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21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文档格式.docx

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

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

【关键字】 

人畜共患疾病流行特征分类预防与控制

一、概述:

人畜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

它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休、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近年来,中国宠物数量一直以每年约l0%的速度在增长,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有效防控及深入研究,成为宠物及相关人员能否健康的关键。

目前,城市宠物主要以犬和猫为主,也包括观赏性鸟类、宠物猪等其他小动物。

人兽共患病属于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有200多种,我国至今已发现l60多种。

其中,都市中的人兽共患病大多来源于宠物。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危害宠物健康,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其中,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等在我国一些地区宠物群内仍有发生,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使全国广大兽医工作者及畜主重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掌握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基本知识和最新进展,加强对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的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拟编写本书。

本书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对每一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从病原、流行病学、对人与宠物的致病性、诊断、防控及公共卫生影响等具体层面进行介绍。

本书包括了重要的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也包括部分人与宠物都易患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二、人畜共患病分类:

1、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种类繁多,其特点是传播迅速、极易造成大流行。

这类疾病较难诊治,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且对人类的危害严重。

如狂犬病、猴痘病、疯牛病等。

2、立克次氏作、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立克次氏体、农原体是较病毒大、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一般抗菌药物可以杀灭。

如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家畜、家禽和人的衣原体病,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和肺炎。

3、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细菌所导致的疾病。

如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大患病。

4、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的微生物,它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

如各种动物和人都能感染皮肤真菌病(也称癣),一旦感染这种病,其病程一般较持久。

5、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主要包括原虫、吸虫、线虫、绦虫以及昆虫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一般这类疾病可被驱虫类药物控制。

三、人畜共患传染病例:

1、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因可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故称为“炭疽”。

流行特点:

患病的牛、羊、马、骆驼等草食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濒死病畜及死畜的各器官、组织及血液中都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如尸体处理不当会形成大量芽孢,污染土壤、水源、牧地等,形成长久的疫源地。

本病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

动物常因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其次是由带菌的吸血昆虫叮咬,通过皮肤而感染,此外,还可由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经呼吸道感染发病。

人常常是吸入带有芽胞的尘埃、进食病畜肉类、使用含有芽孢之皮革、毛刷等发生感染,各种年龄都有易感性。

该病常呈散发,但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病,雨季、洪水泛滥后和吸血昆虫活跃季节多发。

2、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消化道、呼吸道和脏器组织中,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以及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而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

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3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同时场舍环境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在醛类(甲醛、聚甲醛)消毒剂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

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

熏蒸时,室温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60%-80%。

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溶液,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

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

3、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特征为人和马出现脑炎症状,猪表现流产,死胎和睾丸炎。

其它家畜和家禽大多呈隐性感染。

传播媒介为蚊虫,有明显季节性高。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后都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家畜中的马属动物,猪、牛、羊均有易感性。

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发病年龄多与性成熟期相吻合。

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者。

人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发病率最高。

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的时间较长,血中的病毒含量较高。

媒介蚊又嗜其血,而且猪的饲养数量大,更新快,容易通过猪—蚊—猪等的循环,扩大病毒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的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流行地区的吸血昆虫,特别是库蚊属和伊蚊属体内能分离出病毒,病毒能在蚊体中增值和越冬,并经卵传代,于次年感染人和动物,因此,蚊不仅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

本病主要发生于蚊虫孳生的夏秋季节,7—9月份是播报流行的最高峰。

4、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以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出现局部或全身麻痹为临床特征。

犬、猫、马、牛、猪等动物均可发病。

人的狂犬病的病死率居我国各种法定传染病之首,人感染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

人和各种畜禽对本病都有易感性。

在自然界中,以肉食目的犬科动物,如犬、狐、狼更易感染。

这些动物也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是人畜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另外,吸血蝙蝠和某些啮齿类动物也能作为狂犬病病毒的保毒宿主,其唾液腺中带有狂犬病病毒,在传播本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病的传播方式由患病(或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当健康人或动物的黏膜有损伤,接触带毒动物的唾液后,也可感染发病。

四、传播途径:

1、通过唾液传播。

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动物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

2、通过粪尿传播。

粪便中含有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知的。

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病原体,都可借粪便污染人的食品、饮水和用物而传播。

大多数的寄生虫虫卵就存在粪内。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是经由尿液传播的。

3、有病的动物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散播疾病。

4、动物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

五、流行特征:

1、地域性特征:

动物源性地方病分布和宿主的生活习性等关系更为密切,因而形成在分布地带、纬度及流行季节的不同特点。

动物源性地方病的疫源地会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发而日趋缩小,但是也会由于交通便利和人口流动等社会因素使某些动物源性地方病扩散,如军团病已开始传入或在威胁我国。

又如新疆本不存在流行性出血热但是随着褐家鼠通过人员流动被带至哈密、大河沿和乌鲁木齐,而成为新的自然疫源地。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带和热带气候区,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地势高低起伏,河流纵横交错,各种民族地区和杂居地区具备,人民生活习俗和卫生文化水平差异明显,是了解疾病流行因素和探讨病因的有利条件。

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以南曾广泛流行,长江以北则未见此病。

这是因为北方干燥、寒冷、缺乏钉螺孳生繁殖条件所致。

城市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居住拥挤,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经常有散发和流行。

在偏僻农村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呼吸道传染病往往不易发生流行。

但一旦有病人或携带者传入,也可以引起大规模流行。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

至南纬30°

之间,海拔2771m高至海平面以下396m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曾遍及全国。

过去一般北纬32°

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

北纬25°

~32°

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

以南为高疟区。

但实际上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

2、季节性特征:

了解和掌握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特征,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防疫,消毒、杀虫等工作,改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计划做好预防接种等,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如布鲁氏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牲畜、牧场管理情况等影响;

肾综合征出血热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6月。

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各疫区HFRS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此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这种地区性和季节性与鼠类的分布与活动有关。

Ⅰ型HFRS发病多集于秋冬之间,Ⅱ型则多集中于春夏之间;

鼠疫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

人间鼠疫多在6~9月。

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

北方以10、11月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

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六、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根除动物传染源人畜共患病的预防,首先就是要坚持科学的饲养和卫生防疫制度,采取免疫和净化等措施消灭动物传染源,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

2、严格动物检疫,切断传播途径许多人畜共患病疫情的暴发,都是由于患病动物或产品的流动引起的。

因此,要加强检疫工作,加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控制疫病的传播。

3、加强环境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主要是整治好环境,消除有利于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等孳生的环境条件。

4、注意个人卫生,提高防护能力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地表水,防止蚊蝇叮咬,保证饮水清洁和食品卫生,提高抗病力。

对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七、结束语:

总之,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复杂,既要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又要掌握不同病种的特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判断,采取综合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利军,刘锴.宠物源人兽共患病[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3]胡成波.当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J].兽医临诊,2003.

[4]尚群,孙远新.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职业健康,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