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4554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文档格式.docx

在背后议论别人。

一、故事导入。

讲述清朝雍正年间真实故事,“六天仁又巷”,主要讲的两家邻居砌墙互谅互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

(幻灯片出示挂图)由此引出本课主题:

尊重与理解。

二、新课传授。

1.出示挂图(关于尊重方面的)。

(1)和邻居见面主动热情打招呼。

(2)不在背后议论别……

2.建议学生根据生活中实例来编排小品,从而更理解“尊重”含义。

3.出示有关理解方面的挂图。

(1)让同学评价一下图中两位小朋友在理解方面做得怎么样?

(2)那么你能结合身边实例,谈谈你为邻居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

第二课时

一、观察p8图例,想一想以下几种小朋友做法对吗?

为什么?

1.说一说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行吗?

(也可由教师事先布置,让几名同学把p8图例演出来,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思考一会,看一看谁能当一下小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呢?

(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当邻居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会时应该彼此谅解.谦让.和睦相处。

3.谈一谈今后你和邻里之间怎样和睦相处?

二、实践活动

老师把大家环境相似的学生编排在一组,请同学们回去自己制定一份文明公约,下次课大家互说互评,看哪组制定的公约最好。

3.共建邻里好环境

1.知道邻里相处有时会需要彼此的帮助。

2.愿意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的伸出援助之手。

3.爱护居住地的周边环境,与邻居共同努力,创建文明的居住环境。

录音机

向家长了解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录音故事《远亲不如近邻》,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

热心帮助别人,不仅可以使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

请你给同学们讲一讲你家与邻居之间帮助的事吧。

【篇二: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西南中心校

张腾安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1.深深的关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亲情的回顾,加深学生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受能力。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家庭的亲情,懂得感激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课前让孩子收集表现长辈对自己的关爱的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养育和关爱,亲人对我们的爱表现在时时处处。

这节课,让我们一同去体会和回忆亲人对我们的爱。

二、呼唤中的爱

1.亲人一声声的呼唤,都渗透着浓浓的情,仔细观察p2的图,看看亲人在呼唤中是如何关爱孩子的。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请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归纳:

亲人时时处处都在关爱

着我们

图1:

带孩子游玩,还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这是父母感情的真实流露,表现父母对孩子随时随地的关爱。

图2:

孩子从外面回来,奶奶在旁边夸奖他“好孩子”,表现了奶奶对孩子的爱,引导孩子平时要注意卫生,保护字节身体。

图3:

川外狂风大作,母亲拿着一件衣服递给孩子,亲切地用昵

称呼唤她。

2.说一说,平时你的亲人是如何呼唤你的,全班交流。

3.在特殊情况下,亲人又是如何呼唤我们的呢?

(1)出示p3页的图,说说亲人是如何呼唤你的?

(2)全班交流。

小结:

在生病时,在犯错时,亲人更是以不同的方式深深地爱着我们。

4.阅读《呼唤中的深情》进一步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

5.说一说从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亲人对你的哪些爱?

6.总结。

亲人对我们的爱无穷无尽,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听歌曲《妈妈的眼睛》,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难忘的爱

1.观察p4页的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请代表发言,引导归纳:

雨中亲人会遇到哪些困难?

深夜孩子生病了,亲人的心情怎样?

.

3.小结:

你们心中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亲人关心和疼爱自己的事情,快说一说吧!

4.组织学生发言,全班倾听,注意点评,让其他学生说说听了别人的事有哪些想法。

5.演一演,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在平时亲人是如何关爱自己的,自己又是如何感激亲人的。

6.指名小组表演,点评,并请其他小组的成员说一说,看了表演后想说什么。

7.阅读诗《妈妈的爱》,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

说一说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感情升华:

亲人是如此的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表达对亲人的爱,以不同的方式感谢亲人对我们的爱。

1.制作亲情卡;

2.写信;

3.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

板书设计:

1.深深的爱

2.亲人发出会心的笑

1.引导学生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之情,树立报答亲人养育之恩的意识。

2.帮助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向亲人表达自己的感激。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树立报答亲人养育之恩的意识,懂得爱是付出,爱是回报。

彩色卡纸、课件

一、导入:

爸爸妈妈养育了我们,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只要我们为亲人献上一点爱,亲人就会非常高兴。

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亲人发出会心的笑》。

二、阅读,讨论。

1.阅读6.7页的插图。

2.讨论:

(1)观察说图意,这些插图的内容是什么。

(2)说一说,这些时候亲人会有什么感受。

(3)写一写,再交流,你准备为亲人做些什么?

3.回忆,你为亲人做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4.小结:

父母养育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向亲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特殊日子献爱心

【篇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

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

二课时。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

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

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活动三:

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一、教学目标:

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

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家长为什么做?

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

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

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

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

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

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

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1、认知目标:

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

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

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

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

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

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

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

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

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

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

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

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

(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

揭题关心父母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

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

你曾经做了什么?

5、教师评价:

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

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

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

3、表彰激励

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

2)发“孝敬”章。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

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

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四、教学过程第三课来自社会的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

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2.板书:

来自社会的爱

(二)学文明理

1.学校中的爱

(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

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

(3)展示调查结果:

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2.社会的爱

(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

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8)看图提问:

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三)课后拓展

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

2.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范例,自己到生活中去观察。

(一方面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

(四)课外知识

1.出示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初步知道自己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2.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3.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五)总结: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