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9378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docx

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

2013-2014第1学期《心理学》课平时作业

46.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是(B)。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C.机能活动          D.意识活动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⒈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或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B)。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型D.集中性与紧张性

⒉“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C)。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

⒊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A)。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⒋某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因而对该学科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这种注意被称为(D)。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

⒌听钟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A)。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范围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⒍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B)

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⒎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A)。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

⒏在注意的品质中,教师尤其擅长注意的(D)。

A.稳定性B.转移性C.范围性D.分配性

⒐小明读书时能够一目十行,这是在说哪种注意品质?

(B)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

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B)。

A.指向性B.集中性C.稳定性D.分配

⒒教室的布置安静简朴,尽量减少上课时的各种干扰,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

⒓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C)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⒔汽车司机、交通警察、教师、演员等要保证工作顺利进行需具备(B)的能力。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稳定性

⒕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种注意品质是(C)。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⒖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D)。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⒗振动频率为(B)次/秒(赫兹HZ)的声波是人耳的适宜刺激范围。

A.16~2000B.16~20000C.2000~4000D.1000~4000

⒘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毫微米的可见光波。

A.250~300B.350~400C.390~800D.400~1000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⒈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

A.感觉  B.知觉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⒉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⒊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B)。

A.理解性B.规律性C.整体性D.恒常性

⒋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B)。

A.感觉阈限B.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⒌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C)。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⒎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C)。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⒏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公式为(A)。

A.K=△I/IB.I/△I=KC.K=I/I•△ID.K/△I=I

(I为原刺激,△I为差别感觉阈限,K为常数)

⒐(B)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B.视敏度C.视野D.明适应

⒑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⒒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⒓“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⒔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D)。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

⒕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C)。

A.闪光融合B.视觉对比C.后像D.联觉

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C)。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适应D.感受性

⒗据研究,黄色表示甜,绿色表示酸,茶色表示苦,这体现的是下列哪种感觉规律?

(C)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感觉的相互作用

⒘“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可用(C)这种心理现象来解释。

A.适应B.对比C.联觉.D.感觉的相互作用

⒙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⒚红色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蓝色能够给人以冷静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叫(D)。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后效D.联觉

⒛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参观工厂属于(A)。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现场直观

21.教师在板书时,往往将重点内容用彩色粉笔标出,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2.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B)。

A.空间错觉B.时间错觉C.运动错觉D.视觉错觉

2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B)。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4.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这是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5.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D)。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26.在学习中读到残缺的字句,我们能根据经验补足其残缺部分,这是因为知觉具有(C)。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7.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是为了增加旅客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C)。

A.顺应B.选择C.提高D.降低

29.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B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30.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称为(A)知觉。

A.深度B.大小C.形状D.面积

第三节记忆

⒈记忆过程包括(A)。

A.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再认、重现和回忆

⒉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B)。

A.识记B.保持C.重现D.联想

⒊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D)。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

⒋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便重现出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C   )。

A.回忆   B.重现C.表象   D.想象

⒌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是(A)。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个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的。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匀加速

⒎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D)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⒏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A)。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⒐看过电影《董存瑞》的人虽然看电影时并没有刻意地去记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但董存瑞的形象却始终难忘,这是(D)。

A.意义识记B.机械识记C.有意识记D.无意识记

⒑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B)。

A.情景记忆B.程序性记忆C.陈述性记忆D.外显记忆

⒒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D)。

A.出口成章B.死记硬背C.博闻强记D.过目成诵

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A.3B.4~5C.7±2D.9~20

⒔背诵短文时,中间部分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D)影响的结果。

A.同化说B.痕迹消退说C.动机说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⒕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分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D)。

A.遗忘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系列位置效应

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描述的是下列哪种记忆?

(D)

A.情景记忆B.动作记忆C.形象记忆D.情绪记忆

⒗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可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D)。

A.前摄抑制B.消退C.干扰D.舌尖现象

⒘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

这是(C)。

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⒙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D)。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⒚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C)。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⒛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

21.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C)。

A.回忆法B.再认法C.节省法D.重构法

22.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的信息项目为(C)。

A.3B.5C.7D.9

23.瞬时记忆又被称为(C)。

A.知觉记忆B.工作记忆C.感觉记忆D.声像记忆

24.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

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A)。

A.及时复习B.多感官参与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复习方式多样化

25.一般地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属于下列哪种记忆?

(A)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运动

26.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

27.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D   )。

A.物理特性编码   B.表象(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  D.语义编码

28.根据有关线索,运用一定策略,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象复现的有意回忆是(   C )。

A.随意回忆 B.不随意回忆C.追忆 D.复杂联想

29.由火想到热,由久旱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  D   )。

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30.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  )。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 D.不随意识记

第四节思维与想象

⒈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

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 D.抽象性

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B)。

A.概括性B.间接性C.深刻性D.独立性

⒊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B)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

4(A)是借助语言进行面对面的思维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

A.对话言语B.独白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

⒋学生演讲时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C)。

A.内部言语B.对话言语C.独白言语D.书面言语

⒌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C)。

A.具体化B.形象化C.系统化D.抽象化

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其最基本单位是(B)。

A.命题B.概念C.判断D.推理

⒎有的学生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反映了其思维的(B)。

A.创造性B.深刻性C.灵活性D.批判性

⒏伽利略大胆设想,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并透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这是下列哪种思维品质的体现?

(C)。

A.广阔性B.灵活性C.独立性D.敏捷性

⒐“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过程的(C)。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⒑美人鱼这种形象运用的是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

(A)

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⒒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学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B)。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⒓创造性的核心是(C)。

A.集中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

⒔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D)。

A.直观教学B.启发教学C.比较D.变式

⒕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⒖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这种方法是(C)。

A.创造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⒗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C)。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

⒘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B)。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⒙下列选项不属于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是(D)。

A.环境B.智力C.个性D.遗传

⒚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A)。

A.有结构问题B.无结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

⒛(D)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形象B.知觉C.表面特征的D.深层特征的

21.(A)检验虽然可靠,但有些假设不可能或不允许此操作,它是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

A.直接B.间接C.结果D.科学

22.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B)。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

23.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A)。

A.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验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4.(A)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A.算法式B.启发式C.综合式D.概括式

2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26.“列举圆形结构的物体”属于(B)。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B)。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28.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D)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

29.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B)。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异性

30.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通常性思维

31.主体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过程在皮亚杰学说中叫做(C)。

A.图示B.同化C.顺应D.平衡

3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  A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D.变式

33.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  C   )。

A.原型启发   B.概念形式C.迁移   D.问题解决

34.由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   )。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

35.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  D   )水平。

A.强       B.弱         C.中等     D.偏低

36.分析问题并找出问题中主要矛盾的过程是处于问题解决阶段的(  B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7.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D   )。

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38.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  C   )。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39.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 D   )。

A.理想 B.空想 C.灵感 D.幻想

40.不随意想象的极端例子或特殊表现是(  C   )。

A.灵感B.原型 C.梦D.顿悟

41.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C).

A.明确问题   B.模糊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42.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B)策略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⒈下列关于情绪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具有两极性B.具有不稳定性

C.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D.以动机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⒉乐极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情感具有(C)。

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

⒊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特别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C)。

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

⒋一初中生恋爱遭老师家长反对,于是立志好好学习,这种防御机制是(B)。

A.压抑B.升华C.代偿D.置换

⒌小明经常背着老师家长去网吧玩游戏,他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C)。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⒍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意志的基础D.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⒎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述的现象感到惊奇与困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C)。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⒏“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B)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⒐“前有悬崖,后有猛虎”的矛盾冲突是(D)。

A.多重趋避冲突B.趋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避冲突

⒑“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这是对(A)的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⒒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这属于(B)。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

⒓情绪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探讨(A)

A.情绪是如何发生的      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

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     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

⒔下面哪种活动是意志行动?

(B)

A.吹口哨B.背诵课文C.摇头晃脑D.膝跳反射

⒕(C)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

A.克服困难B.自觉的目的C.A和BD.不随意动作

⒖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C)。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⒗当面临对多个岗位选择时,我们需要有各种利弊得失方面考虑,如工作收入、升值空间、工作性质、生活保障等,这种目标冲突类型为(D)。

A.双避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⒘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C)。

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

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超水平发挥往往伴随着(C)情绪状态。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⒚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D)。

A激动和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⒛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B)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21.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

或四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是(A)。

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C.心境、激情、应激、热情

D.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22.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B)反应。

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

23.“做该做的哪怕不想做,不做不该做的哪怕想做。

”是对哪种意志品质的写照?

(C)。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24.与意志坚韧的人相反的是(C)。

A.喜欢听别人意见并且很倾向于接受别人的暗示

B.优柔寡断的人

C.固执己见的人

D.草率的人

25.与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

26.“我行我素”、“固执己见”是和意志的(C)品质相反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

27.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

(B)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

28.对胆小而易受暗示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下列哪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