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交流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交流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交流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净的让你那么放心舒心开心。
我真幸运,在这个天寒心冻的季节来到了这个空气清新,纯净美丽的没有杂质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天堂的人享受的礼遇。
我和我的同伴们被深深感动了。
我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魅力吧。
感叹-----来自于所有隔屏授课的老师们。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次端身正坐地学习《弟子规》;
第一次一天听xx个小时的课却身体快乐,心里快乐。
短短五天,我懂得了:
“人生天地间,百善孝为先”。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真正含义。
授课的老师们言谈中无不渗透着幸福快乐,而他们的快乐幸福感又无不因为泛爱、亲仁而得来的。
分享着他们的喜悦,分享着他们的泪水,也分享着他们的收获。
这些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能带给人快乐的快乐生活,真不虚为“幸福人生”交流会之名哪。
是啊,该到让物欲横流,唯利是图见情见爱见真纯的时候了。
该到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认祖归宗的时候了。
我感叹于我们的至圣先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感恩-----来源于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去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没嫌我们脏过,吃我们剩下的饭菜,洗我们拉在裤子里的屎尿。
当我们长大以后无论我们美与丑,富贵与贫穷,在他们心里我们依然是他们的牵挂与最爱。
如今他们老了,我们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在我们因某个节日或纪念日渴望得到鲜花、礼物的时候,在每每感叹人生时告诉自己“女人,要对自己好点的时候”,在周末或无由头的与朋友与爱人相聚餐厅酒吧举杯碰撞着祝福的时候……
感恩,不该是猛然想起的;
感恩,不该是转瞬即忘的;
感恩,更不该是“等以后再说”的借口或理由。
《弟子规》----"
入则孝"
中云: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我们不曾对照检查过。
我感恩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诲,感恩义工们无言的示范,感恩身边一切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周围,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一定能让自己的身心和谐起来;
每个人都从每个家庭做起,一定能让每一个小家和我们的大家和谐起来。
如果每个人就从当下能将封存已久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挖掘出来晒在阳光下照到他人心里,我们吃的就不再有“健美猪”穿的就不会有”黑心棉'
,出门求学的孩子就不会因连站票也买不到而踏不上回家的路,国家也就不会因空置房太多而打压房价了等等等等。
最后心得:
以传统文化修身,以传统文化修心。
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承传幸福的人。
第二篇: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观后感
悟空问佛祖:
什么是幸福?
佛祖说:
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
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
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佛祖问他:
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悟空说道:
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动摇。
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回来了。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
这,就是幸福。
很多人都说,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幸福可言,但是我要说,幸福就在你身边,为什么悟空可以找到一朵最美丽的花,是因为他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能够坚信他所发现的,如果你也能这样,那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有多少人能每天清晨起床锻炼身体,去享受一下初升太阳的温暖,当太阳慢慢照在你身上时,你会有一种新生的感觉,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医生说过,一天三顿饭里最重要的就是早饭,现在的人们又有几个人注意早餐的重要呢?
吃好早餐你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幸福的,每天早起床xx分钟,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吃一顿早饭,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讲座》为我的生活指明了方向,让我放下浮躁。
而且也越发让我感觉到在孩子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家长的责任之重,任务之重。
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多么的苍白无力。
作为老师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个领袖。
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这么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六岁的孩子端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原因何在,不用赘语,可见以身作则的作用之大。
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会有家长向我“告状”,说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不好,那一点不好,几乎就没有好的地方。
我很不理解,老话说得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现在的家长朋友这是怎么了?
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
我们都在想让孩子圆我们的梦,可孩子就得放弃自己的梦,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梦,这样下去越往后的孩子越可怜,而我们是“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多,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
如果是违心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这样的褒奖不如不奖。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要参加比赛或者演出时,不免有紧张的情绪,此时你就会在心里念叨“不紧张,不紧张”,可结果真的不紧张了吗,不是!
反而更紧张,因为你一直在暗示自己紧张。
教育孩子也同样,你整天说他的缺点,啊,你看你这不如谁谁谁,那做的不好……'
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这样一直不好下去,这是父母给的暗示。
而相反的,咱们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说它的优点,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发展,越来越好。
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给我好好写作业”,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认真写作业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加上“给我”两个字呢?
难道孩子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吗?
我们一直在灌输孩子一个很不好的概念。
其实,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语言影响的,古语有云“三人成虎”,意思是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
谣言尚且能成真,何况是真实的事情呢。
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等错误出现了再去补救,那样只是治标不治本。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复制品,每时每刻复制着父母的形象,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随时随刻都会把父母的形象、品质、习惯倒影下来。
可能在平时大家在不经意间,都不太注意自己的一些小的言行和举动,认为那都是芝麻大点的事不值得一提,如果当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不良的言行时,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学好。
可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都是从何而来。
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
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育为“养子使作善也”,人生第一大事就是把孩子教育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应该让家长们视
为警句。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只是对当代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传承,一个好的精神我们要把他传承下来。
家长学会了就应该教导孩子,把这种好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盏灯亮起来,黑暗中有了一丝光亮,千千万万盏灯在黑夜中亮起来,就如同白昼。
其实善良是可以传递的,好的品行也是可以传递的。
一个人的善行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点亮身边的一个人,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会有更多善良的人,和平也不再遥远。
第三篇:
谈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中央党校最年轻教授刘余莉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孝经》
学习传统文化对幸福人生有莫大收益
今天很高兴向大家一下“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这个讲题。
《论语》上有这么一句话“不学礼,无以立”。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可能跟在座的各位一样:
这些是古人的礼节,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还要拘泥于这些礼节?
当时一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对我说:
你去学习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后来我去参加一个讲座,这个讲座也为我准备了一个简短的演说。
当时我走上台去,向台下的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果出乎我意料,台上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礼与礼之间优美的距离。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
但因为成绩特别好,增长了自己的傲慢心,当时我走在路上头都是扬着的,也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
这当然不招人喜欢,但当时自己还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每当投票评三好学生的时候,我都选不上。
我就想这些人都嫉妒我,所以他们不投我的票。
后来学《论语》,看到孔老夫子这样一句话“君子近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意思是一个君子做到了与人尊敬而无过失,走到哪里都是彬彬有礼,那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兄弟姐妹,都有他的家。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然觉悟了,为什么自己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原来原因出在自己身上。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一定要做得特别彻底。
做任何事情,当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时候,问题一定是在内不在外。
当你在外面找原因的时候,这个学问已经离你很远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还有怨天尤人的情绪,还有抱怨和怜悯时,就知道这个人学问还不够高。
在学习传统文化前,学习态度一定要正确。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是很古老的东西了,已经过时了,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求全责备。
不能因为传统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我们应把所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第二我们要避免庸俗的进化论。
不要总以为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就一定站得比古人高,看得比古人远。
其实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
现在的哲学家,哪一位能写出一本像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的著作;
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没有人能写出像《史记》那样的巨著;
同样,现在的军事家也写不出《孙子兵法》。
事实上,中国古人的智慧,是后人难以超越的。
人要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把心平静下来。
现在很多人心浮气躁,心难以清静,被物欲所牵引,心境中总是有一些风浪,所以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映照就不实了,看的就没有古人深刻了。
第三就是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五四运动”和“十年文革”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大加批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也达到了极端,好像传统文化是阻碍我们社会发展的因素,而且这种误解一直影响到现在。
什么是实用主义?
西方文化讲思维很深刻,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如我们看关于“执行力”的书,看第一本好像知道这个“执行力”是什么了。
但是再看第二本、第三本时,又不知道“执行力”是什么了,越看越糊涂。
它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目的是要炫耀自己的才能。
而中国文化是讲实用主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虽然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很高深,但是他们会用简单的话语、通俗的语言把其思想给大家解释出来,让每一个人
都能明白。
所以中国人讲的实用主义,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实用主义。
如在一个人中了箭以后,他不去问这个箭是谁射的,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是从哪里射来的等等这些问题,而是马上把中箭者身上的箭拔出来,把中箭的人医治好。
所以中国人讲实用方法,你只要使用了这些方法,就会对走上幸福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德”两字概括传统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什么?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
“道德”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它是用两字来构成的。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道”,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话来讲,“道”就是必然存在的宇宙秩序,而中国人简单称之为自然而然的规律。
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是不变的,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样,儒家也常称之为天道。
比如说在《论语》中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就是天虽然不是用语言和我们交流,但是我们能从四季的变化中,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中,感受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
当孔老夫子在思考天的漠然无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种不是因为上帝的创造而神圣的自然,而是万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赋予我们的一种自然规律、关系和秩序。
比如说“春华秋实”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事实,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密不可分的和谐关系等,这都是自然规律。
《易经》上也说古代的圣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中得出了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一切事物,就不仅仅是包涵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了社会人文秩序要保持稳定,保持和谐,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这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五伦关系”。
那就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各位朋友,看了这五种伦理关系,不要把它当做知识去学习,而要审视自己在这五种关系当中的责任是什么?
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如作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孝顺父母;
作为领导,是不是能够仁爱关心下属;
作为被领导,是不是竭尽全力的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
作为丈夫,是不是做到了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
作为妻子,是不是本身有良好的德行,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
作为兄长,是不是做到了友爱关心弟弟妹妹;
作为弟弟妹妹,是不是对兄长很是尊敬,很是听从;
作为朋友,和朋友相交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行?
只有这几个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社会人文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
这个“道”不仅仅包含了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社会人伦秩序的规律,所以它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
什么是“德”?
德者,得也。
“道德”的“德”和“获得”的“得”是相通的。
那么他得到了什么?
其实就是得到了“道”,中国有句话叫“得道之人”,其实也就是圣人。
他们对“道”有着深刻地理解,所以他们所表现出的品质就是有德了。
“四书五经”所体现的都是古人对“道”的理解。
例如,在《易经》上有这样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之为道”。
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都可以从我们人类社会中的现象观察到。
如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
我们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都是一阴一阳,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的变化,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一个人懒惰,那就一定会有困苦的日子到来。
一个人如果骄傲,那就会有倒下的时候到来。
中国人经常说一句话“富不过三代”,体现的是一阴一阳为道的规律。
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天下,创下了世界。
到了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在父辈的基础上使这个企业壮大起来。
到了第三代,他们一出生就过着富贵的生活,他们没有体会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什么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学会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
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辛辛苦苦所打下的
基业给败光了。
现在,甚至已经变成了富不过当代,很多人发家有了钱后就开始骄奢淫逸了,还没有到第二代他就已经贫困潦倒了。
所以现在有句话: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两年。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传统文化。
中国人讲“厚德载物”,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你外在的财富和名声。
如果你没有深厚的德行做根本,那财富、身份、地位就都是昙花一现,保持不了长久。
曾国藩对
阴阳规律体会最深刻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保富法》,是曾国藩的外孙写的。
他经历了晚清起起落落的情况,把自己的感悟记载下来写了这本书。
所以中国人说:
“遗金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怎么办?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我们现在的人挣钱了自己不舍得花,为什么?
为了留给自己的儿孙。
但是你的儿孙如果有德行,他会用他的德行,创造财富,创造事业,你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吗?
相反,你的儿孙没有德行,没有才能,你留钱给他,他迟早也败坏掉,你把钱留给他,是百害而无一利。
美国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世界的首富们没有把钱留给儿孙,而是立下遗嘱,捐献给慈善事业,这些才是明智之举。
而且这个德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子孙,绵延千年而不衰。
历史上对阴阳规律体会的最深刻的莫过于曾国藩了。
他说要看这家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看三件事就好了。
第一看这家子弟早晨几点起床。
中国人一直保持着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
晚睡晚起,违背了自然规律。
按照自然规律饮食起居,这个人基本上可以不得病。
早睡早起也可以看出一个孩子自律严谨的生活态度。
第二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
曾国藩做到了四省的总督,但是他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家的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孩子所有的问题你都给他处理好,他就不知道这个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对父母也没有感恩之心。
你让他去做一次家务,你让他炒一次菜,他才会知道父母的不易,他才会对父母的劳动成果生起感恩之心。
当然这也可以看出这家子弟是克勤克俭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他在《家书》中这样写道:
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
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以前还在走上坡路,但是突然下滑了,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在哪里?
就是因为他认为奋斗已经够了,该享受生活了,所以他开始玩物丧志,他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三看这家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
古代的经典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和领悟,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这些圣贤经典,就自然能够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从另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先生对阴阳道的规律体会的更为深刻。
那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就是求一点缺失而不能太过完美。
因为他自己有钱有势又才华横溢,可以说是近乎完美了,因此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非常谨慎,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圣者所讲的“道”非常简单,那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补益。
所以孔老夫子一生所奉行的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
道家的老子也是把自己对天道的认识,应用到了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在《易经》中一共有xx卦,每一卦都有6爻,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xx卦中,只有一个是6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
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一个人不居功自傲,能够自卑而尊人,所以他处事无往不胜,这个规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观察出来。
“满招损,谦受益”是天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
做有道德的人和人的天性相应
舜被列为xx孝之首。
他的父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不仅没有去怨恨报复,而是不断地反省自己:
我自己在德行上有不够的地方,不能够得父母的欢心?
后来他得到了天子之位,但仍然以不能得父母之欢心而忧虑,最后他的德行感
化了他的父母,也感召了天下人。
孟子就说为什么舜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因为他遵循万事万物的法则,又洞察了社会人文关系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和天地人文自然的秩序,和人的天性相呼应的。
《论语》上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是什么人?
处处想着助人为乐,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他的心胸总是处于一种欢心喜悦坦坦荡荡的状态。
小人就是只想着自己利益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想方设法地去谋害别人,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样的人他的心胸总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
诸位朋友,我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呢?
就看我们的心胸经常是坦坦荡荡,还是经常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现在大家都说我的压力很大,各位朋友当你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很焦虑的时候,你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心,我们为什么有压力,我们为什么而感到焦虑呢?
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
现在我们还在学西方的价值观,为了获得自己利益的满足,去和别人竞争,所以尔虞我诈就出现了。
竞争再向上提升就成为了斗争,再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战争,所以现在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局部冲突或者战争。
如果使用了原子武器,就会导致世界末日。
所以获得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没有给人类带来一个光明的前程,而是把人类引向了穷途末日。
所以我们中国人不讲竞争,讲仁爱。
爱是什么,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当自己有压力,一定是因为只想自己的利益,不想如何去帮助别人。
我大学毕业后,分到了中央党校工作,当时学校有一个规定,每节课后学生要给老师打分。
因为没有上过讲台,前几个月我压力很大。
担心自己的课讲不好,面子上过不去。
后来我就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转向自身利益之外的事,那就是我这堂课能够给学员、能够给听众,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转变和启发?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压力减轻了,而这种想法也促使我备课非常用功,最后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
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怎么去做?
孟子强调:
耻之于人大矣。
“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
为什么?
因为有羞耻心的人能够使人改过自新,能够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重新做人,最后成圣成贤。
但是没有了羞耻心的人,就堕落为禽兽了。
我们做了错事,要感觉到惭愧。
并且因为知耻近乎勇,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
现在我们的问题,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贪”,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吃。
如果你贪财,你一定要记住《大学》里“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一定会以不正当的方式给败掉。
这个财并不是到了你手了就是为你所有,它被五家所共有,哪五家?
首先是官府,如果这个财是贪污受贿得来,最后是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家产也被充公。
所以他赚到你手,但不是你的。
还有水灾火灾,那些自然灾害也会把不义之财给焚烧掉。
还有盗匪,还有一个就是防不胜防的败家子。
因为没有良好的家教,父母没有给他做好榜样,他也是贪污腐化,生活骄奢淫逸,最后没有使这个家族传承下去。
所以古人读书明理,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古
代的读书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义之财送给他,他都不敢去收。
有的人觉得我的钱已经赚的差不多了,地位也不错了,就开始贪色。
中国人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这个绝对不是形容,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