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222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山东人民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西岗镇中心小学

 

课题:

《粒粒皆辛苦》

第一单元:

《方便面的来历》第一课《粒粒皆辛苦》

课时建议:

2课时

一、课程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

小麦的来历,身边的农业,主要介绍了小麦的种植和农业的种类以及现代农业科技。

二、教学目标:

1.在探究中了解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体会劳动者劳动的坚辛。

2.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4.学习运用调查访问、参观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初步掌握一定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6.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各行各业的基础。

7.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及。

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点:

小麦的生长过程

四、教学难点:

了解农业科技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小麦是我们生活中主要的食品,也是方便面的主要原料。

它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是农民种出来的。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呢?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分组探究:

根据小麦的生长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一个小组了解小麦生长中一个环节的劳动,调查了解在这个时期农民都做为小麦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探究活动后,引导各小组同学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而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粮食来之不易。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要引导学生写出个人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

(五)板书设计:

小麦的来历

230-270秋分

准备播种管理抢收脱粒进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到了小麦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种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要节约粮食。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农业生产的概念比较宽广,学生几乎没有很全面的认识。

农村的孩子熟悉一些种植业、饲养业;渔家的孩子了解捕捞业、养殖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了解的更少一些。

但是,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以丰富的物质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并给这些食物进行大体分类。

可以分成水果类、奶类、蛋类、蔬菜类、粮食类等,为探究其来源并体会农民辛苦做准备。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丰富多彩?

这些美味的食品是怎么来的呢?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来探究这些物品的来历。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五)板书设计:

身边的农业

栽培植物饲养动物

(六)教学反思:

本课让学生认识了农业的范围,借助课件了解到了农业与人们的生活的联系。

课题:

《走进食品加工厂》

第一单元:

《方便面的来历》第二课《走进食品加工厂》

课时建议:

2课时

一、课程内容:

本课教学两个内容:

参观食品加工厂和生活离不开工业。

本课主要介绍方便面的加工过程,以及各种工业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访问、讨论、交流,了解方便面的加工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知道珍惜探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3.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4.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了解方便面的生产过程。

四、教学难点:

理解工业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地参观填写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方便面吗?

看来,方便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食品。

关于方便面你们知道哪些?

还想知道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梳理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教师谈话:

我们准备去食品加工厂参观,通过参观了解这些问题。

大家说,参观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1)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2)大家要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3)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4)明确参观内容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5)制定参观计划。

4.分组制定参观计划,准备参观所需要的物品。

5.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6.参观体验

根据学校的实际灵活机动地安排。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回顾参观活动

1.教师谈话: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了方便面加工厂,看到了方便面的整个生产过程,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大。

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了吗?

说说你的收获吧!

2.学生谈参观的收获。

教师随机提问:

(1)我们看到很多工人在车间内工作,如果缺少了一个,会怎么样呢?

(2)在车间内我看到都是机械生产,我认为工人们的工作不是很辛苦,大家的感受如何?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知道了一包方便面的生产是需要很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看似简单的劳动,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机械一刻不停的转动,就需要每个人一丝不苟地工作。

扩展认识

1.教师引导:

我们都看到了方便面的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方便面,就是我们吃到的方便面吗?

我们要吃到这些方便面,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教师总结:

方便面出厂后还需要包装设计和广告宣传,还要有运输工人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还离不开商店销售人员的劳动。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教师总结:

参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参观的过程中,你感觉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在今后的参观学习中应该怎样做?

了解了方便面的来历,你想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

赶紧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七、板书设计:

参观食品加工厂

进原料和面压片成型干燥油炸包装成品

八、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参观方便面的加工制作过程,学生了解了食品制作的复杂,感受到工人工作的辛苦。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教师谈话: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想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自己的资料和收获展示给大家?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引导:

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认为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教师质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生活中有哪些工业用品呢?

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发言。

5.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品进行分类整理。

6.说说工业生产与生活的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

工业发展在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

对此,大家了解到哪些?

3.学生交流。

4.教师: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

6.教师总结:

还是依靠科学技术,看来,科技发展不但与农业发展又关系,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更密切。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1.说说家乡的主要工业生产,说说这些工业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关系?

2.为家乡工业生产出谋划策。

二、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工业

纺织工业电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三、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各种工业的特点,知道工业与人们生活间的联系。

课题:

珍惜劳动成果

第一单元:

《方便面的来历》第三课《珍惜劳动成果》

课时建议:

2课时

一、课程内容:

本课共分两部分内容:

浪费现象调查和节约从我做起。

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学校餐厅、周围饭店、食堂等生活场所存在的浪费现象,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心灵的震撼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2.学习整理分析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

3.懂得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意识,厉行节约,为号召全民节约而努力。

4.关注社会发展,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浪费现象调查

四、教学难点:

节约从我做起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做调查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教材呈现了四幅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图片,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这些图片,从学习用品、吃饭穿衣等方面,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阅读调查活动指南,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

(2)确定调查地点、时间,制定调查活动方案。

(3)争取调查单位的支持。

(4)准备调查所需的物品。

(5)分工合作,实施调查活动。

(6)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展示调查结果,互相交流。

讨论、分析浪费现象存在的原因。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想一想自己的浪费行为、家人的浪费行为,该怎样改正。

七、板书设计:

浪费现象调查

饭店食堂

八、教学反思: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饭店和学校食堂浪费现象严重。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教材提供了一组数据,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0克粮食,全班同学一天、一月、一年各可以节约多少粮食?

让学生通过计算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厉行节约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明白为什么节约才能自觉节约,教材用资料库的形式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有很多缺少粮食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儿童因饥饿死亡。

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唤起学生的同情心,自觉树立节约意识。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不仅仅是节约粮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厉行节约。

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浪费现象没有引起学生们的重视,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认为这是浪费。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说起,和学生一起分析常见的浪费现象,让大家一起纠正错误的行为。

为厉行节约出谋划策,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号召全民行动起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教材以资料卡的形式展示了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也说明了全民节约粮食的必要性。

为了写好建议书,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使自己的事例更具说服力。

二、板书设计:

节约从我做起

20克支援贫困国家写倡议书

三、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节约的意义,知道哪些做法是节约行为,学会了写倡议书。

课题:

便捷的通信

第二单元:

《天涯若比邻》第一课《便捷的通信》

课时建议:

2课时

一、课程内容:

1.电话连着你我他

通过图片展示,感受电话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资料与调查,感受电话通信的发展速度之快;哪些电话不能随便打?

通过讨论、交流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2.信件传真情

通过情境设置,了解邮件通信方式在生活中地广泛运用;通过体验活动——寄信,了解有关寄信、邮票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