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3~5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总数达到8个;
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以上,使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超过20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个,使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总数达到120个,同时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争取再获得1~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4个教育部地方共建重点实验室;
力争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建设1~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2~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左右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左右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形成若干个上海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优势学科。
第二阶段:
文科学科专业规划表(国内top:
50%)
学科
2008~2014
2015~2020
国际
国内
主干
支撑
中国语言文学
35
20
√
15
历史学
40
30
18
哲学
50
25
教育学
10
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45
外国语言文学
70
艺术学
55
体育学
新闻传播学
80
工商管理
政治学
社会学
公共管理
1、主干学科是指
(1)符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学科历史悠久、学校拟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如体现师范大学特色的师范类和教育类专业等。
(2)学科专业基础比较强,如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年龄分布合理等特点,拥有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或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或者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项目,或者是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如中文、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支撑学科一般是适应社会需求新开设的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的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对学校学科发展起支撑作用,但是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
2、关于表中的“国内top:
50%”的来源。
top比例主要参照国务院学位办等公布的数据、各类大学排名(如网大、武书连等)数据、征求有关专家和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意见,得出的综合top数据。
三、拟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
遵循上海市教委“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根据学校2008-2020年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按照学校“倾力保持文科在国内的优势、快速提升理工科的实力和整体水平、凸现教师教育学科特色”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结合学科现有水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拟请教委重点支持的四个学科群:
资源与环境(需要学科群)、教师教育(特色学科群)、科学计算(特色学科群)、都市文化(强势学科群)。
其中,资源与环境学科群主要服务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和综合利用等国家战略,教师教育学科群主要服务于上海基础教育和各类教育;
都市文化学科群主要服务于现代服务业中的文化产业;
科学计算学科群主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
(一)教师教育(特色学科群)
1、学科构成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支撑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艺术学。
2、学科现状
学科带头人是国内最早提出“教师教育”的理念、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三十年、在该研究领域建树颇丰的陈永明教授。
其专著《中国和日本教师教育制度比较研究》得到日本文部大臣资助出版专著(日文版),被评为“研究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现代中国教育的一流研究书”。
该学科群主干学科现有教授23名、副教授3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43名。
主干学科拥有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4个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位点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
有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情感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教师教育高地。
支撑学科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数学等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4个硕士点。
主干学科成员在品德心理、中国古代心理学史、情感教学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科教学论、中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五年(2002-2007)共拿到16项国家级、36项省部级及105项其他项目,科研经费累计799.13万元;
获省部级以上(包括市教科市教委级)政府部门颁布的科研奖项31项。
3、需求分析
《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上海要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师现代化。
但从上海市教委2007年公布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文本来看,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与国际大都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校长数量不足,缺少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
为此,《纲要》明确提出要明显提高教师队伍中高层次学历者的比例,“小学和初中新增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水平,高中新增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0%以上。
到2010年,幼儿园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30%以上,专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0%以上;
小学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40%以上,专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0%以上;
初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3%以上,本科及以上占比提高到95%以上;
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6%以上。
”从上海基础教育教师的学历现状来看,未来上海教师学历提升的任务非常重,如果考虑到非学历提升的教师进修、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以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不断发展后对师资的需求,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对教师教育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一所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师范大学,理应为上海的教育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为上海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的同时,为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
4、建设目标
(1)获得心理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使本学科点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教师教育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
(2)设立教师教育E-研究院,并力争成为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
(3)突破目前国内较为单一的教师教育研究视野,促使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共同聚焦教师教育,创建“教师教育学”新二级学科,实现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突破,形成中国“教师教育学”基本理论新体系;
(4)完善“3+3”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加强“教育领导学”高水平特色项目建设,创新校长、教师研修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具有硕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和未来校长;
(5)把徐汇校区东部打造成为职前培养、职后进修为一体的“上海市教师教育基地”,形成教师教育服务系列品牌,打造具有新世纪特征、中国教师教育特点、国际大都市特色、上海师范大学特长的现代教师教育服务体系。
5、学科特色
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和教师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上海师大的特色:
强化小学教育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引领我国小学教育发展;
探究教师情感教学实践,开发应用于情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体系,构建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在内的情感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3+3”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新型骨干教师;
打造“教育领导学”精品课程,构筑上海市教育领导人才高地;
组建教师教育E-研究院,拓展教师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利用学校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社区群众文艺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师资。
(二)都市文化(强势学科群)
主干学科为都市文化学;
支撑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旅游管理等。
都市文化学及其支撑学科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龄分布合理、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和社会影响的学者,拥有孙逊、潘悟云、郑克鲁、孙景尧、李进、唐力行、苏智良、陈卫平、齐沪扬等一大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青年学科成长较快,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计划8人、上海市晨光学者2人。
拥有中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哲学、对外汉语4支校级创新团队。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含“都市文化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硕士点。
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3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都市文化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域外汉文古文献、对外汉语、中国哲学、中国语言文学;
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应用语言学、古籍整理研究;
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
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多项、其他部委项目20多项、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50多项、上海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2项。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语文》、《哲学研究》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受到国内外关注。
近年来每届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10多项,多次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明确提出要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引领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其中文化产业被列为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
文化产业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产业需要都市文化学研究作为其理论支撑。
都市文化研究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世界性的前沿学科。
作为一门国际性与跨学科的新兴前沿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主要涉及都市文化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当代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都市形象研究、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汉语汉文化国际推广与传播研究、古代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关系研究等等。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索以都市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中国城市文明建设与中国都市文化发展之路,对于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树立上海国际化都市形象,应对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上海城市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建设与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1)以全国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等平台为依托,把我校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和决策咨询中心;
(2)进一步建设好作为新兴学科的“都市文化学”,完善其学科性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等学科理论建设,扩大其作为新兴学科的国际影响,建设好“都市文化学”这全国惟一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3)在“都市文化”这个学科群中再建设2-3个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等,再建设3-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基地,再申请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或3-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4)通过引进和培养,逐步建设一支由长江学者、东方学者、申江学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等组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在校级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建设2支上海市学术创新团队和1支国家学术创新团队;
(5)在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获奖、权威期刊论文发表等方面,力争每年有10%的增长;
(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力争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的零的突破。
“都市文化”是国际上新兴学科,在我国刚刚起步,是体现上海师大特色、国内及上海市其他高校惟一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都市文化学”是我校在国内的首创,我校是国内第一家以“都市文化学”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大学,在国内率先培养都市文化学博士生和硕士生;
“都市文化学”体现学科交叉综合的特色,有许多优势学科专业作为其支撑,发展迅速;
强调都市旅游文化的研究、传播与运用;
强调都市艺术形式的研究、传播与运用。
在确定上述四个学科群的基础上,我们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两个层次,需要学科(A)、特色学科(B)和强势学科(C)三个建设层面,确定了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
需要学科专业多数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且新近发展快速,它们虽然实力不是最强的,却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
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特色学科专业是学校形象和品牌的重要表征,学科实力较强,与同类高校相比具有错位竞争的优势。
师资队伍队伍结构合理,有较好的学科带头人,承担了一定层次的科研项目,或者具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校重点实验室,获得过教学科研奖励,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在学科建设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上升趋势。
特色学科的top在国内一般在30—40%左右,因而具有较好的学科发展前景。
强势学科专业是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力量,其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学术团队实力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承担了多项市级以上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大多数都获得过市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奖励,半数以上的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都具有硕士学位授权。
这些学科目前都是我校的主干学科,有的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或者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强势学科的top在国内多数在25-30%以内。
强势学科专业内部的排名依照top等级、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基础等来排列。
【表一】需要学科发展指标(博、硕)
指标
需要学科
学校发展特色
发展水平
(top%)
地位
(top%)
法学
60
舞蹈学
相关说明:
法学学科拥有2个硕士点,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及实践的中高级人才。
我校通过人才引进聚集了一批法学学科研究人才,教学科研实力明显加强,多次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学学科培养的人才将为社会紧缺人才。
舞蹈学学科以培养舞蹈编导、表演、理论和教育人才为特色,依托我校舞蹈团为多种实践平台,与完全培养表演人才的同类专业进行错位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使该学科成为上海综合性舞蹈人才和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需要学科,使舞蹈学成为硕士点。
【表二】特色学科发展指标(博、硕)
特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相关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二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科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以及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力量,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显示出明显特色和上升趋势,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发展为博士点专业,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强势学科。
艺术学学科包括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电影学、舞蹈学等多个学科,拥有4个硕士点。
我校艺术学科尤其是艺术教育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出大量艺术教育人才,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特色和上升趋势,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发展为博士点专业和上海市的特色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二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科旨在培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多年几代学人的努力,该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特色和上升趋势,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发展为博士点专业和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特色学科和强势学科。
【表三】强势学科发展指标(博、硕)
强势学科
哲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都市文化学)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我校建设最早、基础最为雄厚、师资力量最强、科研水平最高的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人文重点研究基地、两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等科学研究基地。
希望通过未来十年的学科建设继续保持该学科持续良性发展的势头,成为国内一流人才培养高地和学科建设基地,成为全国的强势学科。
历史学学科设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
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声誉。
教育学学科拥有2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拥有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育高地,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学学科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等二级学科已经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
希望通过未来的学科建设继续保持该学科持续良性发展的势头,成为国内一流人才培养高地和学科建设基地,力争申请成功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全国的强势学科。
哲学学科拥有1个博士点和8个硕士点,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研究基地,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学科,哲学学科尤其中国哲学、宗教学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声誉。
希望通过未来的学科建设继续保持该学科持续良性发展的势头,成为国内一流人才培养高地和学科建设基地,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强势学科。
保障措施
对照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上海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以及兄弟院校的发展态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在综合实力方面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提高水平和强化特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办学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重大创新突破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多,可持续发展瓶颈不少;
师范特色的个性化质量标准和教师教育人才模式有待深化;
学校发展空间不足,资源合理配置任务艰巨等。
鉴此,为了实现建设“国际化、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尚需在制度、队伍、资金、硬件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制度保障
瞄准学校定位目标,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重大发展决策的咨询机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办校”的新体制。
坚持学科引领,以发展定位规划为指导,不断明晰学校发展的重点内涵。
建立校内协调机制,整合全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