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082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试题解析版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D.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答案】C【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后,将遗传物质注入受体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受体细胞外部,不属于被动运输,A项错误;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脊髓灰质炎病毒,B项错误;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不能发生反应,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传入神经元正常,仍可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项正确;脊髄灰质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独不表现生命现象,没有呼吸作用,D项错误。

2.图1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点和2024点B.图1的阴彩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C.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D.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05点和2024点氧气吸收速率一直保持最大,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图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B正确;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含有叶绿体,D错误。

3.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知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乙229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也是下丘脑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答案】B【解析】给甲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与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不变,说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发挥作用,甲的垂体发生病变;给甲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明显上升,说明原来缺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的垂体发生病变。

A项、C项、D项错误,B项正确。

4.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下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G1期的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S期和G2期的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G1期的细胞和G2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完成中心体的复制,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A项正确;G1期和S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发育到S期,同时完成中心体的复制,B项正确;根据B项推测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项正确;中心体在S期即复制完毕,D项错误。

5.已知某女孩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

有一同学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査后,记录如下:

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弟弟-+-+-+-(“+”代表患者,“一”代表正常)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调査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査计算C.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D.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细胞质遗传病【答案】D【解析】该女孩的父母患病,弟弟正常,说明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定不是细胞质遗传病,A项正确,D项错误;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査计算,以在较小工作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准确的数据,B项正确;若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患病女性的父母均为杂合子,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若该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该患病女性的母亲为杂合子,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C项正确。

6.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错误;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可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二、非选择题7.紫色洋葱是高中生物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它的叶分为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能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最下面才是洋葱的根。

不同的实验可以选用紫色洋葱不同部位作实验材料。

下面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四个实验所用紫色洋葱的最佳部位分别是_。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提取和分离色素使用的试剂分别是_。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制作流程为_。

(4)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盐酸在前者实验中的作用是_,前者实验中常用_进行染色。

【答案】

(1).根尖(分生区)、管状叶、(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

(2).无水乙醇、层析液(3).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5).甲基绿和吡罗红【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本实验,考查对有丝分裂观察、色素提取和分离、观察DNA和RNA分布、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等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步骤的理解与识记。

解答此题,可联系观察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每一步骤所用试剂分析实验步骤的顺序。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分裂旺盛的洋葱根尖分生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应提取含有叶绿体的管状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应选取含有紫色大液泡的鳞片叶外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择白色的鳞片叶内表皮。

(2)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利用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层析液分离四种色素。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先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解离根尖,使组织细胞分散开,然后用清水漂洗,洗去盐酸,避免过度解离,再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进行染色,最后通过压片制成临时装片。

(4)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可增大膜透性,以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根据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与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

8.如图1是人体某种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图3为反射弧中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

如果A细胞是垂体细胞,B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则C物质为_。

(2)如果图1中A细胞是某人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却在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人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该疾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_。

(3)图2中细胞d为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

(4)图3中传来神经冲动的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_神经。

(5)根据图3分析可知,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转换过程受阻。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2).不能(3).自身免疫病(4).效应T细胞(5).细胞免疫(6).传出(7).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水平衡、血糖平衡、神经调节和免疫过程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突触中信号传递机制分析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时可能造成的结果。

(1)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某人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由于体内存在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则该人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患者体内的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对自身细胞攻击,该疾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自身免疫病。

(3)图2中细胞d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则d为效应T细胞,通过效应T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图3中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属于效应器,传来神经冲动的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

(5)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则突触后膜不能发生电位变化,Ach所代表的化学信号不能转变为电信号。

9.果蝇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基因B/b捽制)。

让纯合灰身果蝇与纯合黑身果蝇交配,在F2代让其中显性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

若已知一果蝇种群(达到遗传平衡)中B的基因频率为p,让种群中显性个体与睁性个体相交,则子代中显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_。

(2)果蝇的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由D/d控制),让多对纯合刚毛雌果蝇与纯合截毛雄果蝇交配,子二代中刚毛:

截毛=3:

1,则_(能/不能)确定D/d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

若已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_(能/不能)利用B/b和D/d这两对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

【答案】

(1).灰身:

黑身=8:

1

(2).1:

(1一p)(3).不能(4).D/d无论是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子二代中刚毛:

截毛均为3:

1(5).能(6).B/b和D/d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以及基因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