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225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docx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

 林业科普知识100问     

1、什么是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什么是林地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3、什么是乔木及乔木林地

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4、什么是疏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5、什么是灌木林地

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7、什么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8、什么是优势树种

是指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9、什么是郁闭度

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

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0.90.8……0.1。

10、什么是蓄积量

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

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11、什么是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等于:

(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12、什么是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指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13、什么是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14、什么是封山育林(封育)

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15、什么是林木

林林是指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16、什么是抚育采伐

抚育采伐是指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在不同龄期,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

17、什么是林木种子园

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

18、什么是采穗圃

是指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

19、什么是植被

植被指林地上的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半灌木、小灌木和乔木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之一,能影响地表土壤、小气候条件、林木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发育。

20、什么是林龄

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

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21、什么是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2、什么是用材林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23、什么是经济林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4、什么是薪炭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5、什么是特种用途林

特种用材林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26、什么是人工林

人工林是指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27、什么是天然林

天然林是指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28、什么是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是指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29、什么是次生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30、什么是更新采伐

更新采伐是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林有益效能为前提,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

31、什么是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是指以林业工作者为主体,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森林系统的相互关系,利用好森林对人类有益的多种功能,发挥好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并保障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地稳定、繁荣和发展,促进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处的林业。

32、什么是碳汇

碳汇:

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33、什么是碳汇林业

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34、森林的分类有哪些

森林分类:

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

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

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35、破坏森林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一,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

第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第三,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异常气象,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温变暖等,都与破坏森林密切相关。

36、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最佳季节?

春天植树成活率较高,主要原因:

一是春天气温回升,阳光和雨水增多,土壤湿润,有利树木的生长;二是春天树木的枝、叶还没有大量萌发,水分散发相对较少,对根部供水及养分的需求不太迫切,即使种植时有损伤,也容易恢复。

37、什么叫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利用较小的土地面积,通过棚架、墙体、悬垂等形式绿化空间的一种绿化方式。

38、什么叫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自然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观赏游览及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场所。

39、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观赏生态环境、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新型旅游。

40、我国植树节的来历?

我国正式规定的植树节是在近代,1915年,当时政府颁令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强调中国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艺”。

1930年,民国政府把孙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党和政府将绿化中华列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1979年,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又正式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41、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有哪些?

树木可以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季,树冠能够截留太阳辐射而显著地降低大气温度,冬天叶的脱落导致增加太阳辐射,反而令人感到温暖。

树木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因此树冠下面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树木能吸收烟尘、滞留粉尘,每公顷20年生家榆每年可滞尘10吨。

树木能杀菌防病,每公顷阔叶林一昼夜能产生植物杀菌素2公斤,针叶林产生5公斤以上,其中桧柏林可达30公斤。

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每公顷胡桃林每年可吸收34公斤SO2,加拿大杨则可吸收46公斤。

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树木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范围通常是在林带前树高的2~5倍和林带背风面树高的30~40倍区域内,最高可降低风速50%。

42、抗空气污染的树木有哪些?

樟树枝叶有樟脑味,能分泌挥发性抑菌物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

侧柏枝叶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痢疾等病菌,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氰等有较强抗性。

刺槐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并有较强的吸收铅蒸气的能力。

柏木枝叶有芳香味,能分泌挥发性抑菌物质和杀菌素,杀死和抑制空气中的病菌,还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害气体。

榆树枝叶表面粗糙,滞尘能力强,而且可抗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

臭椿可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耐粉尘、烟尘,杀菌能力很强。

马尾松的针叶和松脂易被氧化放出臭氧,低浓度的臭氧能清新空气。

法国梧桐具有较强的抗烟尘和吸附苯、乙醚、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本领。

垂柳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氢化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害气体浓度大时,树叶会发生变化,故又可对污染起监测作用。

43、城市森林有哪些功能?

城市森林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环境功能,即保护城市水源、改善大气质量、保护农牧生产、保护水土资源、治理风沙灾害、吸收隔离污染等,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乡镇环卫林、城乡隔离片林及护路绿化带等;其次是风景游憩功能,即美化自然环境,提供居民优良的游憩场所,便于开展森林旅游等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园、社区公共绿地、风景游憩林、疗养林、森林公园;第三是经济生产功能,即以生产有特色的优质干鲜果品及其他林产品,适当生产木材及木制品,保障山区群众的就业和收入等功能,主要包括干鲜果品及林副特产品经济林等。

44、城市中的林木消除噪音是多大?

据测定,70分贝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能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

45、林地与无林地泥沙流失量相差多少?

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仅为50公斤,而无林地区高达2200公斤,相差几十倍。

46、森林的蓄水量有多大?

每公顷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340公顷森林所含的水量相当于1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47、森林调节空气的作用有多少?

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散放出大约6公斤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林,一年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