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题高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北京高考题高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题高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2隶属于中书省
3隶属于尚书省
4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3X2)®
®
B.®
@®
C.②®
φ④D.④②③①
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
与"
安史之乱”
前相比,"
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5宋代自然灾害频发。
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
以下描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1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
6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
晚淸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上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
晚淸竹枝词①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②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
③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④引入四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
A.®
C.®
D.②③
7.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岀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
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四方国家。
四幅画劣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
和“将来之中国J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
的是
A.③®
(D④B.②©
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
8《江西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到,“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剥削被轻视的我们,
此次因组织了农民协会,才能在江西政治中心地点一一南昌,开我们……第一次代表大
会S“江西农民久受军阀压迫,一旦闻革命军到来,即出死力帮助S此次大会召开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前夕
9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
家鼓励创作新年画。
右图《拖拉机》在1950
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甲等奖。
该画“新”在
1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2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3展示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
4描绘岀农业机械化的新愿景
A・④B.®
@(4)C・①③④D.①②③
历史第3页(共9页)
通过年份
文件需称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5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D
右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1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徳摩斯梯尼在演说中提到,雅典人皮洛斯被剥夺了公民权,由于生活穷困,他混入民众法庭(陪审法庭)骗取津贴,结果被判处死刑。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1徳摩斯梯尼生活在伯利克里改革之后
2雅典民主仅适用于城邦的髙等级公民
3所有雅典人都有权获得城邦发放的津贴
4只有雅典公民才能担任民众法庭的陪审员
@C.®
D.①④
1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1723年汪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
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
已经超过上院
B
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
公民”
反映岀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
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
D
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规泄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
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13.19世纪70年代开始,俾斯麦制立政策,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得到大地主、大工业家的一致支持。
徳国的政策从“铁和血”转变为“铁和谷”。
这一变化
①体现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②有利于徳国工业化的推进
③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战略④结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传统
A.①®
B.③®
C.②④D.①③
14.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
1962年,首相池Ifl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髙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
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
同时,池FH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汛文化的交流”。
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关于20世纪的文学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A.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电影艺术诞生
B.毕加索擅长抽象的绘画手法,是现代派艺术大师
C.古典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D.贝克特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浪漫主义戏剧家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10分)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
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
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关于隋末划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I0W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
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
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o《考异》认为石马铭文"
最可据”O
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
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
'
‘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
”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務泰赞普去世,英弟继位。
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英他史料。
(6分)
17.(12分)从战歌到国歌
材料一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舶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
丰子恺感叹,"
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
起来起来'
前进前进'
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IJ《保卫黄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
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
“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
”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
材料二19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
“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
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借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路军进行曲》等。
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淸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
材料三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
(1)中国特征:
(2)政权特征:
(3)新民主主义:
(4)新中国之远景;
(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
该《启事》解释如下:
“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
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左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宦为国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
(12分)
要求:
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
逻辑淸晰。
18.(12分)“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
材料一英国传统纺织业以毛纺织为主。
17世纪,印度棉织品和印花织物大量流入,引起了毛纺织业者的不满和骚乱。
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I上进口和使用印花棉布。
兰开夏毗邻重要的贸易港口利物浦。
当地技术工人在市场需求刺激下,首先仿造印度棉织品。
1735年,议会颁布法令将棉麻混合织物排除在禁令外。
此后,兰开夏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
19世纪,兰开夏成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
材料二1732年,阿克莱特出生于兰开夏的贫困家庭。
他曾是理发师和假发经销商,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
1771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除女工、童工外,还专门招聘了技术工人。
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
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许多企业家向他购买生产纺纱机的许可权或机器,借鉴其成功经验。
阿克莱特还曾受封为爵七,当选过徳比郡郡长。
Q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槪括兰开夏成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的条件。
(4分)
2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阿克莱特的成功之路。
(8分)
19.(9分)“十三行”
材料一1685年,淸廷始开海禁。
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
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
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
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
1757年,淸廷将广州左为唯一的外贸商埠。
“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费,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材料二1759年,淸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立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左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
凡非开洋行之家,槪不许寓歇。
苴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
”淸廷还规泄,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
至外洋夷船岀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淸,先行完纳。
”《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
(9分)
20.(12分)“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
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
北方以及广东地区"
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
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心发音系统。
明涓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
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
"
茶”读作tea。
历史原因。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历史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