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室讲解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72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室讲解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模型室讲解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模型室讲解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模型室讲解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型室讲解词.docx

《模型室讲解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室讲解词.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型室讲解词.docx

模型室讲解词

模型室讲解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您到三峡坝区参观游览!

下面我将通过介绍,使大家对工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三峡工程的1:

850的缩微模型,它反映的是20XX年三峡工程全面峻工之后的坝区景观。

先让我们来确认一下我们目前所处的方位吧!

刚才各位途经享有“公路博物馆”之美誉的三峡工程专用公路、坝区主干道江峡大道后,经过了未来的永久船闸,然后盘山而上来到了三峡坝区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拨制高点—坛子岭。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拨米,只要大家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便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崖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因此,坛子岭作一个永久性的观景台,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模型上的蓝色水流代表长江,长江的左岸右岸是如何区分的呢?

顺水而立,您的右手方向为右岸,即通常所说的江南,相对地,各位刚才来的这一边为长江的左岸,即为江北,背对的是长江的上游重庆方向,面对的是长江的下游宜昌方向。

  宏伟的长江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由横跨长江的拦河大坝、位于其中段的泄洪坝段、左右岸发电厂房及通航建筑物组成。

它的建设方案是: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拦河大坝以185平台为左岸起点,延伸到长江南岸的白岩尖,轴线全长2309米,属于混凝土重力坝(用混凝土浇筑的依靠坝体的自重来对抗库区的水压和其它荷载作用不同于另一种坝—拱坝)。

大坝建成之后,坝顶会形成一条沟通江南与江北的公路,宽度为15米,大坝底部宽度为124米,如果您从侧面看这个大坝剖面,它呈现为直角梯形,大坝的海拨高程与185平台等高,为海拨185米。

  这样,万里长江就将在西陵峡中段被拦腰截断,从三峡大坝直至上游重庆市六百多公里的水路就将形成一个天然的河道型水库,水库容量为393亿立方米,正常水库水位是海拨175米,洪水来临之前,将水位降低至海拨145米,这样防洪库容量达到亿立方米。

中段的泄洪坝段长483米,22个溢流表孔(宽为8米,堰顶高程156米,主要作用是泄洪)与23个溢流深孔(7米×9米,孔底高程为90米,主要作用是冲沙。

)主要承担渲泄洪水和清除泥沙的任务,泄洪的设计最大流量是万立方米/秒,相当于千年一遇的洪水流量。

大坝峻工之后,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

大家知道吗,历史上长江上最大的洪水发生于1870年,当时的最大水流量为万立方米/秒。

黄陵庙的木柱上就留下了当时的水迹,这为我们的三峡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珍贵的水文资料。

相信1998年的洪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荆江大堤全面告急、牌洲湾决口、九江新区被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这次洪水的最大流量是万立方米/秒。

  位于泄洪坝段两边的是左右两个坝后式厂房,模型上的圆孔代表我们将来要安装的水电机组的台数,我们将在左岸发电厂房安装14台水电机组,右岸发电厂房安装12台水电机组,每台机组的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丹江口水电站的发电量。

这样大容量的发电机组目前在全世界仅有21台,其中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目前世界第一)拥有18台,美国大古力水电站(目前世界第三)拥有3台,将来三峡水电站将拥有26台水电机组(每台机组重达600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总装机容量达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倍,相当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10倍,而与当今世界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相比,其发电量还超出40%。

将来这些电将通过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以三峡大坝为中心,可以输送到1000公里以外,最东—上海;最西—兰洲;最南—广州;最北—天津,源源不断地输向华中、华东和四川东部地区。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会消耗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污染。

三峡工程每年可以节约四千万吨至五千万吨的原煤,减少火力发电,从而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

  工程的第三大部分包括两个永久性的通航建筑物,一个是大家刚才路过的永久船闸,(双线五级船闸)另一个是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我们人工开挖的永久船闸镶嵌于花岗岩山体之中,又称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上下游水位落差高达113米(上游水位海拨175米,下游水位是葛洲坝库区为62米,这么高的水位落差相当于一个三十多层高的摩天大厦);所谓“双线”,即大家看到的两个凹槽,是两条单行航道,一条为上行船的航道,另一条为下行船的航道,船在这儿可上通下达,互不干扰,井然有序地过闸,所谓“五级”,是说永久船闸分为五个层次,类似人们经常爬的楼梯,那么两条航道,五个梯级便拥有十个小闸室。

每个小闸室的尺寸大小与宜昌市葛洲坝二号船闸的尺寸相同,长280米,宽34米,水深为5米,船过一次葛洲坝二号船闸时间至少为30分钟,那么船过双线五级船闸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了。

20XX年6月16日,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三峡工程取得又一标志性成就。

要整体提高船闸通航效率,必须加强过闸船只的科学调度和船只本身的标准化。

眼下的突出问题是,川江上的船只大小不一,好比有了一条高速公路,上面牛车、马车、拖拉机和汽车同时在跑,过船闸时挤在一块,很难走快。

对船闸效率来说,每个闸室放船的面积要占80%以上。

如果船只大小不一,就要根据来船的多少,进行合理编队,如果船只大小比较统一,编队相对就简单一些。

检验船闸效率的另一个指标是过闸船只自身运货量的大小,如果运货量大,所用的船只就少,航运效率就高。

如果过闸的都是小船,每一个闸室里面过的船只数量就多,船在船闸内系锚的时间就会拖长,过闸效率就会降低。

因此,必须尽快实现船只的大型化,同时加快物流配送的有效性,减少大船负载不足的现象。

另一个问题是,船什么时候到船闸,如果3个小时之内只来一艘船,为一艘船开启船闸肯定不经济。

但若3个小时之内突然来十几艘船,这些船的总面积大于闸室的面积,那么就要分批次过。

因而船只往来在时段上的不均匀,会导致船闸有效利用率的降低。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整个川江上的船只进行科学调度,航运管理必须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

在一些水运发达的国家,航运都有统一的电子化管理系统,船的始发时间、货物多少、货物目的地、到船闸时间等一目了然,通过一个大屏幕就可以看到。

据介绍,目前交通部正在长江下游进行信息化航运试点。

  那么游客乘坐的中小型客船如何过坝呢?

是否也要费时这么长呢?

  为了使普通客货轮能快速过坝,我们在185平台旁设计了另外一个永久性的通航建筑物—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如果说船过永久船闸类似人慢慢地爬楼梯的话,船使用垂直升船机,便类似人们乘坐电梯了。

它主要由上下游引航道、上下游闸首和升船机船厢室段等建筑物组成,全长6000米。

升船机最大过船吨位为3000吨级,船舶年单向通航能力为350万吨。

承船厢外型尺寸为长132米,宽米,高10米,承船厢内有效水域为长120米,宽18米,米水深。

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提升总重量为12800吨,船舶通航时间为40分钟。

三峡垂直升船机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确定的是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垂直提升型式,鉴于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柱短螺杆安全装置型式在极端事故工况下的安全可靠性程度更高,20XX年国务院三峡建委第13次会议同意选用全平衡、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柱短螺杆安全系统的方案。

三峡升船机已明确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和德国拉麦尔国际公司和克雷布斯空福尔工程公司联合设计,德国联邦航道工程研究院(BAW)做为项目咨询单位,其中中方设计院负责升船机设计总成和土建结构部分,德方负责升船机承船厢及设备部分,工程预计在20XX年前后试运行。

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约80%,机械设备安装处于设计阶段。

  从航运上来说,在上游水库的江面上,从宜昌至重庆航程便可节约5—6个小时,而且将来万吨级船队就可以全年从武汉市直达重庆市,长江将成为一条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

长江横贯中国东西,干流延展18个省市,水运条件十分优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对航道和港口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和建设,但长江航运发展仍未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宜昌至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密布,长江的海损事故多发生在此地。

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就包括江水行船的艰难。

三峡工程建成后,回水至重庆巴县,险滩淹没,航道加宽,水流趋缓,可改善航道650公里,万吨级船队可由武汉直抵重庆,单向通航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时速由目前15公里/时,提高到30公里/时,运输成本可降35%—37%。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峡工程的兴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是极为有利的。

  纵观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可以看出,长江三峡工程具有三大显著的综合效益:

防洪、发电、航运。

其它的效益还有南水北调、开发性移民、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环境保护、农田灌溉等等。

(如有必要可作进一步阐述)

  三峡工程自从1919年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历经七、八十年的中外专家反复考查论证,其可行性方案于一九九二年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中通过。

大坝坝址终于选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的宜昌县三斗坪镇,距下游的反调节水库葛洲坝水路距离是40公里。

这与它得天独厚的地质地形条件分不开,庙南宽谷河床的开阔有利于容纳布置工程众多的建筑物,坝址基石为坚硬的花岗岩,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坝的最好地质构造,江心有狭长的沙洲—中堡岛,将江水一分为二,一边为大江,一边为后河,为建大坝提供了分期施工,分期导流的条件,三峡工程总工期长达17年从1993—20XX年我们把它分为三期工程。

  1993年至1997年为三峡工程的一期工程工期。

我们将中堡岛挖开在上面做了一条纵向围堰,同时在上、下游各筑一条横向围堰,这样,以前的后河江段便被拦成了一个口字形的基坑,我们在基坑里面将水抽干,人工开挖了一条宽350米的航道,这就是现在承担通航任务的导流明渠。

在一期工程施工期间,长江的航运在这一段仍由大江主河槽来承担。

1997年11月8日的大江截流标志着一期工程的结束和二期工程的开始。

当时江泽民主席亲临现场观看截流典礼,中央电视台作了全程现场直播。

长江的这一次截流就使近三分之二的长江主河槽江面形成了一个口字形的二期围堰基坑。

在从1997年到20XX年间,我们把基坑里把水抽干,用混凝土浇筑三分之二的拦河大坝,安装泄洪闸,安装左岸发电机组,同时修建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在二期工程施工期间,导游明渠将保证长江的通航,但由于导流明渠仅宽350米。

每当夏季汛期来临之时,(水流量大小影响导流明渠、临时船闸通航、翻坝运输)明渠内水流湍急危及航运的安全,所以在靠近长江左岸我们修了一个临时船闸(20XX年后将结束其历史使命,改为冲沙闸)配合导流明渠在汛期使用。

20XX年,二期工程完毕,蓄水至海拨135米后,泄洪闸开始泄水,首批机组开始发电,这也是二期工程完成的主要标志。

20XX年至今已经安装了13台发电机组。

工程量十分浩大的永久船闸于20XX年6月16日正式通航,万吨级船队便可徐徐驶入船闸中了。

20XX年至20XX年为三峡工程的最后一期工程,我们把通航的导流明渠再次用围堰围起来形成三期围堰基坑,工程的重心又转到长江右岸三分之一的导流明渠江面上来,我们将浇筑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坝段,完成右岸坝后式厂房的建筑及机组的安装。

那么到20XX年,大家再来坝区参观的时候,大坝就如同模型上面显示的一样雄伟壮观了。

  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总额为亿元,其中枢纽工程亿元,库区移民经费400亿元。

当时考虑到物价上涨、贷款利息以及汇率变化等,预计工程动态总投资约为2039亿元。

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好,物价指数、贷款利率比原来预测的低,同时加强管理,预计工程动态总投资可控制在1800亿元以内。

三峡工程建设第11年(20XX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开始有发电收入,至今年,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和葛洲坝电厂利润收入与当年动态投资需求达到平衡,即20XX年为资金平衡年,20XX年三峡工程出现资金盈余,开始偿还贷款本息,20XX年可还清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