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赏析和影评Word文件下载.docx
《文艺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赏析和影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赏析和影评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镜头跟随一个名叫Lee(卡西阿弗莱克)的男人,叙述了哥哥因病去世,Lee不得不照顾失去父亲的侄子Patrick的故事。
影片以一串平实的生活镜头剪接开场,我们看到这个名叫Lee的普通中年男人,做着最普通的蓝领工人工作:
修马桶、修水管、铲雪。
他似乎没有家庭,收工之后就前往酒吧喝闷酒,沉默寡言却一点就着,怒火仿佛扣动扳机,瞬间出膛而出,直冲面门。
一个孤独、寡言、易怒,同时又有些失败的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简单镜头,便呈现在每个观众面前。
一通电话打破了他无聊甚至有些颓废的生活轨迹,医院的人通知他,他的亲生哥哥Joe因心脏病去世,Lee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前往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
出人意料的是,并没有生离死别的悲伤,也没有失去亲人的落泪。
沉默是Lee唯一的表态,即使走进停尸间,看到已经冰凉的哥哥的遗体。
随后Joe16岁的儿子Patrick出现,同样的冷静、寡言,在停尸间停留的时间,甚至比Lee还要短。
“好的,推回去吧”,同样的镜头角度,更短的时长,如同一段可有可无的空镜头,这便是父子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也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最大特点,导演KennethLonergan将剧本中最悲痛的情节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就如同片中角色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埋入心底,只在独处的时候才重新拾起,默默舔舐伤口。
随后故事的走向依旧平缓,根据Joe的遗嘱,Lee莫名其妙的成为了Patrick的法定监护人,要照顾他到18岁成人。
这本是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举目无亲的Patrick似乎只有叔叔可以依靠。
但Lee犹豫了,他坐在政府的办公室浑身颤抖,之后的一段闪回戏交代了他如此的原因,也交代了他如今失败的生活的根本原因。
他曾经也有妻子(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戏份不多,但米歇尔却用寥寥几个镜头就证明,她是她这个年龄阶段,最好的女演员之一)和三个可爱的孩子。
一家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虽然生活拮据,但也自给自足。
但一场大火吞噬了两个未入青春期的女儿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也吞噬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从商店买酒归来的Lee看着变成一团熊熊火球的家,呆滞的不知所措,耳边响着的,是自己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
这是一个多么悲伤地故事,随后两人离婚,妻子再嫁,而Lee离开海边的曼彻斯特,来到了波士顿,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只不过这一次,他独自一人。
而当观众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故事时,影片已经行进60分钟,导演用细碎的生活片段拼贴起一个沉默寡言、墨守成规、又极易爆发的人物形象。
再用一个简短的闪回交代这种性格的成因,这样克制的材料编排,需要极大地勇气,和对自己编剧技巧极大的信心。
好在,KennethLonergan有这个能力。
KennethLonergan将故事中最悲痛的情节,和最戏谑的笑点紧紧的编排到在一起,观众还没有从上一秒的沉重中走过来,便被下一个镜头猝不及防的逗得大笑。
在观众的情绪控制上,KennethLonergan已经趋于完美。
这也说明,导演所想讲的并不是一个失败、悲痛的男人的故事。
丧女离异、背井离乡已是往事,如何找回希望才是当下。
于是Patrick出现了,这个曾经和Lee,Joe一起出海钓鱼的胖小子如今长成了16岁的英俊少年,但他绝不是以前的乖宝宝。
组乐队,交女友,同时交好几个女友,都是他的日常生活。
一个青春题材的副线剧情让影片平添活力,也让Lee的生活渐渐的找回失去的色彩。
然而如果影片以这样一个结尾结束,似乎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那些“救赎”题材的电影并无二样。
影片最后,Patrick没有离开曼彻斯特,在Lee的安排下到了爸爸的朋友家寄住;
Lee经历了与妻子的重逢,也没能走出过去的创伤,他返回波士顿,重新回到了自己以前日复一日的生活。
但是,他们之间的这一段的经历却让影片更加贴近现实,一段经历改变一个人的桥段只会在电影及小说中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可能的只是轻微的改变一下航向,但却依然朝着以前的目的地前行。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关于生活与痛苦的电影,这两者并不矛盾,也并不冲突,在大多数时候,他们是共存的。
片中角色或多或少都曾经挣扎于痛苦的泥潭之中,他们有的深陷,有的逃离,但一样的是,都带着一身泥泞,继续前行。
影片冷感的色调贯穿始终,从惨白的雪景,到雾蒙蒙的口中呼气,都将海边曼彻斯特的冷冽展露无遗,与影片故事的气质不谋而合。
而在某些闪回片段中,又有着洒满阳光的的金灿波澜,预示着曾经美好的生活。
卡西阿弗莱克奉献了可能是从影以来最好的演出之一(和《神枪手之死》中的表演相媲美),这个长相中就带着一丝懦弱与失败的男人和自己的哥哥本阿弗莱克截然不同。
而在本阿弗莱克穿上蝙蝠衣,却因为面瘫一般的演技饱受诟病的时候,卡西阿弗莱克却持续在小成本文艺片中磨练自己,逐渐积蓄能量,《海边的曼彻斯特》可能就是他爆发的时刻。
在片中,他没有太多肢体动作,仅靠一张脸就将Lee的悲痛与愤怒演绎的淋漓尽致。
《海边的曼彻斯特》成就了他,同时,没有他,这部电影就根本立不起来。
137分钟的时长对于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剧本来说略长,但导演强大的编剧技巧和精准的节奏掌控让着两个多小时丝毫不显冗长,甚至有些意犹未尽,散场之后回味十足。
痛苦必将永存,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如那个冰封严寒的海边曼彻斯特,也会有短暂的春天。
篇二李在各个房子之间穿梭,修水管、通马桶、扫除门廊的积雪,有人觉得他可爱,有人嫌弃他笨拙,有人认为他粗鲁。
他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对一切似乎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他孤独的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个行尸走肉,经常在沉默不语和突然暴怒之间切换。
人们只知道李是个落魄的维修工,没人在乎它的身世。
或多或少,我们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做着一份薪水低廉的重复性工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内心,通常觉得他们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海边的曼彻斯特》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
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李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
这个变故直接把李扔回了过去故乡以及从前他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
这成为了一次很有趣的转折,让李的身份具备了背景。
他开始显露身世,换句话说,塑造他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
李原本有着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两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
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
妻子离他而去。
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
对于灾难给一个人造成的创伤有很多种写法,《海边的曼彻斯特》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它把最煽情的部分小心翼翼地折叠、隐藏,近乎舍弃,不得已时才泄露一点点,它只交代了前因,再交代了后果,中途那些痛彻心扉的过程,在整部电影中都被故意省略和剔除了,这种故意留白的叙述方式正暗合着主人公自己的心境他同样故意忘记那一段。
但越是如此避而不提,人们越能自己脑补出那些难以描摹的痛苦。
省略和留白成就了这部电影。
它用克制的方式写出了原本就难以言传的绝望。
李的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觉得一切索然无味。
时间是药物,有时,可以治愈一些什么,但有时会让人沉溺于药物本身。
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
当你在时间的河流中逆流而动,逃避的一切都会轰然而至。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设置的那场返乡之旅就是一场回游。
它强迫着关闭世界的李重新与世界接壤,把流亡的自己镶嵌回那块老旧的版图上。
那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治愈。
某种程度上说,那像是一场没人知道结果的,突然降临的休克疗法,让李重回逃避的环境,见到不想见到人,要么崩溃,要么重生。
这故事中在现实和过去之间交织。
曾经,李和哥哥,还有自己的小侄子开船出海,一切都那么美妙。
如今,所有事都已经更改。
青春期的侄子,周旋于几个女友和自己少年心气的生活里,而他自己成为了遗嘱中的监护人。
他想摆脱这个角色,但又不忍太过决绝。
无意中,这成为了一种角色扮演和心理治疗。
李重新开始部分扮演起父亲的角色,他是他中途而非的角色,而侄子开始重新拥有了变调的父爱。
当然,李是在拒绝、恐慌之后,慢慢地试探与接纳。
其实,最能治愈孤独和疏离的就是日常的琐碎,在很多绝望的时刻,人间烟火是救命的绳索。
有些伤痛确实很难彻底消弭,只能封存。
即便李已经稳定了很多,当他的前妻和他在街头偶遇,两人提及过往,还没说什么,两人就都已经失控。
但这次回乡之旅,开始融化了一些东西。
李想办法处理遗嘱里的麻烦,想办法重新适应人际关系,他已经被自我钝化了,现在开始重新练习一种人类原本应该具备的交际反应。
你看着他在躲闪游移和不知所措之后慢慢回魂,想卖掉那几支无用的猎枪,给侄子心心念念的船换一个新马达,看着他为了让侄子和女友有私密的一小时,他和女孩的母亲坐在客厅里努力聊天……
最终,李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面对未来,一种与熟悉的世界相切的距离,既不像以往那样远离也未能真正融入。
这故事有着冰冷和灰霾,绝望和沮丧,它告诉人们这世上有些痛楚终究无法痊愈,但至少,他的生活中已经透进了些许光亮。
篇三从某种意义上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反鸡汤电影。
影片中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的对白平淡简洁,舒缓的配乐中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中没有救赎,也没有解脱,但这种遗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为这才是人生啊。
和很多人预想的一样,2017年奥斯卡的重量级奖项呈三足鼎立之势。
最佳影片给了《月光男孩》;
影帝为《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卡西阿弗莱克;
影后为《爱乐之城》女主艾玛斯通。
其中影帝卡西阿弗莱克可谓风光无两,包括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在内各大奖项的影帝拿到手软,和去年烂片无数的哥哥本阿弗莱克形成强烈反差。
和另外两部获奖作品相比,《海边的曼彻斯特》稍显低调,但不平庸。
影片凭借细腻的表演和情感共鸣,在这个过于政治化的电影评选时代犹如一股清泉,以不圆满的结局诠释了人性的纠结和生活的遗憾。
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了本片的主题: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
《海边的曼彻斯特》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男主经历哥哥去世的现实线,另一条是男主触景生情进入的回忆线。
表面上是讲述水管工李(卡西阿弗莱克饰)与侄子(卢卡斯赫奇斯饰)之间的叔侄情,实际上随着回忆的展开,揭示了李在曼彻斯特小镇经历的悲惨过去因他的过失导致三个孩子死于火灾,妻子(米歇尔威廉姆斯饰)也因此与他离婚。
关于亲情,卡西阿弗莱克在现实中也有叔叔的身份,他和哥哥大本都已结婚,各自都有孩子,但为了带入感情去表演,卡西在片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酝酿感情。
而我更想说的是影片的女主,饰演前妻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她凭借在本片中的表演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拍摄时,米歇尔由于档期原因不能常驻剧组,只在有戏份的时候赶回片场,但她每次都能马上进入角色,我觉得这可能和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有媒体曾如此评价米歇尔:
“她曾是《断背山》里的沮丧妻子,也曾是好莱坞最悲伤的女人,她一直是狗仔们最关注的对象,更是一位渴望真爱的单身母亲。
2016年6月,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希斯莱杰因拍摄李安的电影《断背山》相识,虽然影片中两人饰演的夫妻因丈夫的性取向而磕磕绊绊,但现实中的米歇尔和希斯莱杰很快擦出爱火。
据《断背山》的另一名男主演杰克吉伦哈尔透露,在片场排练时,米歇尔和莱杰常常眉来眼去,浓情蜜意藏都藏不住。
2016年,米歇尔怀孕了,她挺着大肚跟着莱杰迁居布鲁克林。
当时的米歇尔说:
“在那里我们的生活非常非常甜蜜,我最希望就是能够保持这种甜蜜。
”2016年底,米歇尔生下女儿玛蒂尔达。
次年3月,米歇尔和莱杰凭《断背山》双双获得奥斯卡提名,两人一起盛装走上红毯,手挽着手,满面春风。
2016年,就在希斯莱杰离世的4个半月前,米歇尔与他分手了。
知情人说,分手原因是莱杰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到了米歇尔无法忍受的地步。
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不久后莱杰就与她天人永隔了。
希斯莱杰的英年早逝,对影迷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对于米歇尔就是天翻地覆。
有朋友说:
“那是她生命中一个极度黑暗的时期。
她是个浪漫而感性的人,她总是认为自己对未能帮助莱杰负有部分责任,这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而希斯莱杰生前的一些朋友也认为,米歇尔是造成莱杰死亡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
“在希斯莱杰生命的最后时期,他的情绪接近崩溃,因为米歇尔在和他分手之后带走了女儿玛蒂尔达,这实在让他感到撕心裂肺。
自责加上怀念,让米歇尔无法走出希斯莱杰的阴影。
她说,希斯莱杰走后,她觉得自己如同把伤口暴露在空气里听之任之的行尸走肉。
但作为一名单身母亲,米歇尔没有让希斯莱杰的形象在女儿的成长中缺席。
在她位于布鲁克林的家中,依然摆放着希斯莱杰的照片,莱杰送给女儿的毛绒玩具也完好无损,就连米歇尔那一头标志性的精灵短发也是为莱杰而留的。
她说:
“我为了那个喜欢短发的男人剪了这个头发,我现在留着它,就是为了表示对那个人的怀念。
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我们也能注意到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的三个相框。
导演自始至终也未给这三张相片一个正面镜头,但每名观众都可以在欲言又止的镜头中猜出相片的真正内容:
李死去的三个孩子。
影片最后,侄子帕特里克在看到叔叔房间内的三个相框,终于理解叔叔为什么无法继续在小镇生活,决定尊重叔叔的选择。
失去亲人的痛苦往往并不在一瞬间爆发,而是在亲人离开后的日常生活中,每当看到熟悉的景物,感受到熟悉的气息,都会睹物思人,回想起亲人陪伴的日子,突然地心如刀绞。
影片中李失去孩子时,侄子得知父亲的死讯时,都没有失声痛哭,或者默默流泪,但导演运用大量白描去铺陈情绪,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真实痛苦,这种无处发泄的痛苦比大哭一场更显压抑,也更加折磨。
侄子在父亲死后一直没有哭,直到他见到父亲在停尸柜中被冰冻的尸体,又见到冰箱里的冻鸡肉,突然崩溃痛哭,压抑的情绪才宣泄出来。
而失去孩子的李,早已将自己活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甚至失去了哭的权利,他在不顺心时只能用暴力行为自残,或者在酒吧滋事斗殴。
如果说《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米歇尔饰演的妻子兰迪在失去三个孩子后选择重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那现实中的米歇尔则更像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丈夫。
治愈伤痛的良药只有时间和新欢,米歇尔也曾尝试用恋爱把自己从回忆中拯救出来。
她先后和《云端情人》导演斯派克琼斯、《简爱》导演凯瑞福永、演员杰森席格尔等人产生恋情,但全都没能走到最后,其中不乏因对方无法接受女儿玛蒂尔达导致的分手。
如今的米歇尔似乎已经适应了单亲妈妈的生活,独自一人将女儿养大,有媒体拍到女儿玛蒂尔达的照片,发现其长相已经与希斯莱杰有几分相似。
有媒体评论,《海边的曼彻斯特》不谈理想也不商业,是一部讨论人生遗憾的严肃艺术。
它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讲述了一个个人的悲剧和大部分失意者的真实状态他们跌倒后并没有再爬起来,遗憾大约占了他们人生的一半长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反鸡汤电影。
[文艺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情赏析和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