必须考虑控制。

(5)弹性机构动力学

早期的机械研究当中认为只有机构与原动机和工作机连在一起时才有动力学问题,孤立的一个机构没有动力学问题。

刚体机构的平衡问题,就是一个机构的动力学问题。

二战以后,在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的动力学研究中先后涉及了构件的弹性。

在弹性机构中的分析中可以不涉及原动机特性,仍假定主动构件等速回转,也不考虑工作机负载,只研究在构件自身惯性力作用下的振动。

正是随着高速弹性机构的研究,才有了弹性机构动力学。

弹性机构是典型的多体动力学系统。

随着机构部件日趋轻柔、其弹性振动与刚体运动相耦合,致使数学模型成为具有时变系数、复杂非线性项的高维微分方程组微分代数方程组,这给弹性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前,对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的KED法已比较成熟。

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涉及动力稳定性、主共振、分数共振、主参激共振、内共振等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由于高维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难度,这些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最简单的四连杆曲柄连杆机构,对具有共性的弹性多杆或组合机构动力学的研究还很少。

与弹性连杆机构相比,弹性凸轮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进展逊色许多。

在多数研究中,将从动件简化为线性时不变系统,讨论其动响应及其优化问题。

近期,一些研究开始涉及到动力稳定性、参激振动等问题。

由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未能足够地渗入到该领域,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显不足,理论成果与工程要求仍有相当距离。

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弹性机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

研究的典型问题是:

引入模态控制等结构控制中的方法,采用压电陶瓷片为驱动器,对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弹性振动进行主动控制。

这些研究尚在实验室阶段,到实际工程应用尚有距离。

(6)微机电系统动力学

近年来,微机电系统(简称MEMS:

MicroEectro-MechanicaSystem)正走出实验室,成为21世纪初的新兴产业。

仅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看,MEMS技术将用于各种微型武器系统,形成具有新的竞争力的“智能军火”。

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研制用于军事目的的微型航空器、重量在1kg级、甚至0.1kg级的纳米卫星等。

而它们的实现必须借助各种微发动机、微惯导仪器、微传感器、微执行机构。

与传统机械和结构相比,MEMS的研制过程更具有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特征。

目前,对MEMS的设计多还在器件水平。

除了少数二维器件的设计外,多数设计借助于ANSYS等商品化软件进行试凑;除了一些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外,多数设计尚属于结构静强度机构运动学范畴。

可以预见,随着MEMS的实用化,其动力学问题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例如,微发动机中的运动部件、微惯导仪器必须从动力学角度去进行分析和设计。

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机床、车辆、转子和机器人的动力学,其重点在于这类机械的个性问题。

而各类机械中都包含着机构,各类机械又都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组成的系统。

因此,机构动力学和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各种机械在动力学方面的共性问题。

四、机械动力学的未来展望

近代机械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在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门把机构学、机械振动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学科——运动弹性体动力学正在形成,并在高速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

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1.胡海岩.先进机械系统的若干动力学与控制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振动工程研究.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1-9.2.沈志云.关于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的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1998,183.张策,陈树勋.论弹性连杆机构的低阶谐振现象.机械工程学报,19864.王玉新.弹性连杆机构低阶谐振响应不完全同步机理研究.机械工程报,1996,32(4):

11-16.5.李俊宝,张景绘,任勇生,张令弥.振动工程中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力学进展,1999,29

(2):

165-177.6.顾仲权,马扣根,陈卫东.振动主动控制,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7.XX百科

第二篇: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系统及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系统及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41131023崔旭

现代机械设计已从原来发展较成熟的、为实现某种功能的运动学设计,逐渐转向了以改善和提高机器运动和动力特性为主要目的的动力学综合。

机构动力平衡、弹性激斗动力学、含间隙机构动力学等,已成为现代机械动力学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和新分支,在近一二十年有了长足发展。

国际上对此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国学者在这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在机构动平衡理论及方法,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综合和含间隙机构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的来说,机械动力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机械动力学是机械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机械中各构件的质量与机械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是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基础。

以下针对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一、机械动力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

许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

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

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伯原理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作用在机械基础上周期变化的振颤力和振颤力矩。

对于刚性转子的平衡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对于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转子自身固有频率的挠性转子平衡问题,不论是理论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平面或空间机构中包含有往复运动和平面或空间一般运动的构件。

其质心沿一封闭曲线运动。

根据机构的不同结构,可以应用附加配重或附加构件等方法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振颤力。

但振颤力矩的全部平衡较难实现。

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构平衡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

这包括: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飞轮的应用和设计等。

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已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一般是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而言,但随着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机械动力学已成为分析和综合高速机构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机械动力学在机械系统和生活中的应用1.分子机械动力学的研究

作为纳米科技的一个分支,分子机械和分子器件的研究工作受到普遍关注。

如何针对纳机电系统(NEMS)器件建立科学适用的力学模型,成为解决纳米尺度动力学问题的瓶颈。

分子机械是极其重要的一类NEMS器件.分为天然的与人工的两类。

人工分子机械是通过对原子的人为操纵,合成、制造出具有能量转化机制或运动传递机制的纳米级的生物机械装置。

由于分子机械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噪、原料易得、承载能力大、速度高等特点,加之具有纳米尺度,故在国防、航天、航空、医学、电子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分子机械,如分子马达、分子齿轮、分子轴承等。

但在分子机械实现其工程化与规模化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研究水平的制约,使分子机械的研究工作受到了进一步得制约。

分子机械动力学研究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力学模型。

目前,分子机械动力学采用的力学模型有两类,第一类是建立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以及波函数理论基础上的离散原子作用模型。

在该模型中,依据分子机械的初始构象,将分子机械系统离散为大量相互作用的原子,每个原子拥有质量,所处的位置用几何点表示。

通过引入键长伸缩能,键角弯曲能,键的二面角扭转能,以及非键作用能等,形成机械的势能面,使系统总势能最小的构象即为分子机械的稳定构象。

采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等方法,对分子机械的动态构象与运动规律进行计算。

从理论上讲,该模型可以获得分子机械每个时刻精确的动力学性能,但计算T作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当原子数目较大时,其计算工作量是无法承受的。

第二类模型为连续介质力学模型。

该模型将分子机械视为桁架结构,原子为桁架的节点,化学键为连接节点的杆件,然后采用结构力学中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动力学分析。

该模型虽然克服了第一类模型计算量庞大的缺陷,但无法描述各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故没有考虑分子机械的光、电驱动效应和量子力学特性.所以在此模型上难以对分子机械实施运动控制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结构力学中的能量函数以及机构学中的运动副等理论结合,建立分子机械动力学分析的体铰群模型。

在该模型中,将分子机械中的驱动光子、电子、离子等直接作用的原子以及直接构成运动副的原子称为体,联接体的力场称为铰,具有确切构象的体铰组合称为群。

将群视为相对运动与形变运动相结合的杆件.用群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反应分子的机械运动,而群的形变运动反映分子构象的变化,借助坐标凝聚对群进行低维描述。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来自于一般力学中的子结构理论和模态综合技术。

2.往复机械的动力学分析及减振的研究

机械产生振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本身工作时力和力矩的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另一种是由于外力或力矩作用于机架上而引起机械的振动。

下面只研究机械本身由于力和力矩的不平衡而引起的振动问题。

往复机械包含有大质量的活塞、联杆等组成的曲柄-活塞机构,这些大质量构件在高速周期性运动时产生的不平衡力和气缸内的燃气压力或蒸气压力的周期性变化构成了机器本身和基础的振动。

这样产生的振动通过机架传给基础。

此振动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克服不平衡力这一因素,便可减小振动。

然而由曲柄轴的转动力矩使机架产生的反力而引起的振动将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动力学分析,将产生新的减小振动的思路,即想法将往复机械工作时产生的惯性力和力矩的不平衡性,尽量在发动机内部加以平衡解决,使其不传给机架。

以往解决平衡的办法是在曲柄轴中心线另一侧加上适当配重即可平衡,对多缸发动机虽然也可按同样办法来处理,但比较麻烦,且发动机结构笨大。

由曲柄-活塞动力学分析可知,若作用于往复机械的力之总和等于零(静平衡条件)和上述作用力对任意点的力矩之总和等于零(动平衡条件),则作用于往复机械的力和力矩就完全平衡。

从理论分析上是可行的,在实际应用上也是可以实现的,即对于多缸发动机的平衡,只要合理安排曲柄角位置和适当选择曲柄、连杆、活塞构件的质量,则可完全满足关于转动质量的两个平衡条件,因而可达到减小整机振动的目的。

3.机械系统的碰撞振动与控制的研究

机械系统内部或边界间隙引起的碰撞振动是机械动力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该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有:

(1)碰撞振动的间断和连续分析,包括稳定性分析、奇异性问题、擦边诱发分叉、非线性模态等研究;

(2)碰撞振动控制,特别是不连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混沌碰撞振动;(3)碰撞振动分析的数值方法;(4)碰撞振动实验研究。

在稳态运行环境下,机械系统内部或边界上的间隙通常使系统产生碰撞振动,即零部件间或零部件与边界间的往复碰撞。

这会造成有害的动应力、表面磨损和高频噪声,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当代高技术的机电系统中,碰撞振动有时会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例如:

(1)在由机器人完成的柔顺插入装配中,为避免轴、孔对中误差而引起卡阻,需要同时控制操作器的位置和它与环境间的作用力。

这类柔顺操作器的关键部分由弹性元件、应变测量模块及力反馈电路组成,通过控制弹性元件的变形,产生对负载变化非常敏感的控制力。

操作器研制的难点之一是,传动误差扰动经过间隙环节后成为极复杂的运动,对高灵敏度操作器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

(2)大型航天器中许多大柔性结构(如空间站的天线、太阳能电池帆板)需要在太空轨道装配或自动展开,为此,在关节(或套筒)中留有一定间隙。

虽然这些间隙与结构尺寸相比很小,但因关节数目很多而使整个结构呈明显的松动,其振动特性变得非常复杂。

另外,这类结构往往还受主动控制,间隙显著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因此,深入研究间隙引起的碰撞振动,才能在高技术机电系统的设计阶段把握其动力学特性,避免后继阶段的大挫折。

由于碰撞振动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对它的研究既有理论难度又有重要工程实际意义,得到普遍关注。

4.流体动力学在流体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空气、水、油等易于流动的物质被统称为流体。

在力的作用下,流体的流动可引起能量的传递、转换和物质的传送。

利用流体进行力的传递、进行功和能的转换的机械,被称为流体机械。

流体力学就是一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研究的范围涉及到风扇的设计,发动机内气体的流动以及车辆外形的减阻设计,水利机械的工作原理,输油管道的铺设,供水系统的设计,乃至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内动力系统和外形的设计等。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就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动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学科。

CFD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与方法,利用具有超强数值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编制计算机运行程序,数值求解满足不同种类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规律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三大守恒规律,及附加的各种模型方程所组成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得到确定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解。

CFD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为现代科学中许多复杂流动与传热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展望

近代机械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在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门把机构学、机械振动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学科——运动弹性体动力学正在形成,并在高速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

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四、小结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加快了人类前进的步伐。

作为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五大要素之一的机械,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使得机械产品不得不向完全科学化发展,向最优发展。

因此机械动力学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由于机器速度的提高,一方面使得惯性作用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振动、噪声等问题严重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令一方面,由于高速度以及轻化型的要求,机构杆件的弹性变形已不可避免,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理想机械的运动和动力特性。

另外,随着机器运转速度和载荷的增加,机构中运动副间隙、制造和加工误差、摩擦、磨损等因素对机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以上问题说明,要满足现代机械的要求,提高机器的动态性能和工作质量,关键是要解决好机械动力学的问题。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机械学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这在日常对机械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已达到共识,所以应该从实现某种功能的运动学设计,逐渐向以改善和提高机器运动和运动特性为主要目的的动力学综合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机械动力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归纳,慢慢向新领域发展,这才能真正让动力学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造福人类。

第三篇:

机械行业发展

一、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投资高峰期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

2002年我国全面启动100个示范城镇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面广、时间跨度长的长期发展战略,2004年、2005年仍将是建设高峰期。

另外,未来几年中国建筑业尽管会受信贷紧缩的影响,但总体仍是处于健康、稳步的发展阶段。

今明两年仍将是国家其他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高峰期。

投资1500多亿元的南水北调(2002年底-2010年)、5260亿元的西电东送(2001年-2010年)、260亿元的青藏铁路(2001年-2007年)等重大项目都将在2004年、2005年进入建设高峰期,另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及世博场馆建设都将有力拉动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

二、能源、原材料紧缺,矿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