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41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doc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宣讲提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8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88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88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8年.这88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呼声不断高涨.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又受到苏联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失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认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

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开始起步.从改革来说,首先是在农村创立并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开放来说,这一阶段首先是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从而打破了过去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局部转向全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从对外开放来看,这一阶段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开放局面继续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推进,配套完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加快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规模也继续扩大,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了加入WTO的过程,由此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近七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8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核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