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防皱整理.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293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防皱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3章-防皱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章-防皱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3章-防皱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3章-防皱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防皱整理.ppt

《第3章-防皱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防皱整理.ppt(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防皱整理.ppt

定义:

防皱整理就是利用防皱整理剂来改变纤维及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高织物防缩、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

发展:

树脂整理经历了防皱防缩、洗可穿、耐久压烫整理三个阶段。

存在问题:

整理后织物强力、耐磨性等机械性能的下降,整理产品有吸氯问题及甲醛污染问题等。

发展方向:

寻找新的整理方法和工艺,大力开发和研制新型防皱整理剂如低甲醛、无甲醛整理剂,是改进和提高树脂整理质量的唯一途径。

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第一节防皱防缩原理防皱防缩原理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织物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外力使纤维弯曲变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复原所造成的。

纤维的晶区是防皱的。

织物的折皱通常出现在纤维的无定形区。

无定形区大分子的排列比较疏松,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作用力也较小。

当外力作用时,大分子不能同时受力,沿着外力的方向,逐渐发生分子之间部分氢键的断裂和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

由于纤维素分子上有很多的极性羟基,这种相对移动发生后,就会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新的氢键。

当外力去除后,由于新的位置上新形成氢键的阻碍作用,形变不能立即回复。

这就是折皱的形成原因。

一、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第一节防皱防缩原理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目前,防皱的基本措施是在纤维素的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建立适当的交联,减少纤维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移,而且交联也封闭了部分羟基,同时也限制了新的氢键的形成,从而达到防皱的目的。

关于纤维素纤维防皱原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树脂沉积理论和交联理论。

二、防皱原理第一节防皱防缩原理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1.树脂沉积理论利用多官能度的化合物作为树脂初缩体,树脂初缩体自身之间缩合成为具有网状结构沉积在纤维之中,增大了大分子间及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相对滑移的阻力,赋予了织物防皱性能。

2.交联理论防皱防缩的整理剂可以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在两个相邻的纤维素分子之间建立共价交联,限制了大分子之间的相对滑移,提高了织物的防皱性能。

第一节防皱防缩原理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以上四种工艺中,潮态交联工艺、湿态交联工艺、多步交联工艺三种整理工艺所需时间长,不能连续生产,工艺的具体控制难度大。

目前的防皱整理工艺一般采用干态交联工艺,即轧烘焙工艺。

三、防皱整理的方法:

1.干态交联工艺2.湿态交联工艺3.潮态交联工艺4.多步交联工艺方法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防皱整理剂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和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发生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也称树脂整理剂。

防皱整理剂按结构可分为N-羟甲基类树脂、无甲醛类树脂等。

一、N-羟甲基类树脂:

1.脲醛树脂(UF)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脲醛树脂即尿素-甲醛树脂,简称UF树脂(尿素)(甲醛)(单羟甲基脲)(双羟甲基脲)初缩体的浓度不宜过高,含固量在35左右,pH值保持在88.5之间,温度在10以下,储存不宜太久,最好现用现配,暂时不用的树脂初缩体最好冲淡至1520,以提高树脂初缩体的稳定性。

初缩体制备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焙烘时树脂初缩体渗入织物内部生成树脂,生成的树脂有两种作用。

(自身缩聚)(与纤维分子交联)nOCNHCH2OHNHCH2OHNCOCH2NCONCH2CH2NOCNCH2NCONCH2NNCH2COCONNCH2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三聚氰胺)(甲醛)(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3.二羟甲基环乙烯脲树脂(DMEU)二羟甲基环乙烯脲树脂称二羟甲基乙烯脲,简称DMEU。

它是乙烯脲甲醛树脂的初缩体,是由乙烯脲与甲醛在微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反应而制成。

(尿素)(乙二胺)(环乙烯脲)(环乙烯脲)(甲醛)(二羟甲基环乙烯脲)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4.二羟甲基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简称2D)(尿素)(乙二醛)(二羟基乙烯脲)(二羟基乙烯脲)(甲醛)(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4.二羟甲基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简称2D)2D树脂与纤维素纤维交联反应整理后的织物耐洗性和耐水解性优良,对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影响小,因此,DMDHEU树脂适合于棉、花布的洗可穿整理。

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为了获得低甲醛整理剂常将2D树脂改性,与醇反应后得到醚化DMDHEU,简称M2D。

2D醚化如下所示:

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2D树脂和醚化2D的整理效果比较整理工艺强力保留率(%)折皱回复角()释放甲醛(mg/kg)2D醚化2D2D醚化2D2D醚化2D常规工艺69.272.922422631540.4快速工艺64.567.324023224932.0未整理100144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5.低甲醛的醚化2D树脂(M2D)2D树脂和醚化2D的整理效果比较整理液组成常规工艺快速工艺树脂(2D或醚化2D)4040氯化镁1510柠檬酸3CGF硅乳112D树脂和醚化2D的整理整理的工艺单位:

g/L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6.混合树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

(1)6MD树脂由甲醚化的多羟基三聚氰胺与二羟甲基乙烯脲以1:

1比例混合而成的整理剂。

用6MD树脂整理的织物,防皱性能好,氯损及吸氯泛黄很少,生产成本低。

一般多用于漂白织物的防皱整理。

(2)轧花树脂由6MD树脂与二羟甲基乙烯脲(DMEU)树脂以14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整理剂,这类整理剂专用于织物的耐久性轧花、电光和轧花整理,所以此树脂又称轧花树脂。

经轧花树脂整理的织物,机械整理的花纹立体感强,耐洗性良好。

第二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常用的防皱整理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二、无甲醛整理剂1.多元羧酸防皱整理剂

(1)丁烷四羧酸:

简称BTCA

(2)柠檬酸:

简称CA(3)聚马来酸:

简称PMA2.水溶性聚氨酯3.反应性有机硅4.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酰胺类化合物与甲醛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进行初缩反应,生成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初缩体。

酰胺的羟甲基化反应是亲核加成反应。

一、酰胺类化合物的羟甲基化反应碱催化酸催化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为了便于对初缩体制备过程的控制和获得稳定的初缩体,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89之间,可用氢氧化钠或其他的碱剂来调节pH值。

在制备初缩体时,必须控制好酰胺和甲醛的比例,还要控制好溶液的pH值、浓度和温度。

甲醛的用量主要由酰胺羟甲基化的程度决定。

(二羟基乙烯脲)(甲醛)(二羟甲基二羟基环亚乙基脲)甲醛与二羟基乙烯脲的初缩反应初缩反应完成的程度,可以通过分析溶液中游离甲醛的量来检验。

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对纤维素纤维间的吸附亲和力的大小,影响整理剂在织物上是否均匀分布。

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对纤维素纤维间的亲和力极低,在烘干过程中,极易产生泳移。

泳移会影响整理后织物的手感和抗皱性能等,因此,整理剂泳移问题需引起重视。

二、纤维素纤维对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的吸附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三、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交联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碳正离子的生成难易,连接在氮原子邻近的基团供电性越强,碳正离子的生成越容易,反应速率越快。

在酸性介质中,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与纤维素纤维的交联反应历程为: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较高稳定性的树脂,一般选择反应速率较低的整理剂,而提高反应速度,可通过选择催化剂、提高反应温度等方法来实现。

单分子交联单分子支链线型大分之交联现以DMDHEU为例,其与纤维素间的可能结合方式如下:

第三节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N-羟甲基酰胺化合物和纤维素纤维交联的稳定性决定整理品的耐洗性。

整理品耐洗性,实际上是指整理剂在纤维素间形成的共价交联的耐酸、碱水解稳定性。

整理剂与纤维素形成的共价交联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其实是整理剂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的逆反应。

交联机理与水解机理是相同的。

水解过程如下:

四、N-羟甲基酰胺化合物和纤维素纤维交联的稳定性CNCH2OCellHCNCH2CNCH2+RRROOCellOH第三节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树脂整理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交联键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取决于整理剂的结构:

若整理剂分子的氮原子上有H原子,则在碱性条件下,易于生成酰胺负离子,交联键就易于断裂;反之,氮原子上不含H原子,则不能形成酰胺负离子,共价交联键耐碱性水解能力高。

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一、防皱整理用催化剂应具备的条件催化剂定义:

是加速树脂整理剂自身及其与纤维之间的反应,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防皱整理用催化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优良的促使树脂焙固作用。

(2)具有良好的共容性。

(3)在工作液中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4)不影响整理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5)价格便宜、无毒环保。

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质子催化理论二、催化机理:

质子催化理论是比较早期的观点,认为游离酸电离可以产生质子,具有潜在酸性的化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出质子,然后由质子催化交联反应。

过程如下:

()催化剂释放的质子与防皱整理剂(NCH2OH)中的氧结合形成酸碱络合离子。

()酸碱络合离子脱水形成碳正离子。

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近代观点认为:

起催化作用的质子,是由金属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的。

()碳正离子和纤维素纤维的羟基的氧发生亲核反应,形成质子化的纤维素醚。

()质子化的纤维素醚很快失去质子生成纤维素醚,从而完成质子催化过程。

+M(H2O)Xn+H2OM(H2O)X-1OH(n-1)H3O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路易士酸催化理论近代又提出了路易士酸催化理论,路易士酸是可以接受外来的电子对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相反,供给电子对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就是路易士碱。

阴离子是路易士碱,金属阳离子M+就是路易士酸,起着接受电子对的催化作用,催化机理与质子催化相似,可表示如下:

(1)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

(2)(3)(4)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反应(4)中产生的质子,可能发生两种反应:

一是与反应

(2)中生成的金属氢氧化物反应,使M+再生;二是作为质子再催化,进攻羟甲基上的氧原子。

+HMOHMOHCONRCH2OHM+H2OCNCH2OHHORCNCH2CNCH2ORROH2O第四节第四节催化剂催化剂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金属盐的催化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属阳离子的性能,阴离子对催化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金属离子的半径和金属盐中键的共价性影响催化能力。

金属离子半径大的,催化效率低;键的共价性强的,催化效率高。

同一种金属盐,阴离子所形成的酸的酸性越强,催化能力越强。

三、影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第三章第三章防皱整理防皱整理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催化剂混合使用时,能产生协同催化效应,即产生比单独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