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1904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反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二、基本知识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

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

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

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

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取景器。

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取景。

因为光学或EVF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

拍摄时,应一脚前。

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

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

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

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

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

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详见快门介绍)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

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

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

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

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

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

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

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

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独脚架。

“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

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

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

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

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擅用RAW格式!

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三、光圈

镜头内,口径可变的圆形通光孔,这个结构我们把它称为光圈。

组成光圈的叶片就称为“光圈叶片”。

(理论上叶片数越多,焦外越自然,越圆)。

光圈在机身上通常以f—来表示,比如F5.6,F8,F16。

我们把它称为光圈值,简称光圈。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形象地讲:

光圈就是瞳孔。

光线暗,瞳孔放大,增大进光量。

光线强,瞳孔缩小,减小进光量。

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通光量的多少。

f值越大,通光越多。

(下图)光圈的作用,类似下图“阀门”的开合,水龙头为光线。

(下图)

结论:

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

同条件下提高快门速度(多用拍人)(例如F1.8)

小光圈,深景深,前后均清晰。

同条件下降低快门速度(多用拍大景)(例如F22)

理论上,光圈孔径愈大,影像质素会愈好,但由于像差会随着孔径的增大而急剧增加,使影像质素变差。

另外,光圈太小则会产生衍射现象(在数码摄影中,小光圈更会增加曝光时间,使影像出现噪声现象)令影像像质降低。

因此,最佳光圈值便是避免以上两种现像出现的平衡点,亦即最大光圈值低1至2级。

例如50F1.8,缩到F4锐度最佳!

最佳光圈:

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

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

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

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

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

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数据仅供参考)

例如:

尼康18-105vr

最佳焦段:

35-75(24畸变小,18畸变最大,105最肉)

18端:

3.5、5.6;

24端:

3.8、5.6;

35端:

5.6、8;

50端:

8;

105端:

8

(一般用F8)

腾龙a1770—300

好用焦段:

70-135;

最佳焦段70;

最佳光圈F5.6、F8。

注意:

——A档光圈优先(摄影师多用此档)

1.不管拍什么.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四、快门

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其实快门是一个简称,全称叫快门速度。

所谓快门速度,就是在按下快门,反光镜翻起,快门叶片打开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门叶片关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其中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快门速度,简称快门。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

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安全快门:

安全速度约为——焦距的倒数。

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快门和光圈是配合的。

一般用快门优先,是抓拍,注意提高iso,短焦段,大光圈,三脚架,等一切可以提速的选项。

拍舞台注意安全快门。

1/4000快门可以抓拍瞬间。

夜晚的车水马龙10s+,小溪流水快门稍长,0.5s、1s。

b门功能,从按下到松开,快门开闭时间你自己掌握。

五、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

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

感光度在胶片时代是恒定的,一个胶卷只有一个感光度,因为一个胶卷从工厂里生产出来,胶片上的银盐数量已经决定了,是不可变的。

数码时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后产生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放大器来调节,因此感光度是可变的。

感光度的英文缩写是ISO。

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越强。

同样的光圈快门条件下,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

相同条件下,iso越低,画质越好!

iso越高,快门越快!

高ISO虽然速度快,放大后,图像颗粒粗(即噪点大),不能精细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最低感光度!

高ISO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对于D3100:

建议晴天100、200。

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上三脚架可用100.

六、测光和曝光

(一)测光方式:

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lock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二)手动测光:

1.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

当拍摄经验逐渐累积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在一个画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监天.可能是大太阳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绿的草丛,也可能是没有粉刷过的墙面。

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进行点测光的地方.应当多多拍摄.然后观察结果并修正自己的判断。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来测光

如果判断中间调的经验不足或是环境混乱.可以直接将灰卡置于环境光源下,直接对着它来测光。

如果没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取代。

人的肤色接近18%的灰调.所以自己的手其实就是一张很好用的灰卡。

不过要记得别用被太阳晒得很黑的手背.那样会影响测光结果。

(三)曝光的准确:

拍摄时,准确的曝光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

后期软件来弥补曝光不正确的失误,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

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层次损失严重;

曝光过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没有层次。

1、逆光拍摄,但不追求剪影效果

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如与被摄体距离太远而导致无法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进行精确测光,也可以使用测光表走近主体进行入射光测量。

2、被摄主体处于大面积白色背景前

由于大面积白色或浅色背景会严重影响测光表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同方向、同等光线亮度的其它中灰色为主的物体来进行测光,如实在找不到参照物,则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至于增加多

少曝光量,要看现场拍摄时白色背景所占比例的大小和光线反差的强弱来确定,一般会在1-2级之间。

3、拍摄黑色背景前的小物体

当被摄体处于黑色或深色背景时,由于黑色或深色的背景会吸收大量的光线,如果使用平均测光模式或多区测光模式都会导致曝光严重过度,应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主体进行测光,如相机没有点测光功能,则可以使用曝光负补偿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随光线照射到主体上的强弱来决定曝光补偿值。

(四)EV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

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要增加曝光量。

——“越白越加”!

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五)重要结论:

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

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

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取舍要灵活。

七、焦段

焦段,简单说就是变焦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

(注意熟悉自己手中镜头的最佳焦段,利用好此时的解析度)

标准镜头:

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视角在43度左右,标准镜头拍摄的照片,透视效果和人眼类似,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得记录所看到得东西,因此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列松。

不同片幅的相机,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因为对标准镜头焦段的定义是指焦距等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对于35mm的底片,也就是135相机使用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是50mm,而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比如120相机使用6X6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应该在90mm左右,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也可以计算出其标准镜头的焦距。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焦距小于标头时,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之为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呈现明显得近大远小得透视效果,强调远近感,在新闻摄影和风光摄影中使用较多,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中焦镜头:

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一般称为中焦,这个焦段拍摄的照片变形最小,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在人像摄影当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望远镜头:

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对景观的远近透视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八、构图十忌

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给人以美感。

“画有法,画无定法”,此合乎辩证法之说也同样适合于摄影构图。

但只有先掌握其基本规律才能获得优异的影像。

一忌画面撑得太满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地充满画面,缺少空间,不仅给人以压抑之感,且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画面容易出现削头砍足、景物残缺的弊病。

二忌地平线倾斜

有的拍摄者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如宝塔、高楼大厦)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框倾斜的方法,这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令人很不舒服。

三忌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态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或将大量空间留在了其后面),给人一种头撞南墙之感,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四忌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了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五忌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景是拍全了,人物在画面上却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六忌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割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像附图,作者适当地处理好了地平线的位置,使画面显得很美好。

七忌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八忌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割爱的精神,“鱼”取,“熊掌”也取,意欲兼收并蓄。

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少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九忌各顾东西

神情不一致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有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所表现的主题不相符合。

十忌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响照片的效果

九、“六防”美化构图

一防“满”

有些初学者在构图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的剪裁。

而且由于画面太满:

照片通过扩印机印放出来后,容易产生景物残缺的现象。

二防“顶”

摄影者在拍摄侧面人像或带有前进趋势的运动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下一定的空间(或将大量空间留在了主体后面),会使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三防“不当”

拍人物照时背景选择不当,以致出现烟囱长在肩膀上,头上冒出树权等情况,破坏了人物形象。

还有,当人物与高大的背景合影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背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只剩下人物的头部,导致视觉不舒服。

四防“乱”

取景时没有突出主体,造成了画面无主次、结构松散、杂乱无章。

有时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反而使主体处于次要的地位。

五防“平”

在构图上,不同明暗的色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明和暗,画面中的影像才会有立体感。

应通过明暗色块的巧妙配置,在最大程度上使被摄主体显得鲜明突出。

六防“斜”

有些摄影者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如高塔、大厦)拍全,便在取景时将画框倾斜,如此构图,会造成地平线倾斜,使画面失去平衡,视觉不舒服。

其实,对此我们可在摄影时采用一些措施来解决弊病。

如与被摄体拉开距离、采用长焦距镜头、选择高角度拍摄等。

十、有关艺术

光线:

光线是摄影构图的基础和灵魂。

摄影主要是根据光线本身的色温和强度来控制画面.通过光线的照射角度来把个人情感融入照片之中。

在选择、处理光线时就必须随时随地考虑拍摄对象周围的环境对画面光影结构的影响.自然光是不可以控制的,但可以采取遮挡、反射等方法调节:

人工光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随意控制造型效果.并使之发生变化。

在复杂的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混合时.要注意控制色温的一致。

色彩:

如果说光线赋予照片以生命,那么.色彩就给照片注入了更多的情感。

作为摄影构图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在构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拍摄时通过画面色彩构成的主观控制.把色彩元素进行设计、提炼和选择搭配.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和内容所需要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

1、对比色的和谐:

是指互补色之间的关系,如红与绿配置得当也能得到和谐的效果。

2、邻近色的和谐:

如黄与橙、蓝与绿等,会呈现出一派宁静的色调,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和谐。

3、类似色的和谐:

亦称同种色的和谐,如深红与浅红、深蓝与浅蓝等。

4、消色、光泽色与其它色的和谐:

消色包括黑、白、灰三色,光泽色包括金、银色。

消色、光泽色与其它任何色彩搭配在一起,都能达到完美的色彩效果。

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的作用

影调:

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它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从黑白摄影来看.影调的主调可以分为三类:

高调、低调、中调(灰色调)。

不同的影调有其不同的感情色彩,如高调的明快、淡雅,低调的庄重、深沉,中间调的和谐、平稳等。

影调只有与具体的形象、物象相结合.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明的、生动的感染力。

线条:

线条一般是指画面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在构图中合理地利用线条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

根据线条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

外部线条是指画面形象的轮廓线.内部线条则是指被摄对象轮廓线范围以内的线条。

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类,直线又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之分.水平线易产生宽阔之感。

在拍摄风光时.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

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之感,如林立的楼群、挺拔的树木、高峻的山峰等:

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

曲线给人以优美,柔和、轻盈、流畅的感受。

十一、有关忠告

1:

拍摄外景人像的时候光圈不要开的太小,这样比较容易控制景深

2:

尽量选择在散射光线下拍摄,也可让被摄者站在逆光环境下(利于被摄者的身体轮廓被太阳光勾画出来)但是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眩光的出现

3:

躲避正午阳光的直射,外景人像拍摄应该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

4:

善于利用背景坐人物衬托和对比

5:

光比,反差不要太大

6:

多变换拍摄角度,试看从未拍过的角度来展现人物,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7:

全方位观察被摄者,抓住其最美的一面,可以用抓拍,抢拍来抓取,效果一定不错

8:

人和背景不能重叠:

外景人像的大忌是人和背景的重叠

9:

灵活地运用景深:

可以在拍摄时运用不同的景深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

10:

人景交融:

外景人像虽然是以人为主体,但是景色不仅仅是一个陪衬

11:

和谐的色调:

再美的景色,如果不能和人物谐调,营造出和谐的气氛来,都是失败的

12:

广角来表现空间:

在外景拍摄中,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广角的使用也非常广泛

13:

构图的原则是平衡:

不要机械的使用,黄金分割点"

让景物和陪衬体与主体人物相互应,这样就取得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14:

构图的另一原则就是简洁:

一幅画面不能出现很多重点,这样不仅会失去其应有的平衡,而且导致画面的凌乱,不知所云

15:

对脸部测光:

一般情况下,应该对脸部进行测光

16:

一双贼眼,一双快手:

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记录下来,准备应用舞台摄影的要点

十二、速成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

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

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

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

Av档,光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