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972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docx

除杂推断的化学知识总结以及推断题练习

比较常用的除杂

化学方法: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步骤;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

①不增:

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②不变:

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③易分:

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三步骤:

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

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NaNO3;NaCl) 

(2)化气法:

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NaCl;Na2CO3) 

(3)置换法:

应用金属活动顺序通过置换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

(FeSO4;CuSO4) 

(4)转纯法:

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CO2(CO)) 

(5)吸收法:

利用混合物中某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用试剂吸收其中一种,从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H2;CO2) 

常见例子:

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 

误区;不要使用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 他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弱 只用于检验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误区;不要点燃 因为一氧化碳量少 

3、干燥酸性气体 :

通过浓硫酸。

注意要长进短出

干燥碱性气体:

使用干燥的氢氧化钠 石灰石等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

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

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

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① H+ :

紫色石蕊试液。

 NH4+:

碱溶液——有NH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③ CO32-:

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⑤ SO42-:

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

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

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

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气体鉴别:

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

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

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

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

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

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物质的推断题

推断题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题眼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溶液颜色

蓝色

CuSO4、Cu(NO3)2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

FeCl2、Fe(NO3)2、FeSO4等含Fe2+的溶液

黄色

FeCl3、Fe(NO3)3、Fe2(SO4)3等含Fe3+溶液

紫红色

KMnO4溶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H2、S(空气中)

蓝色

CO、CH4

蓝紫色

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

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气味

SO2、NH3、HCl

常见固体

黄色

硫磺(S)

暗紫色

高锰酸钾(KMnO4)、碘(I2)

绿色

Cu2(OH)2CO3(铜绿)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红色

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红磷(P)

黑色

Fe3O4、CuO、MnO2、C粉、Fe粉

白色沉淀

(可溶于酸)

CaCO3、BaCO3、Mg(OH)2

白色沉淀

(不溶于酸)

BaSO4、AgCl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除了CO2,还有CaO等能与水反应的物质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

9.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Ca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能使物色酚酞变红的溶液除了碱外,还有Na2CO3等呈碱性的盐溶液

12.遇水放热的物质:

NaOH、CaO、H2SO4;遇水吸热的物质:

NH4NO3

13.不能敞口放置的药品:

H2SO4(浓);HCl(浓);NaOH;Ca(OH)2;

14.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15.溶解性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踪影,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碱可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微溶:

氢氧化钙。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Hg-水银;

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C2H5OH-酒精

 

一、文字性叙述式推断题

1.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C、D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和食盐溶液;

(3)A和D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则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____。

3.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是H+、Ag+、K+、Ba2+、OH—、CI—、NO3—和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4.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 A+B→C+H2O   

(2)C+KOH→D↓(蓝色)+E

(3) 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

5.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三、表格式推断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6.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

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B,C,D,E。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B+E

7.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

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B.;C.;D.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A+BC+D

四、框图式推断题

8.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_____。

9.如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D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

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

(2)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还可以叫做_____反应。

11.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B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X______________, Y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图5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12.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

 请回答:

所有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13.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其水溶液pH大于7.B可用作固体干燥剂。

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

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     B     C____D       E_____(填写化学式);

(2) D转化为B的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14.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

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

黑色沉淀D。

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2Ca(HCO3)====CaCO3↓+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6.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

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

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

A、C溶液都呈色。

B是

D是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

如往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

(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可能成立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_____。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21.6g,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8g,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

2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_____,否则为_____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

6.(肇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

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

该化肥是,

猜想③:

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④:

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不成立。

(3)在步骤

(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溶液,若,则猜想①成立;若,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