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298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20篇文档格式.docx

父母可以准备一些大的珠子或钮扣,给宝宝一根细线或丝绳,教他把珠子或钮扣一个个串起来,做成项链,以训练宝宝手指的肌肉运动,增强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同时教宝宝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

第2篇、小班新版健康活动多喝开水(生活自理)教案反思

  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准备:

  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

一盆蔫了的小苗;

布置展示栏"

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

提出问题:

口渴了怎么办?

你喝过哪些饮料?

  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讲述故事《比第一》。

  

(1)讨论:

①故事中有哪些饮料参加比赛?

②谁得了第一名?

③小朋友听了故事后应该怎么做?

  

(2)小结:

小朋友应该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3、出示一盆蔫了的小苗,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小苗为什么低下头?

  4、引导幼儿讨论:

如果小朋友少喝水会怎么样?

  小结:

小朋友如果少喝水,容易流鼻血、嘴唇会干裂,还经常生病。

多喝水能让小朋友的身体更健康。

  5、引导幼儿观看"

展示栏,鼓励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喝水,提醒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2、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提供喝水的条件。

  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但生活中还得我们的家长坚持督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第3篇、小班生活区游戏给娃娃穿衣服教案

  1、教幼儿学习扣纽扣的方法。

  2、在操作过程中发展幼儿手指肌肉活动,使幼儿两手互相配合协调。

娃娃衣服、娃娃。

  *穿套头衣:

将衣服往娃娃的头上套下去,双手从两个袖子穿过,再往下一拉,并整理一下就好了。

  *将衣服放在娃娃背面,娃娃的双手从两个袖子穿过,再扣上纽扣或按扣就好了。

  *学习折叠衣服。

第4篇、小班生活区游戏串项链或手镯教案

粗细不同的吸管(剪成一小块)、钓鱼绳。

  *将钓鱼绳的一头打结,自由选择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从钓鱼绳的另一头穿过,最后打上结。

  *将材料按大小不同的吸管排序。

第5篇、小班科学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教案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

  3、录音机,有"

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

的图片

  3、听一听:

老师启动"

会发声音"

的玩具狗

  2、玩一玩:

请幼儿自选玩具

  3、说一说:

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

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

《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

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

  播放课件"

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评析]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幼儿特点,将生活中有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听、玩、说、看、唱、猜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愉快地参与了本次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

六个一"

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6篇、小班生活区游戏水果宝宝排排队教案

用轻泡剪成各种不同水果宝宝或各种树叶(在上面穿两个孔)、钓鱼绳。

  *将钓鱼绳的一头打结,另一头穿过水果宝宝或树叶宝宝的两个孔,整条钓鱼绳穿完后,放在桌上或贴在墙上排排队。

  *按水果或树叶的不同形状、颜色或大小有规律地串。

  *把不同水果或树叶分别贴在相应的树上,练习按物体不同特征分类。

  *根据树上的物体数量挂上相同数量的水果或树叶,练习按数挂物。

第7篇、小班生活活动漱漱口教案反思

  小小班幼儿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水直接吐出来,或将水咽下去,不能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

而且由于年龄小,很多孩子在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

那么漱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在生活中更为实用和方便的清洁牙齿的方法。

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从小有清洁牙齿的好习惯,从小知道保护牙齿。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点:

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难点:

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解决:

通过请客吃黑饼干使牙齿变脏以及小羊和大蚜虫角色的介入使幼儿产生漱口和清洁牙齿的强烈愿望。

  黑饼干、盘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虫、镜子、杯子、水、脸盆、牙刷、牙膏等。

  一、引起幼儿兴趣:

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请客吃黑饼干:

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照镜子:

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

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现大牙虫。

  4.讨论:

小羊好可怜,你喜欢大牙虫吗?

  你的牙齿上也有黑饼干,时间一长也会长出大牙虫,想个办法赶走它?

  三、学习漱口

  2.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a.幼儿自由表现漱口,教师进行提炼。

  b.教师演示:

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呸。

  c.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空手模仿)

  d.漱口:

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刷牙歌》)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

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

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能力:

  1、没有漱口的习惯:

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

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

或将漱口水咽下去;

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性的生活教育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

!

.来源:

大.考.吧,老.师教案网!

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

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

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

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

“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由讨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第8篇、小班数学狗兄弟的幸福生活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比较大小》这个活动来自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班教材中,是主题《小不点》中的一个活动,以三只小狗来做客为导线,比出大狗、中狗、和小狗,引起幼儿对事物大小的兴趣。

然后请幼儿帮小狗们分清楚准备好的小碗和调羹,让孩子知道大中小,并知道大的东西要分给大狗,中的分给中狗,小的分给小狗,进一步认识大中小;

最后以给狗宝宝喂骨头这一环节考考每个孩子对大中小的掌握情况,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1、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1、教师用的一套图片:

大狗、中狗、小狗。

三只不同大小的碗、调羹;

三根大小不同的肉骨头。

  2、幼儿用:

每人几张不同大小的食物图片,操作图片。

  一、狗宝宝出场——感知大中小。

  1、两只小狗比大小。

  宝宝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

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

(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三只小狗比大小。

  又来了一只小狗,现在请你说说哪只是大狗,哪只小狗,哪只中狗?

  3、交换位置比大小。

(教师请幼儿指认一下,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餐具——进一步感知大中小。

  1、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比较大中小,并把碗分给狗宝宝们。

  2、同样形式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它们。

  三、狗宝宝的美食——巩固练习分辨大中小。

  1、谁知道狗宝宝最喜欢吃什么?

(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幼儿分别说出大中小,并请一个幼儿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幼儿集体操作,给狗宝宝送吃的。

  3、请幼儿将自己的好吃的送给狗宝宝们吃,(要求先比出大中小,再分给狗宝宝吃。

  4、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一下。

  四、狗宝宝去玩耍——活动结束。

  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到我们幼儿园玩玩吧!

  以小狗来做客引题,让孩子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

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

  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

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

  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一开始、直接请出了客人“三只狗宝宝”,让幼儿认识大、中、小三只狗,这个环节很重要,知道三只狗的体形差异能为之后的活动作铺垫,孩子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给狗宝宝分好餐具,像碗、盆子等。

有了之前对大、中、小的认识,孩子们都能很快分出。

第三个环节是请狗宝宝吃美食,给狗宝宝分骨头,这是活动的难点,主要引导幼儿把大和多,小和少联系起来,经过提问和我的提示,孩子们基本能理解意思,知道两者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要进行连线,幼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能知道对应的关系,知道大狗吃多的骨头,但是在连的时候却出现了偏差,幼儿的想象和行为还是不能够统一,可能将连线改为送骨头,请幼儿摆放粘贴会比较好。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活动的环节是一步步的走下来了,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改进,像教具的摆放、问题的明确性、活动中的常规等等。

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三位客人时应该让幼儿点数一下,可是因为疏忽忘了,第二环节幼儿操作完成后我没有总结。

此外,在数学活动中也不能忽略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及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了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要多看、多学、多钻研,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能力。

第9篇、中班数学我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夹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摆弄各种各样的夹子,感知夹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了解不同夹子的不同功用。

  3.在游戏中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境创设:

小兔家(矮柜、衣架、小兔一家的合影等)。

  2.各种各样的夹子(食品夹、发夹、衣服夹、被子夹等)。

  3.三组幼儿操作材料:

一组,用夹子打扮娃娃;

一组,把食品分类;

一组,晾衣服。

  4.特殊夹子:

封袋夹,核桃夹,报夹、锅夹、饺子夹等。

  5.藤编篓,核桃,音乐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

今天小兔搬家,我们一起帮帮忙吧!

  来,出发吧!

(听音乐四人一纽搬箱子进入活动室。

)小兔家到了,我们把箱子放下来。

(幼儿依次放好。

  2.探索实践,了解夹子功用。

  

(1)自由选择夹子进行探索并交流。

真累呀,我们到小兔家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吧!

老师也搬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出示夹子。

)师:

等会儿请你们四个人一组来玩一玩夹子,和好朋友说一说这些夹子都有什么用。

(注意出示完以后及时盖上箱子的盖子。

)孩子玩一玩,说一说,夹一夹。

现在请你们把篓子里的夹子都夹到身上,(不好夹的拿在手上)回到位置上。

来,每个人多带几个夹子,全部带到位置上。

  分别请幼儿说一说:

你拿的什么夹子?

有什么用?

(可请幼儿到前面介绍。

)有意识介绍几种,为分类作准备。

现在要请小朋友来送夹子了。

怎么送呢?

(出示标记,标记夹在一含篓子上。

)看谁送得又快又对!

  (孩子们送完后我轻轻将椅子和箱子靠边放。

  

(2)尝试运用夹子帮小兔收拾房间,了解不同夹子的功用。

小朋友都送对了!

来看看你们搬的是什么?

  分别出示箱子里的物品。

  (给孩子看食品篓)哇,有这么多好吃的,等会儿请你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到一个袋子里。

注意不能用手拿哦!

想想用哪个夹子来帮忙。

(神秘)这是?

  幼:

娃娃。

娃娃的头发有点乱,小兔想请你们来帮娃娃打扮头发呢!

这个箱子里有衣服、被子,你们要找合适的夹子将它们夹到绳子上。

玩的时候想一想,你请哪个夹子帮忙最合适。

  现在四个人一组商量一下,你们玩什么,要请哪个夹子来帮忙。

(分别请各组幼儿去操作。

)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合作,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夹子完成任务。

  (音乐)

  (3)集体检查幼儿收拾、整理的情况。

(带幼儿参观)终于收拾好了,小兔家很整洁!

  (神秘地)出示封袋夹,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悄悄打开夹子)这也是一种夹子。

我看到面包袋的袋口开着呢。

看我!

(边说边拿封袋夹封面包袋的袋口)让幼儿说一说:

为什么要用这个夹子把面包袋封起来?

(防止灰尘、不会坏、保鲜等)--咦,这个夹子真神奇!

  3.师幼互动,尝试打开核桃。

(出示一个核桃)小兔家还有核桃呢,可是它不知道怎么打开,请小朋友想想办法!

(幼儿说出摔、拍、敲、咬、踩等,)师:

我这儿有个夹子,谁来试试看,能不能用它打开核桃?

这个核桃夹用处可大了!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夹子呢。

(出示长长的报夹、锅夹、饺子夹等稍作介绍)--夹子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4.开动脑筋,运用身体表现。

你们知道吗?

其实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出不同的夹子来呢。

一起来变变看。

(教师演示)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变出不同的夹子。

  听音乐玩游戏。

走走走,变变变。

  玩3-4次,带幼儿出活动室。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第10篇、小班生活区游戏水果树教案

布制成的水果树(上缝有纽扣),各种布制水果(上缝有纽扣)。

  *将各种水果上面的扣眼分别系在树上,练习扣纽扣技能。

  *将相同水果扣在同一棵树上,或按水果的颜色不同来系等。

  *在每个水果上贴一张动物或人物卡片,幼儿在树上扣上一个水果,并讲述图上的内容。

  *根据树上物体的数量系上相同数量的水果,学习按数系物。

第11篇、中班生活美食活动制作七彩泡菜教案

  1、学习制作泡菜的方法和了解其营养价值;

  2、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1、小盘、小碗、筷子人手一份;

  2、铲子、电饭锅各一个;

  3、制作示意图。

  一、出示泡菜

  1、品尝泡菜

"

这是老师昨天在家做的泡菜,不知味道怎样?

想请小朋友来品尝一下,好吗?

在品尝之前先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菜,闻到了什么?

  2、讨论泡菜还可以用哪些蔬菜制成。

  3、讨论泡菜的营养价值。

  二、制作泡菜,出示泡菜示意图

  1、洗切蔬菜:

运用刀切、手撕等方法将蔬菜切开。

  2、将洗切好的蔬菜放在沸水里烫一下;

  3、浸泡:

将烫过的蔬菜浸泡在事先煮好的汤料里。

  4、密封放置在冰箱里一天。

  三、结束活动第12篇、小班生活区游戏果子成熟了教案

布制成的果树(上缝有扣眼),布剪成的各种水果(上缝有按扣)。

  *将水果上的按扣对准果树上的按扣眼按扣,表示果树上长了很多水果。

  *学习按水果的名称、颜色或大小分类或排序按扣。

  *边扣边按扣边数数,如一个苹果,两个……第13篇、大班生活主题整理小书包教案反思

  1.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

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1、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

  2、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一、产生兴趣

  1.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

(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结:

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

  3.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

怎么才能知道?

  二、学看课程表

  1.播放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讨论。

  

(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

课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

上午几节,下午几节?

都有什么课?

  (3)能看懂课程表吗?

有什么问题?

  (4)小结:

小小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

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1.幼儿第一次整理书包。

  

(1)这里都有些什么课本?

  

(2)假如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请你按课程表来整理一下书包。

(教师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3)书包整理好了,你们是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的?

晚上整理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2.幼儿第二次整理书包。

  

(1)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呢?

(教师再次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2)书包里一共放了几本书?

哪一天也需要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