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50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3 湖泊学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33湖泊学案

专题湖泊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湖泊概念

1.湖泊:

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2.湖盆:

指蓄纳湖水的地表洼地。

湖盆是湖泊形成的基础,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湖盆成因。

根据湖盆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湖盆概括为以下几类:

由地壳的构造运动(如断裂和褶皱等)形成的构造湖盆;因冰川的进退消长或冰体断裂和冰面受热不匀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喷发后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喷发使物质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冲淤或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风力吹蚀形成的风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陨石撞击地面形成的陨石湖盆等。

二、湖泊的类型

1.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九类:

  构造湖:

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等。

(再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构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即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

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

  火山口湖:

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长白山天池深达373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

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岩溶湖:

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

威宁城郊建有观海楼,登楼眺望,只见湖中碧波万顷,秀色迷人;湖心岛上翠阁玲珑,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园之称。

  冰川湖:

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

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称瑶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北美五大湖、芬兰、瑞典的许多湖泊等。

  风成湖:

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

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它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

  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成湖。

如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湖群(云梦泽一带)、太湖等。

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不畅,潴水成湖。

如苏鲁边境的南四湖等。

三是河流截湾取直后废弃的河段形成牛轭湖。

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海成湖:

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

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潟湖:

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

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2.按盐度分类

 

特征

举例

主要分布区

淡水湖

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

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

咸水湖

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

因蒸发盛,盐度较大。

青海湖、纳木错、

里海、死海等

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

三、湖泊的特征

1.主要特征要素

径流量、补给方式、水位、冰期、含沙量透明度、矿化度、盐度、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影响因素:

湖水补给、气候、地形、河流。

2.湖泊的水位

湖泊水位按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於湖水的补给。

降水补给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

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非洲维多利亚湖因湖陆风作用,多年平均水位日间高於夜间9.9厘米。

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

中国太湖在持续犟劲的东北风作用下引起的增减水,在同一时段中,能使迎风岸水位上升1.1米,背风岸水位下降0.75米。

此外,由於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

3.湖盆特征:

形成(内外力)、大小、坡度。

四、湖泊的效益或价值

生态效益:

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经济效益:

提供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发展旅游、科考价值。

五、湖泊对气候的影响

1.由于湖泊(包括水库)水体存在而造成的一种局地气候。

其特征以湖泊范围大者显著。

主要特征如下:

①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较周围陆地缓和,冬暖夏凉,夜暖昼凉。

②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昼雨。

由于湖面在白天与夏季的最高温度低,空气对流弱,因此年总降水量偏小。

③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

2.湖泊的影响可波及附近一定距离的陆地,使之具有湖泊气候的某些特征。

六、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①咸水湖:

自然:

①降水少,蒸发旺盛;②全球变暖,加剧蒸发;

人为:

①过度的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小②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措施:

①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

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淡水湖:

七、四类湖泊的成因实例分析

1.成因与特征

举 例

成因

特 征

贝加尔湖、青海湖

构造湖

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

五大连池、镜泊湖

堰塞湖

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

长白山天池

火口湖

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

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

冰川湖

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2.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

(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①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

②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①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

③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

(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①冬温高:

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夏凉爽:

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

(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高考例析】(2018·课标卷I)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1.C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2.A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3.B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

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

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

故正确选项为B。

【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

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8·黑龙江省仿真模拟

(一))下图为某湖泊沿岸某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图例中数字代表沉积颗粒物大小,沙砾岩、砂岩、泥岩,颗粒物逐渐减小)。

据图完成1~2题。

1.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则其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泥岩区,②一砂岩区,③一沙砾岩区

B.①一沙砾岩区,②一砂岩区,③一泥岩区

C.①一泥岩区,②一沙砾岩区,③一砂岩区

D.①一砂岩区,②一泥岩区,③一沙砾岩区

2.引起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速快B.洋流的流动速度快

C.湖泊沿岸坡度大D.河流含沙量大

1.B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结合图例,则①区颗粒大,距湖岸最近,是沙砾岩区。

②颗粒较小,居中,是砂岩区。

③颗粒最小,距湖岸最远,是泥岩区,B对。

A、C、D错。

2.D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泥沙不断堆积,使沿岸附近的湖水变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浅湖水,D对。

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错。

洋流分布在海洋中,与湖泊沿岸无关,B错。

湖泊沿岸坡度大,泥沙沉积对湖泊沿岸地貌影响小,D错。

湖泊沉积物与树轮均是研究古气候的良好载体,湖泊沉积物粒度为较成熟的古环境指标。

据伍登-温特华斯方法沉积物粒度分为黏土(<4µm),细粉砂(4-16µm),中粉砂(16-32µm),粗粉砂(32--63µm)和砂(>63µm)。

某考察队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内陆湖乌伦古湖(47°N,87°N)完整的沉积岩芯,按沉积物粒度从小到大分为C1--C4四个组分进行分析。

(2018·广东省广州市第三次调研)下图示意该湖1810年--1970年沉积物粒度组分变化与区域树轮记录变化对比图。

据材料回答3~5题。

3.乌伦古湖的湖泊沉积物以黏土和粉砂为主,可以推断形成其沉积物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B.冰川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壳沉积

4.造成组分C2(7--25µm)含量增多原因相同的年份是()

A.1830年和1910年B.1910年和1944年

C.1830年和1944年D.1910年和1970年

5.根据1944年组分C2含量特征,可以推测其形成原因是()

A.冬季降雪量偏多B.夏季融雪入湖水量偏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