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1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是广大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参加公开招聘的必考科目,我们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教育基础知识指南》一书,供考生考前复习。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考试所占比例约为:

教育学基础知识40%,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40%,教育法规20%。

(一)教育学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

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

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

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

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实质教育论(知识为主).

26.《学记》中:

“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

“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二)心理学

1.个性心理特征构成:

能力、气质、个性。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6.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8.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分高尚和低级。

9.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10.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12.“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人”写成“丫”对比。

13.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14.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15.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16.坐车,近物快,远物慢。

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17.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18.注意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19.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20.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21.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22.“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2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的主要是掌握概念。

24.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5.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6.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27.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8.“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30.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31.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32.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

技能是一种熟练。

33.遗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3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5.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迁移程度,才能促进能力发展。

36.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MA(智龄)

37.IQ(智商)=——-——*100

CA(实龄)

38.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9.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40.情绪、情感内的中介是需要,心理基础是认识,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心境—激情—应激.

4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4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4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44.“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45.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4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47.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4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49.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0.“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51.“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52.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53.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咨询流派是精神分析。

54.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第三部分:

教育法规。

主要包括:

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1组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B.错

答案:

B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C

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答案:

A

第2组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B.错

答案:

B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认识过程

答案:

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C.等速的D.匀加速的

答案:

A

第3组题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B.错

答案:

A

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C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D

第4组题

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B.错

答案:

B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答案:

A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急D.理智

答案:

C

第5组题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B.错

答案:

A

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

答案:

B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答案:

B

第6组题

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A.对B.错

答案:

B

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

答案:

C

3.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答案:

A

第7组题

1.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A.对B.错

答案:

B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答案:

B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

答案:

C

第8组题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对B.错

答案:

B

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最近效应

答案:

B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

A.必修33B.必修11

C.选修33D.选修34

答案:

A

第9组题

1.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A.对B.错

答案:

A

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品德评价

答案:

A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