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0593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 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docx

高考政治二轮文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含14年学法分析

本专题中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重点落脚在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两个方面。

对于我国公民的地位,主要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进行掌握,明确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等。

对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通过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四个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把握。

 

应试指导

年份

考 点

2010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单选)

2011

我国的国家性质(单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探究)

2012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单选)

2013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单选)

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及意义(探究)

【命题特征】对江苏近4年高考真题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及意义”是每年必考的考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公民政治参与遵循的原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等这些考点在近4年高考中没有涉及。

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还会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对于本专题的复习,我们要在重点理解高频考点的同时,还要关注上述几个考点。

【学法指导】

(1)结合我国打击新疆恐怖主义组织等活动,考查对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和运用。

(2)结合网络参政的民主形式,分析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3)结合“三公”经费公开分析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意义。

(4)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村民自治的完善和成就及村民如何行使权利进行民主管理。

(5)结合国家加大反腐力度的案例,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探究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专题整合

我国的国家性质

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把握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意义

(1)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了我国政治生活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特点。

(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国家生活的整体面貌和全部内容。

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也以主人翁的精神负有神圣的义务和责任;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同时也决定了一切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对人民负责;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同时也决定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同时也决定了人民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决定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决定了我国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典型例题1】 (2011·江苏卷)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对点训练1】 (2013·连云港模拟)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这一规定(  )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

分析角度

权利和义务主体

权利内容

义务内容

《经济生活》

劳动者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纳税人

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政治生活》

公民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人大

代表

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主权

国家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

  

【典型例题2】 

(2013·新课标Ⅰ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

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点训练2】 (2013·苏北四市模拟)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

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

公民在微博上(  )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

坚持的基本原则

深度理解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在履行公民的义务时,也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典型例题3】 (2013·徐州模拟)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训练3】 (2013·无锡模拟)专业人士指出,在博客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展现所长,是博主的权利。

但一些博主为争取点击量,利用博客暴露别人的隐私,或是把博客当成谩骂的武器,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由此可见(  )

A.网络言论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C.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两者可以分离

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方式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途径

意义

民主

选举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是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

民主

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

管理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民主

监督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典型例题4】 (2013·江苏卷)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这一做法(  )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典型例题5】 (2012·江苏卷)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

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对点训练4】 王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

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  )

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

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

洞悉热点

完善人民民主 参与政治生活 

【热点播报】

材料一 在全国上下关注民生的背景下,2013年的全国“两会”,其最大的特点是:

民生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5年中“民生亮点”如下:

民生投入明显加大,民生工程进度提速;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划;惠民政策更加细致,更易落到实处;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材料二 “近”,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

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离。

而此前总书记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4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

“两会”与世界更近了。

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有10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超出了往年的规模。

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经济增长需要中国引擎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命题透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

提示:

涉及的基本理论是:

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保障人民民主,捍卫国家主权,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两会”召开期间,网民“网络议政”体现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高、主人翁意识强。

网民“网络议政”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由代表代表人民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

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的政治生活。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加大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提示: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国家大力投入有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人们去享受、去消费;财政的作用,财政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注民生,对有关民生设施的投入,可以较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以及改善民生,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哪些?

提示:

民生涉及范围较广,如:

教育、医疗、食品、交通、卫生等,这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我国之所以要重视民生,因为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这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让人们更加幸福安康。

提示:

让人们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决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典例剖析】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

某校高三同学就“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进行了激烈讨论。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把如何提高人民幸福加以阐释,这也将是未来5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如:

医疗改革、房价调控、食品安全等。

切实保障人民民主,使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

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满足。

(1)有人认为,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请结合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就业、教育、收入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问题最缺乏公平感。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纲要》中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进一步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提出建议。

   “幸福指数”之所以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

其实,“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3)2014年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其活动的意义。

课堂评价

1.(2013·徐州、淮安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其根本原因是(  ) 

A.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2013·苏、锡、常、镇一模)2012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保障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精神卫生法》。

这体现了我国(  )

A.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C.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性 

D.建立起完善的人权保障体系

3.(2013·苏、锡、常、镇一模)网络日益成为反腐利器,一批腐败官员纷纷因网络举报而落马,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虚假爆料等情况。

但总的来说,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还是得到了普遍肯定。

下列对网络反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公民参与网络反腐要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B.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惩治腐败的主要渠道

C.看待网络反腐这种新生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

D.网络反腐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

4.(2013·南京、盐城模拟)2012年,江苏省在个人自荐、联名举荐、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广泛采取两轮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公推票决的方式产生多名省辖市党政一把手。

公推公选(  )

①增强了初选人选提名的广泛性 ②提高了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 ③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④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3·扬州中学)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S市教育局面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该市市民可以(  )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的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教育部门召开听证会,参与民主管理

C.投票表达自己对方案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D.把意见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

6.(2013·南京、淮安模拟)近年来,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出很多监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新形式。

下列形式中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有(  )

①民主评议村干部 ②民主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③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④参加村民会议讨论村务的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题型分类研究暨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

(见第55—56页)

 

专题五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专题整合】

【典型例题1】 A 【解析】本题以人大常委会立法公开为切入点,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这一重要知识点和公民的相关权利。

本题属于最佳类选择题。

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最终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中人大常委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是为了立法为民,这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当家作主,A项入选。

人大属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B、D两项说法错误。

这项举措是在听取民意,而不是要求公民监督,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对点训练1】 C

【典型例题2】 C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①说法错误,“扩大”一词不妥。

④依法行政是针对政府而言,与题意无关。

②和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对点训练2】 D

【典型例题3】 A 【解析】本题以公民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中有关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故①正确,②错误。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要理性,合法,实事求是,因此③正确。

④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对点训练3】 D

【典型例题4】 B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自治有关知识。

A项错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选举;村务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B项正确;C项错误,村民自治不是国家行政机关;D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典型例题5】 B 【解析】题中体现干部任用通过“暗访式考察”等方式,目的接受群众的监督,所以体现的是民主监督,故选B。

【对点训练4】 C

【洞悉热点】

热点1 

(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幸福观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是不科学的。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物质保障。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在制度上、法律上确保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真正实现和政治性义务的切实履行。

不断开辟和创新公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确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切实负起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责任,依法行使政府权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主题活动示例:

以“我们的春晚我们的家”为主题的活动。

(如紧扣“春节与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关系来设计主题活动,设计的主题活动必须积极向上)

可以更多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使自己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决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课堂评价】

1.C

2.B

3.A

4.A

5.A

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