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471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34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docx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

贵州省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

 

概述

一、项目背景、目的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提高耕地质量和肥料利用率及测土施肥技术入户率,覆盖率,贡献率为目标,强化土肥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民节本增收服务;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明显减少因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有效地控制化肥的增长幅度,减少因化肥生产增幅过快造成的能源运力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明显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加快新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最大效益,使广大农民在实施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中真正得到实惠,切实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服务。

大方县于2008-2011年实施《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

二、预期目标

项目对大方县调查面积242.3万亩耕地进行地力评价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1)应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和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

(2)利用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编制数字化土壤养分图、耕地地力等级图、中低产田土类型分布图;

(3)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写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以及耕地改良利用、作物适宜性评价和种植业布局的专题报告。

(4)耕地地力调查面积242.3万亩,在此基础上完成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示范农户粮食平均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增产8%;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

(6)测试、评价6300个以上土壤样品指标。

(7)完成玉米、马铃薯、水稻、辣椒田间试验88个,其中“3414”试验47个,肥效校正试验41个。

(8)审核、录入所有数据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并将所有数据上报省站。

(9)培训农户15000人次以上,为项目区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挂图120000余份。

(10)完成县空间、属性数据库、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1)提交县域耕地地力调查报告,成果、应用报告。

三、主要成果

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项目取得如下成果:

1.完成全县242.3万亩的耕地地力调查。

2.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图件,完成大方县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和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大方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

4编制完成大方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

包括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含耕地地力与改良利用分区、马铃薯适宜性评价、辣椒适宜性评价、茶叶适宜性评价)。

5.编制完成大方县耕地地力等级、改良利用分区等数字化图件。

第一篇耕地地力评价

第一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北岸,地跨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南北长85.2公里,东西宽86.2公里,纵横轴接近相等。

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

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含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托管的2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

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02%,2008年底总人口数为103.3万,其中农业人口约97.31万,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区。

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的乡镇31个,其中一类贫困乡镇4个,二类贫困乡镇20个,三类贫困乡镇7个,有贫困人口8.62万人,低收入人口13.47万人。

2气候条件

大方县地处黔西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湿潮气候区,但因高海拔低纬度的影响,总的气候特别是:

冬长夏短,春秋相近,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少。

(1)光能资源

该县日照总时数以中部的新庄最多,为1335.5小时,北部的中洞乡最少,仅924小时,相差411.5小时;年总辐射量88.79kcal/cm2,最多是7月,达11.73kcal/cm2,最少月是12月为4.13kcal/cm2,属全国低值区,且雨多,雾日多,散射辐射量较大。

城关区0℃以上积温为4272.9℃,10℃以上积温为3334.9℃。

积温最高的北部隆里达5585℃,最低的西南部的牛集只达3906℃,多数地区在4000-5500℃,南北相差1679℃。

(2)热量资源

大方县境内气温的年较差小,一年中最热月的七月平均温20.7℃,比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1.6℃,相差19.1℃,年平均气温为11.8℃,北部的隆里乡是全县最热的地区,年均温达15.3℃,相差4.6℃;无霜期全县多年平均为254天,最长的隆里平均为276天,最短的牛集只有247天,相差29天;城关区0℃以上积温为4272.9℃,10℃以上积温为3334.9℃。

积温最高的北部隆里达5585℃,最低的西南部的牛集只达3906℃,多数地区在4000-5500℃,南北相差1679℃。

(3)水分资源

大方县年均降雨量1150.4mm,境内平均相对湿度84%;年际变化不大,最高的一九七四年十二月达98%,最低的一九七四年四月67%,日际变化不大,相对湿度最高可达100%,而一九六六年四月八日出现最低值仅7%。

全县范围内空气湿度随海拔高度下降而增大,平均绝对湿度为12.3mb,最大月七月为19.3mb,最小月一月为6mb。

(4)水资源

大方县境内中、小河流较多,但流域面积不大,因受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南部和西北部密度较大,大部份河短流小,河床陡窄,落差交大,河流暴涨暴落现象较为严重。

县内河流分属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共有干河20条,属乌江水系的有六冲河、白布河、木白河、凹水河、安洛河、大水天桥河、响水河、上坝河、冷底河、哥搓罗河、八堡河、凉水河、新基河、木弄河等14条,总长394.6公里,流域面积276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8.04%;属赤水河水系的有二道河、油沙河、母都河、蚂蚁河、果瓦河、后河等6条,总长为100.6公里,流域面积77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96%。

在20条干河中,河道长于10公里的有15条,其中最长的六冲河为63公里;短于10公里的5条,其中最短的哥搓罗河仅6.1公里。

按流域面积分,0-15平方公里的有5条,50-100平方公里的有3条,100-500平方公里的有9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条。

流域面积最大的是白布河,为1069.8平方公里,最小的哥搓罗河仅25.6平方公里。

全县河流总长727.3公里,河网密度20.52公里/百平方公里,天然落差5509m,水力理论蕴藏量25万多千瓦。

第二节农业生产状况

1农田基础设施变化状况

1980年前,我县农田基础设施只有零星建设,使用的仍只是文革时期农业学大寨修筑的农田基础设施。

我县自90年代后才开始大规模实施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通过工程实施,不但从规模、质量到综合配套组装,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9年各项水利工程共投入5925.47万元,解决17165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解决70675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牛集、移山、新源、官田和毛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朱仲河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实施完成。

岔河水库项目申报资料全部编制完成并上报省有关部门。

投资6671.53万元建设烟水配套工程12个,受益面积69010亩。

粮食产量33.11万吨,同比增长2.6%。

收购烟叶43.68万担,烟农收入3.21亿元。

安排5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蔬菜、脱毒马铃薯、无公害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大方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2010-2020年发展规划》以及天麻、半夏和刺梨三个专项发展规划已通过省级评审论证。

新建和改扩建26个乡镇兽医站。

草地生态畜牧业完成人工种草4.55万亩。

完成“三江源”特色经果林建设3.2万亩,石漠化治理13.16平方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万亩。

新建户用沼气池5267口、后续服务网点32个。

建成密集式烤房2992栋。

小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34024.85亩,涉农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2347.16亩。

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森林覆盖率达38.6%。

2肥料使用变化情况

20世纪50年代前,县境内农作物种植全部施用有机肥料,到60年代初开始施用无机肥料。

据资料,1960年施用化肥3吨,属外国进口尿素,主要用于试验示范。

1963-1977年化肥销售情况:

1963年销售化肥338吨;1965年1162吨;1966年3540吨,1971年4583吨,1972年4878吨;1974年3963吨;

1977年7851吨(其中尿素1704吨,磷肥6147吨)。

这一时期,国产化肥增加,化肥购销渠道主要以赤天化肥厂和贵州化肥厂生产的尿素为主。

到80年代,全县化肥销售量迅速增加,1985年销售化肥12020吨(其中尿素7034吨、磷肥3694吨、复合肥1292吨;)。

1995年销售化肥1.76万吨(其中尿素1.23万吨、磷肥2003吨、复合肥2977吨)。

2007年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8.27销吨(其中尿素4.2887万吨、磷肥2.6388万吨、钾肥2499吨、复合肥1.0971万吨)。

2010年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8.5556万吨(其中尿素4.3419吨、磷肥2.667万吨、钾肥4913吨、复合肥1.0554万吨)。

化肥销售趋势:

氮肥(尿素)全县年销售量从60年代到70年代是稳定增长期(从3吨增至2000吨左右);80年代到90年代是高速增长期(从2000吨增至1.35万吨左右、2000年后,年销售量徘徊在43000吨左右。

磷肥年销售量从70年代到80年代徘徊在3500吨左右,90年代后期在15000吨左右,2000年后,年销售量徘徊在26000吨左右。

县内复合肥(复混肥)从70年代后期开始销售,年销售500-1000吨左右,都是外国进口复合肥;80年代逐步增加,年销售量从80年代初的1000多吨增加到80年代末的3000多吨;90年代迅速增加,年销售量从90年代初的3000多吨增加到90年代末的1.4万多吨,2000年后,年销售量徘徊在1万吨左右。

80年代前,化肥来源主要从省内外调进。

90年代初,县内开始兴建化肥厂或复合肥厂。

对江磷肥厂:

主要生产普通过磷酸钙,年生产销售3000吨左右,2000年后生产量逐渐减少,2006年停止生产。

2008年,县内农作物化肥施用强度为442.3公斤/公顷。

2007年施用化肥总量8.27万吨,折纯量3.01万吨,施用化肥面积19.05万公顷,单位化肥施用量434.35公斤/公顷;2010年施用化肥总量8.8233万吨,折纯量3.12万吨,施用化肥面积17.9万公顷,单位化肥施用量492.9公斤/公顷。

3农作物生产状况

1980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22.73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23911吨。

其中水稻11.37万亩,总产量为15357吨;玉米66.44万亩,总产量为85392吨;小麦7.69万亩,总产量为4476吨;马铃薯9.06万亩,总产量为6851吨;大豆9.78万亩,总产量为4591吨。

1991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27.51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65159吨。

其中水稻7.71万亩,总产量为10916吨;玉米8659.2万亩,总产量为85392吨;小麦18.17万亩,总产量为17835吨;马铃薯21.68万亩,总产量为25234吨;大豆11.05万亩,总产量为9064吨。

2009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264.49万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3.39亩,粮食作物总产量331083吨。

其中玉米的播种面积为500906亩,总产量为174794吨;大豆的播种面积为434618亩,总产量为15071吨;小麦的播种面积为192800亩,总产量为26010吨;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为139664亩,总产量为32649吨;油菜播种面积为77100亩,总产量为6938吨;水稻播种面积67573亩,总产量为22580吨。

4农村经济状况

大方解放至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1980年为例:

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为923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7818万元,占总收入的71.5%,而人均产值仅为134.54元。

改革开放10年后1991年时,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为2306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5430万元,占总收入的66.90%,人均翻了一番为275.16元。

2000年至今近10年来,全县国民经济得到飞跃发展,农村经济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以2009年为例,全县农村经济总产值已达209855万元,而农业产值则为131068万元,占总产值的62.46%,人均产值已是1980年的10倍达1386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66元、7111元增加到4260元、16280元,年均分别增长16.7%和18%。

第三节耕地土壤类型

1土壤类型与面积分布

大方县的土壤资源具有纬度有纬度差异小,海拔悬殊大的亚热带山地土壤的普遍特征,类型非常丰富多采。

其分类是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暂行方案及修改意见,贵州省第二次土壤工作分类系统及说明,参照毕节地区土壤普查土壤工作分类系统,结合本县的实际,通过野外调查,农情访问和室内分析化验确定的,全县土壤类型共分为六个土类,十三个亚类,四十五个土属,一百零五个土种。

黄棕壤分布地区气候温凉湿润,其原生植被中常见桦木、麻栎和毛栗等乔木和灌木,林下覆盖着蕨类和苔藓。

原生植被已经人为地脱变,林冠覆盖率大为减少,维持现状的是华山松疏林草地和毛栗灌丛草地的次生植被。

黄棕壤的成土母质是石灰岩、泥页岩、砂页岩和玄武岩风化物。

由于岩石、地形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土壤发育程度、性态特征和化学性质也有所差异。

在一般情况下,黄棕壤表土在冬季常为冻土层。

凝冻破坏了形成中的土壤结构体,使土壤结构在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处于微结构状态,而且多孔疏松。

当凝冻溶化,土壤物理性粘植机械地随水下移,以致土壤质地上轻下重。

另外由于土温低,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富集的可能性增强,有时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表层高达12%。

土壤呈酸性反应,pH4.0-6.0,个别情况下pH值微小于4.0或微大于6.0。

黄棕壤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反应出强烈的限制性,生产水平很低,垦植黄棕壤常为一年一熟,甚至是轮歇种植。

由于土温比较黄壤低,农作物根系在土壤中摄取养分的能力较弱,以致土壤宜种性很小。

大方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垦植黄棕壤进行石灰改良,使土壤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所以石灰改土是农业生产上改良利用黄棕壤的重要途径。

黄棕壤在发展林业生产上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林木密度较小的幼成林中,林木容易在凝冻而形成老苗式的高山矮林,这只有在宜生树种上加以选择,一般栽培主干劲拔,支干不够发育的树种较易成林。

黄棕壤发展畜牧业生产必须对原生草场进行人工改良。

否则草质秀劣,而且每年可供放的时间很短。

在黄棕壤上栽培豆科牧草是很困难的,因为它的酸性条件不适宜豆科牧草的生育。

黄棕壤因其原始母质和发育程度的差异,拟分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粗骨黄棕壤两个亚类。

黄壤是大方主要的地带性土壤,面积2948931亩,占有效面积的61.63%。

我县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少,干湿季节不太明显,有利于黄壤的形成和发育。

黄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石英沙岩、砂页岩、黄色页岩、石灰岩、玄武岩风化物和第四纪黄色粘土。

不同的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反应出母岩和土壤形成的相关性。

黄壤一般呈酸性反应,pH4.5-5.5,但有时因母岩中含酸性物质较多面呈强酸性反应,或因耕作熟化而呈微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受植被和土壤熟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在自然土壤中,在植被覆盖较好的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高达4-7%以上;而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有机质可以降至2%以下,在垦植土壤中,当土壤熟化度高时,有机质含量可以高达6%以上;而土壤熟化度低时,有机质含量可以下降到2%以下,土壤相对湿度较大,干湿交替不明显,铁的氧化物水化以至土体呈黄色,尤以心土层最为明显。

根据土壤发育程度的不同,续分为黄壤和粗黄黄壤两个亚类。

石灰土是本县主要岩性土之一,主要分布在响水、达溪、理化、鸡场、双山、马场等乡镇的石灰岩丘陵洼地中的砂岩、砂页岩、石灰岩丘陵谷地中,其它区也有零星分布,有效面积478140亩,占有效面积的9.99%。

石灰土主要由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和纯石灰岩风化物形成,分为黄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两个亚类。

紫色土在大方分布广,有效面积806718亩,占有效面积的16.86%。

紫色土的母岩为钙质紫红泥岩、钙质紫砂岩、中性紫砂岩和酸性紫砂岩。

紫色土根据母岩个性和成土过程的差异分为钙质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三个亚类。

潮土是河流冲积物形成的。

河流冲击施因流域的水文地质与河谷发育的地质作用的不同而异。

县域的河流一般发源于砂岩和砂页岩浸蚀山地,其发源于石灰岩溶蚀丘陵洼地断层中的河流很少。

河流一般沿着砂岩、砂页岩与石灰岩两种地层接触地带发育,河流中不断接受着沙岩和砂页岩风化侵蚀物的补赏。

有时河流流经断层,有时又流入盲谷。

所以,河流冲积物一般在砂页岩、石灰岩谷地和石灰岩断层谷地,以及石灰岩盲谷中形成阶地。

这些谷地狭小,很难形成冲积平原,所以一般冲积物只能产生一级阶地的发育。

根据冲积物被河流运积的差异,可以分为集流冲积物、近源冲积物和复源冲积物。

县境河流冲积物主要是紫红沙岩风化侵蚀物和紫砂岩风化侵蚀物。

潮土根据母质类型的差异,分为淤沙泥土和潮沙泥土两个土属。

水稻土分布在县境1800m以下的沙岩、砂页岩冲谷和沙岩、砂页岩、石灰岩谷地,以及石灰岩断层谷地中,有效面积175077亩,占有效面积的3.66%。

虽然水稻土面积很小,但它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水型的不同,分为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三个亚类。

2耕地利用状况

大方耕地2422766.3亩(按二调面积计),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6.07%。

其中:

旱地2253172.6亩,占耕地面积的93.0%,其中中低产土面积1960260.1亩,占旱地总面积的87.0%;稻田169593.7亩,占耕地面积的7.0%,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36523.0亩,占稻田总面积的80.5%。

据2008年大方县年鉴资料,大方县水稻播种面积约69024亩,稻谷产量22046吨,平均单产319公斤/亩,主要种植的品种有贵籼优、中优838、中优177等。

玉米播种面积约537132亩,总产量171684吨,平均单产320公斤/亩,主要种植的品种有鄂玉10号、中单808和黔西4号等。

油菜种植面积77648亩,总产量8508吨,单产约109.6公斤/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油研19号、油研7号、黔油15号等。

马铃薯播种面积约351132亩,折粮总产量74388吨,平均单产(折粮)212公斤/亩,主要种植的品种有宣薯2号、威玉3号等。

烤烟种植面积125016亩,总产量25031吨,单产约200.2公斤/亩。

蔬菜种植面积65755亩,总产量66479吨,单产约1011公斤/亩。

第二章耕地立地条件

土壤的形成与分布,深受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影响,与成土母质息息相关。

农业土壤,除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人为生产的影响和制约;人为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使土壤的分布更为复杂。

认识和掌握土壤的立地条件,对于合理利用改良土壤,全面地发展农、林、牧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地形地貌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地跨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南北长85.2公里,东西宽86.2公里,纵横轴接近相等。

东与黔西毗邻,北抵金沙,南靠六奎河同织金接壤,西南与瓜仲河与纳雍为界,西部和西北部紧同毕节相连。

新生代第四纪以来,由于内外营力的作用,造成贵州高原强烈的地亮变动,地面自东向西倾斜抬升。

而大方县正处在云贵高原的中北部,乌蒙山脉东侧山麓,为黔宁山原丘陵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山地中山地貌类型。

境内因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分别有海拔2026.1m的九龙山,主峰海拔2092.9m的公鸡山,最高海拔点1977.8m的云龙山,全县海拔最高达2325m的龙昌坪大山横亘其中,形成中部隆起,向南北倾斜,因而为乌江和赤水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之一。

由于中部隆起,向西北倾斜,到北部长石镇的三岔河口海拔下降到720m,至南部的六圭河口海拔也仅为1012.6m。

这一带广泛分布着碳酸盐类岩层,峰林、峰丛、溶洞、溶沟、竖井、漏斗等岩溶地貌发育很明显;加之北部有海拔1825.4m连绵起伏的青龙山,位于八堡乡海拔1845.3m的海马箐梁子与山坝乡海拔1619m的辜家箐梁子相连,形成该区的南北屏障。

同时,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大方地壳经过强烈变动和几度间接抬升,以及河流的下切作用,致使全县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切割较深,地形零星破碎,山地、丘陵、盆地、洼地交错分布,形成复杂多变的地貌类型。

但总的特点是:

岩溶地貌为主,侵蚀地貌次之,第四纪沉积地貌非常小,并且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岩溶地貌和侵蚀地貌共存,如附图。

据统计,全县属石灰岩溶蚀地貌的有12个乡和1个牧垦场;面积1696612亩,占总面积的31.9%;属石灰岩溶蚀和砂页岩侵蚀地貌共存的有25个乡,其面积达329786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02%;属砂页岩侵蚀地貌的有3个乡,面积32259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08%。

按地貌组合类型的不同,全县属高中山丘陵洼地的有2个乡,面积21802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属中山丘陵洼地的有27个乡,面积1211047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22.78%;属低中山丘陵洼地的有2个乡,面积21084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96%;属高中山谷地的有3个乡,面积31493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92%;属中中山谷地的10个乡,面积198888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7.42%;属低中山谷地的3个乡,面积25430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78%;属高中山坡地的2个乡,面积18269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3%;属中中山坡地的4个乡,面积69009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98%;属低中山坡地的2个乡,面积24624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63%。

按相对高差的不同,全县属浅切割地区的有6个乡,面积61591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58%;属中切割地区的20个乡,面积304725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7.31%;属深切割地区的有10个乡,面积为165589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11%。

因大方县的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具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山大坡陡,地面零星破碎,沟多谷深的高原山地特点,这对土壤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影响很大。

主要表现在:

一是土壤熟化度低,山地土壤大多处于粗骨性状态,其形态特征与母质差异较小;二是土层浅薄,涵养水肥的能力低,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土壤物质和能量的分异性明显,土壤性状和生产性能变化很大。

在高山坡地,土壤物质和能量易于分散,土壤瘦薄,生产力低;在沟谷洼地,土壤物质和能量易于聚集,土壤肥沃,生产力高,但在排不不良的情况下,因长期渍水,又会形成冷、滥、锈田,土壤肥力降低;四是土壤垂直分布掩盖了水平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类型的变化与海拔高度和山体的大小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