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5412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粉尘灾害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掘进工作面的产尘工序主要有机械打眼、破岩(煤)煤矸及运输转载与锚喷等,产生的粉尘主要为矽尘,其中游离SiO2的含量一般在20~50%左右。

此外,在本矿地面的生产系统,如原煤及矸石的装卸、运输、转及其它工作场所也产生大量的粉尘。

1.2煤尘爆炸

粉尘的主要危险性是煤尘爆炸性,当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煤尘呈悬浮状态且达到爆炸浓度、引爆火源和氧气的存在时),就有煤尘爆炸危险。

虽然煤尘爆炸事故较少,但其危害极大,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形成冲击波,扬起更多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通风系统和器材设施,形成再生火源引起瓦斯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经鉴定,大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尘无爆炸危险。

粉尘(指岩尘和煤尘)的另一个危险性是引起职业病,即矽肺病和煤肺病。

矿工长期在有粉尘环境下作业,粉尘吸入人体内会引起矽肺病或煤肺病,SiO2含量越大,危害程度就越大。

一般来说,尘肺病的死亡人数为工伤死亡人数的几倍,因此粉尘的又一危害不可忽视。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救人优先的原则:

现场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进行自救,然后进行救助他人;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4)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2.2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按事故严重程度和类别分为四级,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IV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或发生可能死亡3人以上的火灾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紧急处置

2.3注意事项

(1)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2)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查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3)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最好执行事前演练过的救援对策或措施。

(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5)应急救援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组织机构有:

指挥部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备注

总指挥

法人

业主代表

副总指挥

矿长

成员

技术负责人

副矿长

常务副矿长

安监科

科长

救护队

队长

机电科

通风科

矿工会

工会主席

矿办公室

主任

掘进队

供销科

地测科

车队

驾驶员

县救护队

县应急救援中心

县医院

XXX公司成立,由法人任救援总指挥,矿长、业主任副总指挥,按照各自的分工协助总指挥指挥。

各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按照各自的业务范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由陈永贵任主任,李明刚任副主任,成员为安监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调度室、救援队、供应科等有关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由法人、业主代表,矿长、安监科长、总工程师召集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指挥车、抢险车全部在调度室集中待令。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立专业组

第一组:

现场抢险指挥组,由矿长刘华明任组长,成员由副矿以上领导组成,负责现场抢险全过程的指挥。

第二组:

后勤保障组,由矿办公室主任胡建中任组长,成员有供应科、财务科、矿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保卫科长等,负责物资器材的供应、经费的保障、地面交通运输的保障、地面通讯保障、生活后勤保障、治安保障等。

第三组:

善后处理组,由常务副矿长李明刚任组长,成员有工资科长、工会主席等,负责遇险人员相关资料的提供、保险的落实、医疗机构的保障、遇难人员及其家属的安置等。

第四组:

事故调查组,由安监科长郭光全任组长,成员为矿长、安全副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工会、保卫科等有关部门,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设有辅助救护队(由职工队伍组成)、专业救护队员3名(经培训合格),救援与县救援队联系并签有救护协议,矿有1个掘进队46人、一个机电班6人、一个通风维修班10人、瓦斯检查员15人、安全员4人。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法人谢波;

业主代表陈永贵或矿长刘华明担任,成员由采掘、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置事故的指挥者。

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各有关人员在处理灾害事故中的任务和职责:

(1)矿长:

是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和机电矿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矿总工程师:

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副矿长:

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

(4)县救护队队长:

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5)通风科科长:

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为实现自然通风及恢复主通风机运转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重视主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6)生产技术科科长:

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害处理。

(7)井下各队队长、班长:

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

办公室设在矿井调度室,调度室主任由矿长兼任或由矿长授权常务副矿长、总工程师兼任,成员由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矿山事故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救护队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

设以下专业小组:

(1)抢险救灾组:

由矿山救护队和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技术组:

由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物资供应组:

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4)警戒保卫组:

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

(5)医疗救护组:

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6)后勤保障组:

负责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7)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4.1.1安全监控系统配置

4.1.1.1矿井安全生产条件

本矿按突出矿井设计,煤尘无爆炸危险,按自燃设计。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kt/a,矿井达产时有1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规定,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根据本矿灾害种类和程度,设计拟在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总回风等地点设置甲烷传感器,并设置安全集中监测系统,对瓦斯、粉尘、温度、风速、负压等影响矿井安全的环境参数,风门、风筒、局部通风机、主通风机等主要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等进行监测监控。

4.1.1.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择

选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时,应遵循系统具备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的原则,满足矿井对监测、监控、监视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和区域性联网监测的需要,同时考虑矿井近、远期发展,产品的技术更新,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设备选择上坚持立足眼前,兼顾长远,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矿井目前装备有一套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所以设计利用该系统改造完善,作为矿井扩建后的生产安全监控设备。

4.1.1.3安全监控系统配套设备

根据本矿安全监控需要,KJ90NA型监控系统应包括以下配套设备。

主要监测设备选型:

监控系统软件:

KJ90NA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井下分站:

KJ90-F16、F8型

瓦斯传感器:

KG9701A型

风速传感器:

GF15型

粉尘传感器:

CCG1000型

设备开停传感器:

GT-L(A)型

风门开关传感器:

GML(A)型

风筒传感器:

GFT8型

负压传感器:

KG4003A型

馈电传感器:

KDG3K型

一氧化碳传感器:

6GTH500(B)型

水位传感器:

KGU9901型

温度传感器:

GW50(A)型

高浓度瓦斯传感器:

KGJ27A型

管道温度传感器:

GWD100型

压力传感器:

GP80型

远程断电仪:

KDD-II型

主通讯电缆:

PUYVRP1×

7/0.43型

传感器电缆:

PUYVR1×

7/0.28型

4.1.2中心站设置

4.1.2.1中心站配置

设计在该矿办公楼与调度室合并设置安全监控中心站。

安全监控中心站设置2套KJ90NA一体化监控主机系统(1套运行,1套备用)。

系统型号:

KJ90NA

配置监控主机IPC6102台

图形工作站1台(可选配4屏或2屏多屏模式)

KJJ55数据通信装置2台

LQ1600K喷墨打印机1台

2kVA在线不间断电源UPS1台

KJFB-1型避雷器1套

10/100M自适应网络集线器1台

可配接多达255台远程网络终端,实现不同地点远程实时共享监控信息。

软件运行平台为WIN98/2000/2003环境,通过Ethernet以太局域网组成全网络化环境,协议支持标准TCP/IP等。

4.1.2.2中心站选址要求

中心站选址应避开如下区域:

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区域;

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低洼、潮湿、落雷区域;

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

强电磁场的干扰的地方;

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4.1.2.3中心站供配电要求

中心站应设专用可靠的供电线路,采用双电源供电,供电电压220V。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设备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供电电源设备的容量应具有一定的余量。

机房须配备稳压电源设备,为计算机主机和终端配备UPS备用电源,其持续供电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

4.1.2.4中心站通信

地面中心站主机连续不断地轮流与各个分站进行通信,每个分站接收到主机的询问后,立即将该分站接收的各测点的信号传给主机,各分站又不停地对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号(开关量、模拟量)进行检测变换和处理,时刻等待主机的询问,以便把检测的参数送到地面。

需要对井下设备进行控制时,主机将控制命令与分站巡检信号一起传给分站,由分站输出通过远动开关控制设备。

监控主机将接收到的实时信号进行处理和存盘,并通过本机显示器、电视墙、模拟盘等外设显示出来。

可显示各种工艺过程模拟盘、测量参数表、各种参数的实时或历史曲线、柱状图、圆饼图等,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各种报表,或通过绘图仪绘制各种图表和曲线。

4.1.2.5中心站安全防卫措施

(1)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用专用地线。

专用地线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

机房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l57中的防雷要求。

在雷电频繁区域,装设浪涌电压吸收装置。

(2)中心站机房设施应是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采取防火、防潮、防磁、防静电措施。

机房内所使用的纸张、磁盘、光盘等易燃物品,要放置于金属制的文件柜内。

中心站内应设置卤代烷1211或1301灭火器。

(3)计算机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的指示灯。

(4)地面中心站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安装录音电话,实行24h值班制度。

4.1.3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

4.1.3.1传输电缆敷设

(1)安全监测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的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

(2)主传输线路采用PUYVRP1×

7/0.43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

分站到传感器电缆选择PUYVR1×

7/0.28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

4.1.3.2分站及隔爆电源的设置地点、安装方式

安全监控系统分站选用与之配套的KJ90-F16、F8型分站设备。

根据投产初期开采布局,共设置6分站。

井下分站和隔爆电源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加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

分站安设地点见表4-1-1。

表4-1-1分站型号及安设地点一览表

序号

中心站/分站编号

中心站/分站型号

设置地点

1

分站1

KJ90-F16

通风机房

2

分站2

KJ90-F8

主平硐

3

分站3

1141轨道巷

4

分站4

1131轨道巷

5

分站5

轨道上山上部车场

6

分站6

抽采泵房

各分站采用双电源供电,供电电压660V。

4.1.3.3分站断电范围

各分站断电范围为表4-1-2所列工作面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表4-1-2分站断电范围

控制区域

控制通风机房及回风平硐

控制主平硐的风速及井下变电所

控制1141轨道巷掘进

控制1131轨道巷掘进及备采工作面

轨道上山上车场

控制1111工作面及绞车房

控制抽采泵房

4.1.4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4.1.4.1回采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

本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1个,安设位置:

靠近工作面的回风巷不大于10m处;

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1个,安设位置:

在第一合流点以里10~15m处;

工作面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1个,安设位置:

在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工作面进风侧距工作面10-15m处安设甲烷传感器1个。

详见下图。

图4-1-1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布置图

4.1.4.2掘进工作面传感器设置

掘进工作面安设1个甲烷传感器,安设位置为距掘进工作面5m内;

每个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合流处安设1个甲烷传感器,安设位置:

距回风合流点10~15m处。

图10-1-2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布置图

4.1.4.3主要回风巷甲烷传感器设置

回风平硐测风站设甲烷传感器,报警点甲烷浓度≥0.7%,并安设1台KGJ27A型高浓度甲烷传感器。

4.1.4.4矿用特防型蓄电池电机车甲烷检测报警仪

矿用特防型蓄电池电机车内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点甲烷浓度≥0.5%。

采、掘工作面报警、断电、复电值及断电范围表

报警浓

度(%)

断电浓

复电浓

断电范围

采煤工作面

≥1.0

≥1.5

<1.0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

回采工作面回风流

采面及其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进风

≥0.5

<0.5

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掘进工作面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总回风巷

≥0.7

采区回风巷

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1.5其它传感器的设置

1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矿井在主平硐、回风平硐中测风站内设置风速传感器。

2负压传感器

矿井主要通风机房的引风道内安设负压传感器。

3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正顶上,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5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机电硐室温度传感器吊挂在设备下风测,报警值为34℃;

矿井在绞车硐室、水泵房、井下变电所内安设温度传感器。

开采自燃煤层,在采煤工作面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26℃。

4设备开停、馈电传感器

矿井在主通风机房开停传感器

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机处安设开停、馈电传感器,采煤工作面安设馈电传感器。

5风门传感器

矿井风门传感器安设在各联络巷风门处。

6风筒传感器

矿井风筒传感器设置在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

7粉尘传感器

矿井粉尘传感器设置在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中。

8抽放泵房

在瓦斯抽采泵输入管中各设GLW100流量传感器1个;

瓦斯抽采泵输入管中设GTH500(B)一氧化碳传感器1个;

瓦斯抽采泵输入管中设GW50A温度传感器1个;

在瓦斯抽采泵输入中设GF100F(A)压力传感器1个;

地面瓦斯抽采泵站室内,设KG9701A低浓度甲烷传感器1个;

瓦斯抽采泵输入管内设高浓度甲烷传感器1个(KGJ27A型)。

9、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矿井开采的煤层属自燃煤层,距离合流点10-15m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在总回风巷设置。

矿井安设有胶带输送机,在胶带输送机滚筒下风侧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

10、烟雾传感器

矿井安设有胶带输送机,在胶带输送机滚筒下风侧安设烟雾传感器。

表4-1-3各分站传感器配备表

分站号

分站设置地点

监测点数

模拟量

馈电

开关量

甲烷

一氧化碳

风速

风压

烟雾

温度

粉尘

流量

压力

小计

设备开停

风门

风筒

1#分站

主通风机房

9

2#分站

3#分站

7

4#分站

13

5#分站

16

6#分站

地面抽放泵站

合计

55

40

15

4.1.6分站、传感器的备用

矿井投产时共装备6个分站,装备各类传感器55个(不含备用量)。

其中瓦斯传感器16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