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1481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语言学课程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现实。

申小龙:

说到底,语言不仅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系统,语言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

洪堡特:

从真正的本质上来看,语言是一件持久的事物,在每一个瞬间都稍纵即逝,即使通过文字保存下来的,也只是不完整的、木乃伊式的东西,只在描述当前话语时才重新需要。

语言本身绝非产品(Ergon),而是一个活动过程(Energeia)。

……把语言表述为“精神作品“,这个术语完全正确,非常充分,因为这里所说的精神只是指、而且只能理解为一个活动过程。

(Humboldt1836:

49)

施莱赫尔:

语言是天然的有机体,它们完全不受人类意志的支配,他们根据一定的规律自发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会变老,也会死亡。

它们受到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一系列现象的制约。

因而,语言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的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也同研究其他自然科学基本上一样。

(Schleicher1863:

20-21)

博厄斯:

如果说人类学是研究人们精神生活现象的科学,那么,作为精神生活一个最重要表现的人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属于人类学的研究范围,除非能说出特别的理由不这样做。

索绪尔:

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结构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分类的原则。

萨丕尔: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一种方式,借助于自身创造的一种符号体系,用来交流意见、感情和愿望,这种符号首先是听觉上的,是通过所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沃尔夫:

每种语言都是与它种语言各不相同的型式系统,其形式与范畴都由其文化所规定,人们不仅利用语言进行交际,还利用它来分析外部世界,对各类关系、现象或关注或漠视,从而理清思路,并由此建立起他自身的意识大厦。

布龙菲尔德:

语言社团内部的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合作,语言弥补了不同的人们在神经系统上的差距,对语言社团中某一个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另一个的反应行为。

语言把个别的人凝聚成社会的有机整体。

克拉克洪:

每一种语言都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和观点的手段,都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感情、泄发情绪,或者指令别人做事的工具。

每种语言其实都是一种观察世界以及解释经验的特殊方式,在每种不同的语言里包含的其实是一整套对世界和对人生的无意识的解释。

乔姆斯基: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语言学家在什么是语言的问题上观点各不相同。

(以下举萨丕尔、索绪尔、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理解)……除了语言学家的贡献之外,其他学科也有所建树,如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行为的形式;

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社会集团的成员之间的互相作用;

文学家认为语言是艺术媒介;

哲学家认为语言是解释人类经验的工具;

语言教师则认为语言是一套技能。

(HartmannandStork1972:

123-124)

(二)语言定义的分歧:

1、语言的功能。

2、语言的范围。

3、语言的内涵。

4、语言的外延。

5、语言本身的成分。

6、语言的系统性。

7、语言的属性、

8、语言的静态与动态。

(三)语言定义的归类

1、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代表观点——“自足系统”说,代表人物——索绪尔。

2、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代表观点——“交际工具”说,代表人物——斯大林。

3、强调人类自身的自然属性,强调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代表观点——“本能说”,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4、强调人类的历史文化属性,强调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代表观点——“世界观”说,代表人物——洪堡特。

乔姆斯基强调语言研究中的自然科学方法,而洪堡特却强调语言中的民族精神。

从全球的角度看,当代语言学的分支很多,带有“语言学”字样的学科或专业名称就有:

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

还有一些不带“语言学”字样的,如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会话分析、语篇分析等。

这些不带的一般称为理论语言学,那些带的称为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跟应用语言学的区分是不能反映当代语言学的特色的。

这是因为所谓的应用语言学本身也有很多理论问题,同样理论语言学也有许多应用成分。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当代语言学比成一盏发光的灯,中心是语言学的传统的核心研究领域如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义学。

核心的外围是一些新兴分支如语用学、会话分析、语篇分析等。

进一步向外辐射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向大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

二是向社会,如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

三是向信息高科技,如计算语言学(包括机器翻译)、语料库语言学,语音识别与合成等。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语言学

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兴起,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可以说是为了弥补普通语言学研究中曾经存在的忽视语言的社会性的研究模式的缺陷。

(一)、三大前提:

1、社会基础:

如语言政策,民族国家独立后官方语的选择;

甘柏兹关于社会分层与语言差异的研究,指出语言的运用与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联系;

对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的研究;

波恩斯坦的“局限代码”和“复杂代码”的研究等等。

2、物质条件:

现代研究方法——普遍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

技术手段——盒式录音机获得大量语料、计算机处理数据。

3、学术背景:

从关注语言的逻辑结构到研究言语行为(speechart)。

(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及学术动机。

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带有浓厚的批判性质,是作为对盛极一时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反动而出现的(Kuhn1962,1970;

Hymes2000)。

Language第36—40卷(1960—1964)的索引中,己有“社会语言学”一词;

以后四年中(1965—1969),社会语言学在该刊索引中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

1、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探索词语的社会意义,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要点问题。

有关这些问题的哲学讨论古已有之。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在其《正名篇》中说:

"

名无固宜,约之以名。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这段话从语言任意性与言语群体的内在联系、能指与所指的逻辑关系方面,阐述了事物名称命名的一般规律。

西方语言哲学史上旷日持久的"

名实之争"

实际上也涉及到社会语言学所考虑的内容。

2、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比较语言学研究盛行的时代。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HumboldT众多的思想概念中,至少有两点同社会语言学研究有一定的关联:

一是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二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19031936;

CF.姚小平1999:

39,50)。

3、到了1920年代,欧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为社会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以Malinowski与FirTH为代表的伦敦功能学派和以Boas与Sapir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

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

人类学功能学派"

的创始人(Malinowski1929)。

他在人类学与民族学著作中探讨了语言问题(FirTH1957a)。

Malinowski对于语言学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贡献,至少见于他对语言功用的颇具独创性的理解,以及他对"

意义"

的新解(Malinowski1923:

321;

Sampson1980:

224)。

他最重要的贡献则在于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

不过,他对语境的论述,还只是一种探索,是针对人类文化语言学中分析手段的不完善而提出的(Campbell1994:

2354)。

三十年后,语境理论在"

伦敦学派"

创始人FirTH那里才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FirTH根据Malinowski的看法,首次以较完善的方式阐述了说话人、语言形式、语言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创立了语言学研究中的"

语境学说"

(1957b)。

FirTH语境的内容与概念在结构主义盛行时期没有得到重视,到六十年代末才在社会语言学家的论述中找到某种关联与回归(CF.Fishman1968:

46)。

就像Hymes继承了Boas和Sapir开创的人类语言学研究传统一样,Halliday弘扬了FirTH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尤其在社会语境中语义的研究上有独到的见解,明确无误地声称"

语言学系统是一个社会语言学系统"

(Halliday1978:

72;

CF.HorvaTH1998;

ApTe1994)。

北美人类语言学传统对社会语言学的形成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从学术渊源上讲,北美学派内部有一种密切的师生关系。

Boas是Sapir的老师,这是明白无误的;

BenjaminLeeWhorf虽然不是Sapir的入门弟子,但在耶鲁大学听过他的课,也有机会深得其传。

综观社会语言学思想早期在美国的发展,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北美早期的语言学研究多半同人类学、民族学有紧密的关系,这尤其体现在语言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自立之时;

其二,这种研究又往往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有着强烈的实证色彩。

Boas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濒临灭绝的美洲印第安语言。

他从人类学角度出发,强调不同人种、语言、文化的变体及其多样性,反对在分析与描述工作中沿袭套用印欧语法理论(1911)。

就个人研究兴趣而言,Boas关注民族研究,建议创建语言学与民族学共享数据库,考察研究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联(Darnell1994a)。

Boas首创的美国人类语言学传统,通过Sapir之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Sapir认为,语言不同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音韵的变化保留记载了语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接触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印证。

在这一意义上,语言学可以回答民族学的问题。

Sapir(1921)有关语言流变的理论,则充满了一种文化语言学和生物语言学的精神(Sampson1980:

82)。

Sapir晚期的研究不限于狭义的语言学内容,而是转而讨论文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在文化中的创造性问题,"

更倾向于接受洪堡特的观点"

(姚小平1999:

58;

Darnell1994b)。

受到Sapir语言文化观的启发,Whorf进一步发展了Sapir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北美早期的人类语言学传统,在Hymes的言语交际民俗学理论和交际能力理论中得到弘扬,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杨永林2000)。

4、196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语言学大会(BrigHT1966)。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英美一些语言学家意识到语言学研究不应局限于"

描述语言学"

或"

结构语言学"

的理论范式,而应当关注社会语境中全面系统的语言研究,由此形成了一个同形式语言学研究传统相抗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Hymes2000:

312)。

(三)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心理学出身的社会语言学家Ervin_Tripp(1971[1969]:

15)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系统研究语言形式及其社会意义相互之间关系的学说。

社会学家Fishman(1972:

46)采用了一个格言式的说法,来说明社会语言学所涉及的变量:

什么人对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说什么。

应用语言学家Berns(1990:

339)声称:

虽然社会语言学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多数定义都一致认为,这一领域是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中语言结构和语言用法问题的。

语言学家CHambers(1995:

12)声称:

虽然社会语言学研究同语言变体及其社会意义有关,但其主干理论学说的构建是语言变量。

定量社会语言学创始人Labov(1972a)把社会语言学称为“世俗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家Downes(1998:

9)则提出一种更为宽泛的定义: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那些只有通过社会及语境关联因素才能得到解释的语言特性。

Hymes(2000:

313)最新的论点是:

总体而言,社会语言学的显著性标志,仍然体现在坚持研究语言特征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表现这一主张上。

依据以上讨论,可以对社会语言学作出简繁有别的两种定义。

简而言之,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详而论之,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语言结构,二是社会语境。

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社会语言学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讨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

(四)社会语言学强调的观点

语言的本质——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语言的社会作用:

组织作用。

认为过去的语言研究片面强调语言的生物和心理特征的片面性,如语言是区别人与动物的特征,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等。

限定社会交际的疆域。

语言使用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强化过程。

文化上的偏见、社会上的不平等以及现实中和精神上的民族和社会压迫,都反映在语言上。

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现象的一个基本认识是语言的变异性。

语言的复杂性取决于使用语言的人。

社会语言学研究重点应该是人类运用语言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社会交际活动,只有将语言使用的环境、交际目的以及交际对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准确地了解语言材料所代表地意义。

社会语言学不仅注意到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同时也强调语言活动同时也是在创造、强化社会结构这一事实。

社会语言学认为:

主要的外来力量的影响常常造成语言的剧变,而语言内部因素造成的演变常常是缓慢的。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语言学首先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从理论的借鉴到方法的选用,都同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大众传媒等学科的研究紧密关联,体现出研究范围宽泛性、多样性和驳杂性的特点。

社会语言学还表现为一种跨学科的观察方法,为其他学科研究同语言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资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分析研讨、参比反照的方法论,体现出一种学术话语模式高度兼容的特质。

九十年代以来,作为社会语言学主干的"

语言变异研究"

有了扩展,关注叙述文本中语境变体的研究。

从整个学科研究范围来看,由于加强了本学科与民族学、叙述学、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其研究范围也呈现出日趋宽广、整合联袂的倾向(Samarin2000;

Hymes2000)。

从观察视野、研究方向、具体内容三个层面来看

1、从观察视野来看。

从观察视野来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Fasold1999[1990])。

宏观社会语言学,又称"

语言社会学"

是以社会本身作为研究起点,同时将语言作为研究不同社团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观社会语言学,又称为"

社会语言学本体"

是以语言研究为起点,同时将各种社会力量看作影响语言结构的基本因素(Romaine1994:

4005)。

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反映出一种跨学科倾向:

前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社会本身作为关注中心,把语言现象视为边缘产物;

后者却是从语言学的视野出发,把语言现象作为关注焦点,把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衍生内容。

由于这种学科交叉倾向性的存在,自六十年代以来,孰主孰从的问题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圈内颇有争议之点(Fishman1973;

HorvaTH1998:

447)。

2、从研究方向上说。

从研究方向上说,社会语言学可分为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

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应当采取什么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

应用社会语言学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考察隐藏在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Romaine1994: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上的这种划分由Trudgill(1984)首次提出,当时多指社会语言学在方言学中的应用,后来习惯于把这一术语用于指代医院场景、法庭场景、学校场景以及其他公众场景中由于权势、阶层等因素诱发的语言差异和语言不平等现象的研究。

英国社会学家BasilBernsTein(1971,1973,1975)。

七十年代初提出的"

代码理论"

模式,即为社会语言学与教育学联袂取得的一项应用型研究成果。

3、从具体研究内容而言。

(1)、语言状况,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种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的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和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

三、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广义:

解决各种社会实际问题。

狭义:

应用于外语教学。

(一)社会语言学和商业。

1、广告语言:

市场分割、顾客群定位。

如“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2、编写商品推销的广告和推销员的讲话稿。

如Sprint公司的孙悟空形象;

AT&

T的“天时地利人和”。

3、商品中的“塔布”问题。

语言文字的音义形。

如“白象”商标;

销往非洲婴儿食品的包装;

法国饮料PSHITT。

4、语言产业和语言劳务。

外语教科书、录音带;

为集体或个人提供翻译、培训等。

(二)社会语言学和政治。

1、语言选择:

官方语言的选择和确立。

2、政治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特征,如外交辞令、竞选演说等。

(三)社会语言学和双语教育。

1、对双语教育方针的态度。

2、研究双语教育的模式。

3、评估双语教育的阿标准、方法和途径。

(四)社会语言学和法律事务。

1、话语分析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2、音变差异。

(五)语篇分析的运用。

第二章语言变体与语言变异

一、语言变体

1、郝德森(Hudson1980)的“变体”(variety)概念,指“一组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项目”,意指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

语言变体既可以指语言(language)、方言(dialect)、语体(style),也可以指单个地语音、语法或词汇项目。

它们之间可以重叠,即一种语言变体内可以含有其他的变体。

许多语言学家又采用语言代码(语码),与语言变体替换使用。

2、语言与方言区分的关键是社会政治原因。

3、具有完整系统的语言变体的四项区别特征

标准性,具有全社会所遵循的正式的规范标准

独立性,具有独一无二的自律性和功能

历史性,具有与有关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关联的发展历史

持久性,具有稳定的操该语言的言语共同体

4、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

5、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

标准变体也称为上加变体或超方言变体,因为它通常是由掌握政权的人确立的,它超越了地区的限制,称为全社会的交际手段。

它是官方的、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工具,因而也是最有威望的语言变体,成为全社会成员学习和仿效的对象。

但就某个地区或更小的范围来看,有时非标准变体在人们心目中所享有的威望比标准变体还高。

6、语体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对象、场合以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语体的使用。

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用词和语音语调上。

英语语体分为(MartinJoos):

礼仪语体

正式语体

商议语体

随便语体

亲切语体

二、阶级、阶层与语言变异

1、波恩斯坦的观点:

在中产阶级及其附属阶层中生活的儿童会用复杂的和局限的两种语码;

而劳工阶级的某些阶层,特别是下层劳工阶级中生活的儿童则囿于局限语码。

对两种语码的倾向性可能完全是由社会关系的形式决定的。

一个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怎样把自己和环境联系起来,主要取决于其家庭的言语模式及该模式所采用的语码。

对波恩斯坦观点的批评:

1)忽略了语境对运用语言的影响;

2)忽略了语体之间的差异

2、拉波夫的变异模式

社会变异指语言随使用者的社会属性而变,语体变异指语言随语境而变。

拉波夫的研究说明:

不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是较高还是较低,各阶层中都有人使用非标准变体。

差别在于:

下层和劳工阶层中,使用非标准变体的频率比下中阶层和上中阶层中使用非标准变体的频率要大得多。

拉波夫总结的变异模式在沃尔弗雷姆的底特律市调查和特鲁吉尔德诺里奇市调查中进一步获得证实。

三、性别与语言差异

1、男女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用词、音位、语法、文字

2、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3、女性语体(femalestyle)

莱考夫认为特征有:

更多使用附加问句;

常用闪避词;

常用强化词;

更多的使用礼貌用语;

使用的颜色词名称比男子多;

爱用一些女性修饰词。

(参照的是西方社会中层阶级白人女性的言语表现,虽与其他社会、其他种族、其他阶层的女性不一定适用。

另一研究认为,女性语体的运用者显然不限于妇女,关键似乎在于说话者是“无权”的人。

4、性别与语言差异

1)男女语言之间不存在对立的分歧,只有在发音、用词、句型、声调、交谈方式等方面存在特殊的倾向;

2)两性之间除了受发音器官的限制而产生的音色、音量等差别外,其他方面的言语差异很可能是别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5、性别差异的起因

a)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

b)男女社会角色和活动天地。

五、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

“权势量”和“共聚量”

罗杰·

布朗(RogerBrown):

语言的使用反映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权势量(power):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地位差别大小,地位高的人权势量大。

共聚量(solidarity):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差距的大小,但是侧重于双方的共同点,即双方在各种社会条件方面有多少共同点。

例如:

是否有共同的社会背景,有无共同的宗教信仰,年龄是否接近,职业是否相近,社会经历是否相仿等等。

第三章语言接触

一、双语现象

(一)社会双语

1、双语(bilingualism)或者多语(multilingualism)指某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克洛斯主张“国家双语”和“个人双语”两个术语。

例:

马耳他:

国家单语,个人多语;

瑞士:

国家多语(德、法、意、罗曼斯语),个人单语(其中一种)

2、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双语是社会双语的具体体现。

3、双语、多语现象普遍:

喀麦隆、德、法、美、加

(二)个人双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