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2421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初三推荐试题2刘必锋复习文档格式.docx

8

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

9

感受、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风格

课内外

文言文对比阅读

4个单字理解

11

文字断句

12

两个句子翻译

13

写作方法及内容的理解

14

辨析人物的特点

说明文阅读

15

概括语段的说明内容

16

标题的意义

17

分析说明文中的重点词语的作用

18

判定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现代文阅读

(小说)

19

分析句子的作用

20

品味重点词句

21

分析情节的作用

22

分析标题的作用

写作

23

60

遇见

规律总结:

“基础知识”考点比较固定,训练有规律可遵循,可操作性强。

“课外诗歌阅读”注重把握诗歌的类别和情感体会;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考点固定,以课内养课外,足以应对该考题;

“应用文阅读”注重文体知识点考查和解决此知识点的能力培养;

“课外现代文阅读”选文质兼美的小说,考点也比较容易把握,考点也在教师的可操纵范围之内。

 

初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1)工欲善其事,▲。

(《晏子春秋》)

(2) ▲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八则》)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4) ▲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5)等闲识得东风面, ▲ 。

(朱熹《春日》)

(6)▲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 ▲  ”的感慨。

【参考答案】

(1)必先利其器

(2)学而不思则罔(3)赢得生前身后名(4)受任于败军之际(5)万紫千红总是春(6)山回路转不见君(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0分,每空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预估值】7分。

【命题意图】知识点:

名篇名句默写。

能力考核要求: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和理解诗句的能力。

解答直接默写时,要结合所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

解答理解性默写时,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试题来源】原创。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今天,无论是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 ▲  ,荷兰花海的灿烂多姿,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lá

n的盐城,一个历史沧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fēi(▲)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深邃(▲)斐然(▲)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斑lá

n(▲)心fēi(▲) 

(3)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要求:

选择县内的一处景点)(2分)

(1)(2分)suì

fěi

(2)(2分)斓扉(3)(内容符合要求1分,句式与前后句相同1分)

【预估值】4分。

(1)注音;

(2)写汉字;

(3)仿句。

(1)题考查学生的注音能力;

(2)题考查学生的汉字记忆能力。

两题都属于基础题。

(3)题考查学生对家乡的风景点的关注及偏正句式的认识,属于能力牵引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B.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一播出,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环境。

D.随着生态的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盐城的蓝天成了常态。

【参考答案】C

【预估值】1.5分。

病句辨析与修改。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关联词错误,把“才”改成“就”;

B.成分残缺,在“收视观众”后加上“持续增长”;

C.正确;

D.搭配不当,把“改进”改成“提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已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话题。

B.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努力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C.近年来,微信诈骗案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让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赵晨同学用棕叶编织的各式玩具,精致可爱,吸引了中外游客慷慨解囊,纷纷购买。

【参考答案】B

成语。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属于修饰对象不当。

C误用褒贬“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贬义词。

D“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属于意思混淆不清的错误。

5.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

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阴、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排列句子顺序。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通读原文上下语段和待排列的各句段,获得整体感知,可知①②承接了上文,“也有人”可见②比①更递进一步,④“依照这些观点”表明是对人们议论的总结,③“然而”一词,刚好是对前三句的意思的转折,文末的语句也是对③句高度概括。

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

②①④③。

6.名著阅读(6分)。

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书中的英雄往往十分讲“义气”。

教材里我们已经学过《智取生辰纲》,认识了晁盖、吴用、公孙胜等英雄好汉;

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又感知了鲁提辖(鲁达)的“义气”。

请你列举与“林冲”相关的两个情节。

②A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

“孩子,心爱的孩子!

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她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

“孩子啊,快点成长吧!

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

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文中A处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编发《挺进报》、目睹丈夫被悬首示众和领导狱中斗争等情节内容,塑造了一个▲、

▲的女共产党人形象。

(4分)

【参考答案】①(2分)示例:

风雪山神庙,棒打洪教头,火并王伦等(答出两个即可)②(每空1分,共4分)《红岩》江姐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或忠于理想,宁死不屈等)

【预估值】5分。

名著综合。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解答这道题需要熟知故事情节。

读名著,就要细读,细读精彩情节,从中找出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同时作答时概括要简洁,要抓住要点。

7.综合实践。

(7分)

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推出了语言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意在倡导全民阅读,栏目组邀请嘉宾分享人生故事,用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的魅力。

【朗读亭】“朗读亭”是该节目的一个特别设计,每位普通读者在亭中录制的内容,都可能被节目组剪辑播出,分享给全国观众。

如果“朗读亭”登陆盐城,请为活动的推广拟写一则宣传语。

紧扣主题,不超过20个字。

)(2分)

【朗读会】同学们看过《朗读者》后,很多人跃跃欲试,也想“秀”一下自己的朗读。

现在请你代表你的同学,向学校的李校长建议举办一次“朗读会”,你会怎么说?

(3分)

【朗读热】《朗读者》的热播引发了全社会的朗读热潮,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参考答案】【朗读亭】

(2分)示例:

朗读亭,让朗读回归生活。

朗读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超过字数扣1分;

如果宣传语与“朗读”有关,但与“朗读亭”无关,只能得1分)。

【朗读会】3分,称谓1分,问话扣住中心1分,语句通顺,方式委婉1分。

【朗读热】①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②不仅在全社会掀起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起了更多人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

③唤起了观众的读书热情,让朗读重新回归现代人的视野,也使很多人重新爱上了朗读;

④文化类节目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创作方向,但当追捧文化类节目反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恰恰是悲哀的。

因为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优质文化内容真正进入到大家心里。

(2分,写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得分。

【预估值】6分

综合读写。

【朗读亭】属拟写广告语。

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结合材料内容,形成总体认识,然后组织语言。

【朗读会】属口语交际题。

解答此题,要明确说话对象,语言力求得体,通顺,讲清主要内容。

【朗读热】属语文知识综合运用题。

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材料,结合活动主题及意义思考,注意语言简洁,主题明了,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新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正能量需求。

二、阅读理解。

(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渔家傲·

寄仲高①

【南宋】陆游

东望山阴②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写此诗时,陆游当时一人独自在蜀地。

仲高,陆游的堂兄。

②山阴:

陆游故乡绍兴。

8.有人评价“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空”“满”两个词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

(3分)“空”,独自、白白地,有枉然之意;

“满”,满满地,极言所写字数之多。

这两个动词,写尽了因离家万里,流浪天涯,虽深切思念家乡,却无人倾说的痛苦又悲凉的矛盾心情。

【预估值】2分。

词语鉴赏题。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

9.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是否合适?

请简述理由。

【说明】答合适,至多给1分。

示例:

诗人陆游当时身在万里之外的蜀地,有可能身在军营,而且诗人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王师北定,收复中原,所以可以替换。

答不合适,分层赋分。

第一层次,(1分)只关注诗歌的内容,思维浅显。

范仲淹的词写的是将军、征夫的情感,与陆游词的内容不符,不能替换。

第二层次,(3分)关注诗歌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分析阐述。

范词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一种群体情感,即既渴望建功立业又因思家怀人而泪洒军营的豪迈气概。

陆词则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的缠绵悱恻之情,内容不符,不能替换。

第三层次,(4分)综合考虑诗词的内容、意境、风格,有思维关联。

范词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豪放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应当说,意境开阔苍凉。

而陆词是一首天涯游子思乡怀人之词,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应当说,笔调较为凄婉。

所以不能替换。

诗的意境和风格。

此题是在上题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拓展,应从抒情的对象及两首诗的不同意境上着眼。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0~14题。

(16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日:

“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

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

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

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

”孟尝君曰:

“善!

”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

齐策》)

【注释】①舍人:

侍从。

②鲁连:

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

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

o)鎒(nò

u):

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

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

没有才能。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臣之妻私臣(▲) ②时时而间进(▲)

③而操铫鎒(▲)④今使人而不能(▲)

(共4分,每小题1分)①偏爱②间或,偶尔③拿着④如今,现在

【预估值】3分。

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1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划一处)(2分)

今齐地方千里

(2分)今齐地/方千里

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划分依据。

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

具体划分时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②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共4分)①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关键词:

谤讥、闻;

奋、一)

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3.【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鲁连都是采用▲的方法来劝谏齐威王与孟尝君,让齐威王得出了▲的结论,孟尝君明白了▲的道理。

(3分,每个横线1分)类比(或比喻或委婉)王之蔽甚矣不能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写作方法及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理解常用的写作方法,议论文体的结论归纳。

14.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两句中加点的字,分析齐威王和孟尝君的共同特点。

①王曰:

”乃下令②孟尝君曰:

”乃弗逐

(共3分)“乃”是“于是,就”的意思(1分)。

说明齐威王下令和孟尝君改变做法的速度快,行事果断(1分)。

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的人(1分)。

【预估值】2分

辨析人物的共同特点。

在比较两个文本中的人物相同品德的基础之上答题,学生容易疏忽人物的具体行为表现,使答题缺乏完整性。

【参考译文】孟尝君因为瞧不起某个门客,因而就想把他赶走。

鲁连对他说:

“猿猴如果离开树木浮游水面,(它们的动作)就不如鱼鳖(灵敏);

逾险阻,攀高地,骏马就不如狐狸。

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假如让曹沫放下他的三尺长剑,让他拿起耕田的器具,和农夫一样在田里劳作,他就不如农夫。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也有做不到的事。

现在派人去做他无法做到的事,就说他没有才能;

教人做他做不了的事,就说他笨拙。

笨拙的就把他免去,不贤的就把他抛弃……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孟尝君说:

“好!

”于是没有赶走这个门客。

(三)阅读短文,完成15~18题(14分)。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①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

“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那么,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科学依据何在呢?

②民间传说隔夜茶致癌,因为其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

经检测,一杯绿茶、红茶或龙井茶(240毫升)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不足0.03毫克,普洱茶也差不多。

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可以上升数倍,不过总量依然很少,一杯大约只有0.2毫克,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参考国家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钠属于一种亚硝酸盐,限量为每千克10毫克,腌腊肉中的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千克30毫克。

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③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

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

但用普洱茶做的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含量依然很低,和熟肉制品、方便面等预包装食品的卫生要求相当。

这首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最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

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隔夜茶的味道,不喝也罢。

④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

有的人怀疑这是茶水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

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中有一些差异。

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

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最大,但最多只有每升2.4微克。

中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铅的限量为每升50微克,管得最严的婴儿奶粉的限量为每升奶19微克。

因此可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则是要另外讨论的问题了。

⑤总之,隔夜茶并不会像传言中的那样有毒,但也不见得更有利于健康,口味相对也要差一些。

所以,并非建议您喝隔夜茶,只是让大家对它有更客观的认识,偶尔喝了一次隔夜茶也完全不必担心健康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8期,有改动)

15.偶尔喝一次隔夜茶也完全不必担心健康问题,这是为什么?

(共3分,每点1分)这是因为①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②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③隔夜茶中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

所以偶尔喝一次隔夜茶也完全不必担心健康问题。

【预估值】2.5分

考查概括说明某一部分内容。

只要从文中找到与之有关的文字,认真研读,思索感悟,概括出来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

16.文章用“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这句话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共3分)①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1分),引起读者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②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1分)。

说明文标题的意义。

理解一个好的标题,应着眼于写作手法、表明写作对象、突出中心、激发兴趣等诸方面拟立好的标题。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

(共3分)“几乎”是“差不多,接近”的意思(1分),说明泡茶时绝大部分的细菌瞬间会被烫死,但不是全部(1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预估值】2.5分。

体会说明语言的严谨。

对说明文中的表修饰或限制的语言,能够正确的联系文本内容,把握其使用的必要性,从而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同时应注意答题的完整。

18.文中第②节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并请具体说说它们的作用。

(5分)

(共5分)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分,每个说明方法1分),用具体的事例和准确的数据,把隔夜茶与“腌渍蔬菜”、“腌腊肉”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2分)。

【预估值】4分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知晓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注意答题的规范和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