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421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达标体系Word文件下载.docx

PROTEL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钳工实训

PROTEL实训

工厂电子整机装配与SMT技术

电子产品装配实训

7

三、课程达标体系:

(1)上期:

周次

技能目录

备注

使用切管器、扩口器和弯管器

正确选用温度计、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

正确使用万用表

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

正确使用兆欧表

正确选用真空泵

4

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

正确选用氧气一乙炔焊接设备

正确选用钢瓶

选配热力膨胀阀

6

使用乙炔―氧气焊接

铜管与铜管的焊接

铜管与钢(铁)管的焊接

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的焊接

8

毛细管与蒸发器的焊接

常见的检漏方法

9

对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抽真空

对制冷系统或部件进行清洗操作

10

对冷凝器进行清洗操作

对蒸发器进行清洁处理

11

向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

向制冷压缩机内添加润滑油

12

区分单相压缩机电机的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

判断压缩机电机的断路

13

判断压缩机电机的短路

判断压缩机电机碰壳通地

14

启动继电器会产生哪些故障

检查启动继电器的好坏

15

选择交流接触器

安装压力继电器和压差继电器

16

使用热继电器

判断温度控制器工作正常

17

温度控制器会出现哪些常见故障

检查电加热器的故障

18

判断风扇电动机电容器的质量

风扇电动机转子与轴松动如何进行修理

19

风扇电动机轴弯曲变形后如何进行修理

风扇电动机轴承损坏后该怎样更换新轴承

(2)下期:

会拆装压缩机

会弯管、扩管、

会铜管的焊接技术

会抽真空、充灌制冷剂

能检修电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常见故障

会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

能检修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

能检修双门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

能检修电冰箱常见故障

会空调压缩机的检测与更换

会四通阀的维修与更换

能检修窗式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

能检修窗式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

能检修热泵型空调器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能检修热泵型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

能检修家用空调器综合故障

分体空调器的安装

四、考核方案:

1、使用切管器、扩口器和弯管器:

(1)切管器:

(30分)

切断紫铜、黄铜、铝等金属管的专门工具,其结构如教材的图5.8所示。

图5.8切管器

切管时,将金属管放在两个滚轮之间,缓慢旋动调整钮至刀刃碰到管壁上。

用一手捏紧管孔(若手捏不住,可用扩口工具夹紧),另一手捏紧调整钮,使整个割刀绕管子顺时针旋转。

每转一圈,就顺旋调整钮进刀1/4圈。

这样边转边进刀,绕几圈后,管子就被割断。

切割时要注意,轮的刃口要垂直压向管子,不要歪扭或侧向扭动,由于切轮是用较硬的工具钢制成,如不注意垂直和进刀过深,切管时很容易使刃口边缘崩裂。

(2)扩口器:

(40分)

铜管扩口的专用工具,其结构如教材的图5.9所示。

(a)

(b)

图5.9扩口器

扩口时,将已退火且割平的管口去掉毛刺,放入与管径相同的孔径的孔中,管口朝向喇叭面,铜管露出喇叭口斜面高度1/3的尺寸(参见图5.9a),将扩口工具两头的螺母旋紧,把铜管紧固牢。

然后用顶压器的锥形支头压在管口上,其弓架脚卡在扩口夹具内,慢慢旋动螺杆,使管口挤压出喇叭口形(参见图5.9b)。

为了保证扩口的质量,不同管径的铜管露出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见下表所示。

扩口时应注意旋进螺杆时不要过分用力。

以免顶裂铜管。

一般每旋3/4圈后再倒旋1/4圈,这样反复进行直至扩制成形。

最后扩制成形的喇叭口要圆正、光滑、没有裂纹。

表扩口时铜管露出的高度

铜管外径尺寸

露出高度

ф6~ф8

2.5~3.0mm

ф9~ф11

3.1~4.0mm

ф12~ф16

4.0~4.5mm

(3)弯管器:

是弯曲管径小于20毫米的铜管的专用工具,其结构如教材的图5.10所示。

图5.10弯管器

弯管时,先将已退火的管子放入弯管工具的轮子槽沟内,将槽管沟锁紧(即锁上搭扣),慢慢旋转杆柄,直弯到所需的弯曲角度上为止,然后将弯管退出模具。

弯管不同角度可调整轮子上的角度尺,然后按前述方法进行操作。

2、使用温度计、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

(1)温度计:

是用来测量制冷设备(电冰箱、空调器)温度的仪表。

如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表等,其外形见教材的图5.15和图5.16所示。

图5.15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图5.16电子温度表

玻璃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将储液球插在被测介质中,感温液体因介质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或收缩,使毛细管中的液柱升高或降低,从标尺上即可读出被测介质的温度值。

压力式温度计使用时,将感温包放在被测介质中,包内气体的压力随介质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通过毛细管传给单圈弹簧管使其变形,再经拉杆带动齿轮传动机构将装有指针的转轴偏转,在刻度盘上即可读出相应的温度数值。

电子温度表使用前,要对表进行满度调整,测量温区开关放在0~30℃处,液晶屏显示出环境温度。

按下校准旋钮,调整满度旋钮,使读数为30℃。

根据测量温区不同,校正时也可把量程开关放在-30~0℃位置。

测量物体上的温度时应将传感器紧密接触物体;

若测量空间温度时,传感器要悬挂在空间的中央,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传感器的热敏电阻是用玻璃封装在金属管内的,使用时不能去掉探头上的防护套,尤其要防止碰撞,以免损坏探头。

当显示数字不清楚或满度不能校准时应及时更换电池。

(2)压力表:

(60分)

真空压力是制冷设备常用的检测仪表。

压力表用来测量制冷系统的高低压力;

真空表是测量真空度的压力表。

其外形如下图所示。

(a)压力表(b)真空压力

在使用时,应注意:

仪表使用的场所(宜在―40~6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场所使用);

注意安装点与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仪表必须垂直安装,户外安装时应加装保护罩;

测量稳定压力时不得超过压力表测量上限的2/3,测量波动压力时不得超过压力表测量上限的1/2。

此外,在使用前应检查仪表的铅封和有效期限,如已过期须重新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使用万用表:

万用表的是一块测量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等参数的仪表。

在万用表使用时应水平放置,如万用表指针不在“零”位,可以调整调零器,使指针对准“零”。

其外形图及机械“调零”,如下图(a)所示。

图(a)万用表的机械“调零”

1、测量电压、电流:

万用表的红表笔要插入正极(+)插口,黑表笔插入负极(-)。

要注意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的区别。

要根据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把转换开关转至电压、电流档的适当量程位置上。

测量电压时,要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量电路的两端,如图(b)所示。

测量电流时,要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量的电路中,如图(c)所示。

图(b)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图(c)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

图5-7利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

2、测量电阻(40分)

应根据被测电阻的大小把选择开关拨到欧姆的适当挡位上(如R×

1、R×

10、R×

100、R×

1kΩ)。

测程选择的原则:

要使指针尽可能做到在中心附近,因为这时的误差最小。

将红、黑表笔短接,如万用表针不能满偏(表针不能偏转到零欧位置),可进行“欧姆调零”,如图(d)和图(e)所示。

图(d)选择适当挡位图(e)进行“欧姆调零”

将被测电阻同其他元器件或电源脱离,单手持表棒并跨接在电阻两端,如图(f)所示。

读数时,应先根据表针所在位置确定最小刻度值,再乘以倍率,即为电阻的实际阻值。

例如,指针指示的数值是40Ω,若选择的量程为Rx10,则测得的电阻值为400Ω。

图(f)脱离电源、进行测量

万用表使用后,将选择开关拨到OFF或最高电压档,防止下次开始测量时不慎烧坏万用表。

长期搁置不用时,应将万用表中的电池取出如图(g)所示。

平时对万用表要保持干燥、清洁,严禁振动和机械冲击。

图(g)使用后取出电池

4、使用钳形电流表:

钳形电流表是一种在不断电路的情况下,就能测量交流电流的专用仪表,其外形结构如教材图5.13所示。

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步骤,见下表所示。

图5.13钳形电流表

表钳形电流表评分标准

步骤

使用说明

机械调零

20分

使用前,检查钳形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向零位。

如发现没指向零位,可用小螺丝刀轻轻旋动机械调零钮,使指针回到零位上。

清洁钳口

测量前,要检查钳口的开合情况以及钳口面上有无污物。

如钳口面有污物,可用溶剂洗净,并擦干;

如有锈斑,应轻轻擦去。

选择量程

测量时,应将量程选择旋钮置于合适位置,使测量时指针偏转后能停在精确刻度上,以减少测量的误差。

测量数值

紧握钳形电流表把手和扳手,按动扳手打开钳口,将被测线路的一根载流电线置于钳口内中心位置,再松开扳手使两钳口表面紧紧贴合,将表拿平,然后读数,即测得电流值。

高档存放

测量完毕,退出被测电线。

将量程选择旋钮置于高量程档位置上,以免下次使用时不填损伤仪表。

5、使用兆欧表:

兆欧表是测量低压电器绝缘电阻的仪表,其外形,如教材图5.12所示。

图5.12兆欧表(手摇式)外形图

兆欧表正确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二步十分,以后每一步20分。

①平稳放置兆欧表。

兆欧表应放置在平稳的地方,以免在摇动手柄时,因表身抖动和倾斜产生测量误差。

②进行开路试验。

先将兆欧表的两接线端分开,再摇动手柄。

正常时,兆欧表指针应指“∞”,如下图(a)所示。

(a)兆欧表的开路试验图(b)兆欧表的短路试验

③进行短路试验。

先将兆欧表的两接线端接触,再摇动手柄。

正常时,兆欧表指针应指“0”,如图(b)所示。

④对设备接地绝缘性能测试。

用单股导线将“L”端和设备(如电动机)的待测部位连接,“E”端接设备外壳,如图(c)所示。

图(c)对设备绝缘性能测试图(d)设备绕组间的绝缘性能

⑤对设备绕组间的绝缘性能。

用单股导线将“L”端和“E”端分别接在电动机两绕组的接线端接,如图(d)所示。

⑥兆欧表使用后的工作。

兆欧表使用后,将“L”、“E”两导线短接,对兆欧表作放电工作,以免触电事故,如图(e)所示。

图(e)兆欧表使用后的放电

6、使用用氧气一乙炔焊接设备

氧气一乙炔焊接设备主要由3部分组成,如教材的图5.21所示。

图5.21气焊设备

(1)氧气瓶。

瓶内储存高压氧气,其最大表压力为15Mpa,瓶上接头处装有压力表,指示氧气压力,还装有减压调节阀,指示调节后的氧气压力。

(2)乙炔瓶。

瓶内储存乙炔气体,其最大表压力为0.15Mpa,乙炔含有约93%碳和7%的氢,当与纯氧混合后,点火可产生高温火焰。

(3)焊枪。

焊枪是用来使氧气和乙炔按正确比例混合,点燃后可产生高温,用来焊接管路接头。

焊接时,氧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1Mpa,乙炔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05Mpa。

火焰的大小可通过两个针阀控制调整,在焊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管径时,所需的焊枪大小和火焰温度的高低也不同,这需要焊接时灵活掌握,逐渐摸索。

(10分)

使用氧气一乙炔焊接设备焊接时应注意:

(1)焊枪点火前的检查。

①打开乙炔瓶阀,看压力表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②打开氧气瓶阀,看压力表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2)点火顺序的进行。

①打开焊枪上的乙炔气开关,并点燃它;

②打开焊枪上的氧气开关;

③根据焊接需要,调节乙炔、氧气开关开度。

(3)灭火时的操作顺序。

①关闭焊枪上的氧气开关;

②关闭焊枪上的乙炔开关。

使用乙炔―氧气焊接时应注意:

(1)根据焊接的类型选用合适的焊枪和焊嘴。

(2)焊嘴与焊枪连接应牢固(但不能过紧)。

(3)焊嘴的清洗必须用专用的清洗针。

(4)点火时注意火焰的方向和乙炔―氧气焰的大小。

(5)工作完毕或中途停止焊接时,必须熄灭火焰。

(6)禁止在没有安装压力表或压力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并注意软管不要碰到有机液。

7、进行铜管与铜管的焊接:

铜管与铜管一般采用银钎焊,银焊条的含量为25%,15%或5%,也可采用铜磷系焊料。

其焊接一般顺序为:

①选用中性火焰。

②将一小段银焊条或铜磷系焊条与插入管的焊接管接触,并加热插入管,直到焊条熔化。

焊条开始熔化时,插入管正好处于焊接温度。

③焊完插入管,加热套管至樱桃红,将焊条放在被焊部位,并使火焰在A、B两点间连续来回移动,使熔化的焊条完全进入插入管和套管的缝隙。

④将火焰移开,此时焊条仍处于原来位置,几秒钟后才拿开,检查焊接部位表面。

如果怀疑或查出插入管与套管仍有间隙,则应再次加热,必要时可添加极少量焊条。

1、进行铜管与钢(铁)管的焊接:

铜管与钢管的焊接一般采用50%、45%、35%或25%的银焊条,均需有良好的流动性,而且要有助焊剂的帮助。

其焊接顺序为:

①选用碳化火焰。

②加热前,先将助焊剂涂在待焊部位。

③加热插入管和套管,将火焰嘴在A、B两点间连续来回移动。

注意不可将火焰直接碰到助焊剂,加热钢管时温度要比加热铜墙铁壁管时略高一些。

④当管子加热完毕,助焊剂熔化成液体时,立即将预热过的焊条放在焊点上,焊条一开始熔化,就使火焰嘴在A、B间来回移动,直至焊料流入两管间缝隙内。

⑤将火焰移开,让焊料与焊接点接触,维持几秒钟后再拿开。

如果怀疑或查出两管间仍有空隙,可再次加热,使火焰嘴在A、B两点连续移动。

必要时可添加少量焊料。

2、进行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的焊接:

(20分)

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焊接的一般顺序为:

先将毛细管插入干燥过滤器,再进行焊接。

焊接时,注意毛细管的插入深度应适当、焊枪的温度较铜管与铜管的焊接低些、焊接时间也尽量缩短些。

3、进行毛细管与蒸发器的焊接:

答:

对毛细管与蒸发器的焊接。

焊接时,首先要将蒸发器的铜管夹扁,然后插入毛细管(深度应在25~30mm)。

其焊接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毛细管与过滤器焊接一样。

4、焊接工艺:

焊接前,应对被焊管道进行退火处理,使硬管软化,以便对管道进行焊接。

在焊接时,必须对管道接头表面的氧化膜、油脂、灰尘、脏物等清除干净。

8、检漏方法:

需要以下工具:

(1)卤素灯(可检出年泄露在5g以下制冷剂的精度)

(2)氮气瓶及减压阀一套(用于“打压”检漏)

(3)大盆一只(用于盛水“打压”检漏)

(4)毛笔一支(用于“打压”后涂抹肥皂水)

(5)放大镜一个(用于观察各焊接点焊接质量)

(6)真空泵一台、压力表(0~1.6MPa)一只、复合压力表(-0.1~0.1MPa)一只、小玻璃瓶和皮管等。

对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抽真空的方法有低压侧抽真空、高低压双侧抽真空和二次抽真空3种。

1、低压侧抽真空:

是利用压缩机壳上的加液工艺管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方法。

高低压双侧抽真空是指在干燥过滤器的进口处另设一根工艺管,与压缩机壳上的工艺管并联在一台真空泵上,同时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方法。

2、二次抽真空:

是指将制冷系统抽真空到一定真空度后,充入少量制冷剂,使系统内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力,系统内制冷剂与空气混合后,再一次对系统进行抽真空的方法。

对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进行低压侧抽真空的具体操作是:

按教材图9.12所示连接好系统后,开动真空泵,把三通阀逆时针方向全部旋开,抽真空2~3h(视真空泵抽真空能力和设备规格而定)。

当真空泵的指示在133Pa以下,负压瓶内的润滑油不翻泡,说明抽的真空度已到,关闭三通阀,停止真空泵工作。

9、对制冷系统或部件进行清洗操作:

用到的工具有:

氮气瓶或压缩机、清洗设备(清洗机)大盆、毛刷、清洗液、水等。

40L和5L制冷剂瓶各一只、干燥过滤器一个、组合充注工具一套、小磅称一台和定量加液器一只。

1、对冷凝器进行清洗操作:

冷凝器的外部清洗只要用干布擦洗即可。

冷凝器管道内清洗可采用以下2种方法进行:

(1)打压清洗方法。

向冷凝器的一端冲入0.8~1Mpa的干燥氮气,另一端用手指压住,经一压一放,并晃动冷凝器,然后向冷凝器内加注四氯化碳,再反复上述方法,将冷凝器管道内的杂质、沉积油和四氯化碳一起吹出。

打压清洗后的冷凝器应放入110℃的烘箱内干燥2~3h,也可以用干燥氮气反复吹入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冷凝器应及时装配。

如果不立即装配,两头管口必须用橡皮塞套住,防止潮气进入。

(2)真空清洗方法。

将冷凝器按下图方法连接起来后,开动真空泵,由于磨口瓶1内的空气被真空泵抽出,磨口瓶2中的洗涤剂通过皮管3和冷凝器被吸入磨口瓶1中,当磨口瓶1内的洗涤剂液面接近皮管1的A端时,应立即关闭真空泵,以免洗涤剂进入真空泵。

在洗涤过程中,应反复晃动冷凝器,这样洗涤效果更好。

清洗后的冷凝器应放入110℃的烘箱内干燥2~3h,也可以用干燥氮气反复吹入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冷凝器应及时装配。

清洗连接示意图

2、向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

目前对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操作,多采用低压气态充注法,其一般步骤如下:

(1)将装有压力表的三通换向阀一端接压缩机低压工艺管,另一端接制冷剂钢瓶。

(2)稍稍开启制冷剂钢瓶并倒置,将连接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拧紧接头螺母,关闭钢瓶阀门。

(3)开启三通换向阀和钢瓶阀门,使制冷剂慢慢注入制冷系统,当表压力约为147Kpa时关闭钢瓶阀门。

(4)启动压缩机,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

(5)充注符合要求后,关闭钢瓶阀门。

(6)距压缩机工艺管口20cm处,用封口嵌夹扁工艺管,进行封口操作。

3、向制冷压缩机内添加润滑油(30分)

全封闭压缩机系统添加润滑油的方法是:

先对系统进行抽真空,然后由低压管将适量的润滑油吸入压缩机内。

10、单相压缩机电机的修理:

1、分相式电机的定子绕组:

是通过压缩机机壳上的三个接线端子(或称接线柱)联接的。

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公用端2(一般用C表示)、运行端1(一般用M或R表示)及启动端3(一般用S表示),如图5-20所示。

1与2是运行绕组,2与3是启动绕组。

判别单相压缩机电机三个端子或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的方法如下:

用万用表的R×

1Ω或R×

10Ω档测量任意两个线端之间的电阻值,通常启动绕组的电阻值大于运行绕组的电阻,并且运行端、启动端之间的阻值等于运行端、公用端间的阻值加上启动端、公用端间的阻值。

若测得1、2间的电阻为3Ω,2、3之间的电阻为15Ω,而1、3之间的电阻为18Ω、等于两个绕组的电阻值之和。

则1、3端为运行端或启动端,2端为公用端接头。

由于1、2之间的电阻小于2、3之间的电阻,则1端为运行绕组接头,3端为启动绕组接头。

图单相压缩机电机的检测

2、判断压缩机电机的断路:

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断路故障可用万用表来判断,具体方法:

图4-18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断路的检查

将万用表调至R×

1Ω档,然后“调零”,将表笔接到任何两个绕组的接线端,测其电阻。

若绕组阻值为无穷大(∞),即两个绕组的接线端间不导通,就可以判断此绕组断路。

3、判断压缩机电机的短路:

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短路故障可用万用表来判断,具体方法:

图4-19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短路的检查

若所测绕组阻值小于正常电阻值或等于零,就可以判断此绕组短路。

4、判断压缩机电机碰壳通地:

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搭壳通地故障可以用万用表来判断,具体方法:

图4-20全封闭压缩电机绕组搭壳通地故障的检查

1KΩ或R×

10KΩ档,进行“调零”后,将一支表笔与压缩电机绕组的公共端紧紧靠牢,另一支表笔搭紧压缩机的外壳底板(去掉油漆的底板外部分)或加液工艺管露出的金属部分。

若万用表所测电阻值为“零”,呈导通状态,就可以判断此绕组或内部引出线搭壳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